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评估按病种分值结算付费方式改革对厦门市某三甲医院的绩效。方法:提取某三甲医院按病种分值结算付费方式改革前后各两个医保年度的所有出院患者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与双重差分法对相关医疗管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改革后次均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增幅低于改革前;本地医保改革后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品费用、次均耗材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净效应分别为-761.12元、-60.86元、-77.86元、-0.41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增强医院自主管理意识;有利于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改革存在分值单价贬值问题;双重差分法研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效应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控制病人住院费用和住院日的效果。方法利用病案首页关键信息与医保结算费用,对按病种分值付费实施前后的住院费用、住院日、费用结构、城乡或职工医保病人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病种分值付费后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均比实施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费用结构中药品费、耗材费、其他费均下降,技术劳务费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可有效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促进结构费用优化,但在职工医保病人控费方面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对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提取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2017年医保年度的涉及恶性肿瘤病例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与双重差分法对相关医疗管理指标及病种结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统计期间,恶性肿瘤相关疾病住院费用复合增长率(CAGR)为17.44%,本地医保住院人数、住院人次、人均住院次数高于其他患者;次均费用、次均耗材费净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天数、次均药品费用下降,个人负担费用增加;分值分段中>100的人次占比最大,为54.17%,0~100分值段CAGR最高,占77.52%,居中的300~400分值段呈负增长(CAGR-9.40%);涉及恶性肿瘤的病例结算病种700种中仅104个病种按恶性肿瘤病种结算,其中97种人次占比低于1%;本地医保全部病种结算费用为该病种平均值的75.87%.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增强医院自主管理意识,有利于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控制恶性肿瘤相关疾病住院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影响有限;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加强了定点医院诊疗行为的选择性,存在诱导住院、分解住院、改变诊断排序的可能性;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病种分值计算方法应进一步优化,建议借鉴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办法测算的标准费用作为分值计算依据,减少病种数量,并为推行DRGs收付费做好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方法 利用2020年成都市综合性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对成都市276家综合医院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并建立多水平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62 4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4 919人(55.93%)患有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为7 569.51元。诊断类和西药类费用为住院费用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38.96%和15.96%。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总费用的因素除了并发症数量(β=0.003, P<0.001)以外,还有年龄40~59岁(β=0.030, P<0.001)、年龄≥60岁(β=0.054, P<0.001)、丧偶(β=-0.025, P=0.001)、离婚(β=-0.014, P=0.044)、其他婚姻状态(β=-0.023, P=0.048)、无业人员(β=0.027, P<0.001)、少数民族(β=-0.019, P=0.011)、住院天数9~14天(β=0.209, P<0.001)、住院天数15~21天(β=0.378, P<0.001)、住院天数≥22天(β=0.591, P<0.001)、医保支付(β=0.095, P<0.001)、公费医疗(β=0.079, P<0.001)、其他付费方式(β=0.089, P<0.001)、二级医院(β=0.193, P<0.001)、三级医院(β=0.392, P<0.001)、病情危重(β=0.106, P<0.001)。结论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并发症,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随着并发症数量增加而增加。建议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并发症,从而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医院感染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CRO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按条件1 ∶1 配比后筛选出对照组,采用中位数描述两组患者住院日数和住院费用等,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支付模式下CRO医院感染的直接医疗费用。结果 共有75例CRO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成功配对75例为对照组。感染组患者较对照组住院日数延长24.4 d,住院均次费用高10.4万元,日均住院费用高0.6万元,自费金额高7.1万元,抗菌药物费用高0.5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支付类型的感染组患者与其对照组的住院均次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市级城镇职工组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的住院均次费用最多,为14.5万元;全自费组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住院均次费用12.2万元。城镇居民医保、省级城镇职工医保患者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的自付费用分别为5.5万、1.4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省级城镇职工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日均住院费用0.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CRO感染患者的均次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数、日均住院费用、人均自付金额均高于非感染患者,对市级城镇职工、农村合作医疗及全自费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病种付费制度改革和ERCP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了ERCP价格政策及对患者费用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ERCP耗材属于"低价"高值医用耗材,但9类疾病患者住院费用中耗材费占比达到35.81%~48.25%,是导致费用昂贵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ERCP耗材未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目前这类患者手术自付比率高、医疗费用昂贵。建议:(1)重视历史结算数据,科学制定病种收费标准;(2)参考治疗方式差异,分类制定病种支付标准;(3)规范手术操作编码,为病种费用测算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医院在医保控费管理以及精细化管理中应用病种分值付费模式后产生的效果。方法:对医院在实施病种分值付费模式管控前后的患者住院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施前(2020年6月-2021年4月),实施后(2021年5月-12月),研究对比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的精细化管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材料耗费等)以及医保基金等相关信息的运用效果。结果:实施前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高于实施后,医保基金结余低于实施后,比较统计值P < 0.05;实施前的手术费、麻醉费以及基本医疗外费用与实施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施前后的病患重复住院率比较降低0.1%,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P > 0.05。结论:在医院为患者实施病种分值付费模式后,可有效提高医保控费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运行效率,对医、保、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管理》2017,(5):66-69
目的评价公立医院取消耗材加成政策对单病种控费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2016年耗材占医疗费用比例超过50%的4种单病种医保年终结算相关数据。结果样本次均医疗费用2016年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44%(P<0.05),其费用结构增长率分别为次均药品费-33.63%(P<0.001)、次均诊治费51.34%(P<0.001)、次均检查费5.02%、次均耗材费用16.70%、次均其他费用-29.53%(P<0.001),除白内障(超乳)手术外的其他3个单病种次均耗材费用增长金额最高;单侧全髋关节置换与单侧半髋关节置换两者的费用结构明显不同;样本次均单列结算费用均明显增长(P<0.05);年终结算结余的单病种结算人次增加,反之降低;不同单病种个人自费金额呈增加趋势。结论加强耗材管理有助于提高单病种付费控费效果;医保单病种付费改革办法在结算标准测算、耗材单列结算、单病种结算方式选择、个人自费比例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医院落实单病种付费改革应与临床路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祖辈、父辈喂养行为差异及其与学龄前儿童进食行为的关系,进一步明晰喂养人身份、喂养行为对进食行为的可能影响。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1月,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8所幼儿园和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学龄前儿童的主要喂养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主要喂养人身份,采用1∶2倾向性评分匹配,形成祖辈组(72例)和父辈组(144例)。结果 祖辈组和父辈组在饮食内容限制(t=4.72, P<0.001)和饮食行为限制(t=2.13, P=0.036)维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对应儿童在主动进食能力(t=-4.76, P<0.001)、外因性进食(t=-5.07, P<0.001)和情绪性进食(t=1.99, P=0.050)维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方差分析发现,喂养人的饮食行为限制(F=1.82,P=0.086)、鼓励健康饮食(F=2.46,P=0.019)和饮食内容限制(F=3.69,P=0.001)对学龄前儿童进食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喂养人身份与儿童进食行为之间无统计学关联(P>0.10)。结论 与祖辈相比,父辈喂养人更频繁地使用饮食行为限制和饮食内容限制,喂养行为而非喂养人身份与学龄前儿童的进食行为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智能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婴儿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健康足月儿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分别于3、6、12月龄进行血清IgG、IgM、IgA检测;在6、12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的评估。结果 6月龄时母乳喂养组的发育商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2.035,P=0.045),其中精细动作、语言及社会行为的评分高于人工喂养组(t=3.814、2.075、2.229, P<0.001或<0.05)。12月龄时母乳喂养组的发育商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2.062,P=0.042),其中精细动作、语言的评分高于人工喂养组(t=2.271、2.066, P<0.05)。母乳喂养组婴儿血清中IgG水平在6月龄时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4.920,P<0.001),在3月龄、12月龄时两组无明显差异(t=0.316、0.708,P>0.05)。母乳喂养组婴儿血清中IgM水平在6月龄和12月龄时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2.700、4.767,P<0.01),在3月龄时两组无明显差异(t=1.797,P=0.076)。母乳喂养组婴儿血清中IgA水平在3月龄、6月龄及12月龄时均高于人工喂养组(t=6.441、6.115、6.765, P<0.001)。结论 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在智能及免疫功能上有差异,母乳喂养对婴儿的智能及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应当大力支持及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7年至2020年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对门诊慢病医保支付方式提出建议.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20年间某三甲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定点治疗患者特征数据和费用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和医疗总费用情况,用单因素及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当前费用影响因素,并基于决策树CHA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医保对河南省城乡居民住院情况的影响,为政策制定机构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 本文基于河南省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中的住院情况、医保类型以及相关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9 786名河南省城乡居民,结果显示,相对于参比组(参比组为没有医疗保险的居民),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住院的可能性是参比组的1.739倍(P<0.001,95%CI:1.535~1.971); 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住院的可能性是参比组的是1.456倍(P<0.001,95%CI:1.320~1.625); 有新农合的居民住院的可能性是参比组的1.259倍(P<0.001,95%CI:1.130~1.403)。有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住院的可能性则相对更低(OR=0.781,95%CI:0.693~0.881; P<0.001)。结论 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住院行为影响显著,释放了居民的就医需求,提高了国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癫痫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疾病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2021年5月1日—11月1日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92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按年龄和性别为匹配条件,选取合肥市4所中小学学生进行1∶1配对,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对384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癫痫患儿和正常儿童困难总分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5.00%与0.52%;癫痫儿童在情绪症状(t=33.343)、品行问题(t=23.123)、多动(t=19.499)、同伴交往问题得分(t=15.700)及困难总分(t=22.420)高于正常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分低于正常儿童(t=14.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服药种类、服药依从性、发作频率、是否医保、家庭月收入、主要照顾者性别均是癫痫患儿情绪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癫痫儿童比正常儿童更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家庭成员及医务人员应予以重视,亟待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内部实施医疗保险混合支付方式对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其费用构成的影响。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内部以普外科为研究对象,以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治疗有效率等为评价指标,将混合支付方式实施前后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费用构成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实施混合支付方式后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降低,费用构成趋于合理化,医疗服务效率得到提高。结论混合支付方式的实施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维持医保基金平衡,能够促使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现行的总额预付和DRGs-PPS两种医保支付方式进行数据分析,比较运行效果,为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以该科室2018年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 20.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DRGs-PPS能较好控制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平稳地控制出院人数,较好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总费用与耗材费的相关度较高,省医保患者的平均自付费用较高。结论在总额预付制基础上实行以DRGs-PPS为主的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未来云南省DRGs-PPS支付应加强对自付费用和耗材费用的控制,DRGs-PPS操作较为复杂,医疗保险机构应加强培训与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