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编写"护理操作与护患沟通一体化程序",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以提高护士护理操作中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力,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针对护理操作中与患者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操作与沟通一体化概念,编写"护理操作与护患沟通一体化程序"并投入临床应用.结果 应用后护理操作与沟通状况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生沟通能力上升.结论 "护理操作与护患沟通一体化程序"的应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印象管理策略联合视频实录-反思教学在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潍坊医学院2015级护理本科生1班~3班为观察组,4班~6班为对照组。观察组在人际沟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临床沟通视频实录-反思及印象管理策略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培训后比较两组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情绪智力、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共情能力。[结果]培训后两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分较开课前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情绪智力、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共情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印象管理策略联合视频实录-反思教学策略培训方式有助于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3.
护患沟通是整个临床护理的关键环节,良好的护患沟通对于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护患沟通的积极意义、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培训方法以及临床管理策略,为护理教育者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某院2016-01—08收治的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2015-06—12收治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患者护理质量统计得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理质量评价比较,观察组的护患交流、护患责任、护理操作得分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技能、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等满意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运用到临床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提高护理质量,也可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进一步落实整体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护患沟通记录 单,指导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结果 实行护患沟通记录单前后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情况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护患沟通记录单的应用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节省了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更有利于病情观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程护患沟通在肝癌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我科肝癌合并焦虑、抑郁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肝叶切除手术常规护患沟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全程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结束后,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良好的全程护患沟通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风险,对改善护患甚至是医患之间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维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2625-2626
目的分析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及探讨改善医患沟通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科5名责任护士及其主管的8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5名责任护士主要调查护患交流时间及护患沟通技巧重视度,并调查所选40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护患交流时间及护患沟通技巧与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护患沟通时间及护患沟通技巧重视度与患者满意度均存在直线相关,即护患沟通时间越长,患者满意程度越高;护士对沟通技巧重视度越高,患者满意程度越高。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视提高护患沟通时间及沟通技巧可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情景再现微剧本在心内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心内科于2015年1月开始进行护患纠纷情景再现微剧本的创作、排练与演出,比较微剧本应用前后心内科护理人员护患纠纷风险管理能力、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住院患者满意度评分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护患纠纷情景再现微剧本应用后,心内科护理人员的护患纠纷风险管理能力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患纠纷情景再现微剧本应用于心内科优质护理实践中,可提高心内科护理人员的护患纠纷风险管理能力,降低护患纠纷发生可能性,提高心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进一步落实整体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护患沟通记录单,指导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结果实行护患沟通记录单前后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情况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患沟通记录单的应用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节省了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更有利于病情观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园  李敏  周晓荣 《当代护士》2018,(4):184-186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终端(PDA)在消化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消化外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3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日常护理;观察组使用移动护理及PDA终端进行临床日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患者身份识别、输液签字、护患纠纷、护理工作量统计、护患沟通时间、护士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合理应用PDA终端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增加护患沟通时间,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能系统量化护理人员临床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强实习护生管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实习的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实习的护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实验组护生入科前进行全面、系统、规范前控式护理管理岗前培训。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满意度、患者对实习护生满意度、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记录引发护理不良事件护生人数。结果加强管理后实验组实习护生(中专组、大专组和本科组)的实习效果、带教教师评价、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均P<0.0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生人数显著减少,其中中专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组和本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实习护生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满意度评价及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进而提高患者对医院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年来本院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对比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应用急诊信息系统前后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实施急诊信息系统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应用急诊信息系统保证了护理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从而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罗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8):1003-1004
目的加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出科后回访沟通,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方法选取入住综合ICU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患沟通方法,出科时进行一次护患满意度调查;干预组在常规的护患沟通的基础上,患者出科后,对患者及家属再进行1次回访的沟通交流,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组的护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ICU出科患者进行再次的回访沟通,能使患者及家属更好提出当时住ICU时一些不满意又不方便说出的不满,针对这些问题再次进行沟通,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对医院的整体印象及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门诊护士开展护理美学服务于患者是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基础。方法对实验组500名患者进行护理美学服务,对照组50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中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实施护理措施的基础,门诊开展护理美学满足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多层次审美需求。从而体现护理美学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内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OEC管理体系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效果的作用。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本院手术室实施OEC管理体系,实施OEC管理体系前后应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质量调查问卷对本科室36名护士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150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记录实施OEC管理体系前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与OEC管理体系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基础护理、文书管理、专科护理、病房环境及安全、急救物品及器械、消毒隔离、健康教育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对住院环境、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情感支持、沟通交流、健康教育、总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护理投诉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EC管理体系可优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护患沟通知识培训与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护患沟通知识培训,提高全院护士护患沟通技能,促进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对全院护士采取集体讲课、模拟训练、分组讨论、经验交流、护理查房等方法培训,并自行设计护患沟通调查表对护士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全院护士培训后,护士对沟通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应用较培训前显著改善(p〈0.01或0.05)。结论对护士实行护患沟通知识培训能加强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将六西格玛理论在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中应用后,对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提高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5日至2018年2月19日进入该院消化内科实习的38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7月17日至2019年2月12日进入该院消化内科实习的护生37名作为试验组。采用护理临床教学质量评价量表、护理临床教学满意度评价量表、患者对护生实习满意度评价量表调查2017年7月25日至2018年2月19日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护生对护理临床教学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生临床实习的满意度,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DMAIC改进模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主要原因,进行改进分析,比较两组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后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以及患者对护生临床实习的满意度。结果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护理临床教学后,护生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及患者对护生临床实习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明显增强了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将教育价值量化,提高了临床教学控制能力,拓宽了临床护理教学实用空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患者和护士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并比较双方的异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就病房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对护患双方进行调查,调查内容相同,护士采用自评问卷。结果患者对病房护理质量满意度总均分为(4.42±0.53)分,护士自我测评满意度总均分为(4.62±0.38)分;除专业技术和能力一项无差别(P0.05)外,其余各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个主题得分和总均分护士均高于患者(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及护士应认识到护患双方在病房护理质量满意度方面存在的差距,努力改进服务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苏涛  魏华  王磊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6):1087-1088
目的通过对术后患者疼痛处理中护理工作质量的调查与评估,有针对性地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使用SCQI调查表对90例骨科术后患者及其责任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和护士在交流分表、环境分表、整体满意度、总评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患评估能够反映护患双方对护理工作质量评估的差异,为有针对性的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在清洁灌肠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运用护患沟通的人性化护理和单纯性护理行清洁灌肠操作,观察两种操作方法患者的舒适度、焦虑的发生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运用护患沟通的人性化护理组优于单纯性护理组,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护患沟通的人性化护理实施清洁灌肠操作可减轻患者因灌肠而造成的痛苦,使患者的焦虑心理减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