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下医用组织胶"三明治"法注射治疗和金属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5年10月-2018年6月102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并行内镜治疗的患者资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6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内镜下医用组织胶"三明治"法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金属夹治疗,观察即时止血率、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即时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内镜下医用组织胶"三明治"法注射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该院30例应用内镜下钛夹联合组织胶预防和治疗GOV2型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初探钛夹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GOV2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病例资料(包括急性出血和一级预防)30例行病例分析,分析钛夹辅助治疗对术中组织胶注射、术中出血、术后静脉消除、再出血结局,以及排胶出血、异位栓塞发生的影响。结果术中平均组织胶用量(1.46±0.70)ml,平均钛夹用量5或6个,术中拔针出血2例(6.7%)。术后共14例患者(46.7%)行内镜下复查,静脉消除者3例(10.0%),残留者11例(36.7%);随访期内再出血4例(13.3%),死亡2例(6.7%),1例为术后呕血,失血性休克死亡;另1例术后发生自发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死亡。总体疗效看,治愈2例(6.7%),好转22例(73.3%),未愈6例(20.0%,包括再出血4例,死亡2例);术后17例患者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检查,无1例发生异位栓塞。术后排胶出血1例(3.3%),余患者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钛夹联合组织胶可应用于预防、治疗GOV2型胃底静脉曲张,或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中(或)术后出血、异位栓塞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住院治疗的86例溃疡性UGIB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于内镜下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OPP、MDA、血管升压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溃疡性UGIB可获得理想的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将收治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内镜下金属钛夹夹闭出血点治疗)和观察组(47例,内镜下钛夹夹闭出血点治疗后在给予黏膜下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对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进行综合比较。观察组止血成功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2.13%)低于对照组(17.07%,P<0.05)。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黏膜下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内镜下注射和金属钛夹治疗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患者,给予患者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并且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内镜下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内镜下注射和金属钛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出血量和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的口干、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和治疗时间分别为(421.24±5.34)mL、(10.52±2.18)min,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内镜下注射和金属钛夹治疗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促进疾病的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比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即时止血情况、有效止血情况、再次出血情况、穿孔情况及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即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再次出血率、输血总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穿孔率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优于注射止血,患者止血时间更短,有利于早期康复,而且安全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宋坤 《大医生》2022,(4):69-7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收治的118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兰索拉唑,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和注射止血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进行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为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注射止血药物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即时止血率、72h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最终显效78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是95%,比对照组的79%更高,而对应的即时止血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1%,72h再出血率与外科手术率均为0,各方面指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止血治疗,效果比注射止血药物更好,安全有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7月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为观察组;40例在内镜下喷洒注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总结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的护理方法。结果两组的即刻止血率、外科手术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72 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呕血消失时间、潜血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疗效好,再出血率低,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治疗安全性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医用生物纤维蛋白胶对Dieulafoy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经内镜检查诊断Dieulafoy 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例,于内镜下应用Olympus金属钛夹直接夹闭出血病灶,并喷洒医用生物纤维蛋白胶止血.观察即时止血率、再出血率.结果:均一次止血成功,即时止血率100%.1例于治疗后2 d再次出血,再行金属钛夹及医用生物纤雏蛋白胶止血,效果不满意,转外科手术治疗,余17例术后随访1 a均未再次出血.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医用生物纤维蛋白胶治疗Dieulafoy病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15.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