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炜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506-1507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颈椎肿瘤常用的手术路径。颈椎前路手术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切除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增生的骨刺、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直接解除对神经根、脊髓及椎动脉的压迫;二是通过椎体间植骨,使椎体间融合,达到稳定颈椎,消除对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的动态性刺激。2007年4月~2010年8月,我院对55例患者施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术后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颈椎前路手术是解除颈脊髓及神经压迫的主要手术之一,我院2002~2004年对30例颈椎损伤脊髓及神经压迫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扩大椎管、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严重颈椎病患者颈椎前后均有压迫,单纯前路后路减压手术难以完全解除脊髓压迫,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同时解除脊髓压迫,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颈椎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是提高颈椎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已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针对那些高位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肥胖、年老、体弱患者来说则更为重要.我科自1999年1月~2002年3月共收治37例颈椎围手术期的病人,现将呼吸管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瀚仪  杨彬 《华西医学》2013,(12):1897-1899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下颈椎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6月,采用经前路颈椎单间隙或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无脊髓损伤下颈椎骨折。共12例患者,男10例,女2例;年龄19~55岁,平均33.5岁。12例患者中术前神经功能均为脊髓损伤分级E级,以颈部疼痛、颈椎活动障碍等局部症状为主。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片及CT、MRI检查。并与正常人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患者术前颈3-7骨性椎管矢状径及Pavlov比值均较正常值大。手术时间35~105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20~100 mL,平均30 mL。所有患者无术中相关并发症发生,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颈椎椎间高度随访过程中未见明显丢失,植骨融合良好,未见颈椎不稳及脊髓神经损伤加重表现。 结论 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下颈椎骨折恢复快,疗效满意,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前路颈椎手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压迫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有效地预防手术和护理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是我们认真研究和考虑地问题。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颈椎外伤、颈椎病等所致脊髓压迫的患者22例,配合术前、术后的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报道。  相似文献   

7.
严重颈椎病患者颈髓前后方均有压迫,单一前方或后方减压手术难以完全解除压迫.颈椎前后路同期联合手术能同时解除脊髓前后压迫,改善脊髓血运,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但手术创伤较大、风险较高.围手术期护理对此类手术成功与否具有重要作用.我科自2003年5月-2006年6月,共完成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13例,经过围手术期护理,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颈椎损伤后根据损伤类型和脊髓受压部位、节段,选择适宜的手术路径行早期手术减压和重建颈椎稳定功能,可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但由于麻醉、手术及原有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手术结束后数小时是患者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2011年4月,本院麻醉复苏室成功救治1例颈后路手术后呼吸异常患者,现将护理  相似文献   

9.
莫晴梅 《全科护理》2012,10(22):2071-2072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目前,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案,一般保守治疗分为口服药物治疗法、牵引法、理疗、中医疗法等;手术治疗分为颈椎前路和颈椎后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脊髓性颈椎病、颈  相似文献   

10.
冯红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18-271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12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除1例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11例均呼吸平顺出院。结论呼吸困难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最危险的并发症。认为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及时解决患者的呼吸困难,是预防发生意外、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屈型颈椎损伤并发前部脊髓损伤综合征的围手术期康复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过屈型颈椎损伤并发前部脊髓综合征患者69例,其中手术前后接受系统性康复者32例(A组),未接受系统性康复者37例(B组)。观察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1年JOA评分A组优于B组(t=2.538,P=0.044)。结论过屈型颈椎损伤并发前部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结合系统性康复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颈椎后路侧块钛板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之一.该手术的目的是保护脊髓,减轻或防止继发性损害,恢复颈椎序列,提供颈椎长期稳定性,是治疗颈椎骨脱位的积极有效方法[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老年人脊髓损伤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特点。方法总结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59例60岁以上老年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老年人脊髓损伤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特点。结果交通事故和跌倒损伤是最常见的致伤因素,均可造成颈椎过伸过屈性损伤,引起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经早期手术和早期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ASIA分级提高1~2级,实现独立性步行,且可有效预防脊髓损伤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人颈椎损伤治疗的重点在于如何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脊髓损伤卧床并发症的产生;早期手术结合早期康复可降低脊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外伤导致颈脊髓损伤,但X线片检查并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情况,临床上称之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这是不同于颈椎骨折脱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颈脊髓损伤,诊断或手术治疗不当,常导致严重的继发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常因肺感染、心肺衰竭而死亡,其预后不良。近年来已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对本病是否采取手术治疗还存在争议。我们通过对近年来收治的2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比较经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后颈脊髓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颈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颈椎骨折合并截瘫是脊柱骨科的常见多发病。车祸、建筑坠落伤是颈椎骨折脱位的主要原因,其中70%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我院用颈椎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52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颈椎前后路开窗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脱位、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颈椎间盘突出等病症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1]。为了提高手术疗效,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我们于1999年自行设计制作了马鞍型糜芯围领,经过6年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未发生植骨块滑脱或移位,枕部  相似文献   

17.
急性颈中伤致中央脊髓综合征是一种不这生脊髓损伤。自1954年Schneider首先报导以来,其治疗方式无明显的改进,多采用非手术治疗,脊髓损伤后遗有上肢瘫痪症状罗多。本组38例病人,应用MRI对其颈椎损伤后致中央脊髓综合征患者征患者作韧带结构损伤致稳定性差的判断,进行颈椎前路稳定手术,同期解除脊髓压迫,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颈椎外伤或颈椎病常导致该段脊髓神经压迫并脊髓血循环障碍,常需手术治疗,给气管内插管和呼吸循环带来困难.作者自1999年2月至2003年5月本院颈椎钛合金钢板内固定、减压植骨术182例麻醉处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颈椎前路手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脊髓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因颈椎前路手术风险大,术中术后可能出现截瘫,因此良好的手术技能结合完善的围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骨科于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62例病人实施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同定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背景:对于中重度脊髓受压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的效果。然而,轻度、进展缓慢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并无严重脊髓受压的症状和体征,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的优越性并未得到证实。目的:分析轻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保守治疗的预后因素,并为保守治疗预后不良患者选择手术时机提供证据。方法:前瞻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71例轻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3分。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保守治疗,并记录可能影响保守治疗的预后因素,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定期随访。入院和出院随访期间采用JOA评分评价脊髓神经功能。对于随访期间脊髓受压症状加重的患者(JOA评分<13分并且较初次住院时JOA评分降低≥2分)给予手术治疗。结果与结论:截至2014年2月,67例患者完成3年随访,随访期间19例患者脊髓受压症状加重后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组),而剩余48例患者随访期间始终接受保守治疗(保守组)。统计学分析显示,颈椎管矢状径较窄和节段不稳是保守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随访开始时手术组与保守组JOA评分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尽管手术组患者术前JOA评分较随访开始时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给予手术治疗后,末次随访时手术组与保守组JOA评分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保守治疗是轻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首选有效的修复方案。颈椎管矢状径较窄、颈椎不稳是保守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对于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若保守治疗期间脊髓受压症状加重,给予手术治疗可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