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必通煎剂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19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必通煎剂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压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9例以必通煎剂和可立平治疗,对照组纳入19例,完成17例,以卡托普利片和可立平治疗,疗程2~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2组临床降压疗效无明显差异。改善肝火亢盛证症状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必通煎剂不仅有与卡托普利相近的降低血压的疗效,而且具有降低血浆内皮素、改善或缓解肝火亢盛证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繁缕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亢盛型)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复方繁缕降压汤,以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第1个疗程每日一剂,后2个疗程隔日一剂;服药期间不采用其他抗高血压的药物和措施。结果: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结论:复方繁缕降压汤对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眩降压汤对肝火亢盛型青年清晨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00例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眩降压汤中药配方颗粒冲服,疗程为14天。观察两组症状疗效、清晨血压疗效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清晨血压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0%,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参数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眩降压汤能较好地缓解肝火亢盛型青年清晨高血压患者的症状,降低清晨血压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药降压治疗,观察组在西药降压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下降情况、降压疗效及症状改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药物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能使其不适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是一种有效防治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晓伟 《北京中医》2009,(11):885-886
目的观察清肝泻火法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高血压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清肝泻火中药汤剂,对照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临床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与对照组的83.3%疗效相当,但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清肝泻火法是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任开益 《中医药导报》2006,12(8):31-33,50
目的:观察心脉康Ⅰ号冲剂对中医辨证为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诊的263例轻、中度高血压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肝火亢盛型66例,阴虚阳亢型62例)服用心脉康Ⅰ号冲剂治疗,每次20g,每日2次;对照组135例(肝火亢盛型69例,阴虚阳亢型66例)服依那普利治疗,每次5mg,每日1次。2周后如舒张压(DBP)≥90mm Hg,则剂量加倍,4周后如仍无效则每日加服双氢克尿噻25mg。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9.8%,对照组总有效率88.9%,两组疗效相近(P〉0.05);两组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心脉康Ⅰ号冲剂是一种有效安全且易耐受的降压药,并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繁缕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火亢盛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繁缕降压汤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降压、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繁缕降压汤对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清肝泻火法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伟 《北京中医药》2009,28(11):885-886
目的 观察清肝泻火法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高血压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清肝泻火中药汤剂,对照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临床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与对照组的83.3%疗效相当,但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 清肝泻火法是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疗法对多证型原发性高血压即时降压效果比较。方法 :9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肝火亢盛型组、阴虚阳亢型组、痰湿壅盛型组、阴阳两虚型组,并运用耳穴压豆疗法,观察治疗后各证型高血压患者即时血压下降情况。结果:各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肝火亢盛型组、阴虚阳亢型组血压下降幅度较痰湿壅盛型组、阴阳两虚型组明显。结论:耳穴压豆疗法对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即时降压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平肝胶囊是笔者根据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研制出的复方中药.为了客观评价平肝胶囊的降压作用,1999~2003年期间,笔者对45例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和西药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脉康I号冲剂对中医辨证为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诊的263例轻、中度高血压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肝火亢盛型66例,阴虚阳亢型62例)服用心脉康I号冲剂治疗,每次20 g,每日2次;对照组135例(肝火亢盛型69例,阴虚阳亢型66例)服依那普利治疗,每次5 mg,每日1次。2周后如舒张压(DBP)≥90 mm Hg,则剂量加倍,4周后如仍无效则每日加服双氢克尿噻25 mg。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9.8%,对照组总有效率88.9%,两组疗效相近(P>0.05);两组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心脉康I号冲剂是一种有效安全且易耐受的降压药,并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物质在各中医证型中含量的差别,探讨其与各证型的相关关系及分布规律。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收缩血管物质中血栓素B2在各证型中均明显升高,而以气虚痰浊型和阴虚阳亢型为最明显;血管紧张素Ⅱ只在肝火亢盛型中明显升高。其它证型则无明显变化;内皮素在各证型中均无明显升高。舒张血管的活性物质中。一氧化氮与正常人对照组没有明显降低,6-酮-前列腺素F1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反而均有明显升高。结论:上述六种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在各中医证型中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曹松华 《河南中医》2010,30(12):1181-118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证候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中药清泄肝火、化瘀利水剂加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完成30例;对照组入选30例,以依那普利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完成26例。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证候疗效、血浆内皮素变化。结果:①对降压疗效的影响: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愈显率40.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6例,愈显率42.31%,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②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③对证候疗效的影响: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愈显率56.67%;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愈显率26.92%,治疗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④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血浆内皮素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⑤对安全性的影响:治疗组30例全部完成治疗疗程,对照组30例中4例出现咽痒干咳,中途退出,实际完成26例,两组病例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有毒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降低血压的疗效,能够改善或缓解肝火亢盛证证候的作用,具有降低血浆内皮素的作用,在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中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BP、DBP、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BP、DBP、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虎符铜砭刮痧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林宽 《山西中医》2012,28(10):10-13,20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降压胶囊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子降压胶囊治疗,对照组107例应用牛黄降压胶囊治疗,连续服药28天.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51例,有效4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22%(95% CI =91.90% ~99.42%);对照组临床控制4例,显效38例,有效5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9.72%(95% CI=83.97%~95.4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 =2.2730,P =0.02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随访中医证候积分第3周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内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血压指标除24 h MAXDBP外,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降压胶囊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牛黄降压胶囊,其收益为OR =0.25(95% CI =0.07~0.92),NNT=13(95%CI =7.09~111.11).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清海  李桂明  李典鸿 《新中医》2005,37(11):26-27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气虚痰浊型4型,分析其证型分布的规律性。结果:高血压病出现率最高的是气虚痰浊型,其余依次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无相关性,但与年龄有相关性。肝火亢盛型多属于体重较重者,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收缩压(SBP)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明显高于阴虚阳亢型和气虚痰浊型(P〈0.05);舒张压(DBP)肝火亢盛型明显升高,与其他3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以气虚痰浊型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夏藤复方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10只WKY大鼠作为正常组,并依据血压值差异将筛选的40只肝火亢盛型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夏藤复方高剂量组、夏藤复方低剂量组,每组10只。14周龄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周。灌胃剂量相当于成人临床用药量6.25倍(人按照60 kg体质量计算)、灌胃体积10 m L·kg~(-1),夏藤复方高剂量组给予夏藤复方颗粒10.50 g·kg~(-1),夏藤复方低剂量组给予夏藤复方颗粒5.25 g·kg~(-1),硝苯地平缓释片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0.002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的去离子水。动态采集大鼠收缩压、行为学指标和宏观表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给药4周后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夏藤复方高剂量组、夏藤复方低剂量组及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对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夏藤复方高剂量组降压药效显著,且夏藤复方高剂量组的降压效果优于夏藤复方低剂量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夏藤复方高低剂量组旋转耐受时间、旷场实验之穿格次数、易激惹程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而硝苯地平缓释片组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干预四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夏藤复方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NGⅡ、NE、ET、CGRP改善情况最好(P0.05)。结论:夏藤复方可有效控制肝火亢盛证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升高,对其肝火亢盛证的症状有着显著改善,其作用机制初步认为与降低血清中ANGⅡ、NE、ET的含量,增加血清中CGR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连葛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肝火亢盛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肝火亢盛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连葛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降压疗效、Kupperman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血脂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中医临床证候评分。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水平、Kupperman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血脂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中医临床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压水平及降压疗效、Kupperman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血脂水平、中医临床证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葛胶囊对肝火亢盛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围绝经期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及其与血浆血栓素B2(TXB2)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252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气虚痰浊型4型,检测各证型TXB2的含量,分析证型分布及与TXB2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出现率最高的是气虚痰浊型,其余依次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各证型TXB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布规律为阴虚阳亢型>气虚痰浊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其与血压的高低不成比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收缩压高于阴虚阳亢型、气虚痰浊型(P<0.05),肝火亢盛型舒张压高于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和气虚痰浊型.结论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以气虚痰浊型为多见,阴虚阳亢型与气虚痰浊型TXB2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初诊为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80例,就诊先后顺序对应的随机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健康教育方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虎符铜砭刮痧疗法,2次刮痧间隔时间为7 d(上次痧印需消退),共治疗10次。对比2组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变化,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治疗前后统计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降压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低(P0.01);2组治疗后24 h平均舒张压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P0.01)。结论虎符铜砭刮痧联合健康教育可降低初诊为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