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新生儿气胸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平辉  熊英  覃琳 《西部医学》2005,17(6):612-6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诱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1例新生儿气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性气胸15例,多为足月儿(80%),早产儿20%,多与胎粪吸入、窒息缺氧、感染等有关;气胸出现时间较早,预后较好.医源性气胸多为早产儿(75%),气胸出现在使用呼吸机或CPAP的过程中,气囊加压给氧后,气胸出现时间较晚,预后较差.自发性气胸多为足月儿,气胸出现时间较早,预后较好.结论减少胎粪吸入,窒息缺氧,正确使用呼吸机或CPAP,气囊加压给氧是预防新生儿气胸的关键,病理性气胸和自发性气胸多采取保守治疗,医源性气胸采取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临床与CT分度差异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3例HIE的CT表现以及临床与CT分度的差异 ,其中足月儿 3 9例 ,早产儿 14例。结果 临床分度 :轻度 2 7例 (足月儿 2 2例 ,早产儿 5例 ) ,中度 2 3例 (足月儿 16例 ,早产儿 7例 ) ,重度 3例 (足月儿 1例 ,早产儿 2例 ) ;CT分度 :轻度 2 4例 (足月儿 2 3例 ,早产儿 1例 ) ,中度 2 4例 (足月儿 15例 ,早产儿 9例 ) ,重度 5例 (足月儿 1例 ,早产儿 4例 )。临床分度与CT分度比较 :对足月儿HIE的分度两者符合率为 92 .3 1% ,对早产儿HIE的分度两者符合率为 5 7.14 %。结论 临床表现不典型、与发育有关的低密度以及对白质低密度的正确评估问题是造成早产儿HIE临床分度与CT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共18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3例予镇静吸氧等保守治疗,15例予静脉留置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结果:18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中,足月儿14例,早产儿4例,所有患儿均有原发性肺疾病,其中8例宫内感染,3例在新生儿复苏时发生;右侧8例,左侧10例;肺压<30%者7例,肺压>30%者11例。3例肺压<30%者保守治疗,4例肺压<30%者及肺压>30%者均用静脉留置针行胸腔闭式引流,全部治愈。结论:认为新生儿气胸绝大部分继发于肺部感染,围产期感染是诱发气胸的主要原因。加强围生期的卫生保健,避免宫内感染,可减少气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回顾性总结2006年11月-2009年3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25例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气胸患儿中,足月儿21例,早产儿2例,过期产儿2例;所有患儿肺部均有原发性疾病,其中11例宫内感染,5例在新生儿复苏时发生;右侧11例,左侧6例,双侧8例;肺压<30%者9例,肺压缩>30%者16例;反应差20例,烦躁不安5例,患侧肺呼吸音减弱10例,皮下气肿1例.6例肺压缩<30%者单侧气胸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4例双侧气胸单侧肺压缩>30%者行单侧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愈14例,放弃治疗10例,死亡1例.认为新生儿气胸绝大部分继发于肺部感染.围产期感染是诱发气胸的主要原因;加强围产期卫生保健,避免宫内感染,可减少气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3年 9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 72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 ,男 70例、女 2例 ,年龄 15~ 81岁 ,平均 4 7.2岁 ,其中≥ 6 0岁 33例 (4 5 .8% )。原发性气胸12例 (16 .7% ) ;继发性气胸 6 0例 (83.3% ) ;原发病为肺结核4 0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 14例、支气管扩张症 2例、支气管哮喘与肺炎各 2例。气胸发生于右侧 2 7例 ,左侧 4 4例 ,双侧 1例。局限性气胸 13例 ,液气胸 14例 ,血气胸 1例。肺压缩 <15 % 5例、15 %~ 11例、30 %~ 18例、5 0 %~ 2 4例、≥ 70 % 14例。诊断 :2 9例…  相似文献   

6.
邓永红  王淑莲  廖奇  王澜 《中外医疗》2012,31(23):77-78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3月—2011年10月收住该院新生儿科的14例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4例气胸患儿中,男性12例,女性2例,9例剖腹产,5例顺产,8例早产儿,6例足月儿。自发性气胸常见于剖宫产儿;医源性气胸与复苏时手控气囊加压辅助通气、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应用有关;病理性气胸以感染性性肺炎是主要原因;X线显示5例肺压缩〈30%,4例30%~50%,5例〉50%。12例治愈,1例放弃,1例死亡。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防止宫内感染,避免早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和正确的心肺复苏术,防治新生儿气胸的关键是正确合理地使用呼吸机。根据病情选择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术。  相似文献   

7.
继发性双侧气胸31例救治成功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8 5~ 1999年间 ,作者与同道共救治继发性双侧气胸 31例 ,经及时明确诊断与处理 ,本组病例全部救治成功 ,无 1例死亡 ,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双侧气胸 15例 ,占4 8 3% (15/ 13) ;肺气肿并发双侧气胸 6例 ,占19 35% ;陈旧性结核性胸膜炎并发双侧气胸 7例 ,占 2 3% ;支气管哮喘并发双侧气胸 3例 ,占 10 %。男性 2 0例 ,占 6 5% ,女性 11例 ,占 35 4 %。年龄为2 0~ 4 0岁者 2 0例 ,4 5~ 70岁 11例。病程为 5~ 2 0年 18例 ,占 58% ;2 1~ 2 5年者 13例 ,占 4 2 %。2 典型病例抢救经过患者女性 ,4 5岁。于 1989年 3…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气胸纵隔气肿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安娜  卢明 《四川医学》2003,24(6):608-608
新生儿气胸尤其是纵隔气肿 ,是新生儿危重症疾病。如不及时处理 ,可迅速死亡。本文分析 4 7例新生儿气胸 ,合并纵隔气肿者 18例 ,重点探讨治疗方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7例中 ,男 32例 ,女 15例 ,其中足月儿 37例 ,过期产儿 7例 ,早产儿 3例。出生体重 <2 5 0 0g4例 ,>2 5 0 0g4 3例。 18例合并纵隔气肿。生后2 4h内发病 4 5例 ,2 4h后发病 2例。羊水过少 11例 ,宫内窘迫 16例 ,胎头吸引产 7例。出生时轻度窒息 15例 ,重度窒息 2 7例。入院时的主要表现青紫 4 4例 ,呼吸困难呻吟 4 3例 ,患侧胸廓饱满 4 5例 ,未见心尖搏动35例 ,胸…  相似文献   

9.
俞顺新 《河北医学》2002,8(5):413-414
目的 :探讨早产儿硬肿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同期收治的 6 8例早产儿、96例足月儿硬肿症回顾对比分析。结果 :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 ,发病时间分别为出生后平均 2 .6 5± 2 .84d(P <0 .0 1) ,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 6 7.6 5 %和 4 6 .88% (P <0 .0 1) ,硬肿加重发生率分别为 39.71%和 2 3.96 %(P <0 .0 5 )。硬肿消失时间、硬肿分布部位、硬肿分度及病死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早产儿硬肿症发病时间早于足月儿 ,高胆红素血症和硬肿加重发生率高于足月儿。  相似文献   

10.
张长军  崔晴 《中外医疗》2010,29(22):97-98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共42例气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气胸中,足月儿33例,早产儿9例。剖宫产儿34例,顺产8例。10例与呼吸机使用有关,12例与复苏囊使用有关,20例以上为自发性气胸。13例气胸经保守治疗自行吸收,13例经穿刺抽气后好转,5例经胸腔闭式引流缓解。结论剖宫产、复苏囊使用、胎粪吸入、呼吸机等因素是新生儿气胸常见病因。早产儿气胸多与呼吸机应用有关。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气胸,应提高警惕,仔细查体,及时拍胸片。轻度气胸经保守治疗可缓解,静脉留置针穿刺固定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丁菊珍  吕焕昌 《河北医学》2000,6(4):344-345
自发性气胸是内科的常见急诊 ,本文收集我院1976年~ 1999年自发性气胸 59例 ,经 X线检查和胸穿抽气确诊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分组与分型 :根据 1980年亚太地区第一届老年学会决定 ,本文病例分为老年期 (6 0岁以上 ) ,占 33.9% (2 0例 ) ,老年初期 (4 6~ 59岁 ) ,占 2 0 .3% (12例 ) ,青年期 (4 5岁以下 ) ,占 4 5.8% (2 7例 )。 59例患者中 ,继发性气胸 4 7例 ,占 79.7% ,特发性气胸 12例 ,占2 0 .3% ,多见于青年期患者 ,共 11例 ,占特发性气胸的91.7%。59例中 ,其只闭合性气胸 54例 ,占 91.5% ,张力性气胸 4例 ,占 6 .8% ,开…  相似文献   

12.
陈霞  皮佳俐 《重庆医学》2000,29(4):347-348
张力型气胸是一种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危急重症 ,如抢救不及时可能迅速死亡。我科自 196 9年 1月~ 1998年 5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82 5例 ,其中 90例为张力型气胸。经抽气 ,闭式引流治愈者 5 7例 (6 3 33% ) ,死亡 2 9例 ,死亡率为 32 2 2 %。1 临床资料1 1 性别和年龄 男 82例 (91 11% ) ,女 (8 89% )。男∶女 =10 .2 5∶1。年龄 45岁 13例 ,(14 44 % ) ;46~ 5 9岁 34例(37 78% ) ; 6 0岁 43例 ,(47 78% )。1 2 职业 干部 12例 (13 33% ) ,工人 5 2例 (5 7 78% ) ,农民 6例 (6 6 7% ) ,其它 2 0例 (2 2 2 2 % ) ,包括会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6例新生儿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儿中足月儿20例,早产儿6例,右侧气胸18例,左侧气胸5例,双侧气胸3例;保守治疗22例,气胸自行吸收20例,2例原发病为先天性肺发育畸形自动出院;一次性穿刺抽气治疗2例,气胸吸收1例,1例放弃治疗;闭式引流2例,气胸治愈。结论新生儿气胸大多合并有肺部疾病:肺部感染、胎粪吸入综合征、先天性肺部畸形等。医源性因素多为窒息复苏、机械通气;大部分气胸肺压缩〈30%,经保守治疗能自行吸收,如有明显临床症状者才需一次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后儿童远期肺功能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机械通气对反复呼吸道疾病和远期肺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新生儿期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40例患儿,7年后随访,了解并作肺功能情况并分析.结果:患儿出生后3年肺功能改变,40例中反复呼吸道症状的28例(70.0%),其中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5例(37.50%),肺出血5例(12.50%),败血症3例(7.50%),颅内出血2例(5.0%),气胸2例(5.0%),支气管发育不良1例(2.50%).早产儿与足月儿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机械通气时间≥7 d组与机械通气时间<7天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早产儿和机械通气时间≥7 d组的并发症明显高于足月儿和机械通气时间<7天组.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可影响远期肺功能.儿童期反复呼吸道疾病可能与肺损伤后支气管反应性增高有关,可致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5.
胸腔镜手术是一门新的外科手术方法。我院自 2 0 0 3年8月~ 2 0 0 4年 8月共行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 2 0例次 (包括首发病例 12例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18岁~ 6 5岁 ,平均 38岁。右侧气  相似文献   

16.
梁永华  庞伦祥 《广西医学》2001,23(4):973-973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内科急症 ;尤其是复发性气胸 ,常损害肺功能 ,若不及时处理 ,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院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住院的复发性气胸 3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均经住院确诊为复发性气胸。其中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小于 40岁 3例 ,41~ 59岁 7例 ,大于 60岁 2 2例 (占 68.8% )。单侧气胸发作 2次或以上者 2 9例 ,双侧性气胸发作 3次以上者 3例。1 .2 诊断标准 :复发性气胸指单侧气胸发作超过2次或双侧性气胸发作 3次以上者 ( 1) 。1 .3 基础病变及诱因 :本组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 7例 ( 8…  相似文献   

17.
1 观察对象1995年以来我们收治的自发性气胸病人 ,常规气胸箱分型[1,2 ] ,以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及闭合性气胸 ,经胸穿抽气一次无效 ,肺压缩面积 >30 %者 ,为观察对象[2 ,3 ] 。本组 2 8例 ,4例女性 ,2 4例男性 ,年龄 14岁~ 5 5岁 ,平均 34.5岁。特发性气胸 2 5例(89.2 8% ) ,继发性气胸 3例 (10 .72 % ) ,其中复发性气胸 4例 (14.2 9% ) ,分型张力性气胸 1例 (3.5 8% ) ,开放性气胸 9例 (32 .14% ) ,闭合性气胸 18例 (6 4 .2 8% )。2 材料准备2 0号大针头 1枚 (已消毒 ) ,一次性静脉输液器一副 ,输液器接输液瓶端剪断 ,该断留作连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发生原因、诊断及救治措施。方法对新生儿气胸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气胸患儿中,足月儿18例,早产儿10例;病理性气胸18例,医源性气胸8例,自发性气胸2例。分别给予原发病治疗、胸腔穿刺排气、胸腔闭式引流及机械通气等救治措施后,治愈20例,好转6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新生儿气胸以病理性及医源性为主,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产时窒息复苏及机械通气是新生儿气胸发生的主因素。预防早产和窒息,熟练窒息复苏的操作规范、合理使用呼吸机可减少气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结核内科自 1991年~ 1999年 8月 ,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 10 0例 ,其中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者 94例 ,占同期住院病人的 2 .5 % ,现将护理工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4例病人中 ,男 5 2例 ,女 42例 ,年龄 6~ 6 9岁 ,40岁以下的占 6 6 %。 94例病人中 ,单纯性膈气胸 1例 ,占 1.1% ,张力型气胸 4例 ,占 4.4% ,交通型气胸 89例占 95 %。气胸部位 :右侧 46例 ,占 48.9% ,左侧 47例 ,占 5 0 % ,单纯性膈气胸1例 ,占 1.1%。气胸压缩面积 :2 0 %以下者 19例 ,占 2 0 .9% ,2 0 %~ 40 %者 45例 ,占 49.5 % ,40 %以上者 2 7例 ,占 2 9.7%。2 护理…  相似文献   

20.
气胸是肺科的常见急症 ,往往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突发一侧胸痛 ,继之有胸闷或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伴刺激性咳嗽 ,同时有一侧呼吸音的减低或消失 ,如能结合 X线胸片 ,气胸较易得到确诊。我们遇到以哮喘发作为特征的自发性气胸 30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30~ 78岁 ,平均 6 1.8岁。左侧气胸 17例 ( 5 6 .7% ) ,右侧气胸 13例 ( 43.3% )。气胸类型 :闭合性气胸 9例 ,开放性气胸15例 ,张力性气胸 6例。肺部无慢性疾病者 4例 ,有支气管哮喘史者 4例 ,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