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鼻出血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68例鼻出血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及自评影响因素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64.7%的病人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失眠,而入睡困难是病人失眠的最常见类型,造成失眠的影响因素中,疼痛不适发生率最高,为79.55%;其次是对疾病的担忧,为63.54%;担心费用过高或不能报销而失眠的发生率为45.45%。结论专科护理人员应关注鼻出血病人的睡眠质量,针对影响病人睡眠的因素做好预见性心理护理,为病人的尽快康复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了解临床护士不良睡眠习惯现况,探讨不良睡眠习惯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制〈不良睡眠习惯调查表〉对本院综合ICU、神经外科及胸心外科ICU、急诊、外科、内科及辅助科室的327名护士的不良睡眠习惯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87.2%的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睡眠习惯;不同科室护士不良睡眠习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护士发生率最高,为100%;不同科室、轮班情况、工作忙碌程度对护士不良睡眠习惯的发生有影响;护士睡眠质量与轮班情况、不良睡眠习惯、科室有关(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不良睡眠习惯发生率较高,是影响护士睡眠质量常见的原因,应引起管理者及护士自身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失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睡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手术前1 d、手术当日、手术后1 d失眠率分别为80%、94%、90%。心理因素是术前失眠的主要原因,疼痛是导致术后失眠的最主要原因。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睡眠及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脑卒中病人失眠现状,探讨其睡眠障碍与卒中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197例脑卒中后失眠病人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脑卒中病人失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失眠发生率较高;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失眠病人的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了日间功能方面,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病人的PSQI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两个维度差异比较明显;脑卒中后失眠病人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脑卒中病人失眠发生率较高,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更容易发生失眠现象,脑卒中后失眠与认知功能互为影响。医护人员在诊治和护理工作中应及早重视对睡眠及认知情况的评估和管理,采取预防及治疗性措施,促进脑卒中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脑梗死患者15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失眠的标准。分析卒中患者失眠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失眠在不同类型人群中发生率的差异,筛选影响因素;分析失眠患者与非失眠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150例患者中,73例(48.67%)发生失眠,失眠的形式以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困难为主。失眠的发生率与性别、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关系密切。失眠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焦虑和抑郁程度方面较非失眠患者严重(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结论: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失眠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有性别、卒中的部位、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心脏介入诊治术后失眠的发生.方法本文对180例心脏介入诊治术后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失眠发生的原因.结果心脏介入诊治术后当天失眠的发生率达82.9%(136/164),失眠原因与疼痛、体位不适、心理压力、尿潴留、环境干扰、病情变化有关;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心脏介入诊治术后失眠的发生.结论心脏介入诊治术后失眠的发生率高,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能及时发现并分析患者失眠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改善心脏介入诊治术后患者的失眠状况.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SleepingScale,SRSS)对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8%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存在的睡眠问题主要为失眠后反应、睡眠质量差、睡眠不稳。由病理因素所致的严重躯体症状、心理压力以及睡眠颠倒是导致病人失眠的最主要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失眠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应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社区老年人失眠原因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区护理的发展,社区老年人已经成为社区护理的重点人群,社区护理人员一方面要了解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器官功能衰退而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外,另一方面还应重视老年人失眠等非器质性疾病犤1犦。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是众所周知的,使老年人单纯因为失眠求医者甚少,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仍然服用安眠药改善睡眠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社区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希望找到引起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及调节方法。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2年6~12月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东门社区调查老年人300例,女105例,男195例;年龄60~99岁,平均年龄73.25岁。退休257例,离休43例。1.2方法采取访谈式调查法。判断失眠形式并归类(经常失眠:每周≥3次;间断失眠:每周≤2次)。将失眠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单盲实验法进行对比观察。2调查结果2.1睡眠情况调查见表1。表1社区老年人睡眠情况调查睡眠情况例数百分比(%)经常失眠9531.7间断失眠8327.7不失眠12240.72.2引起失眠的原因见表2。表2失眠的原因及构成比原因例数构成比(%)患慢性疾病6737.64与服用药物有关147.87与陌生环境有关3217.98与噪声有关3...  相似文献   

9.
疗养基层军官失眠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疗养基层军官失眠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问卷方法对71例疗养基层军官进行调查。结果 46.4%的疗养员有不同程度的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减少和睡眠持续障碍。结论 疗养员失眠的因素为各种心理压力;针对这些因素,应采取心理护理和行为矫正等措施,使疗养员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观察肺结核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11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睡眠量表进行睡眠状态的评估,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病程、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者的AIS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研究因素与肺结核患者睡眠障碍的关系。结果:110例肺结核患者的AIS睡眠质量评估结果较差,76例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9.09%,不同性别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病程、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病程、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均是肺结核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病程、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均对患者睡眠有一定影响,应针对上述睡眠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1.
心脏介入诊治术后的失眠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卫华  诸彩娣 《现代护理》2005,11(3):209-210
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心脏介入诊治术后失眠的发生。方法 本文对180例 心脏介入诊治术后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失眠发生的原因。结果 心脏介入诊治术后当 天失眠的发生率达82.9%(136/164),失眠原因与疼痛、体位不适、心理压力、尿潴留、环境干扰、病 情变化有关;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心脏介入诊治术后失眠的发生。结论 心脏介入诊治术后失 眠的发生率高,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能及时发现并分析患者失眠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改 善心脏介入诊治术后患者的失眠状况。  相似文献   

12.
护理人员睡眠状况调查以及夜班工作对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的睡眠状况,以及夜班工作对睡眠的影响.方法对348名护理人员、50名通讯值班员,100名夜勤人员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测查和睡眠特征分析,采用DSM-Ⅳ标准进行失眠症诊断.结果护理人员中睡眠状况差者占71.86%,符合DSM-Ⅳ中原发性失眠诊断者占38.22%;通讯值班员该两项比例分别为74%和48%;夜勤人员分别为26.76%和7%.护理人员睡眠状况差与年龄、从事夜班年限有关;护理人员与通讯值班员的睡眠状况相似( P〉0.05),与夜勤人员的睡眠状况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轮班工作方式对护理人员的睡眠状况影响较大,使其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障碍,但对此不倾向于使用药物治疗,可采用非药物疗法如穴位按摩、自我保健等.  相似文献   

13.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睡眠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鲁萍 《现代护理》2006,12(20):1865-1866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取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108例呼吸内科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8.70%的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睡眠问题主要为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失眠后反应。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环境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身体不适、病床不适、噪声及灯光、担心病情及费用、睡眠颠倒、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失眠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鲁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0):1865-1866
目的 了解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取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108例呼吸内科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8.70%的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睡眠问题主要为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失眠后反应.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环境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身体不适、病床不适、噪声及灯光、担心病情及费用、睡眠颠倒、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失眠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精神科及综合科病房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探寻有效干预对策,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EPQ和自编影响调查表,对500名护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0.06%,综合科病房护士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6.84%,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的睡眠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有关管理者的重视.建议从社会方面、医院方面、自身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罗丹  周立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3):961-963,967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态度调查问卷对上海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和3所二级甲等医院共41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态度总体评分为(3.23±0.39)分,不同年龄组的护理人员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的教育程度和所在科室对态度得分有影响(P〈0.01或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态度呈中等水平,年龄、教育程度及科室的不同对其报告态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医院管理部门应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灵活多样地采取相应措施,引导护理人员端正临床异常事件报告态度,营造良好的医院安全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疫情危机中我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效能评估及其影响因素,为在突发疫情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人员心理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COVID-19疫情期间我院所有女性护理人员1 080名,由各科护士长统一组织线上填写。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自评量表(GAD-7焦虑与PHQ-9抑郁国际量表),自我效能评估量表(GSES),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结果我院护理人员焦虑发生率为17.2%(186/1080),抑郁发生率为32.4%(242/1080),自我效能平均值高于全国常模。不同暴露风险科室、不同年龄分组、婚姻状态及文化程度的护理人员存在焦虑抑郁的差异。其中低年资、已婚人员、高学历人群、一级暴露风险科室以及自感可能接触潜在COVID-19的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明显(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一级暴露科室的自我效能低于其他科室(P0.01);年龄35岁的高年资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和自我效能最佳。结论疫情期间护理人员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但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女性常模,提示我院护理人员能积极乐观面对疫情,高年资护理人员起到了模范先锋作用,对低年资护理人员和一级暴露科室人员要进行积极宣教和适当的心理干预,积极发挥疫情防护救治中的中坚力量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当病人住进ICU时,其家人难免会面临许多压力。在病人住院以及出院后,其家人会感到焦虑、恐惧以及不知所措,出现失眠、疲惫感等不适。研究显示,从ICU出院病人的家庭护理者经常会面临焦虑与抑郁。这与病人出院后,许多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需要家人照顾有关。因此,病人家属必须休息好,在身体上、心理上做好在家中护理病人的准备。病人家属所面临的失眠问题是众多导致其心理压力的因素之一,病人在ICU中对家庭护理人员产生压力的多数因素在病人出院后都无法控制。然而,睡眠却是家庭护理人员可以控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住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专科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调查分析住院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缓解住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失眠.结果 60例患者中,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的占总人数的73.3%,症状无明显改善的占26.7%.结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复杂,导致患者失眠的原因不同,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住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原因实施有目的 、有计划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出现失眠的频率及相关因素,并观察失眠患者干预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睡眠问卷调查109例PD患者的睡眠状况、失眠相关因素,对其中伴有失眠的35例PD患者(干预组)进行认知、行为和药物干预2个月,并与未参与以上治疗的伴有失眠的40例PD患者(有8例患者失访,实为32例,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109例PD患者中有75例(68.8%)伴有失眠,失眠主要形式有睡眠潜伏期延长(48.6%)、睡眠维持障碍(65.1%)、睡眠质量下降(29.4%)、总睡眠时间缩短(63.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失眠与增龄、帕金森病Hoehn-Yahr(H&Y)分期高、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指数高、左旋多巴应用和日剂量大及抑郁发生率高相关。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评价总得分减少,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失眠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其发生与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多巴胺能药物剂量及抑郁相关。经干预治疗,失眠症状可明显改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