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搔刮法行Dick手术11例林泉,应丽水,林久灶自1991年以来,我科施行Dick手术11例,采用搔刮法进行椎弓根钻孔,手术安全。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22~58岁。T9椎结核1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其余为不稳定型脊柱骨折,其中T11、T12...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寰椎椎弓根髓腔大小对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行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术的患者中,筛选出年龄≥20岁、术前影像学测量寰椎椎弓根高度>4mm的患者97例,男41例,女56例,年龄20~79岁,平均41.6岁术中选择内固定方法时,寰椎首先选择椎弓根螺钉固定,若椎弓根螺钉置钉失败则改用椎板钩或侧块螺钉固定.其中145个椎弓根成功置入椎弓根螺钉,49个椎弓根因无法形成椎弓根螺钉通道,改用椎板钩或侧块螺钉固定.用CT 三维重建技术测量所有患者寰椎椎弓根髓腔的高度.根据髓腔高度将寰椎椎弓根分为3型:Ⅰ型,髓腔高度≥2mm;Ⅱ型,髓腔高度<2mm;Ⅲ型,无髓腔.统计每型椎弓根成功置入椎弓根螺钉的比率,比较其差异.结果:椎弓根螺钉固定组中,Ⅰ、Ⅱ、Ⅲ型椎弓根个数(比率)分别为104个(71.7%)、39个(26.9%)、2个(1.4%);非椎弓根螺钉固定组中,Ⅰ、Ⅱ、Ⅲ型椎弓根个数(比率)分别为2个(4.1%)、28个(57.1%)、19个(38.8%).Ⅰ、Ⅱ、Ⅲ型椎弓根成功置入椎弓根螺钉的比率分别为98.1%(104/106)、58.2%(39/67)、9.5%(2/21),Ⅰ型明显高于Ⅱ型和Ⅲ型,Ⅱ型明显高于Ⅲ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寰椎椎弓根髓腔大小对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有一定影响.寰椎椎弓根髓腔高度≥2mm时建议行椎弓根螺钉固定,髓腔高度<2mm时可根据术者情况选择固定方法;无髓腔时建议不行椎弓根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3.
椎弓根螺钉把持椎弓根皮质骨对其固定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椎弓根螺钉把持椎弓根皮质骨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成年羊腰椎椎弓根48个依据椎弓根皮质骨内径和椎弓根螺钉直径(6.25mm)的相对关系分为三组:A组,螺钉直径小于椎弓根皮质骨内径:B组.螺钉直径超出椎弓根皮质骨内径0.01~0.50mm;C组,螺钉直径超出椎弓根皮质骨内径0.51~1.00mm。每组再根据进钉深度与椎弓根长度(平均约8mm)的相对关系分为Ⅰ(进钉深度为16mm)、Ⅱ(进钉深度为8mm)两组。将椎弓根螺钉置入椎弓根中,观察钉道结构、膨胀情况,测量椎弓根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椎弓根螺钉置入后,椎弓根发生不同程度膨胀;椎弓根螺纹能够切入皮质骨中;C Ⅰ组最大轴向拔出力比A Ⅰ组和B Ⅰ组大(P〈0.05),C Ⅱ组最大轴向拔出力比A Ⅱ组和B Ⅱ组大(P〈0.05),B Ⅱ组比A Ⅱ组大(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把持椎弓根皮质骨能够增加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且椎弓根螺钉把持椎弓根皮质骨量越大,固定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椎板后壁部分刮除辅助透视行颈椎弓根钻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椎板后壁部分刮除辅助透视行下颈椎椎弓根钻孔的可行性。方法3具新鲜尸体下颈椎的30例椎弓根,透视确定椎弓根轴线所在高度,将此高度侧块与椎板后壁交界内外侧各5mm范围内的皮质骨去除,刮除其下松质骨,先暴露出内侧的椎板前壁,后紧贴椎板前壁向外侧刮除,找到椎弓根入口。根据内倾角确定入口外侧骨质去除范围,以椎弓根内壁为参照,透视确定上倾角,行髓腔钻孔。CT扫描明确钻孔准确性。结果1例髓腔消失,放弃钻孔;27例钻孔准确;2例髓腔〈3mm,椎弓根外壁向外侧移位,但〈2mm。结论椎板后壁部分刮除辅助透视行下颈椎椎弓根髓腔钻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一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侧小关节、椎板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合并一侧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系统同定,一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侧小关节椎板间植骨融合治疗23例.并对术后植骨融合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优19例,良4例.术后随访9~36月,脊柱无失稳,椎弓根螺钉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植骨融合率为:第一年82%,第二年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 采用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同定及小关节、椎板间植骨融合,可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2011年12月应用微创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91例。结果:91例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或第3天复诊,检查异味完全消失,小切口闭合,无感染、血肿或皮肤坏死发生。结论: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是当前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小开窗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132例,随机将其分为开窗和椎弓根组,开窗组行椎板间隙小开窗椎体内植骨术,椎弓根组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通过术中记录、住院记录和术后随访收集病人手术指标、形态学指标、JOA评分及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以分析评估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椎弓根组手术时间为(103.58±14.37)分钟,开窗组为(85.72±12.96)分钟;椎弓根组切口引流量为(100.96±5.29)ml,开窗组为(178.52±12.41)ml;椎弓根组术后疼痛评分为(15.37±2.86),开窗组为(8.26±4.52),椎弓根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0.85±0.60)周,开窗组为(24.29±1.06)周,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弓根组椎体间隙高度为(11.55±1.94)mm,开窗组为(9.53±1.92)mm,椎弓根组JOA评分中自觉症状评分为(7.78±1.39)、体征评分为(4.93±0.92)、日常生活动作评分为(13.84±2.74),开窗组分别为(6.24±1.20)、(4.50±0.83)和(12.43±2.5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弓根组病人Frankel脊髓损伤与开窗组构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入路椎体内植骨能促进病人骨折愈合、改善病人症状,更适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病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2044-2048
[目的]本研究利用三维影像学技术对寰椎椎弓根螺钉骨性通道进行解剖学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归纳骨性通道的形态学特点并总结出一些置钉方面的建议。[方法]从本院PACS系统中选取60例同时行头部CTA及颈椎MRI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资料,测量脊髓和椎弓根内壁的距离,椎动脉和椎弓根外壁的距离,椎弓根内侧皮质骨厚度,椎弓根外侧皮质骨厚度及椎弓根宽度,应用SPSS 12.0软件对上述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量的解剖学数据双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脊髓和椎弓根内壁的距离男性(10.45±2.35)mm,女性(9.98±2.30)mm;椎动脉和椎弓根外壁的距离男性(1.03±0.41)mm,女性(1.34±0.52)mm,椎弓根内侧皮质骨厚度男性(3.03±0.41)mm,女性(3.18±0.72)mm;椎弓根外侧皮质骨厚度男性(1.43+0.31)mm,女性(1.63±0.48)mm,椎弓根宽度男性(8.25±1.58)mm,女性(7.94±1.42)mm。脊髓和椎弓根内壁的距离大于椎动脉和椎弓根外壁的距离,椎弓根内侧皮质骨厚度大于椎弓根外侧皮质骨厚度。[结论]椎弓根内侧皮质骨厚度较大导致寰椎椎弓根钉置钉过程中实际骨性通道较理想骨性通道偏外是徒手置入寰椎椎弓螺钉有较高误置率的主要原因,所以术中尽量磨掉内侧皮质骨是保证置钉过程中保持理想骨性通道的有效途径。同时脊髓和椎弓根内壁之间有较大的缓冲空间,即使内侧皮质骨不慎磨漏仍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微创伤内窥镜诊治手部内生软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微创伤内窥镜治疗手指骨内生软骨瘤的手术方法和经验。 方法 利用直径2 7mm关节镜、小刮勺、电动刨削器、克氏针 ,在手指及掌骨背部尺桡侧皮肤各 ( 2~ 3 )mm切口 ,骨皮质克氏针钻孔开窗 ,小刮勺刮除骨肿瘤后造成腔隙 ,镜视下刨削器彻底清除肿瘤组织 ,不作骨移植 ,术后不需石膏外固定。 结果 术后随访 ( 6~ 18)个月 ,平均 10 5个月 ,X线片示肿瘤组织被彻底清除 ,可见新生骨形成 ,骨内肿瘤腔隙明显缩小 ,1年时瘤腔基本消失 ,无骨折、复发及其它并发症。 结论 手术方法简单 ,创伤小 ,不需移植骨 ,术后不需外固定 ,镜视下能将肿瘤组织扩大而彻底刮除 ,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一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侧小关节、椎扳间植骨融合治疗单纯下腰椎失稳(I度以内滑脱)合并一侧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一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侧小关节椎扳间植骨融合治疗23例。并对术后植骨融合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优19例,良4例。术后随访1-3年,脊柱无失稳,椎弓根螺钉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植骨融合率为:第一年82%,第二年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采用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及小关节、椎板间植骨融合,可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翻修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与长度螺钉翻修及骨水泥强化后椎弓根固定的强度,评价其生物力学效果.方法采用10具新鲜成人尸体T10~L5节段共80个椎体标本.首先置入5.5mm/45mm椎弓根螺钉作为对照组.再将脊椎标本随机平分为Ⅰ、Ⅱ两大组.Ⅰ组中40个椎体各随机选择一侧椎弓根应用6.25mm/45mm螺钉翻修(Ⅰ a组),另一侧椎弓根应用7.0mm/45mm螺钉翻修(Ⅰ b组);Ⅱ组中40个椎体各随机选择一侧椎弓根应用6.25mm/55mm螺钉翻修(Ⅱa组),另一侧椎弓根应用7.0mm/55mm螺钉翻修(Ⅱb组).再随机选择56个椎弓根分别行细小螺钉及粗大螺钉骨水泥强化固定翻修(Ⅲa组、Ⅲb组).在858Mini-MTS生物力学实验机上测试最大拔出力及最大扭力矩,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6.25mm/45mm螺钉翻修5.5mm/45mm螺钉置入后的椎弓根,其拔出力及扭力矩无明显增加(P>0.05);应用7.0mm/45mm、6.25mm/55mm及7.0mm/55mm螺钉翻修,把持力及扭力矩均明显增加(P<0.05).②骨水泥强化固定后,螺钉把持力远大于单纯螺钉翻修组,且与螺钉粗细无关.③在对照组及螺钉翻修组,螺钉把持力与扭力矩间有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86.结论①椎弓根螺钉翻修时,单纯螺钉直径增加1.5mm或直径增加0.75mm、长度增加l0mm以及骨水泥强化均可达到翻修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以骨水泥强化固定更为明显.②增加螺钉直径与长度的翻修中,把持力与扭力矩是一致的;而应用骨水泥强化固定时,螺钉把持力主要取决于骨水泥本身及添加物-骨界面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腰椎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1997年 4月~ 2 0 0 2年 4月 ,对 4 4例实施椎板减压同时作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 ,腰椎管腔狭窄症 12例 ,退行性脊椎滑脱 10例 ,腰椎不稳症 3例 ,下腰椎二次手术 2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2 3个月(3~ 6 2个月 ) ,共植入 2 0 0枚螺钉 ,螺钉断裂 1枚松动 2枚 ,无神经损伤及螺钉安置不当需二次手术的病例 ,未发现假关节及骨不愈合 ,临床优良率 97 7%。结论 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及椎管后外侧植骨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国产钛合金RF ,DRFS具有价格低廉、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在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1月年期间收治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12例,平均68岁.骨质疏松按Jikei分级Ⅱ级4例,Ⅲ级8例.所有患者行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采用骨水泥强化提高螺钉稳定性,植入椎弓根螺钉共26枚,观察椎弓根螺钉术中及术后的稳定性.结果 患者未发生手术并发症,腰腿痛症状改善明显,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比较改善明显.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4个月.12例均获得骨性融合,X线片显示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或脱落,螺钉周围未见透亮线出现.结论 经椎弓根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化椎体的同时增加了椎弓根螺钉界面把持力,能够满足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脊椎后路固定手术对力学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椎弓根骨水泥灌注螺钉再植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椎弓根骨水泥灌注螺钉再植入技术对骨质疏松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骨质疏松患者16例,平均63.8岁。采用椎弓根骨水泥灌注螺钉再植入的方法植入椎弓根螺钉121枚,观察椎弓根螺钉术中及术后的稳定性。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8个月。16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X线片显示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或脱落,螺钉周围未见透亮线出现。结论经椎弓根向椎体、钉道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固化椎体的同时,增加了椎弓根螺钉的把持力,能够满足骨质疏松患者脊椎后路固定手术对力学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腔镜下点灼法治疗腋臭患者96例并术后回访89例6-12月.结果:89例患者中,85例完全无异味,2例仅有一侧轻度异味,2例双侧有轻度异味.结论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抽吸联合搔刮法与小切口皮下剪除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笔者科室治疗腋臭应用负压抽吸联合搔刮法55例,小切口皮下剪除法40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术后有效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负压抽吸联合搔刮法治疗腋臭的有效性与小切口皮下剪除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切口皮下剪除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抽吸联合搔刮法治疗腋臭并发症更低,瘢痕更轻,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腋臭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腰椎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定的临床价值。方法:从1997年4月-2002年4月,对44例实施椎板减压同时作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腰椎管腔狭窄症12例,退行性脊椎滑脱10例,腰椎不稳症3例,下腰椎二次手术2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3-62个月),共植入200枚螺钉,螺钉断裂1枚松动2枚,无神经损伤及螺钉安置不当需二次手术的病例,未发现假关节及骨不愈合,临床优良率97.7%。结论: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及椎管后外侧植骨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国产钛合金RF,DRFS具有价格低廉、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求一种损伤小、并发症少、有效治疗腋臭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方法:肿胀麻醉后,通过腋后线行1cm的顺皮纹切口,沿皮下脂肪浅层用腋臭专用剥离子潜行分离出一略大于腋毛范围1cm的完整腔隙,用腋臭专用刮匙紧贴皮肤刮除皮下的脂肪及大汗腺组织,搔刮满意后,治疗组先用抗生素盐水冲洗而后向创腔中灌注消痔灵注射液,保留30mi n以上,对照组直接用抗生素盐水冲洗创腔,切口分层缝合,四周打包包扎,自粘绷带固定。结果:治疗组采取微创搔刮+消痔灵灌注法进行两侧大汗腺清除术39例,治愈30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0例,无切口裂开、瘢痕挛缩等并发症,随访半年~一年无复发,无瘢痕。对照组单纯用微创搔刮进行两侧大汗腺清除术39例,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无切口裂开、瘢痕挛缩等并发症,随访0.5~1年无复发,无瘢痕。结论:微创搔刮+消痔灵灌注法是一种并发症少、瘢痕小、恢复快、疗效好的腋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0年10月广东省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法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0 mL、平均住院时间12 d、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无脊髓、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术后即刻和终末随访时,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与正常椎体前、后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度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损伤小、出血少,复位及内固定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的CT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7例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术后行CT断层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记录螺钉穿透骨壁的位置、数目和距离。结果:37例患者共置入405枚胸椎椎弓根螺钉,124枚螺钉(30.61%)穿透骨壁,其中76枚(18.77%)穿透椎弓根外侧壁,32枚(7.90%)穿透椎弓根内侧壁,16枚(3.95%)穿透椎体前壁。66枚(16.30%)穿透距离<2mm,37枚(9.14%)穿透距离在2mm~4mm之间,21枚(5.9%)穿透距离>4mm。结论:胸椎椎弓根螺钉骨壁穿透率较高,应严格按照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仔细操作,避免出现因螺钉置入不当造成神经、血管或内脏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