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合肥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合格血片原因、分布及变化趋势,为提高今后的新筛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市各县区医疗机构递送的不合格血片按年度和医院类别进行分类整理、统计。结果 5年间新筛总体血片不合格率为0.68%,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2009-2010年血片不合格率最高(1.46%),2012-2013年最低(0.21%)。血片不合格首要原因为血片无法洗脱或浸润。从医院类别来看,乡镇卫生院血片不合格率及构成比均最高;不合格血片召回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结论 合肥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逐年提高,今后需要加强对助产机构的人员培训和检查督导,特别是基层乡镇卫生院。  相似文献   

2.
机构递送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进行初筛,对可疑阳性及其未召回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统计。结果:2008~2010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总体未召回率为12.72%,其中2008年、2009年、2010年可疑阳性未召回率分别为6.78%、17.56%、11.92%。从医疗机构类别来看,各年度可疑阳性未召回率最高均为乡镇卫生院,最低为市区医院。2008~2010年可疑阳性未召回主要原因为电话无法联系(占62.91%),其次为家长不愿意复查(占35.48%)。结论:合肥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未召回主要原因为联系方式错误或更改以及家长配合检查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3.
林淑娟  蚁持缨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64-3166
目的:分析不合格标本的发生原因,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2009年不合格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标本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9年不合格率为0.97%,筛查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为血斑直径小于8 mm占29.5%、血斑未渗透双面占19.6%、血斑渗透不均占18.6%、血斑未洗脱占17.6%、血斑有溶血环占8.8%等,以上原因共占94.1%,出生后小于72 h采血等其他原因占5.9%。2007、2008和2009年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1.11%、0.95%和0.89%。结论:对不合格标本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对标本采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责任心,落实规章制度,对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标本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少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合格血片的发生率,提高筛查质量。方法:对2007—2009年度青田县不合格血片的数量及不合格血片产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至2009年收集的不合格血片共231例,不合格率2.8%,在不合格血片中由于采集技术原因引起的214例,占不合格血片总数的92.6%,其他原因引起的占7.4%。在全县6家医疗机构中,甲医院由于血片采集技术原因引起不合格血片数量与其余5家医疗机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队伍建设、增强医疗机构筛查质控能力、完善采血制度和加强质量管理,是提高血片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合格率因素及对策.方法 根据<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对不合格滤纸血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06至2010年全市330家医疗接生单位共采集递送血片513040例,其中不合格血片共6 257例,血卡填写错误2 375例,出生不满72小时1 273例,洗脱不全1 226例,采血技术操作不良1090,血斑污染293例.血片不合格率为1.22%,实际召回重采5 528例,不合格血片召回率为88.35%.结论 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筛查各个环节质量管理,提高筛查血片采集的合格率,重视对不合格血片的追踪召回,保证筛查质量的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制定措施,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质量.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2月出现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结果:2016年1~2月收集血片数为320例;血片不合格数为16例,发生率为5.0%,其中未浸透占56.25%,面积不足占25%,重复滴血占12.5%,标本污染占6.25%.结论: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技术、标本贮存环境及管理工作确实存在问题,需提出相关改正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不合格血片的原因,为提高血片合格率,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由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退回的96例不合格血片,进行不合格原因分析。结果三年不合格血片检出共96例,检出率为0.13%,三年的检出率有增加趋势(χ_(趋势)~2=27.775,P=0.000);96例不合格血片中,血片污染36例、血片渗透不全29例、血斑凝固13例,分别居不合格原因的前三位。乡镇卫生院不合格血片检出率为0.37%,高于其他医疗单位的检出率(χ~2=37.573,P=0.000);民办医院不合格血片检出率为0.46%,高于公办医院的检出率(χ~2=18.260,P=0.000);采血≤1500人的单位不合格检出率为0.23%,高于采血1500人的单位(χ~2=9.502,P=0.002)。结论稳定新生儿疾病筛查队伍,加强业务培训,规范技术操作,是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筛查中心分析前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原因,以便制定正确预防措施。方法:将分析前不合格标本按年份、地域及不合格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不合格率为0.96%,筛查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为血斑直径小于8 mm为32.01%、血斑渗透不均18.38%、血斑未渗透双面18.08%、血斑未洗脱15.62%、血斑有溶血环9.80%等,以上原因共占93.89%,出生后小于72 h采血等其他原因占6.11%。2006~2008年筛查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1.12%、0.93%、0.87%。福州市、宁德市、莆田市、南平市不合格率依次为0.80%、1.22%、0.98%、0.99%。结论:通过对分析前不合格标本质量问题分析,加强筛查中心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对医疗机构的采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责任心,落实规章制度,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合肥市新生儿未做疾病筛查原因及其相关因素,为后续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城乡分层,以医院为单位整群选取2011年5月1日-7月31日出生新生儿的家长共2 17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家长进行未做疾病筛查原因调查。 结果 新生儿疾病未筛查率为14.05%。其中39%的家长主观上愿意进行代谢病筛查,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未做代谢病筛查;61%的家长主观不愿意进行筛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分娩方式、分娩医院类型、宝宝胎龄、新筛知识问卷得分与未做疾病筛查相关联。 结论 目前合肥市新生儿未进行疾病筛查的现象在各级医院均存在,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提高家长预防保健意识应成为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广西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不合格血样召回情况,为提高不合格血样的召回率提供依据。方法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送至广西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中,对不符合《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血样即判定为不合格血样,电话召回血样不合格的新生儿。结果在接收的271 015例血样中,共检测出不合格血样912例,不合格率0.34%,其中召回837例,召回率为91.77%。结论各产院应采取措施提高采血合格率,同时加强对不合格血样的召回管理,提高不合格血样的召回率。  相似文献   

11.
李月海  祝鑫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77-1278,1281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以提高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与控制水平。[方法]对2007~2009年检验不合格标本按不同类型、原因和年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3年标本不合格率为5.88%。血液和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较大,分别为6.10%和4.83%,尿液和粪便标本的不合格率为4.36%和3.45%。不合格标本前5项原因是溶血、脂血、标本量不符、标本凝固、标本放置时间过久,不合格比率高达97.41%。连续3年各年份不合格标本间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有必要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来加强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和控制水平以提高标本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12.
舒玲  郭靓  罗岚  康梅  范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360-2361,2364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院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的特点、产生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验医学科微生物室2007~2009年不合格标本的分布、原因及不合格率。[结果]2007~2009年微生物室不合格标本总数分别为181、212、569份,标本不合格率为0.21、0.26、0.43。微生物室不合格标本的主要类型是痰液(60),其他标本(12)、分泌物标本(9)及血液标本(9)。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包括取样不合格、重复送检相同标本、条码错误、空容器等。[结论]为了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向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检验结果,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加强与临床科室的互动,尤其是与护士的沟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2008-2009年重庆市北碚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结果,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09年168份水样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09年重庆市北碚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共检测168件水样,合格48件,合格率28.57%;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合格率高于2008年(χ2=9.81,P〈0.05);丰水期检测结果好于枯水期检测结果(χ2=11.67,P〈0.05);检测不合格指标中,占前5位的是微生物指标居多。结论北碚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质量2009年较2008年有大幅提高,但总体合格率仍然很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综合医疗机构的胸片质量及肺内异影疑似肺结核病患者的转诊情况。方法利用结核病归口管治检查对罗湖辖区所有综合医疗机构2008年1~6月份胸片进行随机抽查分析,市级医疗机构每个单位抽查120张,区级医疗机构每个单位抽查100张,有放射科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抽查60张。结果共检查14个设有放射科的综合医疗机构胸片1280张,其中正常胸片1074张,占83.91%。117张胸片疑似肺结核病,1例漏报,转诊率99.14%。有1012张胸片质量良好,但有268张胸片肩胛骨未展开至肺野以外,市、区级医疗机构胸片质量高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两者问存在统计学差异。辖区综合医疗机构胸片质量较高,合格率达79.06%,且数字、计算机x线摄片质量明显高于普通x线机摄片。结论辖区综合医疗机构胸片合格率高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胸片疑似肺结核病转诊率高。应加强综合医疗机构与慢病防治机合作,及时将疑似肺结核病患者转诊,控制传染源,提高发现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为何,研究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法。方法:本课题自我院检验血液标本样本中抽取140份,其中2018年2月~2019年3月的70份命名成对照组,2019年4月~2020年3月的70份命名成试验组,前一组未进行质量改进,后一组进行质量改进,比较检验结果有何不同。结果:试验组这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要比对照组那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低,数据上是P<0.05的情况,即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反应、溶血反应、样本问题、送检失误、抗凝不全等是导致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所在,实施质量改进可将血液标本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研究RhD阴性献血者与RhD阳性献血者血液筛检不合格原因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抽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来长沙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的340995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和经血传播的传染病指标的检测。结果 RhD阴性献血者与RhD阳性献血者在ALT、HBsAg、Anti-HCV、Anti-HIV、Anti-TP五项血液检验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D阴性献血者作为一个稀有血型人群,在上述五项经血传播疾病传染病指标的血液筛检淘汰率与普通RhD阳性献血人群无异,不会因此影响临床RhD阴性血液的供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评价控制医院感染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2008~2009年诸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8~2009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74%。医院感染发生率,2008年为8.57%,2009年为3.21%(P<0.01);≥60岁为59.02%,<60岁为40.98%(P<0.01);第一至第四季度分别为7.51%、4.08%、3.62%、7.73%(P<0.01);接受鼻饲置管、留置导尿、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硬膜下引流和其他病人分别为11.11%、4.17%、1.59%、19.08%、44.44%、9.84%、1.52%(P<0.01)。122例医院感染者中,感染发生部位在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的分别占6.56%、60.66%、13.93%、4.92%、3.98%,表浅切口感染、血液感染、颅内感染的分别占3.28%、2.46%、4.92%;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9.13%、30.43%、19.57%、6.52%。[结论]神经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率较高。老年病人、第一、四季度出院者、接受侵袭性操作的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