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以下简称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E-S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用。方法择期单胎足月剖宫产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重比重腰麻液配置A组:左旋布比卡因10mg;B组:左旋布比卡因7.5mg+芬太尼20μg;C组:左旋布比卡因7.5mg+舒芬太尼5μg。观察3组患者的腰麻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牵拉反应程度及新生儿娩出后1、5min时的Apgar评分,观察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B组术中心动过缓和低血压人数少于A组(P<0.05),C组低血压人数少于A组(P<0.05)。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B、C两组快于A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B、C两组慢于A组(P<0.05),且B组慢于C组(P<0.01);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改良B rom age评分3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间牵拉反应程度、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新生儿的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7.5mg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伍用芬太尼20μg或舒芬太尼5μg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均能获得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与10mg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相比运动阻滞恢复快,感觉阻滞恢复慢,伍用芬太尼20μg时尤为明显,利于产妇早期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布比卡因最佳剂量。方法:选择90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三组:5μg舒芬太尼+6.0mg布比卡因组(SB6.0组)、5μg舒芬太尼+7.5mg布比卡因组(SB7.5组)和9.0mg布比卡因组(B9.0组),穿刺成功后以45s匀速将混合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记录感觉、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效果,肌肉松弛程度,牵拉反应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理情况,新生儿1min和5min Apagr评分。结果:三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7.5和SB6.0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明显低于sB9.0组(P<0.01),且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9.0组(P<0.05);SB6.0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短于SB7.5和B9.0组(P<0.01),达到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sB7.5和B9.0组(P<0.01);SB7.5和SB6.0组牵拉反应、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B9.0组(P<0.01)。结论:5μg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7.5mg等比重液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和肌肉松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观察并比较鞘内注射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择期剖宫产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名施行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S组:0.75%布比卡因1 ml+舒芬太尼5μg+脑脊液稀释至2 ml,蛛网膜下腔注射;F组:0.75%布比卡因1 ml+芬太尼20μg+脑脊液稀释至2 ml,蛛网膜下腔注射,于注药前及注药后各时点记录术中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评估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运动阻滞程度,术后24 h内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注药后1 min、3 min、5 min、10 min、1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S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F组缩短(P<0.01),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延长(P<0.01);S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高于F组(P<0.05),S组术后镇痛时间长于F组(P<0.05)。两组在运动阻滞,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20μg芬太尼或者5μg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可以为剖宫产手术提供足够的镇痛与肌松,较少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与精准性。舒芬太尼易于使麻醉平面扩散并产生更好的术后镇痛效应,其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用.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腰麻液配置A组:左旋布比卡因10mg;B组:左旋布比卡因10mg+舒芬太尼5μg;C组:左旋布比卡因10mg+舒芬太尼10μg.观察3组患者腰麻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牵拉反应程度及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人数、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及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阻滞恢复时间B、C两组慢于A组(P<0.05), 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牵拉反应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患者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mg左旋布比卡因+5μg舒芬太尼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无明显变化而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明显延长,利于产妇早期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段礼平  唐延先 《重庆医学》2007,36(5):457-459
目的 探讨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 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35岁,按照随机对照表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用0.75%左旋布比卡因1ml加芬太尼25μg(0.5ml )加10%葡萄糖1ml (总量2.5ml ),舒芬太尼组(S组)用0.75%左旋布比卡因1ml加舒芬太尼2.5μg(0.5ml )、10%葡萄糖1ml(总量2.5ml),注入蛛网膜下腔.观察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给药后产妇的感觉阻滞时间的比较,术后有效镇痛时间,术后改良Bromage 运动阻滞评分,不良反应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 两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血压下降不明显,两组各有1例需用麻黄碱升压处理,两组心率下降均不明显,S组有1例心率低于55次/min需用阿托品纠正.两组的感觉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镇痛完全,且肌松良好,均未追加镇痛药物.术后S组有效镇痛持续时间较F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改良Bromage 运动阻滞评分:两组集中在2~3分,此外各有2例为4分.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 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完全,术后患者能及早运动,不良反应小,舒芬太尼复合组术后有效镇痛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孕妇分娩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初产妇,均为单胎头位,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组,分别与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应用于孕妇分娩硬膜外麻醉进行镇痛.观察两药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以及胎窘、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VAS评分、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胎窘发生率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舒芬太尼组产后和产后2 h的运动阻滞程度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产后24 h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舒芬太尼组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而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低血压发生率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均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更适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7.
郑彬  佘守章  许立新  索琨  阮祥才 《广东医学》2006,27(12):1838-1839
目的观察硬膜外容量扩充(epidural volume extention,EVE)对剖宫产患者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产妇(ASAⅠ~Ⅱ级),年龄24~31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0.5%左旋布比卡因7.5 mg(A组)和10 mg(B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其中A组蛛网膜下腔注药后5 min内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10 ml,B组硬膜外不注入,20 min后不能达到手术所需麻醉阻滞平面的硬膜外追加0.5%左旋布比卡因。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不良反应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A,B组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50.1±17.3)s和(53.3±19.2)s,最高阻滞平面均为T5,达最高阻滞时间分别为(16.6±4.3)min和(15.8±5.1)min,感觉恢复时间分别为(176.7±17.4)min和(187.1±14.6)min,不良反应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运动阻滞评分A组(2分)小于B组(3分),运动恢复时间A组(87.6±21.5)min明显小于B组(142.3±23.7)min(P<0.05)。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7.5 mg蛛网膜下腔阻滞结合硬膜外容量扩充法可以满足剖宫产手术的需要,与10 mg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相似,但运动阻滞恢复明显快于10 mg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伍用2.5mg布比卡因鞘内注射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ASAⅠ~Ⅱ级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4组,宫口开至2~3cm时,鞘内注射布比卡因2.5mg及舒芬太尼混合液,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μg(对照组),2.5μg,5.0μg和7.5μg。待镇痛作用消退后经硬膜外腔注入0·125%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0.5μg/ml)混合液,5~8ml/h。宫口开全后停药。观察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阻滞程度、产程进展、副作用、新生儿Apgar s评分等。结果各组VAS、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 s评分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其他各组,分别为(41±27)min,(96±38)min,(97±49)min和(98±36)min(P<0·01)。瘙痒发生率分别为0%,37.5%,62.5%和83·3%,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2.5μg舒芬太尼伍用2.5mg布比卡因鞘内注射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增大舒芬太尼剂量对分娩镇痛并无益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讨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左旋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半数有效量的影响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2014年6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且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单胎产妇中,抽取90例进行讨论,90例依据入院顺序分30例对照组(罗哌卡因)和30例研究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30例观察组(左旋布比卡因+舒芬太尼),对比其状况。结果从最高阻滞平面和时间、首次疼痛时间、恢复到T12时间、开始PCA镇痛时间方面来看,研究组各方面均比观察组、对照组优,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其首次疼痛时间、恢复到T12时间、开始PCA镇痛时间均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左旋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蛛网膜阻滞半数较为有效,可增快感觉阻滞见效时间,上移阻滞最高平面,延长镇痛时间,降低寒战发生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在老年患者腰麻中的麻醉效果,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应用腰麻择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13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麻醉)和对照组69例(应用芬太尼麻醉),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2.8±0.7)min,感觉阻滞持续时间(114.8±18.7)min,运动神经起效时间(3.8±0.6)min,运动阻滞持续时间(97.8±16.3)min,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是老年患者腰麻较为安全可靠的麻醉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应。方法择期剖宫产术患者40例,随机双盲分为2组,A组为舒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10mg混合舒芬太尼10μg;B组为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10mg混合芬太尼25μg,观察指标为:①感觉阻滞效果;②运动阻滞效果;③胎儿娩出Apgar评分。结果舒芬太尼组的感觉阻滞效果优于芬太尼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感觉阻滞效果优于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的感觉阻滞效果,其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春娟 《右江医学》2013,41(1):7-10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患有妊高征、子痫前期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根据腰麻用药不同剂量及配方,分为D组(布比卡因7.5mg)、G组(布比卡因10mg)、H组(舒芬太尼5μg复合布比卡因7.5mg)。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15min、30min的MAP、HR的变化;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最高平面、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肌松效果评价;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及各组胸闷、寒颤、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三组麻醉后5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降低,而G组较其它组下降更明显(P<0.05),其中12例需静注麻黄碱才能维持,且胸闷、寒颤、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D组、H组高。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有10例麻醉最高平面达不到手术要求,需硬膜外追加局麻醉药,与G组、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5μg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7.5mg腰硬联合麻醉对妊高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效果佳,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胡伟  李金玉 《海南医学》2012,23(18):33-35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食道癌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行食道癌开胸术、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LF)组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RF)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10 min经硬膜外腔注入负荷剂量,记录启用镇痛泵后1h、4h、8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按压次数、24 h药量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各时段的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romage分级RF组低于LF组(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RF组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罗哌卡因组对运动神经的阻滞较轻于左旋布比卡因组,术后恶心呕吐略高于左旋布比卡因组.  相似文献   

14.
晋清泉  任娟  马友田 《中外医疗》2014,(23):146-148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应用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50例ASAⅠ~Ⅲ级择期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5例。Ⅰ组:左旋布比卡因7.5 mg+舒芬太尼5μg;Ⅱ组:左旋布比卡因15 mg,两者的容量均为3 mL。观察两组用药后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Ⅱ组与Ⅰ组相比血压下降显著(P〈0.05),尤其在注药后5~15 min时(注药后5 min:Ⅰ组血压为(123±5)mmHg或(74±8)mmHg,Ⅱ组血压为(106±9)mmHg或(61±7)mmHg,注药后15 min:Ⅰ组血压为(127±9)mmHg或(75±6)mmHg,Ⅱ组血压为107±6/(67±9)mmHg;Ⅱ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持续时间较长,Ⅰ组为(97±16)min,Ⅱ组(115±6)min。两组的镇痛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下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运动和感觉阻滞程度轻,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在连续臂从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合适浓度。方法:上肢手术患者90例,采用套管针行改良肌间沟法连续臂从神经阻滞,并保留套管针术后接患者自控镇痛泵。A组0.4μg/ml舒芬太尼加0.125%左旋布比卡因术后镇痛;B组0.5μg/ml舒芬太尼加0.125%左旋布比卡因术后镇痛;C组0.6μg舒芬太尼加0.125%左旋布比卡因术后镇痛。3组背景剂量均为4ml/h,自控药量每次2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镇静程度、镇痛泵使用情况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镇痛效果较B、C两组差,B、C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3组运动阻滞程度、镇静程度和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即可获得满意镇痛效果,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刘玉芳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87-1688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已广泛用于临床,且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相对较少。王燕等报道,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用药罗哌卡因+布托啡诺效果明显优于罗哌卡因+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吗啡;胡峥嵘等报道,左旋布比卡因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咪唑安定效果明显优于左旋布比卡因+枸橼酸舒芬太尼。为此,我们收集了临床资料完整的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80例,以探讨罗哌卡因+布托啡诺和左旋布比卡因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咪唑安定的自控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魏敬华 《西部医学》2012,24(5):960-961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产科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S和B两组,每组各30例。S组给予0.5%左旋布比卡因13ml加舒芬太尼20ug(1m1),B组给予0.5%左旋布比卡因13ml加生理盐水1ml。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估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S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达T10的时间及达到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1);S组最高阻滞平面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手术产妇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左旋布比卡因,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产妇单纯应用罗哌卡因,观察组产妇应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两组产妇均予硬膜外麻醉,然后对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无痛平面时间、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7.5±1.4)min,镇痛持续时间:(312±20.7)min,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12.3±2.6)min,无痛平面时间:(8.4±2.1)min,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麻醉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于济源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对照组进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芬太尼,硬膜外持续注入罗哌卡因+芬太尼+生理盐水,观察组进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舒芬太尼,硬膜外持续注入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感觉、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较为合适剂量的舒芬太尼混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行CESA麻醉。方法对80例经腹行子宫全切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四组(n=20):7.5mg布比卡因(A组),7.5mg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2.5μg(B组),7.5mg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5μg(C组),7.5mg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7.5μg(D组),观察四组患者应用麻黄碱及阿托品的情况,四组患者的腹肌松弛程度,麻醉效果及术中恶心、呕吐、瘙痒、寒战等及呼吸抑制(SpO2<90%)。结果B、C、D三组的腹肌松弛程度及麻醉效果均优于A组,C、D两组的腹肌松弛程度及麻醉效果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的腹肌松弛程度及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应用麻黄碱及阿托品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嗜睡、头晕、恶习心呕吐、瘙痒明显高于A、B、C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μg舒芬太尼混合7.5mg布比卡因行CESA麻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