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目的:观察扶正化纤经验汤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我院扶正化纤经验汤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内服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情况、评估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检测肝纤维化指标、脾脏大小及门静脉内径大小。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86.8%)明显高于对照组(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肝脾彩超检查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突出,其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ALB水平则明显升高,肝纤维化指标、脾脏大小及门静脉内径大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纤经验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探讨化肝解毒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清HA、L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肝解毒汤治疗。30 d为一个疗程,2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疗程。对比2组治疗前后胸肋不适、情绪抑郁、胃脘胀满积分,血清ALT、TBil、Alb及HA、LN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胸肋不适、情绪抑郁、胃脘胀满积分及血清ALT、TBil、HA、LN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血清Alb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化肝解毒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临床治疗意义,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同时通过降低血清HA、LN水平,缓解肝纤维化,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笑 《河南中医》2016,(12):2124-212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给予疏肝健脾化瘀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有效率为60.47%,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ALT、AST、AL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HBe Ag转阴率、HBV DN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胁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和五心烦热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胁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和五心烦热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HBV-DNA载量和HBe Ag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水平、HBV-DNA载量和HBe Ag滴度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为51.43%,HBs Ag转阴率为0.00%,HBe Ag转阴率为17.14%;研究组HBV-DNA转阴率为72.97%,HBs Ag转阴率为2.70%,HBe Ag转阴率为24.32%。研究组各指标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0例(57.14%),有效7例(20.00%),无效8例(22.86%),总有效27例(71.43%);研究组显效29例(78.38%),有效6例(16.22%),无效2例(5.41%),总有效35例(94.59%)。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转阴率,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证型属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96例为临床观察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小柴胡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乙型病毒性肝炎西药治疗组)各4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ALT(谷丙转氨酶)复常率、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应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症状,提高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应答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HBe Ag,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功能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肝纤维化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和熊去氧胆酸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扶正化瘀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炎性因子IL-6、TNF-α、ET变化情况,统计2组HBV DNA转阴率、HBV DNA下降幅度、ATL复常率、HBe 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2组ALT、AST、ALB、TBil、LN、PCⅢ、HA、Ⅳ-C、IL-6、TNF-α、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HBV DNA下降幅度、ATL复常率及HBe 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能更好地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抑制炎症反应,阻止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肝解毒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3月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等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化肝解毒汤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中医症状评分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LT、TBil、HA、LN、Ⅳ-C、PCⅢ水平及主要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而血清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P均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5/49)和73.5%(36/4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3/49)和20.4%(10/49)%,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化肝解毒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且可明显减轻患者中医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乙肝舒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乙肝舒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HBV DNA转阴率、HBe Ag/HBe Ab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结果:治疗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和HBe Ag/HBe Ab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乙肝舒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100例,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抗纤维化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复方益肝灵胶囊对预防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6例,2组均给予抗结核治疗,在抗结核治疗期间均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次,3次/d,观察组同时服用复方益肝灵胶囊,上述药物服用至停服抗结核药物为止。比较2组肝功能及HBVM阳性率和GSTM1基因缺失突变情况。结果: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A/G值等指标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阳性率及、GSTM1基因缺失突变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复方益肝灵胶囊能有效保护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辅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肺结核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黄芪颗粒联合标准抗结核治疗)和对照组(标准抗结核治疗)各25例,将健康老年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2组治疗前CD3、CD4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转阴率、肺部病灶总吸收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颗粒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增强老年性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疗效较单纯使用标准抗结核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116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单纯给予PRP治疗,观察组58例给予PRP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和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4.48%,对照组为6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2.76%,对照组为56.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厚度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PRP可提高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补肾通督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补肾通督胶囊的药效机制,评价补肾通督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4例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试验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治疗。观察患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BGP)、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PINP、BAP水平低于治疗前,BGP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PINP、BAP水平低于对照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FN-γ、TNF-α、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IL-4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FN-γ、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2.54%,对照组为73.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患者治疗4周后外周静脉血白细胞(WBC)下降,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补肾通督胶囊能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PINP、BAP、IFN-γ、TNF-α、IL-1β水平,升高BGP、IL-4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性损伤,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效果优于雷公藤多甙片治疗,且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黄栌口服液治疗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湿热瘀阻证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退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栌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身目黄染、恶心呕吐、胁肋疼痛、食欲下降、倦怠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5天、30天T-Bil、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肝退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栌口服液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各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芪抑瘤方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同时服用参芪抑瘤方,治疗达到手术指征。观察2组患者肿瘤直径改善状况、肿瘤转移情况、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学细胞前后变化、对化疗的耐受情况、副反应、3年生存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治疗后2组均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NK细胞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耐受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情况及白细胞减少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抑瘤方有助于提高新辅助化疗疗效,减少化疗周期,提升患者免疫水平,提高治疗耐受性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0例,2组均服用缬沙坦胶囊,观察组加服补肾活血方,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餐前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59.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2h PBG及Hb A1c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及UAE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UAE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及UAER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LDL-C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T、BUN及SCr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Ⅲ期DN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以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减轻炎症反应,延缓DN的进展,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清纤方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清纤方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治疗机制。方法:165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清纤方和IFNα-2b治疗。观察症状、肝功能、肝纤四项和HBeAg、HBV-D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肝功能、肝纤四项明显优于照组(P<0.05,P<0.01),HBeAg、HBV-DNA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纤方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宋贵杰教授"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对照组135例。治疗组给予三步三位九法治疗,对照组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牵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JOA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JOA评分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5%,对照组为8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宋氏"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修复脊柱的整体平衡和腰椎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取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