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噻吩作为起始化合物,经溴化、去α—溴、卤素—有机金属锂置换、酰化、羟基加成、氧化等6步反应,制备得到3—(3—噻吩酮)噻吩,总产率20%。3—(3—噻吩酮)噻吩是合成低能隙聚合材料聚合双噻吩芴酮PCDT、氰PCDM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Schiff-base 法合成了侧链含席夫碱的新型噻吩单体2,5-二溴-3-次甲基(4-丁氧基苯胺)噻吩,用Ni(Ⅱ)催化剂[二氯-1,3双(二苯基磷)丙烷基镍(Ⅱ)]合成了新型共轭共聚物聚[3次甲基(4丁氧基苯胺)噻吩共3丁基噻吩](共聚物Ⅰ)和聚[3次甲基(4丁氧基苯胺)噻吩共吡啶](共聚物Ⅱ)。采用FTIR、1H\|NMR对2种共聚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UV-Vis、PL、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在氯仿溶液中发黄绿光,共聚物Ⅰ和共聚物Ⅱ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540 nm和516 nm,该类共聚物均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溴-4-氟吡啶的合成工艺,并对其毒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2-溴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四步反应以克级规模合成了2-溴-4-氟吡啶;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埘象,采用改进寇氏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经腹腔注射后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测试。结果2-溴-4-氟吡啶24hLD50值为0.507g/kg,95%可信区间为0.451~0.571g/kg。结论2-溴-4-氟吡啶属于中等毒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用3-羟基-△5甾体化合物为原料合成3-酮-△4,6甾体化合物.方法 利用溴、溴化锂和助催化剂吡啶方法同时进行氧化脱氢.结果 得到目标化合物,精品收率达60%以上.结论 用该法收率高,成本低且一步合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成2-[1-(2-吡啶)乙氧基]乙酸2-[4-苄基取代哌嗪]乙酯类化合物,探讨其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2-乙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Whol-ziegler反应得到2-(1-溴乙基)吡啶,再与羟基乙酸乙酯的醇钠盐缩合得到2-[1-(2-吡啶)乙氧基]乙酸乙酯.无水哌嗪与不同取代的氯苄反应分别得到化合物4a~4l.化合物4a~4l分别与溴乙醇反应得到化合物5a~5l.化合物2-[1-(2-吡啶)乙氧基]乙酸乙酯与化合物5a~5l经酯交换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6a~6l.采用通道式水迷宫法测定化合物6j的促进小鼠学习记忆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12个尚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等确证.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化合物6j大、小剂量组到达时间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合物6j具有良好的促进小鼠学习记忆作用.  相似文献   

6.
3-[(3-甲氧基-4-乙酰氧基-5-溴)苯基]丙烯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合成3-[(3-甲氧基-4-乙酰氧基-5-溴)苯基]丙烯酸。方法:以香草醛为原料,经溴代、Knoevenagel反应、乙酰化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的验证,其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 高效合成目标分子苔藓蒽噻吩-1-羧酸甲酯.方法 以1,8-二羟基-9,10-蒽醌为原料,经过保护、硝化、巯代、环合和脱保护5步反应,合成目标分子.结果 以45.8%的总收率合成目标分子.结论 高效合成了苔藓蒽噻吩-1-羧酸甲酯.本方法具有合成路线短、选择性好和合成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季红  黄碧云  袁牧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7):106-107
目的 设计合成具有α1受体拮抗活性的1-(吡啶-3-氧)-3-(4-苯基-1-哌嗪)-2-丙醇类化合物.方法 在NaH存在下,3-羟基吡啶衍生物(1)和3-氯-1,2-环氧丙烷(2)在DMF中于60℃反应生成3-(吡啶-3-氧)-1,2-环氧丙烷(3),再经苯基哌嗪对环氧开环,合成了1-(吡啶-3-氧)-3-(4-苯基-1-哌嗪)-2-丙醇衍生物(4).所合成的化合物经MS、1H-和13C-NMR谱确证其结构.结果 采用两步反应合成了1-(吡啶-3-氧)-3-(4-苯基-1-哌嗪)-2-丙醇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α1受体拮抗活性.结论 该合成方法适合于吡啶氧基苯基哌嗪取代丙醇类衍生物的合成,总收率达68%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设计合成血管生成抑制剂候选物——去甲苔藓葸噻吩.方法 以1,8-二羟基-9,10-蒽醌为原料,5,7-二羟基-1-羧基-6-酮-6H-蒽[1,9-bc]噻吩为关键中间体,脱羧反应为关键步骤,经5步反应合成目标分子.结果 以10.1%的总收率合成去甲苔藓蒽噻吩,其结构为MS、IR、UV、<"1H-NMR、13C-NMR和2D-NMR所证实.结论 成功地合成了去甲苔藓蒽噻吩.其合成路线具有原料易得、经济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成3-噻吩甲氧基乙酸-2-二烷氨基乙酯盐酸盐,探讨其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3-甲基噻吩为原料,经过Whol-Ziegler反应、Williamson反应及酯化反应等合成得到3-噻吩甲氧基乙酸-2-二烷氨基乙酯盐酸盐.采用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检测所合成的化合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3-噻吩甲氧基乙酸-2-烷氨基乙酯盐酸盐具有促进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噻吩酮,醛缩氨硫脲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B两法合成2-乙酰噻吩缩氨硫脲、2-甲酰噻吩缩氨硫脲(Ⅴ)及3-取代-4-氧噻唑烷-2叉-(2′-乙酰噻吩)腙(Ⅵ)等化合物,计31个。A法:以肼基二硫代羧酸甲酯与乙酰噻吩或噻吩醛缩合,再与各种胺反应制得化合物Ⅴ。B法:N~4取代的氨基硫脲中间体,与乙酰噻吩或噻吩醛缩合得化合物Ⅴ,再与氯乙酸环合而成化合物Ⅵ。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伯氏鼠疟的抑制性治疗作用和约氏鼠疟的病因性予防作用筛选,未发现有明显的抗疟活性。对其中13个化合物及两个中间体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中间体3-[1-(2-噻吩)甲叉]肼基二硫代酸甲酯(Ⅳ_2)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仅有中度以上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前期发现的DPP-IV抑制剂N-(2-噻吩甲基)-N′-(4-甲基-2-噻唑)甘氨酰胺(1)基础上,设计并合成N-甲基- N-(2-噻吩甲基)-N′-(4-甲基-2-噻唑)甘氨酰胺(2),以延长半衰期,并保证其降血糖活性。方法 尝试了两种方法合成化合物2,一是对化合物1用氨化–还原法甲基化,二是用N-甲基-2-噻吩甲胺(3)与2-氯-N-(4-甲基-2-噻唑)乙酰胺(4)反应制得化合物2。葡萄糖耐量实验降血糖模型研究化合物2的降血糖活性,并研究其药动学。结果 两种方法合成了化合物2,其中方法二收率较高。化合物2的降血糖活性与化合物1相当,但是半衰期延长。结论 获得了合成化合物2的较优方法,保证化合物2降血糖活性前提下,延长了半衰期。  相似文献   

13.
通过Schiff-base法合成了侧链含亚胺的新型噻吩类单体2,5-二溴-3-[(芴-2-基)亚胺次甲基]噻吩。以Pd(PPh3)2Cl2和CuI为催化剂,经Sonogashira偶联合成了4种新型共轭共聚物Th-PE-6、Th-PE-8、Th-PE-10、Th-PE-12。经FT-IR、1H-NMR、UV-Vis、循环伏安(CV)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共聚物Th-PE-8、Th-PE-10、Th-PE-12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发黄绿光,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467、473 nm和470 nm。其中Th-PE-6 和Th-PE-8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0.8 V均出现3对氧化还原峰。  相似文献   

14.
在二价镍配合物催化剂存在下,用3,6-二氯哒嗪与3-庚烷基-2,5-二溴噻吩格氏试剂共聚合成了哒嗪与烷基噻吩共聚物,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所得共聚物的收率为75%,而且溶解于DM F、DM SO、CHC l3等普通溶剂中。共聚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 is)中在405 nm处观察到最大吸收峰。用荧光光谱(PL)和热重分析(TGA)对所得聚合物的荧光特性和热稳定性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具有抗癌活性的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为大环二萜化合物的合成做准备。方法 以异戊二稀为原料与溴化氢 (HBr)发生 1,4—加成 ,然后与苯磺酸钠发生取代反应。结果 经过二步反应 ,合成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 3-甲基 - 1-苯砜基 - 2 -丁稀。结论 此合成路线原料易得 ,方法简便 ,为天然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新的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以茶碱为先导化合物,氰乙酸和氨基甲酸乙酯为原料,经中间体N-取代-5-氰基脲嘧啶,合成了12个噻吩骈[3,4-d]嘧啶-2,4-二酮类化合物。它们对PDE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3-甲基-1-邻甲基苯基-5-氨基噻吩骈[3,4-d]嘧啶-2,4-二酮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文题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5-溴-5H-茚并[1,2-b]吡啶(Ⅱ)的溴原子比较活泼,可被多种亲核试剂所取代。溴代物与含活泼亚甲基的丙二酸二乙酯反应,溴被(二乙氧羰基-)甲基取代,经水解,生成5-(二羧基-甲基)-5H-茚并[1,2-b]吡啶(Ⅳ),再经脱羧,即转化成5-羧甲基-5H-茚并(1,2-b)吡啶(Ⅴ)。溴代物与饱和环状仲胺哌啶反应,溴被哌啶子基取代,生成5-哌啶子基-5H茚并(1,2-b)吡啶(Ⅶ)。溴代物与芳胺类化合物邻-氨基苯甲酸酯反应,溴被N-芳胺基取代,生成5-(邻-烷氧羰基苯胺基)-5H-茚并[1,2-b]吡啶(Ⅷ)和5-(邻-烷氧羰基苯亚胺基)-5H-茚并[1,2-b]吡啶(IX)。所得各种反应产物,均经波谱分析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利培酮嘧啶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提高反应收率。方法:以2-氨基吡啶和α-乙酰基-γ-丁内酯为原料,经过环合和氢化制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的中间体3-(2-氯乙基)-2-甲基-6,7,8,9-四氢-4H-吡啶并[1,2-a]嘧啶-4-酮。结果:改进了合成工艺,简化了操作,总收率提高到68.2%。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和1H-NMR谱确证。结论:改进后的合成工艺切实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成1-甲基-3-甲酰基吲哚-2-甲酸甲酯。方法以吲哚-2-甲酸和甲醇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甲基化和Vilsmeier-haack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总收率为90.3%。结果本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易于纯化的特点,为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和液相-质谱联用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论该工艺具有收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并且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新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根据Picotamide具有选择性抑制血栓素合成和阻断血小板血栓素受体的双重作用,合成了Picotamide及其15个类似物。对中间体3-氨甲基吡啶的合成进行了摸索,采用3-腈基吡啶酸性溶剂中常压氢化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和红外图谱确定了合成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