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铅中毒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铅中毒门诊患儿的常见症状及铅暴露的危险因素,提高铅中毒儿童的诊治水平,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426例门诊体检儿童进行静脉血血铅检测,对患儿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血铅水平几何均数125μg/L,诊断铅中毒患儿共112例,占调查人数的26.3%。血铅均值男性儿童高于女性,多数患儿表现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可找出铅中毒的多种危险因素。42例复诊患儿,驱铅治疗后血铅水平呈不同程度下降。结论:铅中毒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1):47-49,53
目的探讨依地酸二钠钙联合健康教育对6~12岁铅中毒儿童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6~12岁铅中毒儿童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均给予依地酸二钠钙驱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行为干预等综合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铅中毒防护知识评分、饮食与卫生行为习惯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6个月测定血铅浓度。结果治疗1个月及随访6个月,两组血铅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的铅中毒防护知识及饮食卫生行为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家长的血铅检测、高铅干预、铅中毒治疗、铅接触预防的态度积极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地酸二钠钙驱铅治疗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有助于培养患儿的铅中毒防护知识及饮食卫生行为,提高家长铅暴露防治积极态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云南省某铅锌矿作业工人尿铅超标者的临床诊断类型,探讨在治疗过程中血铅(PbB)、尿铅(PbU)、红细胞锌原卟啉(ZPP)浓度变化规律,评价驱铅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结束后,依据《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 37-2002)进行集体诊断。统计驱铅治疗过程中PbB、PbU、ZPP的值,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并对两变量相关性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227例尿铅超标者诊断为铅中毒临床观察对象、轻度铅中毒、中度铅中毒的百分率分别为3.07%、2.71%、0.13%;驱铅治疗临床观察对象平均治疗1.92个疗程,轻度铅中毒平均治疗2.76个疗程,中度铅中毒平均治疗3.80个疗程后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该矿企尿铅超标的工人驱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儿童血铅含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查儿童血铅水平,能及早发现儿童铅中毒,可达到预防、提早干预和治疗的目的 ,提高本地区儿童的健康水平.方法 对2168名12岁以内儿童的血铅筛查资料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 2168例儿童当中血铅≥200 μg/L(0.97 μmol/L)的儿童共159名,占总检查人数的7.33%,均为轻到中度中毒,且多表现不典型.多数患儿能找出铅接触危险因素,中毒程度与多重危险因素相关.惠儿均给予去除铅接触危险因素、营养指导等处理,2~3个月后复查血铅,其血铅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儿童铅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通过环境干预、开展健康教育、有重点的筛查和监测等措施,可以预防和早发现、早干预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儿童铅中毒病例的铅接触史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比较26例儿童铅中毒铅接触史,临床表现(长骨X线改变,血、尿铅水平)及首次驱铅后尿铅水平,治疗前后血液铜、锌、钙、镁和铁水平。结果 26例儿童铅中毒病例的铅接触史,主要为长期居住在蓄电池厂宿舍或附近(65.4%)。大部分患儿无明显临床表现(73.1%);4例2~5岁儿童长骨X射线摄片显示,干骺端和或骨骺端均有不同程度的致密影;血铅或尿铅与驱铅后的尿铅水平呈正相关(r=0.730、0.796);驱铅治疗后血液铜、锌、钙、镁和铁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结论发现可疑铅中毒儿童应及时筛查血铅,争取早期干预;建议增加驱铅后尿铅水平对儿童铅中毒的评估;驱铅过程中应注意钙铁锌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铅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儿童铅中毒和高铅血症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5年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0~3岁婴幼儿912例,测定婴幼儿血铅、血钙、血锌等微量元素水平,同时填写婴幼儿血铅水平及暴露因素调查表,对资料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12例婴幼儿血铅水平在10~458μg/L之间,均值为35.12μg/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使用染发剂和食用高铅食品是发生高血铅的危险因素,婴幼儿进食前使用肥皂洗手、食用奶或奶制品和食用钙锌铁是高血铅的保护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铅和血钙、血锌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父(母)使用染发剂、婴幼儿进食前使用肥皂洗手、食用奶或奶制品的次数、食用高铅食品及食用钙、锌、铁与高血铅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武汉市儿童血铅值水平变化趋势及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制定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营养干预措施。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取2个城区2条街道所有0~3岁儿童;6所不同等级幼儿园所有3~6岁以上在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母亲进行问卷并填写调查表,采集儿童手指血,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铅值。结果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0.27%。高铅血症率为6.97%,男童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P0.001),不同年龄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2岁组儿童血铅值最高。偏爱吃爆米花、松花蛋类食品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检出率较高;而服用钙、铁、锌制剂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检出率较低。爱吃爆米花和松花蛋是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必要的宣教,提倡平衡膳食。而营养综合干预应该是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首选,同时改进传统的食品加工、储存的工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福州市儿童体内血锌和血铅水平现状,指导合理营养和预防铅中毒。[方法]对3家综合性医院门诊健康体检和营养咨询的600名儿童检测血锌和血铅,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锌营养不足者277例(46.2%);血铅超标者41例(6.8%);铅超标者男童比例高,低锌者铅超标21例(51.2%)。[结论]锌营养不良和铅中毒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为进一步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温岭市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对温岭市2 380例儿童进行血铅测定,按年龄、性别比较分析;铅超标的儿童服用杞枣口服液进行干预治疗.结果:温岭市儿童不同年龄、性别血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血铅浓度平均水平为(65.54±18.22)μg/L,男、女血铅水平分别为(68.13±20.28)μg/L、(61.54±15.62)μg/L.血铅水平≥100μg/L者75例,占3.2%,其中不同年龄组中以4~7岁组铅水平较高(P值<0.05),男、女童分别为49例(占3.8%)和26例(占2.4%),两者比较P值<0.05.杞枣口服液进行干预,有效降低儿童血铅水平(t值=33.44,19.76,P值<0.05).结论:温岭市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童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联用杞枣口服液进行干预,有效降低儿童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株洲市门诊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铅中毒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对株洲地区儿科门诊的1 200例1月~14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其静脉血铅水平和血清铁、钙、铜、镁、锌含量。结果 1)门诊儿童血铅水平平均为(96.1±64.4)μg/L,≥100.0μg/L者检出率达28.7%。2)逐步回归分析:血铅水平与全血铁、钙、铜含量呈负相关,而不认为血铅水平与全血镁、锌含量存在显著关系。3)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年龄较大、常补充钙/铁/锌制剂、常食用乳类和乳制品、散居是儿童血铅含量≥100μg/L的保护因素。母亲文化程度低、父亲吸烟、男童、常在交通繁忙地带散步/玩耍、进食前几乎不洗手、常咬文具/玩具、常食爆米花、常吸吮手指/啃手指甲、常玩橡皮泥、常服中草药、经常饮用罐装饮料、住所距离主干道较近、居室有墙皮脱落、住所楼层较低、大年龄儿童是儿童血铅含量≥100μg/L的危险因素。结论株洲市门诊儿童血铅水平≥100.0μg/L检出率较高,当地政府和社会应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营养干预、普及健康教育、落实行为指导为切入点,减轻儿童铅暴露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11.
儿童铅中毒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随访观察经干预治疗后儿童铅水平改变。方法 :血铅用美国PE5 10 0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 ,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 :干预治疗后儿童平均血铅浓度、铅中毒比例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经健康教育及大量补钙后儿童铅水平下降 ,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12.
416名孕妇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武汉市孕妇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以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孕妇铅负荷,改善胎儿铅暴露状况。方法将2005年6月12日~2006年6月25日期间到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无并发症或合并症)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末梢血血铅测定,并现场询问完成“孕妇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表”的填写。所有资料输入微机,用美国SPSS公司生产SPSS-PC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6名孕妇血铅值在18~132μg/L之间,均值为41.3μg/L,高铅血症(血铅≥100μg/L)孕妇5例,占1.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铅水平因孕妇文化程度、职业、孕周、居室附近铅作业工厂、家庭铅作业人员、进食前洗手习惯等因素不同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孕周、居室附近铅作业工厂、进食前洗手习惯、孕妇文化程度4个因素进入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结论调查的孕妇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现患率处于较低水平;进食前洗手习惯、文化程度高是孕妇铅污染的保护性因素;居室附近有铅作业工厂是孕妇铅污染的危险因素;孕晚期由于骨铅的释放,孕妇血铅水平普遍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浏阳市官桥乡一江村境内企业市宏达有色金属固体废物再造公司铅污染情况和周围村民铅中毒情况。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堪察该公司生产作业环境并采样检验,对铅作业人员、周围村民采取24h尿样,学生采取血标本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含量,分析村民和学生铅超标率和铅中毒率,对铅中毒者实行驱铅治疗。结果受检835名成人,其中周围村民684人,铅超标率为1.61%,曾在或现在在该公司上班职工151人,铅超标率为25.83%,符合轻度铅中毒标准的5人,中毒率0.73%;学生受检129人,血铅超标率为86.82%,其中中毒75人,中毒流行率为58.14%,最高血铅为1129μg/L;同时于该公司停产12d后从周边3处水塘水样中检出金属铅,3处农田土壤中检出金属铅超标。结论作业职工尿铅超标系由生产接触铅烟、铅尘所致;学生血铅超标与排铅企业污染环境有关,但不排除学生不良卫生习惯的促成作用。  相似文献   

14.
慈溪市3岁以下儿童血铅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3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状态。方法:对前来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1921例3岁以下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并将儿童分为0岁~,1岁~,2岁~,3个年龄组,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3岁以下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50.62±30.59)μg/L,血铅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检出高铅血症115例,检出率为5.99%,男童的血铅水平及高铅血症检出率均较女童高。结论:在接受血铅水平检测的3岁以下儿童中血铅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童较女童更易患铅中毒。要注意控制儿童接触铅的途径,加强宣教,定期开展铅中毒筛查,早期发现铅中毒,早期干预铅中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力德希排铅口服液治疗儿童铅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机体铅水平筛查血铅高于100μg/L的铅中毒儿童100例,随机均分成服用力德希排铅口服液的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儿童血铅、ADHDDS-P评分、学习成绩和胃肠道症状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铅水平、ADHDDS-P评分、胃肠症状积分和总有效率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力德希排铅口服液具有降低血铅、纠正铅中毒症状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罗立方  莫蛮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53-3554
目的:调查汕尾城区0~7岁儿童血铅水平,分析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为防治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汕尾城区1200名儿童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儿童血铅值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进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以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血铅水平位于12~164μg/L之间,血铅平均值为(79.75±13.15)μg/L。铅中毒检出人数为68人,占被调查儿童总数的5.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房间内墙皮脱落、住所靠近车流量大的主干道、父亲从事铅相关职业是铅中毒相关危险因素前3位。而玩具常清洗、服用钙锌铁剂为儿童铅中毒的保护因素。结论:汕尾市儿童铅中毒水平为5.67%,低于全国10.45%的平均水平;居住环境、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为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为铅中毒防治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了解工业区周边居住儿童的血铅蓄积水平,探讨降低血铅的干预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随机整群抽取儿童268名(暴露组)和远离工业区的儿童268名(对照组),比较其血铅水平及异常率,并研究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暴露组血铅水平为(99.96±43.27) μg/L,高于对照组的(49.69±23.97) μg/L,血铅异常率也较高,4~6岁组血铅水平最高,达到(109.71±41.18) μg/L.结论 工业区周边铅污染不容乐观.加强对儿童采取健康教育并联用辅助驱铅治疗等综合干预,是预防工业区周边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儿童铅中毒防治的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从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我国儿童铅中毒现状、国内外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综合措施等 3方面 ,对儿童铅中毒初级预防和驱铅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控制环境铅污染、开展健康教育对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重要意义 ;口服二巯基丁二酸 (DMSA)及增加膳食钙摄入对中度铅中毒儿童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罗立方  莫蛮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734-4735
目的:调查汕尾城区0~7岁儿童血铅水平,分析铅中毒的风险因素,为防治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汕尾城区1200例儿童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儿童血铅值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进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血铅水平位于12μg/L~164μg/L之间,血铅平均值为(79.75±13.15)μg/L。铅中毒检出者为68例,占被调查儿童总数的5.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房间内墙皮脱落、住所靠近车流量大的主干道、父亲从事铅相关职业是铅中毒相关危险因素前3位。而玩具常清洗、服用钙锌铁剂为儿童铅中毒的保护因素。结论:汕尾市儿童铅中毒水平为5.67%,低于全国10.45%的平均水平;居住环境、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为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为铅中毒防治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049儿童铅中毒防治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从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我国儿童铅中毒现状、国内外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综合措施等3方面,对儿童铅中毒初级预防和驱铅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控制环境铅污染、开展健康教育对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重要意义;口服二巯基丁二酸(DMSA)及增加膳食钙摄入对中度铅中毒儿童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