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恒河猴作为鉴定甲肝闰毒活疫苗的动物模型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汶  陈军 《浙江医学》1998,20(7):397-398
1995 ̄1997年期间,采用10批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对50只恒河猴进行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观察,接种后8周内检测ALT、抗-HAV抗体及肝穿病理检查,其结果表明恒河猴可作为鉴定甲肝减毒活疫苗的较好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对恒河猴作为检定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动物模型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1997年间,采用10批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进行50只恒河猴接种观察,接种后8周内检测SGPT,抗HAV抗体及肝穿病理检查,其结果表明恒河猴可作为检定甲肝减毒活疫苗的较好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和冻干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1年后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单一中心随机双盲试验设计,对18月龄~4岁健康幼儿受试者随机接种1剂设盲的甲肝灭活疫苗或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前及接种后12个月,采用微粒子酶免法(MEIA)定量检测受试者甲型肝炎抗体(抗-HAV)。结果免疫后1年,甲肝灭活疫苗组和甲肝减毒疫苗组分别有124人和135人完成试验,抗-HAV阳转率分别为95.2%和91.1%,抗-HAV的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01.7 IU/L和65.5 IU/L,甲肝灭活疫苗免疫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甲肝减毒活疫苗(P〈0.001)。结论接种1剂甲肝灭活疫苗或甲肝减毒活疫苗后12个月,均可产生良好的免疫效应,甲肝灭活疫苗免疫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甲肝减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使用的甲肝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其中大部分地区纳入计划免疫的甲肝疫苗是减毒活疫苗,然而在欧美发达国家,采用的是甲肝灭活疫苗.通过调研相关文献,对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进行比较,认为甲肝灭活疫苗在安全性,保护期,产生抗体时间,适用于应急接种,可与其他疫苗一起使用等方面优于减毒活疫苗,并且,甲肝减毒活疫苗的一针免疫程序效果欠佳,需要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使用的甲肝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其中大部分地区纳入计划免疫的甲肝疫苗是减毒活疫苗,然而在欧美发达国家,采用的是甲肝灭活疫苗.通过调研相关文献,对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进行比较,认为甲肝灭活疫苗在安全性,保护期,产生抗体时间,适用于应急接种,可与其他疫苗一起使用等方面优于减毒活疫苗,并且,甲肝减毒活疫苗的一针免疫程序效果欠佳,需要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水痘减毒活疫苗和甲肝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0例甲肝易感者和健康水痘年龄为18到24月的儿童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为200例,A组接种甲肝疫苗,B组接种水痘疫苗,C组联合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和水痘减毒活疫苗,比较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关指标。结果 B组和C组的水痘抗体转阳率均为100%,C组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显著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以及C组发生不良时间的概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儿童水痘减毒活疫苗和甲肝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与单独接种相比,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较好,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的猴体保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恒河猴进行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活病毒减毒株(H2株)即活疫苗株的保护试验.当疫苗组(5只猴)于接种5个月后已产生效价为1:10~1:20抗甲肝抗体时,与对照组(6只猴)同时接受甲肝病毒强毒株“合32”的攻击,结果发现对照组动物在1~7周均产生效价为1:20~1:1280的抗体。并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全部动物)和乳酸脱氨酶同功酶(5/6动物)的异常升高;而疫苗组除抗体水平稿有上升外,并没有上述两种酶的异常升高。这说明活疫苗株(H2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弱毒性质,可保护猴体耐受甲肝病毒强毒株“合-32”的攻击,并且还髓明恒河猴可作为甲肝病毒动物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在人群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现场实验之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秉46039名接种对象中,接种反应率为149.87/10万,症状主要有发热、乏力、皮疹、食欲不振,所有病例出现的身体不适均迅速消失。结论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疫苗。适于人群大规模接种。  相似文献   

9.
(一)预防医学 1.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命名为H_2减毒株的甲肝活疫苗毒种,是目前国际上经过扩大人体接种观察证明对人体安全,并有较好免疫抗体反应的毒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毛江森等历经10年,研制成功我国首批甲肝减毒活疫苗。1987年5月对12例正常人进  相似文献   

10.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病毒的水平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功接种后的病毒水平传播。方法 在昆明市安宁县2个观察点筛选出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甲肝(HAV)抗体(抗-HAV)阴性的4-7岁儿童199人,按1:1.4比例分接种组(82人)和接触组(117人)进行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病毒的水平传播观察;另外,取接种者和接触者HAV检测阳性的粪便悬液上清,分别静脉接种于8普通狨猴(Callithrix jacchus)体内,观察粪便HAV毒力水平。结果 接种组接种后6周抗体阳转率为97.6%(80/82),接触组9周时抗体阳转率为13.7%(16/117),两组儿童肝功能均未见异常 种组和接触组的粪便HAV检出率分别为89.5%(34/38)和70.7%(53/75);以2株接种者粪便HAV和2株接触者粪便HAV感染的8只狨猴,均未检出血清酶升高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抗-HAV和2株接触者粪便HAV感染的8只狨猴,均未检出血清酶升高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抗-HAV阳转时间延迟且效价低。结论 H2株甲肝减毒活安全性及免疫原笥良好,疫苗病毒在人体内增殖活跃,且保持减毒性能稳定,能在人群中造成水平传播,但不会引发甲肝。  相似文献   

11.
甲肝减毒活疫苗作为发展中国家首选控制甲型肝炎流行的特异性预防手段,已在我国大面积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H_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在我国现场应用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为进一步评价H_2株甲肝疫苗(下称甲肝疫苗)的使用效果及经济效益,现将浙江省椒江市连续6年在1~15岁儿童中普及接种甲肝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及成本一效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2004年对湛江市赤坎区寸金管区156名2~10岁儿童进行调查,检测抗-HAV水平。结果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后1个月抗-HAV阳性率为76.17%,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后1个月抗-HAV阴性的儿童,加强接种减毒活疫苗1个月后抗-HAV全部阳性,几何平均浓度为508mlu/ml;加强接种灭活疫苗1个月后抗-HAV全部阳性,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3013mlu/ml。结论用减毒活疫苗进行基础免疫者需要加强接种,用灭活疫苗加强接种比用减毒活疫苗产生的甲肝抗体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我国研制的规范化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方法 3515名甲肠易感儿童按出生单双月份随机分组,其中接种组1804名,对照组1653名。观察接种疫苗后两组甲型肝炎发病率。结果 对照组发现甲肝病例14例,发病率8.47‰;疫苗组1例,发病率0.55‰,保护率93.51%,95%下可信限为64.56%。结论 国产规范化甲肝减毒活疫苗与国外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保护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4.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暴露后预防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g X  Ma J  Xu Z  Liu H  Zhang Y  Han C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4):955-957
目的:观察国产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暴露后预防效果。方法:在河北正定某自然村甲型肝炎流行开始时,对该村小学所有学生采集血清,检测甲肝易感性,并给予接种一剂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滴度为10^6.67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接种后18天(最短潜伏期)与最后1例甲肝病例发生后40天(最长潜伏期)两次采集两组观察对象血清,观察两组感染与发病情况。结果:在接种后18天以内及18天至最后一病例发生后40天(流行结束)两个观察期内,接种组与非接种组新感染率与罹患率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本次流行中,未能发现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用于暴露后预防的效果,暴露后预防仍应以免疫球蛋白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一)预防医学 1.甲肝减毒活疫苗的研究:浙江医学研究院医学微生物研究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共同研制了甲肝减毒活疫苗。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审评委员会审评及卫生部批准.进行了小量健康者的人体接种观察,接种者均呈抗体阳性反应.接种第3周.IgM抗体均阳性.10周后转阴.出现甲肝IgG抗体。 2.大气污染物对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浙江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用体内外结合法研究亚硫酸盐、纸烟烟雾、石英、煤、莹石和氟化钙对肺泡巨噬细胞(PAM)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三年,汉川市根据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和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推广应用了集中连片定点接种这一新的接种模式,实施了流脑A C菌苗、精乙脑疫苗、麻腮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等四种生物制品的普种工作,应种人群接种率高达85%以上,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为有效地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小组自1978年开始对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进行研究,提出猕猴对甲肝病毒易感,以猕猴作为甲肝病毒的动物模型可反映各毒株不同的毒力情况。用H_2甲肝病毒株在胎猴肾细胞上于35℃传15代,继于32℃传5代,又于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株上于32℃传5代,获得H_2M_20K_5(32℃)株,即为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用此毒种生产了一小批实验性疫苗,对其进行检定项目及方法学研究,并作系统检定。  相似文献   

18.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减毒株)接种后的中和抗体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_2减毒株)接种者的双份血清与H_2减毒株(中和用)的病毒,根据ELISA双夹心捕捉原理建立了甲型肝炎中和抗体的测定方法。结果证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HAV抗体为中和抗体,1∶2稀释血清至少可以中和10~3TCID_(50)HAV。对此特异性抗体测定有助于评价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进一步观察我国研制的规范化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减毒活疫苗流行病学和血清学效果。方法 在河北省阜城县以群体随机分组法接种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疫苗组5551人,对照组6485人。观察全人群和上述两组人群甲肝发病率,出现流行时采集两组人群血液,检测抗-HVA IgG和IgM,分析疫苗保护效果。结果 1997年5月完全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后7个月内为甲肝散发,发病率为0.55/10万;疫苗组未  相似文献   

20.
甲肝疫苗预防保护效果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肝疫苗的远期预防保护效果。方法 于 1993年 4月 - 1995年 12月分 5批为 989名学生接种了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 株 (简称甲肝疫苗 ) ,并于接种后 1、3、5年时调查了甲肝患病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病率显著高于接种组 (P<0 .0 5 ) ,同校未接种班及未开展接种学校学生中的甲肝患病无明显差异 (P >0 .5 )。结论 甲肝疫苗对接种者至少有 5年的预防保护作用 ,保护率达 10 0 %。因此 ,甲肝疫苗的广泛应用对控制我国的甲肝流行会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