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10批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的10批栀子药材中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及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方法 采用HPLC测定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结果 江西产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高。结论 不同产地栀子药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二阶导数光谱法,并用该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在263nm波长处测定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结果:栀子苷在4.32~21.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2.986×10-5c-1.833×10-5(r=0.9996);回收率为(98.86±2.39)%(n=5),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用于测定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中药女贞子中活性成分裂环环烯醚萜总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碱水解-RP-HPLC法,色谱条件为:Hyper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流速0.4ml/min,检测波长220nm,测定水解前后提取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通过公式:裂环环烯醚萜总苷含量(%)=(水解后红景天苷含量-水解前红景天苷含量)×694/305×100%,计算出裂环环烯醚萜总苷的含量。结果:红景天苷在1~80μg/ml(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浓度为1、40、80μg/ml的红景天苷日内RSD分别为0.40%、0.15%、0.13%(n=5);日间RSD分别为0.47%、0.07%、0.15%(n=5)。稳定性实验的RSD=2.06%,表明红景天苷在24h内稳定;加样回收率为(101.5±5.2)%,RSD为0.05%(n=6)。应用该法测定女贞子中裂环环烯醚萜总苷的含量为10.76mg/g。结论: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女贞子中裂环环烯醚萜总苷含量测定及女贞子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9,(7):1001-1005
目的研究酒龙胆中总多糖和总环烯醚萜苷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总多糖组、总环烯醚萜苷组和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组,给药7 d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2.5%CCl_4植物油溶液(1.5 mL·kg~(-1)),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以及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急性肝损伤程度。结果总多糖和总环烯醚萜苷均能使肝损伤大鼠体内SOD、GSH-Px、GSH的含量升高、MDA的含量降低,其中总多糖的升高或降低作用更优;总多糖可使肝损伤大鼠体内AST、ALT的含量下降,总环烯醚萜苷则几乎没有这些作用;总多糖和总环烯醚萜苷均能使肝损伤大鼠体内TNF-α、MCP-1、IL-6的含量降低,其中总环烯醚萜苷的降低作用更优。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总多糖和总环烯醚萜苷均一定程度减轻肝脏组织病理性改变,其中总多糖较总环烯醚萜苷作用更强。结论酒龙胆中总多糖、总环烯醚萜苷均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中总多糖较总环烯醚萜苷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同时测定鸡矢藤药材中3种主要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研究不同产地鸡矢藤药材中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方法:色谱分析采用Shim-pack VP-ODS C18分析柱,0.1%的甲酸(A)和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nm.结果:3个环烯醚萜苷[鸡矢藤苷酸(1)、鸡矢藤苷(2)、鸡矢藤苷酸甲酯(3)]在标准曲线内均有较好的线性(r2>0.9999),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灵敏度,重复性和准确度;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同时测定了8批鸡矢藤药材中三个环烯醚萜苷的含量.结论:本文首次报道建立HPLC-DAD方法同时测定鸡矢藤中主要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适用于鸡矢藤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独一味与糙苏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独一味与糙苏药材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建立HPLC法测定其中的8一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的含量.结果 糙苏及独一味均含有大量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两者根部具有十分相似的薄层色谱图、地上部分及根部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的含量分别为17.41、0.5、6.81、8.50 mg·g-1.结论 独一味根与糙苏根中含有相近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筋骨草中总环烯醚萜苷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提取温度条件下筋骨草水提液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以Fick扩散定律为基础,建立其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并由此推算出提取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半衰期等动力学函数值。结果所得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筋骨草中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的动态过程,其表观活化能为45.18 kJ.mol 1。结论筋骨草中总环烯醚萜苷提取过程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特征。  相似文献   

8.
贾琳  张浩  陈雏  刘瑛  陈阳 《华西药学杂志》2005,20(3):223-225
目的同时测定10批栀子药材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ShimpackVP-ODS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nm(0~20min,检测环烯醚萜苷类)、440nm(20~60min,检测西红花苷类)。结果和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栀子中不同检测波长的两大类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藏药独一味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测定藏药独一味及其水提取物中止血活性成分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聚酰胺柱预先除去其中黄酮类成分,然后采用一阶导数法.结果 8-乙酰氧基山栀苷甲酯在10.2~71.4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3%±2.56%,RSD=2.6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30):4260-4264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红景天药材中水分和红景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烘干法测定药材中水分含量(作为参考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红景天苷含量(作为参考值)。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分析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预测药材中水分和红景天苷含量的定量模型:根据参考值,采集83批药材样品,分别以二阶导数法联合Savitsky Golay滤波法、一阶导数法联合Norris Derivative滤波法预处理光谱,药材样品中水分和红景天苷含量预测最佳波段分别为7 343.60~6 865.34、5 183.72~4 890.59 cm~(-1)和7 050.47~4 327.48 cm~(-1)。结果:药材样品中红景天苷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水分和红景天苷定量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 9、0.920 3,校正均方差分别为0.273 0、0.085 0;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 1、0.930 0,验证均方差分别为0.222 0、0.075 5。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无污染,可用于红景天药材中水分和红景天苷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1.
分光光度法测定西红花多甙片中西红花总甙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西红花药材中分离得西红花甙-1,以西红花甙-1为对照品。  相似文献   

12.
白首乌苷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考察白首乌苷对多种瘤株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MTT比色法,结合生长曲线法及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白首乌苷对B 16、K 562、PC 3和HeLa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白首乌苷对B 16、K 562、PC 3和Hela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0±0.4),(23.1±1.3),(34.8±2.4),(41.6± 6.4) μg•mL 1,且具有明显剂量 效应关系;生长曲线表明,白首乌苷对PC 3肿瘤细胞的作用随着给药浓度增加而增强,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时间增加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增强,具有明显的量 效和时 效关系;观察细胞形态发现,白首乌苷能使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细胞皱缩,部分悬浮,细胞碎片增多。结论白首乌苷对多种体外生长的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14.
山茱萸总苷分散片的处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茱萸总苷分散片的处方工艺。方法:以分散均匀性和硬度为综合指标,筛选山茱萸总苷分散片最佳的制备工艺,并测定莫诺苷和马钱苷的溶出度。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浸膏:淀粉:微晶纤维素=1:1:0.4,加4%交联聚维酮和0.2%硬脂酸镁;制得的分散片的分散时间<3min,硬度为40~60N;莫诺苷和马钱苷的的平均溶出度在45min时分别为111.65%和101.81%。结论:该处方工艺简单、经济,所制成的分散片崩解迅速、药物溶出快。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舒血宁注射液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润彪  郄冰冰 《中国药事》2010,24(10):995-996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舒血宁注射液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方法采集舒血宁注射液NIR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回归,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舒血宁注射液的NIR光谱与其主要成分总黄酮醇苷的HPLC法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预测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校正集样品浓度范围为0.760~0.890mg.mL-1。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79.4,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154,外部验证均方差(RMSEP)为0.0233。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药品的现场快检。  相似文献   

16.
刘近荣 《中国药房》2007,18(12):932-934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舒血宁中总黄酮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TM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溶液(54∶46),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5℃。结果总黄酮醇苷中槲皮素在0.0071~0.0852mg·mL-1(r=0.9990,n=5)、山柰素在0.0065~0.0780mg·mL-1(r=0.9997,n=5)、异鼠李素在0.0015~0.0180mg·mL-1(r=0.9981,n=5)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总黄酮醇苷为101.2%(RSD=0.5%),槲皮素为99.2%(RSD=0.9%),山柰素为103.8%(RSD=0.8%),异鼠李素为102.7%(RSD=2.0%)。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18.
五加皮总苷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五加皮总苷(TSAB)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小鼠和大鼠共160只,分成16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TSAB 10,20 mg&#8226;kg 1与人参水提液600 mg&#8226;kg 1以及0.9%氯化钠(NaCl)溶液,观察小鼠游泳耐力、耐常压缺氧能力、耐寒能力和大鼠过氧化脂质生成的改变.结果:TSAB 10,20 mg&#8226;kg 1与人参水提液600 mg&#8226;kg 1作用相似,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及在常压缺氧和寒冷条件下的生存时间.TSAB也能显著抑制中老龄大鼠体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结论:实验提示TSAB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光明  林昊 《中国药师》2009,12(7):906-908
目的:建立用RP—HPLC法测定银杏无氟防蛀牙膏中总黄酮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50:50);流速1.0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60nm。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分别在4~60ng、6—90ng、1.2~18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RSD=2.4%)、99.5%(RSD=2.3%)和100.0%(RSD=0.2%)。结论:方法简便可行,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银杏无氟防蛀牙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蛇鳞草根茎和叶中总黄烷醇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蛇鳞草根茎和叶中总黄烷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三羽新月蕨素A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0nm波长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结果:总黄烷醇苷的检测浓度在0.020~0.100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1.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蛇鳞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