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原发性胆囊癌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完整影像资料。结果根据胆囊癌的临床分型,将本组胆囊癌分为3型:腔内结节型5例,厚壁型9例,肿块型14例。MRI表现:1腔内结节型,MRI显示胆囊形态正常或增大,肿瘤位于颈部者胆囊增大明显,结节性肿块由胆囊壁向腔内突出,基底可宽窄不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可见结节状软组织早期明显强化,MRCP可见胆囊形态不规则,有充盈缺损,或部分囊腔消失;2厚壁型,MRI上可见胆囊形态增大或正常,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显示增厚的胆囊壁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病灶可见肝门区淋巴结肿大。MRCP显示胆囊不规则,或部分显示;3肿块型,MRI可见胆囊区不规则肿块,胆囊腔被大部分或完全充填,原发病灶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STIR序列上病灶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信号不均匀,MRCP显示多数胆囊不显影。其中有2例可见肝脏直接受侵润,胆囊附近肝脏内可见大片状不规则异常信号,强化与胆囊强化程度相仿。胆囊癌MRCP显示胆囊充盈缺损,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腔消失。结论 MRI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原发性胆囊癌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3例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病灶均为单发,位于右侧肾上腺者3例,左侧肾上腺者2例.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CT平扫密度低于肌肉组织,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呈轻度强化;2例肿块见条状、点状钙化.2例行MRI扫描的病例中,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呈轻度强化.结论 CT、MRI能很好地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并能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和肾上腺其他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特征。方法分析4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和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3个病灶平均大小为(25.00±1.82)mm,23个病灶出现坏死囊变;CT平扫15个病灶呈等密度,28个病灶呈稍低密度;43个病灶T1WI均呈低/稍低信号,27个病灶T2WI呈高/稍高信号,16个病灶T2WI呈等信号;26个病灶见包膜;30个病灶显示清晰轮廓;24个病灶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即明显强化,8个呈延迟强化,5个呈向心性强化,6个呈轻度强化。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形态及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表现,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螺旋CT和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8例(24灶)经手术切除或病理活检确诊为FNH的患者的CT、MRI资料并分析,13例行CT扫描,11例行MRI扫描,6例同时行CT及MRI扫描。结果 13例CT检查出15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12个、等密度3个,其中9个可见中央更低密度瘢痕;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中央瘢痕组织无强化,病灶边界均显示清晰,无明显包膜;门脉期病灶密度较前降低,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延迟期病灶以等密度为主,6个瘢痕组织出现强化。11例MRI检查出14个病灶,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11个见瘢痕组织,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匀强化呈高信号,中央瘢痕呈低信号;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下降呈稍高或等信号,瘢痕组织可见延迟强化。结论 CT及MRI能显示FNH的特征性改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是临床诊断FN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盆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骨盆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5例行DR(digital radiography)拍片,14例行CT检查,12例患者行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检查.[结果]15例DR检查中13例DR片清晰显示不规则骨质破坏,11例D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14例CT表现骨质呈溶骨性或膨胀性破坏,周围不均匀密度软组织肿块,可见不规则钙化或骨化.12例MRI表现为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周边强化或分隔样强化.[结论]软骨肉瘤影像学特征表现为骨质不规则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内钙化.DR、CT、MRI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盆软骨肉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能谱CT多参数成像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3例,女33例;中位年龄为53岁,年龄范围为22~87岁。所有病人采用能谱CT行腹部常规平扫和能谱动静脉期增强扫描检查,在后处理工作站对平扫图像、动静脉期70 keV单能量图像、动静脉期碘基图像进行分析。观察指标:(1)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2)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3)特殊病例介绍。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86例病人中,64例伴淋巴结转移,22例无淋巴结转移。(2)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生长方式、肿瘤长径、瘤周脂肪浸润、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静脉期碘基值是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χ2=6.753,Z=-3.180,χ2=7.649,Z=-2.051、-2.971、-2.54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瘤周脂肪浸润,静脉期碘基值[>12且≤16(100μg/cm3)、>16(100μg/cm3)]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13.154,3.761、7.583,95%可信区间为2.597~66.620,1.893~8.572、4.769~16.692,P<0.05)。(3)特殊病例介绍。病例1:男,46岁。术前能谱CT增强检查结果示胃窦占位性病变伴淋巴结肿大。能谱CT增强检查动脉期70 keV单能量和碘基图像,原发灶层面横断位图像显示胃窦部胃壁明显增厚,轻中度强化,浆膜面及周围脂肪间隙清晰,伴胃体小弯侧淋巴结肿大。能谱CT增强检查动脉期70 keV单能量和碘基图像,幽门下层面横断位图像显示幽门下淋巴结肿大。能谱CT增强检查静脉期70 keV单能量和碘基图像,原发灶层面横断位图像显示胃窦部病灶分层强化,黏膜面明显强化,病灶黏膜面高碘基值。CT检查诊断为胃窦部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无浆膜面及瘤周脂肪浸润。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胃窦部中分化腺癌,浸润至肌层,合并淋巴结转移。病例2:男,53岁。术前能谱CT增强检查结果示胃体小弯侧胃癌伴淋巴结肿大。能谱CT增强检查动脉期70 keV单能量和碘基图像,原发灶层面横断位图像显示胃体小弯侧胃壁不均匀增厚,中度强化,瘤周脂肪间隙模糊,浆膜面模糊,伴胃体小弯侧多发淋巴结肿大。能谱CT增强检查静脉期70 keV单能量横断位图像显示胃体小弯侧病灶,胃体小弯侧肿大淋巴结分界不清晰,瘤周脂肪间隙模糊。能谱CT增强检查动脉期70 keV单能量腹腔干层面横断位图像显示脾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周边环形明显强化,中央坏死成分无强化。CT检查诊断为胃体小弯侧胃癌伴淋巴结转移,合并浆膜面侵犯及瘤周脂肪浸润。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胃体小弯侧低分化腺癌,浸润至浆膜层,伴淋巴结转移。结论瘤周脂肪浸润、静脉期碘基值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附睾结核的MRI 表现,总结其MRI 的诊断要点.方法 对8 例经病理确诊为附睾结核的MRI 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其部位、形态、MRI 信号、强化方式及泌尿生殖系其他部位的情况.结果 8 例患者中2 例为局限于附睾附睾头的单发实性圆形小结节灶,6 例累及整个附睾弥漫性或多发形态不规则结节灶;4 例为实性病灶,2 例为囊实性病灶;8 例病灶实性部分T1WI 均呈等信号,T2WI 均呈低信号,囊性部分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8 例病灶中T2WI 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均明显强化.8 例患者中伴有泌尿系、睾丸、前列腺、精囊腺、肺结核分别为4 例、4 例、2 例、1 例及1 例.结论 附睾结核常伴发其他泌尿生殖系结核,典型的附睾结核多累及整个附睾,表现为在T2WI 呈低信号的实性病灶,且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此MRI 特异性表现可以对附睾结核进行准确定位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及MRI表现。全部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单发6例,多发1例,共有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灶8个,所有病灶均位于髓内。其中,延髓1个,颈段4个,胸段2个,腰段1个。肿瘤多呈点状、结节状、香肠状或不规则形状,肿瘤在MRI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上下径<20 mm的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上下径>20 mm的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多发流空的血管影;7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脊髓空洞或水肿。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在MRI中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MRI对诊断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CSP患者的MRI特征,比较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分析其MRI特点。结果 13例早期CSP于MRI均清楚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前壁切口瘢痕处,瘢痕于MR平扫T1WI和T2WI呈低信号。9例妊娠囊呈类圆形囊性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4例呈不规则团块状病灶,其中3例T1WI呈混杂高、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低信号。7例DWI中,5例妊娠囊D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ADC呈稍低信号;2例妊娠囊DWI呈不均匀低信号,ADC呈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均可见妊娠囊囊壁呈环形强化。13例病理检查镜下均可见滋养叶细胞、绒毛及蜕膜组织。结论 CSP的MRI具有一定的特征,对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肿瘤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的MRI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9例接受经皮RFA的肝肿瘤患者(82个病灶),其中36例术前接受MR检查,回顾性分析其MRI资料,分析病灶大小、信号及强化方式等变化特点。结果 RFA治疗后2个月内病灶完全坏死区呈等或稍短T1短T2信号,偶呈稍长或长T2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2个月后完全坏死区呈短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残存病灶呈长T2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复发病灶消融区范围较前增大,呈长T2信号。富血供病灶动脉期可见厚薄不均、环状或不规则结节状强化,乏血供病灶消融区边缘不光整。结论肝肿瘤RFA术后具有特征性MRI表现,能有效判断肿瘤残存和(或)复发,对于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 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剖宫产术后AWE患者。结果 12例均为单侧病变,位于剖宫产手术横切口附近;11例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1例呈类圆形、边界清晰;11例呈囊实性,1例为囊性病变;囊实性病变T1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为高低不等混杂信号,囊性病变呈较均匀T1WI稍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等/稍高信号;增强MRI囊性病变及囊实性病变的囊性成分均未见强化,实性成分见较明显强化,病变范围较平扫增大,边缘不规则,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结论 剖宫产术后AWE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对临床证实的8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MRI影像上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T1WI均匀或不均匀降低,T2WI均匀或不均匀增高;动态增强扫描见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及延时期进行性的轻度强化,胰腺周围可见包膜样环状强化影,强化程度略低于胰腺实质;胰管不均匀狭窄。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仪  李仕红 《颈腰痛杂志》2007,28(5):362-365
目的 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I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28例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6~70岁,平均41.6岁.所有病例均行MR检查.结果 囊肿位于骶管内,呈卵圆形、不规则形、串珠形.囊肿境界清楚,囊壁薄,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囊液呈高信号,其中4例囊肿内可见细条状神经根影,6例增强扫描囊液、囊壁无强化.结论 MRI是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生,主要是先天的硬膜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后腹壁T2WI表现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41例因子宫肌瘤接受HIFU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盆腔MRI及HIFU治疗相关资料,根据腹壁T2WI信号有无改变将其分为信号改变组及信号正常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腹壁T2WI表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35例(135/541,24.95%)信号改变,包括70例(70/135,51.85%)腹壁脂肪层、21例(21/135,15.56%)腹壁肌肉层、44例(44/135,32.59%)腹壁脂肪层及肌肉层信号改变,可见腹壁T2WI呈斑片状或条索状高信号、脂肪抑制(FS)-T2WI呈稍高或混杂高信号;406例(406/541,75.05%)T2WI腹壁信号正常。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腹壁厚度、腹壁脂肪厚度、生产史、腹壁瘢痕、子宫肌瘤T2WI信号、HIFU平均功率、治疗时间、辐照时间、治疗强度、治疗剂量、治疗体积及术中皮肤灼烧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壁瘢痕、腹壁脂肪厚度、子宫肌瘤T2WI信号、HIFU平均功率、辐照时间、治疗强度、治疗体积及术中皮肤灼烧感均为子宫肌瘤HIFU治疗后腹壁T2WI表现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腹壁瘢痕、腹壁脂肪厚度、肌瘤T2WI信号、HIFU平均功率、辐照时间、治疗强度、治疗体积及术中皮肤灼烧感为子宫肌瘤HIFU治疗后腹壁T2WI表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AF)的临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病理,评价MRI在AF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AF的临床及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5例AF呈类圆形、梭形改变,其中21例瘤体边界不清,无包膜,向周围浸润生长;4例见不完整假包膜.肿块在T1WI上以等及稍高信号为主,在T2WI上以高信号为主,信号低于脂肪组织,夹杂斑片状及条状低信号区;少数病例信号均匀(4/25).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强化21例,均匀强化4例,侵犯肌肉、邻近脂肪组织、血管神经束和邻近骨分别为20例、13例、12例和5例.肿瘤由不同比例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束组成,细胞无异型性.结论 AF有特征性的临床、MRI表现,MRI对提高AF的正确诊断率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髌下脂肪垫区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守国  赵晓梅  柯祺 《中国骨伤》2006,19(9):553-555
目的:研究发生于膝关节髌下脂肪垫区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及其MRI表现。方法:回顾性研究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膝关节髌下脂肪垫区的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MRI表现。分析病变的MRI形态、平扫与增强的信号特点。结果:14例15个病灶,滑膜腱鞘巨细胞瘤7例,肿块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5例,高信号肿块内有含铁血黄素低信号灶2例,轻度或不强化。髌下脂肪垫内海绵状血管瘤2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显著高信号,明显强化。囊肿4例,T1WI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无强化。滑膜纤维脂肪瘤2例,T1WI呈等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膝关节髌下脂肪垫区可发生多种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以滑膜腱鞘巨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及滑膜囊肿多见。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不失为术前定性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行MRI检查,且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75例患者的术前MRI检查资料。结果形态学分型:团块型54例,结节型21例,囊实混合型0例。肿块形状:圆形3例,卵圆形9例,不规则形63例。边缘:不规则66例,规则9例;呈微小分叶状56例。肿块内有钙化者1例。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MRI的T1WI呈低信号(65例)或等信号(10例),T2WI呈低信号(3例)或以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72例),增强后大部分呈均匀强化(64例),部分呈不均匀强化(11例)。结论通过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成像特征,可为临床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提供有力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