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18例,其中2例耻骨联合分离手术,16例不稳定型B、C型骨折.结果 随访18例,均无髋关节疼痛、患肢无短缩及跛行、创伤性关节炎等中晚期并发症.结论 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满意,内固定坚实可靠,骨盆环重建完整,防止创伤后中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各大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
邵建明 《北方药学》2011,8(8):74-7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金属植入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金属植入物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42例,按Tile分型,B型患者单独采取外固定架钢针固定法,部分联合钢板固定。C型患者采取钢板固定、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松质骨螺钉固定或骶骨棒固定等内固定方法。结果:术后随访4~52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8个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坐骨神经牵拉损伤1例,尿路感染1例,经术后治疗及护理后并发症消失,所有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治疗效果根据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3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取手术金属物植入治疗,能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骨盆骨折根据Tile[1]分型可分为A、B、C三型,B型和C型为不稳定型骨折.我院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3例,30例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骨盆骨折根据Tile[1]分型可分为A、B、C三型,B型和C型为不稳定型骨折.我院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3例,30例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盆骨折根据Tile[1]分型可分为A、B、C三型,B型和C型为不稳定型骨折.我院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3例,30例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盆骨折根据Tile[1]分型可分为A、B、C三型,B型和C型为不稳定型骨折.我院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3例,30例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骨盆骨折根据Tile[1]分型可分为A、B、C三型,B型和C型为不稳定型骨折.我院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3例,30例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骨盆骨折根据Tile[1]分型可分为A、B、C三型,B型和C型为不稳定型骨折.我院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3例,30例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盆骨折根据Tile[1]分型可分为A、B、C三型,B型和C型为不稳定型骨折.我院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3例,30例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骨盆骨折根据Tile[1]分型可分为A、B、C三型,B型和C型为不稳定型骨折.我院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3例,30例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骨盆骨折根据Tile[1]分型可分为A、B、C三型,B型和C型为不稳定型骨折.我院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3例,30例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尚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443-444
目的从对1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及对策。方法对1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特点,探讨取得最佳效果的护理对策。结果 16例中手术治疗14例,非手术治疗2例。采用规范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15例康复,治愈率93.8%。结论针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损伤重、出血多、多伴有内脏损伤及管腔脏器破裂、病死率高且卧床时间长、护理难度大等特点,细致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做好术后相关护理及心理护理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100例,通过随机原则将全部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根据Majeed骨折评价标准评定,优21例,良2例,可1例。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取得最佳效果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特点,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探讨取得最佳效果的护理对策。结果58例中手术治疗15例,非手术治疗43例。56例康复,治愈率96.5%。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损伤重、出血多、常伴有内脏损伤及管腔脏器破裂,死亡率高且卧床时间长、护理难度大等特点,仔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做好术后相关护理及心理护理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近年相关文献报道以及笔者的手术护理经验,综合分析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手术准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状况,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师的操作,才能确保手术治疗的成功与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分析骨盆内外联合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及安全评估。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骨盆外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内固定治疗法,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至骨折愈合后,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骨盆内外联合固定组与外固定组相比,术后骨折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去除外固定架和内固定钢板后的骨盆环位置较好,较安全。结论骨盆内外联合固定方式治疗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中,折复位好、固定可靠、更加实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3月至2005年5月6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罗格列酮组(B组)。对照组采用原来降糖药治疗,不加用罗格列酮。B组在原来降糖药的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mg口服,每天一次,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脂蛋白(TC,TG,HDL-C,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4周后,两治疗组血脂水平TC,TG,LDL-C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升高,且变化程度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减少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可以使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首诊心电图(ECG)正常时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与诊治的关系。方法对1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就诊时检测的心电图结果分为ECG正常组(52例)和ECG缺血组(121例),将两组诊断、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根据首诊诊疗情况将ECG正常组分为误诊组(A组,17例)、治疗失当组(B组,16例)及诊疗合理组(C组,19例),比较分析A、B、C三组心绞痛危险分层、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结果ECG正常组首诊误诊17例(占33%),其中5例发生心肌梗死;治疗失当16例(占46%),其中5例发生心肌梗死。ECG缺血组首诊即得到正确诊断及治疗,有3例发生心肌梗死。两组分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心绞痛危险分层、预后影响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心肌梗死发生,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诊时心电图表现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不良预后原因主要为误诊及治疗失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6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患者满意度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及患者满意度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且患者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