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神经性耳聋或称感音神经性耳聋,主要包括突发性耳聋、噪声性耳聋、药毒性耳聋、爆震性耳聋等。本病病因较多,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电针加头皮针治疗本病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耳聋病根据病因病机通常分为风热耳聋、痰火耳聋、肾虚耳聋等诸多证型,六气之中的湿气通常没有被看作是耳聋病的致病因素。从临床病例以及古医案的整理情况来看,外感或内生湿浊所引发的耳聋在出现的几率上较其它证型的耳聋要少,因此古代诸贤未将此型耳聋定名。为了论述方便,无论外湿为因还是内湿为因,本文姑且称其为湿证耳聋。  相似文献   

3.
神经性耳聋包括突发性耳聋、噪音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有关这一类疾病的中医研究较多,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兹分临床与基础加以综述。并略加评论,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兴国  乔立新  张华荣 《中药材》2000,23(3):183-184
我院自1997年元月至今,采用自制耳聋康复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及外伤性耳聋总计1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山东中医杂志》2016,(2):100-101
《内经》关于耳聋的论述散见于各个篇章,对其病因病机有着较全面的记载。通过收集梳理《内经》有关耳聋条文,发现耳聋的发病与脏腑和经络病变密切相关,耳聋病机可分为两个方面:1脏病致聋,肾、肝、脾、肺四脏病变均可导致耳聋,肾、脾、肺所致耳聋多为因虚致聋,肝病所致耳聋则包括虚、实两个方面,且情绪失常导致耳聋多与肝相关。2经病致聋,头为诸阳之会,胆足少阳经、大肠手阳明经、小肠手太阳经、三焦手少阳经与耳聋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经病致聋主要因外感引起,实者居多。  相似文献   

6.
作为五官科医生,我来谈谈老年性耳聋的防治.耳聋又叫听力障碍,是人们感受声音大小和辨别声音能力下降的一种表现,主要是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听觉障碍或听力减退.轻者为“重听”,在一般情况下,能听到对方提高的讲话声;重者为耳聋,听不清或听不到外界声音.因耳部病变部位及性质不同,导致耳聋的程度有所差异.从耳部病变损害的部位来讲,耳聋可分为传音性耳聋及感音神经性耳聋.由于外耳及中耳的病变,从而阻碍声波的传导,即为传音性耳聋.若接受声波的内耳或由内耳听神经径路发生问题,影响声音的感受,则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如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均有病变所导致的耳聋,则称为混合型耳聋.  相似文献   

7.
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敬佐 《中国针灸》2002,22(7):23-31
耳聋特别是感音神经性耳聋 (包括耳鸣 ) ,是目前国内外耳科难治之症。我院耳聋门诊自成立以来 ,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 ,运用针灸、穴位贴敷 ,通过对 6 18例耳聋患者临床治疗观察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 6 18例耳聋患者 ,其中男 2 34例 ,女384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76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8年。其中单耳患病 2 98例。本组病例中 ,药毒性耳聋 96例 ,突发性耳聋15 0例 ,老年耳聋 2 8例 ,暴震性耳聋 70例 ,混合性耳聋 116例 ,原因不明性耳聋 (多有感冒或腮腺炎病史 ) 15 8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主…  相似文献   

8.
耳鸣是指自觉耳中鸣响,有如蝉声,过水声;耳聋是指听力下降或丧失。现代医学分为神经性耳鸣、耳聋,药源性耳聋、高热后耳聋。内耳炎症、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贫血、颅内肿瘤、动脉硬化等内科疾病也可引发该病。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音神经性耳聋(SD)是由于耳蜗、听神经及其中枢通路中的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听力减退,包括突发性耳聋、噪音性耳聋、爆震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既往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对恢复患者听力效果不佳。2007年10月~2009年12月,我们对34例该病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耳鸣、耳聋发病率越来越高,两种疾病常常同时或先后出现。长期耳鸣、耳聋的患者常伴有焦虑情绪,虽然不危及生命,却极大降低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耳鸣、耳聋疗效欠佳,而传统中医的辨证治疗具有独到优势。耳鸣、耳聋病因多,治疗方式亦多种多样,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肾开窍于耳,多将耳鸣、耳聋责于肾,但通过学习历代医家有关论著并结合导师多年临床经验,发现耳鸣、耳聋源于肝胆者亦多见。对目前耳鸣、耳聋在中医肝胆方面的理论依据及辨证治疗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耳聋为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性耳聋。耳聋发生突然,并于1小时或1周内迅速加  相似文献   

12.
电针听会、翳风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聋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性耳聋或称感音神经性耳聋 ,主要包括突发性耳聋、噪音性耳聋、药毒性耳聋、爆震性耳聋、等 [1] 。病因较多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近两年来在临床上采用电针听会、翳风两穴为主 ,配合辨证取穴针刺 ,治疗 38例神经性耳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38例中男 2 2例 ,女 1 6例 ;单耳聋 2 3例 ,双耳聋 1 5例 ;年龄 9~ 62岁 ,平均 32岁 ;病程最短1 5 d,最长 1 0年。所有病例均经耳科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耳镜检查鼓膜正常或轻度内陷 ,并根据纯音测听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 1 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13.
耳聋左慈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耳聋左慈丸是中医治疗耳鸣、耳聋的经典名方,收录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耳鸣耳聋。该文通过查阅文献,系统论述耳聋左慈丸文献记载、临床观察、质量评价及其药理研究机制,从中发现耳聋左慈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系统研究其作用机制及适应症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耳聋指原因不明的突然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近年疾病发生有逐渐年轻化趋势。基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心寄窍于耳”理论,从心主血脉以使耳听、心主藏神以助耳聪、心与耳经络联系、心与耳生理特性阐述心与突发性耳聋的联系。文章将突发性耳聋病机分为心气血虚、心神失养、心火上炎、心血瘀阻四方面,深入探讨从心论治突发性耳聋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因心血管疾病是突发性耳聋易感因素之一,可引起内耳血管痉挛、受压,内耳缺血、缺氧,毛细胞及听觉神经损伤,故积极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可降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现代医学临床应用心寄窍于耳理论治疗耳聋,多集中于局部针灸、循经取穴及中药方面。文章探讨从心治疗突发性耳聋以期进一步为临床从心辨证论治突发性耳聋提供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丽水市城区居民对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的认知及行为现状,根据调查提供的依据提出建议。方法:随机选择丽水市城区中的10个社区,对800名居民进行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3.70±1.50)分,预防突发性耳聋行为现状得分为(5.40±1.20)分,提示丽水市城区居民对突发性耳聋的相关知识认知度较差,部分居民完全不了解,居民对突发性耳聋的预防行为较好,可能原因是其他疾病预防中的行为与突发性耳聋预防行为有关联。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及有无慢性病有直接关系。结论:丽水市城区居民对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认知及行为现状较差,应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宣教,提高居民对突发性耳聋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6.
感音神经性耳聋占耳聋的 6 0 % ,其原因包括遗传病、老年病、炎症、药毒性、创伤性、特发性等。笔者运用通气散加味配合穴位注射治疗 30例作了临床观察。 30例中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6~ 6 2岁 ;病程 2周~ 15年。其中老年性耳聋 8例 ,炎症性耳聋4例 ,药毒性耳聋 5例 ,创伤性耳聋 2例 ,特发性耳聋 7例 ,其他原因 4例。根据耳聋分级 ,轻度 15例 ,中度 9例 ,重度 6例。治疗用中药通气散加味 :柴胡、川芎、香附、骨碎补、牛膝各 2 0 g,石菖蒲 15 g,葛根30 g。每天 1剂 ,分 2次煎服 ,15天为 1个疗程。穴位注射 ,选耳聪、听宫、听会穴 ,用丹…  相似文献   

17.
耳聋耳鸣是多种原因导致耳蜗及蜗后神经病变,使患者感受到听力下降,致使神经组织不能正常接受外界传入的声波,多见神经性耳聋、药物性耳聋、突聋等.笔者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45例耳聋耳鸣,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肾虚对感音神经性耳聋豚鼠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24只豚鼠随机分成耳聋非肾虚组、耳聋肾虚组。两组每天给予卡那霉素300mg/kg,连续肌肉注射8天。观察14天后,耳聋肾虚组每天给予醋酸泼尼松龙5mg/100g,连续肌肉注射15天,耳聋非肾虚组给予生理盐水15天,比较两组外毛细胞数与ABR阈值。结果耳聋肾虚组与耳聋非肾虚组外毛细胞的每视野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耳聋肾虚组比耳聋非肾虚组ABR的阈值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豚鼠,在糖皮质激素致肾虚后,其毛细胞损伤一致,存在听觉电生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内经》述"肾开窍于耳",同时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皆络属于耳,所以历来医家认为耳聋虚证多责之于肾,耳聋实证多从肝胆论治。但是,临床上许多耳聋患者并不具备肝、胆、肾经症状,相反可见一系列诸如鼻塞、恶寒等肺卫表证。因此,越来越多的医家认为耳聋与肺有关,从肺论治耳聋也取得良效。1耳聋治肺渊源《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到"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曰  相似文献   

20.
耳鸣耳聋患者常因情志的变化如烦躁、发怒、忧郁、多疑、恐惧等发病,而一旦病发耳鸣耳聋后,患者又因为有耳鸣耳聋的症状,而出现烦躁、失眠、焦虑、恐惧、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障碍,故临证时,"望神"观察患者情志变化对耳鸣耳聋的辨证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四诊的权衡,辨别病位是在肾、在肝、在心、在脾,是肾之精气亏虚、情志不遂致耳鸣耳聋,是肝气郁滞、肝火上炎、上扰清窍而致耳鸣耳聋,还是心脾不足、气血不生、心气不充心神而致耳鸣耳聋;另一方面,提示在辨证论治中注重调节脏腑虚实,调畅神志,使病从根本上得以解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