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心电图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已成为心脏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电图技术也得到了长足进展。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基础上开发出多种检查方法。112导联同步心电图早期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多为单导联记录,以后发展为3导联、6导联同步记录。现在出现了12导联同步心电图并迅速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体健者50名,每例受检者分别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创新A、B、C导联心电图,再把左上肢(LA)电极接右耳(RE),左下肢(LF)电极接左耳(LE),右上肢(RA)电极仍接右上肢,开机做六个肢体导联心电图,比较常规导联心电图与创新连接方式心电图的差别,分析心电图变化幅值与RA、RE、LE三点电势差的关系.结果 A导联方式:Ⅰ导联心电图波幅低小或呈等电位线,Ⅱ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完全一样,Ⅲ、aVF导联心电图与Ⅱ导联心电图基本一样,aVR、aVL导联心电图约为Ⅱ导联心电图减半后的翻转;胸导电压增高幅值约为常规Ⅰ导联的1/3.B 导联方式:12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几乎完全一样;C导联方式:Ⅰ导联为等电位线,Ⅱ导联与常规导联基本一样,Ⅲ、aVF导联心电图与Ⅱ导联心电图一样,aVR、aVL导联心电图为Ⅱ导联心电图减半后的翻转;胸导电压增高幅值约为常规Ⅰ导联的1/3.、结论B导联方式基本可以替代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A、C导联方式由于Ⅰ导联心电图波幅低小或呈等电位线,信息量减半,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为金标准,评价EASI 12-导联心电监测系统对QT间期及QTd监测的有效性。方法同时记录EASI 12-导联心电图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并比较两种心电图各导联的QT间期并计算QTd。结果共采集了216例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EASI 12-导联心电图和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两种心电图各导联的QT间期具有很好的的相关性(r=0.630~0.843,p0.05);各导联QT间期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ASI 12-导联心电图和标准12导联心电图的QTd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SI 12-导联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在QT间期及QTd测量上具有一致性,为临床QT及QTd的持续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右胸、后壁导联心电图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左胸、前壁导联的内在联系,探讨加做右胸、后壁导联的心电图是否必要。方法 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作图功能与轨迹跟踪功能,用导联转换的方法,根据正常的心电向量图制作出正常心电图的胸导联数学模型;根据超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向量图,制作出相应的旋转导联心电图数学模型。结果 正常心电图的数学模型大致与实际记录的心电图基本吻合;右胸导联心电图大致是左胸导联心电图的缩小版倒影;后壁导联心电图大致是前壁导联心电图的缩小版倒影。超急性心肌梗死的旋转导联心电图数学模型表明:方向相反的导联是镜像导联,心电图形态全等、方向相反;同一平面内的导联设置不应超过180°,否则会造成信息重复。结论 右胸、后壁导联心电图与左胸、前壁导联心电图有信息重复,表明加做右胸、后壁导联心电图不合理。  相似文献   

5.
1973年尹炳生教授提出了头胸导联 (HC导联 )心电图假说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出了大量的研究 ,普遍认为头胸导联心电图在反映心脏各部位的电活动方面 ,优于常规导联 (WL 导联 )心电图。为进一步研究 HC导联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及劳损的诊断价值 ,我们以 5 0例常规导联心电图有 T波倒置或低平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两种导联心电图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从驻地干休所和本院工作人员中 ,选用临床常规导联心电图有 T波倒置或低平者 5 0例 ,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胸部 X光片和彩色超声心电图 ,分为冠心病(C…  相似文献   

6.
监测导联对应18导联心电图的电极位置选择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弥补监测导联心电图不能对应反映18导联心电图变化的缺陷,选择确定18个监测导联的电极放置位置,并对91例心电监测患者的18导联心电图与对应的监测导联心电网进行自身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监测导联心电图形与对应的18导联心电图形符合卒为80%~100%.认为本文确定的18个监测导联的电极位置可客观反映18导联心电图的ST-T动态变化及QRS波群改变,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EASI导联认识误区与偏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电图记录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沿用了百年的导联系统正在发生变化。减少心电图记录的导联数以及从少数几个导联中合成12导联心电图,可能是心电图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设计     
在心电图的百年史中,先后出现了200余种心电图.心电图是如何设计的昵?导联系的设计原则和标准是什么?在同一心脏上用不同的导联系建立了不同的心电图的理论,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评价各种心电图的优势和局限性,如何评价它们对同一心电现象不同的解释,如何选择反映某一心电现象的最佳导联或导联系,作者提出"心电导联现象"假说来解释心电图设计的问题:导联具有几何特性和电声特性,几何特性是电场特性的前提和基础,任一导联都有其特定的球体构型,穿过球心可以安排无数条导联,这无数条导联构成一个心电图导联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观察Nehb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P波的差异。方法 对8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Nehb导联和常规导联两种心电图检查,对P波的振幅、时限进行对比。结果Nehb导联心电图D、A导联较常规导联心电图Ⅰ、Ⅱ、aVF导联各P波振幅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导联P波时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ehb导联较常规导联心电图P波显示清楚。  相似文献   

10.
CM_5导联是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常用导联,正极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负极在胸骨柄右侧,心电图波形与V_5相似。为探讨体位对CM_5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我们对常规心电图正常的100例患者对照分析了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以及立位的CM_5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平板分级运动试验和Holter心电图监测技术的普及,体表12导联同步监护心电图的上下肢体导联与左右手导联线之间混合错接的概率逐渐增加。这些错接方式错综复杂,图形难以辨认。以一名35岁健康男性肢体导联心电图为例,用正常与各种错接等6种导联线连接方式,就心电图机的导联极性及通道描记顺序进行了图解,尤其是上下肢混合错接的导联连接方式及其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12.
龚红武  孟素荣  尹炳生  彭健 《心脏杂志》2003,15(1):47-48,57
目的 :对比观察头胸导联心电图和常规导联心电图反映右室心电活动的差异。方法 :对 5 0例健康青年进行右胸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 2种心电图的检查 ,并对 P波、QRS波、T波进行对比。结果 :右胸头胸导联心电图 P波、R波、直立 T波较常规导联对应的各波波幅明显增大。而前者的 Q波及部分 S波波幅较后者明显减小。右胸头胸导联心电图未见宽深 Q波和倒置 T波。结论 :头胸导联心电图较常规导联心电图更好地反映右室的心电活动  相似文献   

13.
Einthoven最早提出的心电图双极肢体导联,Wilson提出的单极胸前导联、以及Goldeberger改进的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共同组成了心电图标准的12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12导联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和定位中的作用。方法:15例病人用食管起搏方法诱发心动过速后,同步记录食管和12导联心电图。如P波显示不清则采用V1导联上一肋或V1导联下一肋及加大增益等方法记录改良12导联心电图。据此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结果10例病人的P波通过改良方法后明显突出。与心内电生理结果比较,改良12导联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定型和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改良12导联心电图描记可突出逆行P波,12导联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分析可提高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和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胸肢导联与头胸导联都是以负值为负极的双极导联,它们的负值量相近,心电图特点和临床价值也基本相同。胸肢导联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用公认的心电图学理论解释了头胸导联。  相似文献   

16.
正交导联心电图采用校正的 Frank 导联体系联接法,能正确地反映空间心电向量变化,正交心电图的广泛使用,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有关正交导联心电图 QRS 波的正常值研究国内外己见报道,法乐氏四联症正交心电图研究尚未见到。本文首次报道103例法乐氏四联症正交导联心电图 QRS 波变化及其与右室收缩压(RVSP)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健康大鼠多导联同步心电图与单导联心电图记录的波宽及间期测量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多导联同步记录对分析大鼠心电图的意义。方法:用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105只健康大鼠每个导联的P波时限、P-R间期、QRS时限和Q-T间期,再与同步6导联心电图记录的上述参数进行比较。结果:除aVL导联的PR间期外,同步6导联心电图记录的P波时限、P-R间期、QRS时限和Q-T间期与各单个导联的测量值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导联分析测量大鼠心电图可产生偏差,同步6导联记录分析可提高P波时限、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测量的准确性,增强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Nehb导联是一种双极胸导联,本文对245例Nehb导联心电图各波段进行检测分析,并与常规胸导联相比较,试探讨Nehb导联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同步描记的18导联动态心电图是在12导联动态心电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V_(3R)~V_(5R)及V_7~V_96个导联,全面覆盖了左右房室心电活动的检测。18导联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对经典的Wilson导联体系及改良的Mason-Likar肢体导联体系进行计算机全数字化改进,以少量的体表电极引导出同步18导联心电图。通过18导联心电图同步采样、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心脏各部位的心电活动。新增V_(3R)~V_(5R)和V_7~V_96个导联可以有效检测到常规12导联无法检查的左心室正后壁和右心室同步心电图情况,对心肌多部位供血情况的全面评估有着独到的效果,体现出了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常规和头胸导联心电图在陈旧性心肌梗死中异常Q波的分布情况,借以探讨WL和HCECG对真假异常Q波的辨别能力及对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取4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另取40例陈旧性心梗死组,两组均采用ML2000数字化24道全同步心电仪记录常规导联和头胸导联心电图,比较两组异常Q波的分布情况.结果对照组在常规导联心电图中出现异常Q波率明显高于头胸导联心电图的异常Q波率.两者之比常规导联:头胸导联心电图=34.77%:8.86%,有显著性差异;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异常Q波在两组导联中出现率基本相等,p>0.05.结论①头胸导联心电图对常规导联心电图出现的异常Q波具有校正作用,即具有辨别其真伪能力.②对于诊断心肌梗死(无论是急性或陈旧性),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两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