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对阳虚和真武汤强心利尿作用与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及肾上腺皮质醇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 ,虽对将中医病证概念直观化有所帮助 ,但在中医理论上的阐释相对缺乏 ,当立足中医传统理论 ,用传统理论去分析阐述实验现象、结果 ,将中医理论丰富发展 ,而不应陷入简单的以西医概念 ,或实验指标来论述中医的方证。目前对真武汤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充血性心衰方面 ,其他如肺心病或其他系统疾病缺乏研究。认为要深入研究中医方证 ,当以法选方 ,以方测证 ,不要拘泥于某种疾病 ,某个方面而停滞不前 ,可多层次、多角度、多系统的逐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瑞  王亚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037-3038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疗效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基本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药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真武汤,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变化,以及NT—proBNP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加味真武汤可使CHF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改善;同时,可使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真武汤不仅能有效地使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得到改善,而且能降低患者血液中NT—proBNP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证的分类原则及辨证指标。方法:结合中、西医学的理论特征,参考现代相关标准,从理论及临床实用的角度对证的分类及辨证指标进行梳理。结果:现代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中医药临床研究中,有三个"证"的概念,对应有三种不同的分类原则:单纯的中医证的分类、基于病的证的分类、基于方(药)疗效的证的分类,相应又有各自的辨证指标,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结论:按照"概念—分类原则—辨证指标—应用范围"的线索将不同的"证"梳理清楚,可以为今后的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临床研究提供比较清晰的思路,为规范辨证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疗效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基本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药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真武汤,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变化,以及NT-proBNP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加味真武汤可使CHF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改善;同时,可使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真武汤不仅能有效地使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得到改善,而且能降低患者血液中NT-proBNP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5,(6):680-682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治疗阳虚饮瘀型甲减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真武汤,观察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各项指标、甲状腺激素和血脂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肾阳虚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均能改善心率、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治疗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加味真武汤治疗阳虚饮瘀型甲减性心脏病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确理解和把握“证”的涵义:从真武汤治疗荨麻疹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证”的涵义及其概念的表述尚未完全统一。本文作者是据其真武汤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实践和体会,认为“证”的定义应表述为:证是一级表内在密切联系症状和体征的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真武汤临床应用广泛,然而原方煎服方法,因药液剩余并未尽服,存在疑问。论文分2部分对真武汤进行诠释学研究:方证理论研究和文本研究。方证理论研究方面,以现代文献为基础,对类方的方药及煎服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得出茯苓四逆汤与真武汤的煎服法均应有剩余药液,这与毒性药物蓄积及急危证治疗的中病即止理论相关。另外,文本研究层面,运用诠释学循环方法对类方的煎服法原文进行研究,发现真武汤的煎服法在《伤寒论》文本中可能存在讹误,后世的诠释则当属过度诠释。  相似文献   

8.
脾虚证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象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脾胃是脏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脾虚证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类证候。脾虚证的现代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所瞩目的课题,所取得的累累硕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脾胃学说。除理论研究探讨以及临床经验总结外,脾虚证的实验研究也积累了丰富资料,为深化脾虚证的认识提供了实验数据。现将近年来实验研究方面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温桂荣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7):391-393,399
作者将10年来中医药文献关于中医脾胃病治则学的研究,其中包括脾胃病理论方面,如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临床方面,如辨证论治、以法组方等进行了综合述评。肯定了中医脾胃病治疗学取得的可喜进展,亦对不足之处,如对辨证分型过多过杂、证候缺乏微观分析及剂型问题等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
金属(半金属)元素在机体内具有较多的生理生化作用,多项研究表明,金属元素与中医证候及中药药效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将从金属元素在中医证候、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效、中医组方原理、中药炮制理论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以介绍;指出目前从金属元素入手进行中医药研究的不足,介绍系统生物学“组学家族”成员—金属组学的概念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3年有关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作回顾整理。结果认为目前对干燥综合征的辨证分型尚存在分歧,缺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如能在以上方面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将有助于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机理的揭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毛德西 《河南中医》1995,15(5):266-269
真武汤是少阴病水气证的代表方剂。近年来,它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是对心血管病的特殊疗效,是其他方剂所不能匹配的。本文从方证学角度对真武汤及其证候的“名”与“实”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真武汤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正> 对阴虚火旺证,从中医文献、临床和实验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 搞清了阴虚火旺理论与证治的源流,明确了阴虚火旺证的概念。认为阴虚火旺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阴虚,阴不足以制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专家门诊患者中的慢性心力衰弱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辅助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9.1%)显著高于对照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陈国成是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对真武汤的临床运用有独到见解,临床上常用真武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证中陈国成老师遣方选药得当,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陈国成老师运用真武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经验总结如下。1真武汤的源流及病机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证候量表是将中医认识病机,归纳证候过程量化、客观化的程序,理应体现中医证候特点。而现有证候量表条目池注重频次统计,条目筛选是概念维度与测量指标的纵向关联,缺乏对症状间关系的探讨,许多条目只是单纯罗列,之间并无关联。鉴于此,笔者提出基于症状间关系构建中医横向关联证候量表的理论构想,一是在条目池形成环节,运用访谈法收集症状时序关系,引入关联规则、贝叶斯网络、复杂网络分析等技术分析症状间关系,实现量表条目的横向关联;二是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关联结果进行筛选及条目赋权,对数据挖掘得出的症状关联结论进行中医思维验证。  相似文献   

17.
对近4年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结果 认为,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分型尚存在分歧,缺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如能在以上方面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将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机理的揭示,提高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证"的研究思路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医“证”的研究应明确“证”的概念,实行“证”的规范化,将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才能达到指导临床实践,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述补土思想与真武汤临证运用之间的关系。通过探讨中医及哲学古典著作阐述补土思想的理论内涵,并分析《伤寒论》中真武汤的基本方义及临床运用要点,讨论水液代谢及补土理论与真武汤的应用。举古今验案2则。  相似文献   

20.
慢性咳嗽为临床常见病,占呼吸科门诊患者的20%~30%,且病因复杂,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被误诊误治~([1])。中医治疗慢性咳嗽历史悠久。《伤寒论》提及方证相应理论,即指方剂的中药组成及其配伍规律与所治疾病的主要病机或病症之间高度相关,而方证之间的对应程度直接决定疾病的疗效。文章以方证相应理论为指导,根据慢性咳嗽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制,分别从小青龙汤证、真武汤证、四逆散证、小柴胡汤证等方面,基于方证相应理论探讨经方在治疗慢性咳嗽中的应用与体会,以期为应用经方诊治慢性咳嗽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