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H观察五神针治疗小儿脑瘫(CP)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70例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被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和五神针组,各85例。传统针刺组给予传统针刺,五神针组在传统针刺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和四神聪,疗程均为3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盖泽尔儿童发育商评估量表(DQ),脑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及血管阻力指数(RI)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组间同年龄段总有效率比较,五神针组明显高于传统针刺组(P<0.05);组内不同年龄段总有效率比较,低年龄段患儿总有效率高于高年龄段患儿(P<0.05)。五神针组DQ值、Vs、Vm、PI及RI指标的改善均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 五神针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效提高不同年段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以低龄患儿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性发育落后(GDD)患儿应用目标-活动-运动环境(GAME)方案干预的效果及其对智力水平、运动功能及发育商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3例GD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57例增加GAME方案,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治疗前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的变化],发育商(DQ)[治疗前后DQ总分与各区评分],智力水平[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结果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TMQ、GMQ及FM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语言、个人社交、精细运动、粗大运动、适应性评分及D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常规康复训练的GAME疗法应用于GDD患儿效果明显,可显著增强患儿运动功能,促进认知功能及智力水平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家庭医学康复模式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各选择100例脑瘫患儿,治疗组接受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家庭医学康复3个月,对照组接受不规律的家庭康复或不接受家庭康复。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估患儿运动功能,采用盖什尔发育商(DQ)评估患儿智力水平,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评估患儿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各能区GMFM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在Ⅲ、Ⅳ、Ⅴ能区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运动能区DQ值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接受中西医结合家庭医学康复的患儿,其生理功能、社交功能、PedsQL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家庭医学康复可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右江医学》2016,(4):430-433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11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包括推拿、理疗、针灸、高压氧、药物等在内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运动康复训练,由康复治疗师依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运动康复训练计划。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智力及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状况。采取Gesell发展量表对患儿的神经智力发育水平进行评估,采取88项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发育商(DQ)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或0.01),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或0.01),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脑瘫患儿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分析脑瘫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进修的郑州市儿童医院2015年1月-5月期间该医院收治的88例脑瘫高危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患儿。其中参照组的44例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的44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参照组患儿中有8例智力正常,17例智力偏低,19例智力异常;研究组患儿中有27例智力正常,16例智力偏低,1例智力异常,研究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要明显好于参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的社会行为DQ、精细运动DQ、大运动DQ、语言DQ以及适应能力DQ的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的临床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瘫高危儿的临床治疗方面,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66-69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高危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神经专科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50 例高危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 例和康复组24 例;对照组采取医院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营养神经药物、普通针刺、康复指导及宣教等;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语言、动作、个人社会交往和认知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家庭治疗。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分别进行Gesell评估发育商数(DQ),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康复组的精细运动、大运动、言语、应人、应人DQ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较常规康复更能显著改善脑瘫高危儿的智能水平、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减少小儿脑瘫后遗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婴幼儿智力量表(CDCC)检测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智力发育(MDI)和心理运动发育(PDI)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家属护理满意度、MDI评分和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发育和心理运动发育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Bobath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疗法)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进行一个探讨,观察其对脑瘫患者下肢运动的发育的影响,旨在对其进行一个深刻的认识并推广运用。方法:笔者随机筛选出其所在医疗机构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以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评价法和下肢运动月龄检查法为康复医生的康复评定依据,并鼓励患儿和家长进行早期的积极康复。笔者所筛选的的8例患儿及其家属均积极配合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由同一位康复医生采用上述的方法进行再次评定。结果:进行3个月的康复治疗后,患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下肢运动发育2项指标与患儿接受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治疗效果。结论:神经发育疗法能够显著地提高脑瘫患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和下肢正常发育,应予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应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对患儿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记录比较2组治疗前后88项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分、盖塞尔(Gesell)语言发育商(DQ)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评分、脑血流灌注、CT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儿治疗3、6月后GMFM-88、Gesell语言DQ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上升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3、6月后AD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治疗6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P)、血流阻力指数(RI)均显著降低(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脑瘫应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更能有效促进患儿大脑的整体发育,提高其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发育及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脑性瘫痪合并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言语康复训练,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认知及言语功能评分、适应智龄、语言智龄及相应发育商(DQ).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评分、适应智龄和语言智龄均较前提高,观察组的评分及智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适应DQ值、语言DQ值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的语言DQ值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采用针灸结合早期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能明显提高患儿智力水平、改善其言语功能,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1.
高未  陈翔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76-2079
目的 分析与比较综合康复治疗对于不同儿童的运动能力与智力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温州育英儿童医院接受综合康复医治的偏瘫型脑瘫患儿共计69名,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仅接受传统手段进行康复治疗,试验组35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他们在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前后智力水平与行动能力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患儿动作能发育商为(54.78±27.37)分,明显低于试验组患儿的(67.24±26.34)分,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应物能、语言能、应人能发育商分别为(54.38±9.23)、(55.08±9.37)、(53.87±26.12)分,明显低于试验组的(65.24±8.34)、(67.24±26.34)、(66.19±25.54)分,P<0.05;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运动能力与智力水平的恢复优于接受传统康复治疗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统计结果还表明智力水平轻度缺陷及以下的患儿行动能恢复效果优于智力水平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的患儿,行动水平轻度缺陷及以下的患儿智力水平恢复效果优于行动能力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的患儿,首次接受治疗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首次接受治疗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患儿。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水平与行动能力的恢复,应当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康复治疗中。越早接受康复治疗越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治疗结果,因此患有偏瘫型脑瘫疾病的患者家长应尽早带孩子接受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夏敏  高美哲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4):265-267,269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小儿脑瘫高危儿,分为干预组(12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给予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以及药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全部脑瘫高危儿在干预前和1岁时进行智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干预组在1岁时发育商为102.49±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7.09±10.0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干预组高危儿治疗后发育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92.13±9.3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干预组脑瘫发病率1.60%,低于对照组20.00%,且病情程度较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神经运动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神经征象仅2例未消失,而对照组仍有12例未消失;3)神经心理发育等级评价表明干预组84.0%正常,11.2%聪明,仅2.40%偏低,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改善脑瘫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有效预防脑瘫发生,并减轻残障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早期干预对脑瘫高风险儿神经和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出生并诊断为脑瘫高风险新生儿53例纳入观察组,再将同期至浙江康复医院就诊的脑瘫高风险儿(3~5月龄)46例纳入对照组,另将同期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0例纳入健康组。观察组患儿在诊断后(出生后7 d内)进行干预,重点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NDT);对照组患儿在诊断后(3~5月龄)接受干预的措施和流程与观察组相同。比较3组间各月龄期发育商(DQ)、GESELL发育量表(GDS)评分的变化,以及随访至24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达到正常化、进展为脑瘫和全面性发育落后的比例。结果:在基线、3月龄时,观察组各能区DQ、总DQ、GDS(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在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时,3组间各功能区DQ、总DQ、GDS(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功能区DQ、总DQ、GDS(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常化率高于对照组,脑瘫和全面性发育落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干预可改善脑瘫高风险儿的生活质量,提高脑瘫高风险儿正常化率,降低脑瘫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脑性瘫痪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与适应性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88(GMFM-88)评分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4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TNF-α、IgA、IgG水平以及DQ与GMFM-88评分情况;分析病例组患儿血清TNF-α与DQ、GMFM-88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血清IgA及IgG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病例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4.57,P<0.001);病例组DQ与GMFM-88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t=10.18,P<0.001)(t=14.11,P<0.001);病例组血清TNF-α与DQ(r=-0.478,P<0.001)及GMFM-88(r=-0.538,P<0.001)均呈负相关,DQ与GMFM-88(r=0.679,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脑瘫患儿血清TNF-α表达显著升高,且与DQ与GMFM-88评分均呈负相关,提示TNF-α水平上升伴有脑损伤加重,影响智力发育和粗大运动发育,同时粗大运动发育与智力发育具有同步性,临床应加强相关的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任务导向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对痉挛型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患儿手功能、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Gesell)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SC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n=33)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33)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任务导向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Berg平衡量表(BB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站立、行走功能评分,手功能评估量表(AHA),Gesell量表评分,患儿监护人康复治疗满意度。  结果  两组干预后M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BB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MAS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站立、行走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站立、行走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AHA评分、Gesell量表发展商数(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AHA评分、Gesell量表DQ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监护人康复治疗满意度(90.91%)高于对照组(60.61%)(P<0.05)。  结论  任务导向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应用于SCP患儿,可改善患儿平衡能力与肌痉挛程度,提高患儿手功能与发育水平,改善患儿站立、行走功能,提高患儿监护人康复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石菖蒲配合针刺疗法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石菖蒲联合针刺治疗组(52例),治疗组采用内服煎汤提取液和头针、体针,对照组(52例)单纯用针刺治疗,观察评估患儿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头颅CT检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CT结果显示恢复率较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DQ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GMFM评估总分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石菖蒲发挥其通关复苏、益智健脑的功效,能够加强针刺治疗的效果,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减缓脑瘫带来的脑损伤,改善肌张力和肌力,对脑瘫患儿起到较好的康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和研究智力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原则选取10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入组所有患者均选用针灸方案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同时给予智力训练,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取智力训练联合针灸方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的认知能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基础训练治疗方案;治疗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治疗12个月后,记录患儿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记录患者的治疗有效率、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及评价患者的综合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性、运动功能及自理动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PDI评分、M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能明显提高患儿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患儿的PDI评分及MDI评分,对临床应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