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9年4月~2001年4月,我院住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住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男40例,女30例;足月儿50例,过期产儿12例,早产儿8例。临床分度:轻度HIE 40例,中度HIE 20例,重度HIE 10例。对照组58例,男40例,女18例;足月儿40例,过期产儿10例,早产儿8例。临床分度:轻度HIE 40例,中度HIE 10例,重度HIE 8例。1.2 临床表现 观察组中表现为呕吐、惊跳及哭闹、入眠差30例,不哭、不吃、少动、反应差15例,伴惊厥8例,昏迷5例,有脑干症状3例,肌张力增高4例,肌张力降低或消失5例。对照组中表现为惊跳及哭闹25例,不哭、不吃、少动、反应差15例,伴惊厥6例,昏迷5例,有脑干症状2例,肌张力降低或消失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 TCT、阴道镜、组织活检和 HPV-DNA检测对于防治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9月行宫颈疾病筛查者中选取38例同时进行 TCT 检查、阴道镜检查和 HPV-DNA 检查的患者,对患者中出现一项或者一项以上的异常者,进行病理活检。结果38例患者中,经过 TCT 检测,37例呈阳性,其中有1例鳞状细胞癌(SCC)。患者中有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1例 CIN1、1例CIN2、1例 CIN3。患者中有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5例 CIN1、2例 CIN2、2例 CIN3。患者中有24例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12例 CIN1、8例 CIN2、4例 CIN3。有1例浸润癌患者。患者经过 HPV-DNA 检测,阳性35例,18例CIN1、10例 CIN2、6例 CIN3,1例浸润癌。经阴道镜检测,阳性32例,17例 CIN1、9例 CIN2、5例 CIN3。经过 TCT 阳性病理组织活检,有 CIN1有17例,CIN2有9例,CIN3有5例,1例浸润癌。患者通过 TCT、阴道镜、组织活检和 HPV-DNA 检测, CIN1、CIN2、CIN3准确率比较高。结论 TCT、阴道镜、组织活检和 HPV-DNA 检测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能够为防治宫颈癌前病变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2006年胃肠道间质瘤1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有消化道出血17例、腹痛16例、腹部肿块7例、肠梗阻5例;肿瘤原发于胃5例、十二指肠4例、空回肠6例、结直肠2例;镜下梭形细胞型9例、上皮细胞型5例、混合细胞型3例,良性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8例;免疫组化:CD117( )17例、CD34( )16例、VIM( )17例、NSE( )2例、DES( )3例、S-100( /-)2例;择期手术10例,急症手术7例,根治手术13例;随访复发10例、转移8例、死亡7例、存活10例。结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肿块及肠梗阻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内镜和影像学检查只能提供定位诊断,确诊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根治手术切除或(和)格列卫治疗,良性、交界性肿瘤预后较好,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急救的经验,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150例,总结分析其损伤情况、临床救治、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本组150例腹部创伤患者致伤原因主要有交通事故75例、坠落伤25例、锐器伤21例、挤压伤18例等。损伤部位以脾脏57例、小肠43例、肾脏28例、肝脏24例为主。同时合并胸部损伤58例、骨盆骨折38例、颅脑损伤19例、脊柱骨折19例、四肢骨折及全身软组织损伤73例。腹腔2个及以上脏器损伤53例。损伤严重度(ISS)评分:6~50分,平均21分,其中ISS评分16~24分(重伤)26例,ISS评分≥25分(危重伤)26例。快速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监测,完善相关检查后,行非手术治疗53例,手术治疗97例。术后并发症:感染中毒性休克5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3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腹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6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切口裂开2例;胸腔积液3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2例;肠瘘1例。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7%。3例自动出院。结论腹部创伤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救治应争分夺秒,选择敏感检查方法,早期制定治疗方案,随病情变化修订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应用生物反馈与心理疏导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0例、焦虑症8例、神经衰弱8例、更年期综合征6例、心脏神经官能症3例、抑郁症2例、恐惧症2例、口吃1例。50例病人中11例痊愈,19例显效,20例好转。生物反馈与心理疏导疗法具有安全可靠、简便、易掌握,疗程短、收效快又无副作用之特点,在综合医院开展有着其它治疗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耳听力对称的急性耳鸣诊治方法。方法通过颅脑MRI检查以及声导抗、纯音测听、耳镜等专科检查,对入选的50例患者进行分型诊断,治疗5周后作治疗效果评定。结果咽鼓管型耳鸣患者治疗5周后,痊愈12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心因性耳鸣患者治疗后,无效1例、显效1例、痊愈5例;疲劳性耳鸣患者治疗后,有效1例、显效1例、痊愈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治疗,无效1例、显效1例、痊愈6例;特发性耳聋患者治疗5周后,无效1例、有效1例、显效2例、痊愈4例。结论双耳听力对称的急性耳鸣与咽鼓管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结合临床病史,并依靠专科听力检查,可以提高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1974年至1986年误诊的14例腹膜后血肿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 14例中,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68岁,30岁以下者10例。车辆碰撞伤5例,坠落伤4例,牛抵伤2例,土方砸伤2例,爆炸伤1例。合并创伤性休克5例,一时性昏迷者4例、持续昏迷者1例。兼有骨盆骨折3例、肋骨骨折3例、腰椎骨折1例、脑挫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 13例病毒性脑炎病人 ,早期分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老年性痴呆、血管性头痛。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 11月~ 2 0 0 1年 2月入院的 13例患者中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14~ 6 5岁 ,13例中有上呼吸道感染者 9例 ,无明确诱因者 4例。1.2 临床表现  13例中以精神异常首发 9例 ,其中 5例表现为自动症、幻觉、胡言乱语 ;2例表现为烦躁不安、欣快、谵妄 ;2例表现为淡漠不语、人格及行为异常。 9例中 5例后期合并癫痫发作。 13例中头痛、头晕首发者 4例。查体 :13例中 9例有不同程度智能减退 ,…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绝经后增大的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经手术治疗的86例绝经后子宫肌瘤增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临床表现、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情况、手术病理情况以及子宫肌瘤变性与患者年龄、绝经年限、肌瘤直径、肌瘤类型、血流信号的相关性。结果 86例患者中无明显症状者61例,阴道出血者11例、腹痛者6例、下腹坠胀者4例、尿频者4例。子宫肌瘤发生变性者20例,其中玻璃样变17例、红色变1例、黏液变性1例、脂肪变性1例。子宫肌瘤变性与患者年龄、绝经年限、肌瘤直径、肌瘤类型、肌瘤有无血流信号无关(P>0.05)。特殊类型子宫肌瘤10例,其中子宫脂肪平滑肌瘤5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例、静脉内平滑肌瘤1例、奇异型平滑肌瘤1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肿瘤1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增生6例,其中单纯性增生2例、复杂性增生1例、非典型性增生3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1例;合并卵巢肿物18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5例、卵巢单纯囊肿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结论绝经后增大的子宫肌瘤大多无症状,有症状者以阴道出血多见。肿瘤本身恶性病变的发生率低,对无症状患者可严密随访,对有症状的患者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0.
资料与方法 近2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9例,并设对照组28例对照观察。57例中41例为我院门诊患者,16例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17~79岁,平均45.5岁;按四级标准,A、B、C、D级分别为15例、6例、5例、3例。对照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9~74岁,平均47岁;按四级标准,A、B、C、D级分别为14例、7例、5例、2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月~1998年6月,我院共收治卵巢内胚窦瘤17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卵巢内胚窦瘤病人17例,年龄10/12~38岁,平均21.7岁,其中30岁以下14例,占82.4%.未婚11例,已婚6例。按FIGO卵巢肿瘤分期标准,Ⅰ期8例,Ⅱ期3例,Ⅲ期4例,Ⅳ期1例,未分期1例。术中见血性腹水7例,非血性腹水2例,无腹水8例;包膜破裂者3例;肿瘤直径>10cm者13例,肉眼观肿瘤均为实性,部分混杂有囊性物。17例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3例,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加阑尾切除6例(其中盆腔淋巴清扫术2例),单侧附件切除7例(包括1例外院手术者),1例Ⅳ期病人术中仅行活检。术后15例病人接受辅助性化疗,单用噻替哌3例,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化疗3例,长春新碱、更生霉素、环磷酰胺化疗4例,顺铂、长春新碱、平阳霉素化疗1例,顺铂、足叶乙甙、平阳霉素化疗4例,对每个病人均化疗6疗程。2例放弃化疗,1例为10/12岁病儿,1例为Ⅳ期病人。治疗结果:本组17例病人,现存活7例,其中3例已存活3年以上者中2例已生育;3例化疗后1年内死亡;Ⅰ期存活4例;Ⅱ期存活2例;Ⅲ期存活1例。治疗方法与预后关系:单纯手术2例无存活,术后单用噻替哌化疗3例无存活,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化疗3例无存活,长春新碱、更生霉素、环磷酰胺化疗4例存活2例,顺铂、长春新碱、平阳霉素化疗1例存活,顺铂、平阳霉素、足叶乙甙化疗4例全部存活。  相似文献   

12.
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3年 9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 72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 ,男 70例、女 2例 ,年龄 15~ 81岁 ,平均 4 7.2岁 ,其中≥ 6 0岁 33例 (4 5 .8% )。原发性气胸12例 (16 .7% ) ;继发性气胸 6 0例 (83.3% ) ;原发病为肺结核4 0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 14例、支气管扩张症 2例、支气管哮喘与肺炎各 2例。气胸发生于右侧 2 7例 ,左侧 4 4例 ,双侧 1例。局限性气胸 13例 ,液气胸 14例 ,血气胸 1例。肺压缩 <15 % 5例、15 %~ 11例、30 %~ 18例、5 0 %~ 2 4例、≥ 70 % 14例。诊断 :2 9例…  相似文献   

13.
2004年5月~2008年5月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1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其中,男60例、女90例。年龄3天-1岁50例,2—3岁70例,4—7岁18例,8~12岁12例。发热78例、腹痛42例、呕吐46例、惊厥4例。大便次数〈5次/d58例、5—10次/d75例,〉10次/d40例。脓血便42例、黏液便38例、稀水便62例。  相似文献   

14.
1983~1988年共收治老年胆道疾病138例。其中手术治疗81例,痊愈68例、好转4例、退院4例、死亡5例;非手术治疗57例,痊愈32例、好转20例、退院1例、死亡4例。体会:老年胆道疾病病情危重、进展快、死亡率高,应早期诊断,并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本组62例,男54例,女8例,年龄6~52岁,平均31岁。上肢截肢12例,下肢截肢50例。病因:脉管炎12例,糖尿病2例,恶性肿瘤6例,外伤性截肢42例。外伤性截肢中因毁损伤截肢22例,骨筋膜室综合症4例,血管损伤16例,其中腋动脉损伤1例、肱动脉损伤1例、股动脉损伤4例、胭动脉损伤10例。管血伤中开放性损伤6例,闭合性损伤10例。  相似文献   

16.
165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职业暴露的人员结构、暴露源、暴露时的情况(暴露方式、暴露地点、暴露时防护措施)、暴露后处理(包括紧急处理、上报、预防用药、监测)等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165例,其中护士94例,医师59例,保洁人员12例。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64例,乙肝30例,丙肝5例,梅毒21例,狂犬病40例。暴露方式:锐器伤73例,完整皮肤60例,破损皮肤、粘膜32例。职业暴露发生于临床各科室。暴露时无任何防护措施101例,戴手套64例,穿隔离衣8例。紧急处理64例;立即上报58例。预防用药HIV/AIDS3例,乙肝13例,梅毒8例,狂犬病40例。定期检测HIV/AIDS42例,乙肝30例,丙肝5例,梅毒21例。目前无一例感染发生。结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主要是低年资、低职称、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暴露源以血源性传染疾病为主,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ICU、手术室、呼吸内科等为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发生较多的科室,部分医务人员防护意识薄弱、未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正确处理是职业暴露后的重要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资料与方法 近10年收治因支原体(MP)感染而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0~14岁。以学龄前期儿童多见,均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发热13例,咳嗽12例,头痛、呕吐6例,腹痛、腹泻、食欲不振4例;淋巴结肿大4例;肝、脾肿大4例;出血表现:皮肤紫癜16例,鼻衄5例,牙龈出血4例。无脾功能亢进、肝脏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其中12例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2例以发热入院,1例以头痛入院,1例以腹痛、呕吐入院。  相似文献   

18.
韩珠峰 《中外医疗》2013,(28):69-69,71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胆源性梗阻型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该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200例重症胆源性梗阻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延期手术组(72 h以上)和早期手术组(72 h以内),每组各100例患者。该组资料患者都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 50例早期手术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痊愈50例(50%),显著进步15例(15%),进步14例(14%),无效11例(11%),有效率为89%,并发症发生率33例(33%),其中脓毒血症3例、大出血10例、腹腔脓肿10例、休克3例、MODS2例、DIC2例、心力衰竭4例、ARF 1例、ARDS 0例;100例延期手术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痊愈26例(26%),显著进步14例(14%),进步19例(19%),无效41例(41%),有效率为59%,并发症发生率50例(50%),其中脓毒血症10例、大出血15例、腹腔脓肿10例、休克5例、MODS2例、DIC2例、心力衰竭4例、ARF 1例、ARDS 1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确定了患有重症胆源性梗阻型胰腺炎之后,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80例,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12~80岁,平均50岁。病程1~15年,平均6.7年。腹痛伴腹泻20例,腹泻为主16例,腹痛为主13例,腹痛伴便秘12例,腹泻便秘交替出现3例。伴随症状有腹胀、排便不尽、便急、胸骨后烧灼感、失眠多梦以及失眠、焦虑、多梦、抑郁、头痛、头昏等。1.2诱发因素精神因素38例(47.5%),食物16例(20.0%),感染因素8例(10.0%),遗传因素12例(15.0%),其他6例(7.5%)。有明确伴随症状者50例,其中胆囊疾病20例,消化性溃疡10例,附件炎13例,有手术史7例。  相似文献   

20.
周玉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073-2074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39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表现性别与年龄:女5例,男34例。年龄4个月至83岁,〈20岁3例(含婴儿1例),20—60岁27例,〉60岁9例。病因:原发性14例(35.9%);继发性25例(64.1%),其中,慢性支气管炎7例、肺部炎症6例、肺气肿5例、肺大泡4例、肺癌2例、肺结核1例。诱因:原因不明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