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精索扭转3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诊治水平。方法:对52例精索扭转患者首诊误诊37例(71.2%)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误诊为急性附睾、睾丸炎30例(81.1%),睾丸肿瘤3例(8.1%),泌尿系结石2例(5.4%),附睾结核及慢性结肠炎各1例(2.7%)。28例行B超检查,21例诊断符合(75.0%),漏诊3例(10.7%),误诊为急性附睾、睾丸炎及睾丸占位各2例(7.1%)。22例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20例诊断符合(90.9%),误诊为附睾炎及睾丸占位各1例(4.5%)。2例入院时患侧睾丸已萎缩未手术。35例探查手术,其中26例睾丸切除,病理报告均为睾丸缺血性梗死;余9例保留睾丸并予固定(5例血运完全恢复,4例已不可逆性坏死,家属坚决要求保留)。因为首诊误诊,86.5%(32/37)患者睾丸切除或萎缩。结论:对于阴囊急症患者。尤其是青少年,首诊医生应高度警惕精索扭转可能性,可疑时立即行B超、CDFI检查,尽早手术探查,是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治水平、挽救睾丸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睾丸丧失。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7例青春期精索扭转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3~16岁,平均14.6岁。发病6小时内就诊23例,6~24小时39例,24小时以上5例。本组彩超检查53例;手术治疗63例,非手术治疗4例。并分析其确诊、误诊及睾丸挽救率。结果:首诊确诊率72%(48/67),误诊率28%(19/67)。误诊病种包括附睾-睾丸炎52%(10/19),鞘膜积液16%(3/19),腹股沟疝16%(3/19),输尿管结石11%(2/19),睾丸血肿5%(1/19)。67例中,外科干预63例,均为鞘膜内360°~1 080°扭转,其中发病6小时内手术探查19例,睾丸挽救率84%(16/19);6小时以上手术探查44例,睾丸挽救率23%(10/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睾丸中位扭转角度540°)。挽救及健侧睾丸行阴囊肉膜下固定术。切除睾丸病理检查结果为出血坏死性改变。非手术治疗4例中,2例手法复位成功,1例就诊睾丸已萎缩,1例自发缓解。挽救睾丸26例,其中16例随访6~18个月,睾丸萎缩11例。结论:精索扭转误诊率较高,青春期突发阴囊剧痛首先要考虑精索扭转的可能。彩超为一线检查方法。扭转程度及缺血时间是影响睾丸结局的重要因素,及时手术探查可降低睾丸切除率。因此,早期确诊和治疗是避免睾丸丧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睾丸扭转的认识。方法:睾丸扭转11例,首诊睾丸扭转5例,误诊急性附睾睾丸炎4例,肾绞痛1例,嵌顿疝1例。结果:手法复位1例,睾丸切除4例,复位后行睾丸固定术6例。结论:有阴囊急性病变者应及时充分地检查,对于已诊断睾丸扭转或高度怀疑者,应及时手术探查、复位固定,最大程度地挽救睾丸。在手术时应同时进行对侧睾丸的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编者按:实为精索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21例患者中,左侧15例,右侧6例;术前确诊11例,拟诊5例,误诊5例.手法复位2例,睾丸复位固定7例,患侧睾丸切除13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手法复位成功1例;7例睾丸复位固定良好,有1例出现患侧睾丸萎缩;13例行睾丸切除者身体状况良好.结论:睾丸扭转早期诊断甚为重要,应首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早手术探查是挽救睾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睾丸扭转(附18例报告)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59  
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 18例平均年龄 2 3岁 ,<2 5岁者占 83% ,左侧占 83%。发病至确诊时间 5h~ 4 0d ,10h以上者占 89%。 结果 早期误诊 15例。 4例隐睾扭转者行睾丸切除术 ;14例阴囊内睾丸扭转者中 ,11例 (79% )因睾丸坏死予以切除 ,3例手术复位者随访 6个月~ 3年 ,睾丸萎缩 1例。 结论 隐睾扭转应与腹股沟嵌顿疝和急腹症鉴别 ,阴囊内睾丸扭转应与睾丸炎及附睾炎鉴别。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睾丸扭转处理与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睾丸扭转疑诊病例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9例患者年龄为 12~ 2 7岁 ,平均 15岁 ,1例经过镇痛治疗后自行复位 ,8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 7例手术证实为睾丸扭转 ,1例术中探查为急性附睾炎。睾丸扭转患者中有 6例绕精索旋转 180°~ 72 0° ,1例绕着与精索垂直的轴线旋转 18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率为 87.5 % ,所有病例均有阴囊皮肤红肿 ,Prehn征 ( + )。 结论 :对突发睾丸疼痛应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睾丸扭转方向不全是绕精索轴旋转 ,手法复位不可靠 ,若怀疑为睾丸扭转 ,应急诊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珐回顾性分析32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经手术探查,患侧行睾丸切除或睾丸复位固定、健侧睾丸固定。结果29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睾丸扭转,23例初诊误诊。19例患侧睾丸切除。13例睾丸保留,其中4例萎缩。站论对于青少年患者阴囊急症,首诊医生应高度警惕睾丸扭转,可疑时立即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避免延误诊治。及时手术探查是提高睾丸成活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措施,分析睾丸扭转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郴州市第--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年龄10-58岁,中位年龄15岁;左侧56例,右侧29例;冬季发病32例,春季21例,夏季16例,秋季16例;主诉阴囊疼痛83例,伴放射痛28例,烦躁、出冷汗15例,恶心、呕吐6例,发热7例。院外首诊为睾丸扭转34例,首诊为炎症或外伤等51例。有详细记录的鞘内睾丸扭转患者38例,其中由外侧向中线扭转25例(左侧14例,右侧11例);由中线向外侧扭转13例(左侧11例,右侧2例)。结果行睾丸复位固定术30例,睾丸切除术50例,手法复位2例,自行复位1例,拒绝治疗2例。50例睾丸切除,33例睾丸保留,其中起病6h内就诊7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5例,手法复位1例,自行复位1例,失访1例,6例睾丸无萎缩。总体睾丸器官切除和功能丧失率达81.1%(60/74)。结论睾丸扭转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期,左侧多见,冬春季多发.主诉以阴囊疼痛为主(居多),多伴恶心呕吐放射痛,易误诊。睾丸扭转方向不全是由外侧向中线扭转,不推荐手法复位。起病6 h内早期手术复位多能挽救睾丸。睾丸扭转后总体睾丸器官切除和功能丧失率高。  相似文献   

9.
症状不典型睾丸扭转7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症状不典型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7例症状不典型睾丸扭转确诊病例并文献复习。结果:7例患者均以腰痛为首发症状来诊,后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睾丸扭转,5例手术复位成功,睾丸存活;1例行患侧睾丸切除;另1例因家人及本人拒绝而放弃手术。结论:对首先主诉腰痛的男性患者,首诊医师一定要检查睾丸,以免漏诊;对疑为睾丸扭转者,应急诊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3例成人双侧睾丸扭转并复习文献。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双侧睾丸扭转因误诊致睾丸坏死的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睾丸扭转发病原因、解剖分类、临床表现、超声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复习和讨论。结果:3例因误诊后致双侧睾丸坏死,后均经双侧睾丸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后行双侧睾丸切除术。结论:发病后及时就诊,首诊医师的高度重视、准确诊断、正确处置是挽救睾丸的关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仍然是确认阴囊急症的首选辅助检查;对疑为睾丸扭转者,应急诊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1.
睾丸扭转诊治体会(附39例报告)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49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39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39例均有睾丸绞痛症状,Prehn征阳性20例。8例行阴囊核素显像检查,均有放射性分布缺损。B超显示睾丸、附睾在阴囊内位置改变,睾丸内血流减少或消失。结果 5例12h以内手术者,睾丸均存活;5例12~24h手术者,3例睾丸存活;27例超过24h手术者,仅6例睾丸存活。2例未手术。结论 阴囊核素显像、B超对睾丸扭转早期诊断很有帮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儿童睾丸扭转10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儿童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8年1月总计103例14岁以下睾丸扭转患儿的诊治临床资料。砖果年龄1.5d~14岁(平均4.8岁)。睾丸扭转部位:左侧64例,右侧34例,双侧5例。9例(8.74%)患儿(扭转〈6h)行手法复位成功;手术探查94例(91.26%),保留睾丸行睾丸固定术25例(21例扭转〈6h,3例扭转12~24h,1例扭转〉24h)。睾丸坏死切除69例。右侧睾丸扭转而左侧精索明显长者19例行对侧睾丸固定术。52例(50.49%)患儿病理报告为睾丸附睾缺血性坏死。38例(36.89%)患儿随访1~6年,未发现再发睾丸扭转,5例患侧睾丸萎缩。结论儿童睾丸扭转的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睾丸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彩色Dopplar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彩色Dopplar超声 (colorDopplarflowimagining ,CDFI)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价值及可能的误诊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2 3例睾丸扭转病例 ,总结其发病及诊断过程和CDFI检查的失误率。结果 首次就诊临床误诊 19例 (19/2 3) ,CDFI首次检查误诊 8例 (8/2 3)。病程 <6h到 16d不等 ,19例睾丸坏死丧失睾丸。结论 结合临床诊断的有针对性的CDFI检查是早期诊断睾丸扭转和防止睾丸扭转误诊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睾丸扭转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8例睾丸扭转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新生儿睾丸扭转共8例;年龄7h~8d;左侧3例,右侧5例;入院查体均发现阴囊肿大呈暗红色或黑紫色,内可及质硬包块,触痛阳性;超声检查示患睾增大、密度不均、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均行阴囊探查术,术中均发现精索睾丸扭转并已坏死,7例行患睾切除;病理结果示睾丸大片出血坏死,5例择期行对侧睾丸固定术.所有患儿随诊3~12月,1例家长拒绝切除患睾的患儿3月时B超复查已经萎缩,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对侧睾丸异常.结论 新生儿睾丸扭转的睾丸坏死率极高;当发现新生儿阴囊色泽改变、肿大触痛等改变,在不能除外睾丸扭转时应尽早行阴囊探查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对急性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2例急性睾丸扭转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研究超声造影对急性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结果睾丸不完全扭转时的造影表现为睾丸实质内造影剂充填不均匀,可见斑片状高增强区及造影剂缺损区,睾丸内血流灌注减少。睾丸完全扭转造影表现为睾丸实质内始终未见造影剂进入。32例患者中,超声造影诊断睾丸完全扭转16例,不完全扭转14例,误诊及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30/32),与常规超声的诊断结果相比,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 CEUS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急性睾丸扭转内的血流信息,在急性睾丸扭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小儿睾丸及睾丸附件扭转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间65例小儿睾丸及睾丸附件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65例患儿中,睾丸扭转33例,睾丸附件扭转32例,58例(89%)患儿存在阴囊肿胀或疼痛表现,7例伴有恶心、发热等症状。63例进行手术治疗,行睾丸或睾丸附件切除54例(86%)。结论小儿睾丸及睾丸附件扭转是儿外科急症,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是保存睾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23例患者平均年龄24.8岁,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2.4 d(5 h~40 d),10 h以上者占87.0%(20/23)。隐睾扭转4例,行睾丸切除术;阴囊内睾丸扭转19例,其中16例因睾丸坏死予以切除,3例睾丸复位后血供恢复而予保留。结果保存睾丸的3例分别随访18、21和29个月,睾丸萎缩1例,正常2例。20例切除睾丸者随访6个月~5年,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健侧睾丸大小、血供正常。结论睾丸扭转应与睾丸炎及附睾炎鉴别,隐睾扭转应与腹股沟嵌顿疝和急腹症鉴别。彩色多普勒对鉴别诊断有帮助。早期手术探查对降低睾丸切除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