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治疗沈念慈王诚忠上海华东医院眼科(200040)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retinalnecrosis,ARN)是由疱疹类病毒感染导致的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及视网膜坏死和脱离〔1〕。本病起病急、发展快、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以中到重度葡萄膜炎、血管炎以及血管闭塞性视网膜坏死为特征的严重眼病,其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有的甚至在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过程中才被确诊。分析临床上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误诊的原因,总结早期诊断的经验。方法:回顾我院5例未能及时诊断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最终预后,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5例病例中,1例被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2例误诊为葡萄膜炎并视网膜脱离,1例误诊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被误诊为出血性视网膜血管炎。这些疾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必要考虑与急性视网膜坏死鉴别。结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临床表现变异较大,有些表现不典型,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认识此疾病。  相似文献   

3.
急性视网膜坏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前葡萄膜炎、玻璃体炎、闭塞性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坏死、视网膜脱离为主要特征的眼部综合征,误诊率较高,现在将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诊治的9例(12只眼)ARN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视网膜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由疱疹类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及视网膜坏死并脱离。目前已确诊其病原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无环岛苷为主的药物结合手术治疗本病有效。本对其发生的病因、病理、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现代诊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necrosis,ARN)是一种由疱疹类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急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及视网膜坏死和脱离为主要特征的眼部综合征。本病起病急、发展快、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本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曾误诊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视网膜坏死 (acuteretinalnecrosis,ARN)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 ,临床上早期以急性前葡萄膜炎、玻璃体炎、闭塞性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眼部综合征。ARN发病率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随着无环鸟苷 (ACV)的应用、激光凝固术及玻璃体手术的进展 ,ARN的愈后有很  相似文献   

7.
孙金阁 《眼科研究》1992,10(3):213-216
急性视网膜坏死(ARN)是一种单侧或双侧坏死性视网膜炎和血管炎综合征。1971年首先由日本浦山晃(urayama)等报告6例急性葡萄膜炎,同时伴有视网膜动脉周围炎和视网膜脱离,命名为桐泽型(Kirisawa type)葡萄膜炎。此后,Willerson 等(1977)和young 等(1978)先后报告了与其相似的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6年9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诊断为感染性葡萄膜炎并接受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18例(19只眼)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其中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8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3例、弓蛔虫性葡萄膜炎1例、弓蛔虫合并弓形虫性葡萄膜炎1例及结核性葡萄膜炎5例。8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分别经过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仅2例患者视力有轻度提高,余病情稳定,但视力无改善。1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因延误治疗导致视力降为光感/眼前,另外2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了提高。1例弓蛔虫性葡萄膜炎经过药物治疗后行玻璃体手术,视力由0.5提高到0.6;1例弓蛔虫合并弓形虫性葡萄膜炎经过对症治疗后视力由0.1提高到0.15。结核性葡萄膜炎患者经过抗结核等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弓形虫、弓蛔虫及结核性葡萄膜炎通常经过正确及时的治疗后,病情稳定,视力有改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通常病情较重,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急性视网膜坏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一种由疱疹类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急性前葡萄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眼部综合征。本病起病急,进展快,预后极差。早期诊断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改善急性视网膜坏死预后的关键。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对于挽救晚期患者的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9, 15: 165-267)  相似文献   

10.
吴泽群  孙熠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7):1261-126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以急性葡萄膜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血管炎、融合性坏死性视网膜炎及后期的视网膜脱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眼部综合征,部分患者早期可合并有眼压升高.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认为可能和病毒感染有关,主要以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等病毒感染为主,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专科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等.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发病急,进展速度快,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治疗棘手,预后较差,是眼部致盲的重要眼病,一旦确诊,及时给予局部及全身抗病毒、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及必要时需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研究表明,早期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阻止病情进展,提高患者视力.因此,早期确诊及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非常重要,本文将结合文献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急性视网膜坏死(ARN)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以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炎、视网膜全层坏死、视神经病变及晚期出现视网膜脱离为主要特征[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方法 对急性视网膜坏死2例(3眼)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2例(3眼)早期均误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疗效果不佳。结论 对类似葡萄膜炎者在早期要注意眼底周边部的改变,特别要注意和中间葡萄膜炎相鉴别。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手术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药物和玻璃体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17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药物和玻璃体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17例张欣高汝龙胡兆科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retinalnecrosis,ARN)主要表现为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坏死和视网膜脱离。多以失明而告终。近十年来,随着无环鸟苷(acyclovi...  相似文献   

14.
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retialnecrosis,ARN)是疱疹类病毒感染引起的综合征,典型表现包括: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血管闭塞性坏死性视网膜炎等。视网膜脱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1998年11月5日,我院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伴视网膜脱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5岁。因左眼突然视物不清1周,于1998年11月5日入院。患者二月前因左眼反复红痛、畏光、视力下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葡萄膜炎”,予激素、散瞳等治疗无好转。1周前左眼突然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及闪光感。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光感,光定位准确。右眼未见异常。左眼角膜透明,K…  相似文献   

15.
36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S)是一种以葡萄膜炎急性发作开始,相继出现视网膜动脉周围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坏死脱离伴周边部多发性裂孔的严重眼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病程进展迅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手术在葡萄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膜炎为眼科主要致盲疾病之一,其病因多且复杂,往往由于找不到明确病因而无法得到确切的治疗方案。不过多数葡萄膜炎,如葡萄膜大脑炎、Behcet病、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Fuchs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等,通过询问病史,并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得到明确诊断。但仍然有少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规治疗无效,且视力损害严重而不能再等待的病例,须要通过玻璃体或视网膜的活组织检查(活检),才能了解真实病因而采取有效治疗来挽救视力。  相似文献   

17.
急性视网膜坏死(ARN)是一种由疱疹类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动脉炎、视网膜血管炎、融合性坏死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病变及视网膜脱离为特征的眼部综合征。但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伴有视网膜脱落的高风险,临床诊断较难,且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治疗该疾病需要长期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病毒药物,且副作用较多。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ARN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急性视网膜坏死(ARN)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罕见且严重的葡萄膜炎, 多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及单纯疱疹病毒(HSV)导致, 主要表现为玻璃体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炎及视网膜坏死, 视网膜脱离是其常见晚期并发症[1]。眼内液中检测到病毒核酸是ARN诊断的直接证据。近年来, 眼内液检测在感染性眼病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对多种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诊断、治疗有指导甚至是决定性作用[2-4]。为进一步了解眼内液检测在评估ARN视力预后中的作用, 我们对一组ARN患眼房水检测结果与视力预后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视网膜坏死 (ARN)于 1971年首先由日本浦山晃等报告 6例 ,称为桐泽型色素膜炎。此后 ,英国的 Willerson等(1977)和 young等 (1978)先后报告了与其相似的病例 ,分别称为坏死性血管闭塞性视网膜炎和双侧急性视网膜坏死。近年来 ,国内外对此病报导增多 ,均称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并对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经过、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方面作了详细叙述。近来我院遇到 2例急性视网膜坏死误诊为青光眼的病人 ,现报告如下。例 1 吕×× 男  5 2岁 住院号 115 86 9 半月前左眼于突然眼红、胀痛、伴视力下降 ,到市人民医院求治 ,诊…  相似文献   

20.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以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炎、视网膜全层坏死为显著特征,晚期常并发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急性视网膜坏死病程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常导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视力丧失.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误诊情况时有发生,治疗不及时或缺乏对因用药,而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有研究者发现人疱疹病毒4型与急性视网膜坏死有相关性,也有研究者对其免疫遗传机制和用药方案进行了探讨.笔者就目前国内外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与同道交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