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2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诊断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B超室秦胜亚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内科张荣培,王素云2年来,收治心肌病32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DCM)21例,肥厚型心肌病(HCM)9例,限制型心肌病(RCM)2例。声像图改变I、DCM:(1)左心型:左...  相似文献   

2.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成像,取心尖四腔观及胸骨旁长轴、短轴观显示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室壁部位、程度及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现象;再进行三维超声成像,于胸骨旁3~4肋间及心尖声窗处,转换窄角实时三维显示(Live-3D),取窄角实时三维图像.于心尖声窗,轻换全容量实时三维显示(Full-volume),启动切割键(Crop)对图像上下、左右、前后切割后,观察肥厚型心肌病立体形态及SAM现象.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肥厚型心肌病肥厚部位、肥厚形态、室壁运动状况以及SAM现象.结论与二维超声心动图相比,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反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的立体空间结构,而且能够确定二尖瓣前叶运动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与以往三维超声重建相比,实时三维超声可迅速、实时获得肥厚型心肌病的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结果 10例患者的心尖部心肌明显增厚16~33 mm,平均22.8mm,随访期间仅偶有胸痛、胸闷及心悸,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随访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二次谐波显像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二次谐波显像技术对临床怀疑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而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不能诊断的患者进行检查 ,以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临床怀疑为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 ,而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未能诊断的 2 0例连续患者。采用 Hewlett Pardkard Sonos 5 5 0 0心脏超声诊断仪和 2~ 4MHz变频探头。该仪带有二次谐波超声显像功能。在二尖瓣水平至心尖部的左室短轴、心尖四腔、二腔及心尖长轴切面测量左室壁各节段的厚度。结果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在 89%的常规二维超声图像不佳 ,而临床怀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中获得满意的图像 ,其中 82 %的患者明确诊断该疾病 ,而且 5 0 %的患者是弥漫性心尖部肥厚 ,93%的患者舒张功能减退。结论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 ,是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不可缺少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左室重构的肥厚型心肌病(HCM)室壁运动异常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伴有左室重构的HC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轻度左室重构HCM有左室腔扩大,并有室间隔、心尖部室壁运动减弱,左室收缩功能轻度减退;进展型HCM并有室壁变薄,后壁运动减弱,左室收缩功能进一步减退.类似扩张型心肌病(DCM)。【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伴有轻度左室重构的HCM,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利于临床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8~2012年就诊我院的2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结合心电图资料分析并随访。 结果23例患者的左室心尖部肥厚,心腔缩小甚至闭塞。心电图表现均异常,典型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T波倒置。随访期间4例出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相关心血管事件,未出现心源性猝死。 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MRI与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I与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对照研究李坤成,程克正,庞志显本文收集经临床资料及多种影像学检查包括MRI扫描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HCM)者61例,其中41例15天内行超声心动图(ECG)检查,对比分析MRI与ECG结果,评价二者诊断HCM各自的...  相似文献   

8.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0例误诊为冠心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已被公认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但临床上常因忽视这一表现而将病人误诊为冠心病,甚或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我院1995年1月~1999年3月共收治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6例,其中长期误诊为冠心病10例,误诊率62.5%(10/16),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1~67岁,平均43.8±9.7岁。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认诊断,其中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均未见冠状动脉异常,与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正常人相比,冠状动脉内径更为…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6年1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23例肥厚型心肌病(HCM) ,其中2例为扩张期肥厚型心肌病(d -HCM)。结合文献复习 ,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总结。1病例资料例1,男 ,68岁。因反复胸闷、气促 (休息后缓解 )、下肢水肿1年 ,乏力4个月入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15mm ,左室后壁8mm ,左室射血分数57% ,左房40mm ,左室舒张期50mm ,诊断为HCM。半年前曾入我科治疗 ,超声心动图示室间膈12mm ,左室后壁8mm ,左室射血分数50 % ,左房内径49mm ,左室舒张期内径56mm ,住院期间发生窦…  相似文献   

10.
肥厚性心肌病心尖肥厚型的临床观察及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等检查方法,搪塞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路径,并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硫氮Zhuo酮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心尖肥厚心肌病心电图ST-T改变无特异性,但胸前导联T波对称性倒置具有V4〉V5〉V6〉V3的特征,应进一步做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长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检查,多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做放射核素心肌断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方法:系统分析24例病人的病史,症状,心电图及其影像学特点。结果:5例有阳性家族史、13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24例心电图异常、10例超声心动图改变、14例左室造影确诊,结论:重视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检查,综合系统分析是得出正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06—2016-12某院收治的5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检出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16例(32.0%),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4例(68.0%)。其中对称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仅8例(16.0%),非对称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9例(78.0%)。50例患者中有3例(6.0%)患者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示室壁增厚部位的心肌回声分布不均匀,且回声明显增强,可见毛玻璃状改变,收缩期增厚率减低甚至收缩期闭塞。16例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34例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测值比较结果示,LVOT流速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完全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不仅能够评估心脏大小,还能准确地测量病变程度和流出道的梗阻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 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 ,部分做放射性核素心肌断层 ,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结果 2 7例心电图显示胸导联及 /或肢导联T波倒置 ,以V3 、V4 为主 ,超声心动图左室心尖部 (乳头肌水平以下 )心肌厚度达 12mm以上 ,1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17例冠脉正常 ,7例左室舒张末期呈“黑桃”样改变 ;2 8例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标准 12导联心电图显示胸导联倒置的冠状T波应及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以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心肌病的MRI诊断(附119例分析)中铁建总医影像诊断科(100043)庞志显,刘苏英,张猛,刘军北京宣武医院放射科李坤成肥厚型心肌病(HCM)是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随着超声心动图(UCG)和MRI技术的广泛应用,HCM的发现和诊断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肥厚型心肌病及高血压性心肌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例,其中间壁肥厚型10例,心尖部肥厚型2例,接受静态心肌灌注显像;临床确诊的向心性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22例,接受运动负荷-静态心肌灌注显像。结果:①10例间壁肥厚型患者的间壁与后壁比值为1.8~2.7,平均为2.28,2例心尖部肥厚型患者的心尖与后壁比值分别为1.8、2.3,以间壁(心尖)与后壁比值大于1.3为诊断标准,诊断灵敏度为100%;超声心动图首次诊断灵敏度为83.3%(10/12)。②两组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计算的间壁(心尖)与后壁比值分别为(2.24±0.29)和(1.19±0.1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超声计算比值分别为(2.02±0.33)和(1.15±0.11),两种检查结果间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6。③肥厚型心肌病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共检出合并心肌缺血7例,以冠脉造影为对照,心肌灌注显像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0%;高血压性心肌肥厚组共检出心肌缺血9例,灵敏度为80.0%、特异性为91.7%。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准确诊断及鉴别肥厚型心肌病及高血压性心肌肥厚,并能同时检测心肌缺血,但对于肥厚型心肌病应注意假阳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定量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短轴心内外膜运动速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作为HCM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左心室短轴各节段的心内外膜运动速度及厚度。结果30例正常人的左心室短轴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至心尖水平的心内外膜运动速度及速度差呈递减趋势。3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室小同节段心内外膜运动速度及速度差值均有改变(P〈0.01,P〈0.05),且与相对应的室壁厚度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范围在-0.60--0.88)。结论心内外膜运动速度及速度差的变化能够反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受损的程度及心肌功能,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技术具有同时显示全方位任意角度的多个节段心肌运动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5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本院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入院确诊时、对照组体检时,均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两组左室心尖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左房径变化,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左室心尖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左房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等检查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可行性及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21例AHCM病人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左室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AHCM较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检查对AHCM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MRI与超声心动图影像征象,比较MRI与超声心动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1例心尖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男16例,女5例)行心脏MRI、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结果 21例患者心脏MRI均提示心尖部心肌肥厚,单纯型P-AHCM13例,单纯型T-AHCM 1例,混合型P-AHCM 1例,混合型T-AHCM 6例。7例T-AHCM均表现为典型的"黑桃心"征象(ace of spades)(33.3%)。4例患者行心肌对比增强MR扫描,3例示心尖部心肌纤维化,2例患者存在心肌缺血,2例患者存在心肌梗死。而心脏超声仅6例明确提示心尖部心肌肥厚,10例患者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1例患者心电图均存在ST-T改变:其中14例左胸导联RV4-6电压增高(67.7%);17例左胸导联产生的前后肢对称、深倒置的巨大T波(80.9%);16例ST段水平压低(76.2%);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19.0%)。结论MR诊断AHCM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尖型肥厚型心肌病敏感性低;心电图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有效的筛查方法;对于临床怀疑心尖型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可采用心脏MRI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UCG)与心电图(ECG)检查的图像分析及联合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疑似患者69例,经临床证实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真阳性41例。69例疑似患者均行UCG、ECG检测,分析UCG、ECG检查的图像,统计UCG、ECG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结果,比较UCG、ECG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效能。结果:经UCG检测确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真阳性31例,经ECG检测确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真阳性29例,经二者联合检测确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真阳性40例;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97. 56%、诊断准确率94. 20%较单一检测高,差异显著(P 0. 05)。结论:UCG、ECG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阳性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有助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早期诊断及临床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