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眶骨爆裂骨折晚期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眶骨爆裂骨折[1 3] 临床上表现为眼球内陷、因眼球水平或垂直方向活动受限引起的复视以及眶下区的感觉麻痹[4 ] 。据报道 ,伤后 2~ 3周后嵌顿的眶内脂肪及软组织发生萎缩、瘢痕化等继发病变 ,影响手术治疗效果[5] 。外伤后数月至数年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如何 ,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治疗了4例眶骨骨折晚期的患者 ,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男性 2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0~ 2 6岁。均因车祸致颅面部外伤 ,经急诊救治后 ,仍遗留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球内陷及眶下区感觉麻痹。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示不同程度的眶壁缺损 ,上颌窦有明显的软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伤后眶骨畸形伴眦角移位的二期修复方法. 方法 1998年6月-2007年7月,收治外伤后陈旧性眶骨骨折畸形伴内、外眦韧带断裂移位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13~46岁,平均21岁.车祸伤29例,拳击伤6例,木棍击伤2例.伤后至该次手术时间3个月~8年.眶颧骨折11例,鼻眶筛骨折15例,合并眶颧、鼻眶筛骨折8例,额骨骨折3例.第1次接受整复手术3l例,第2次手术6例.手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下睑睫毛缘切口及口内龈颊沟切口入路,根据骨折畸形错位程度分别将骨折截断复位或对凸起处凿除磨平、凹陷处充填固定,重建正常眶缘结构:自体骨或Medpor眶内容充填薄片修复眶下壁,矫正眼球内陷畸形:充分松解内眦韧带与邻近组织的瘢痕粘连,根据眶内侧壁骨折有无移位情况,选择钢丝直接固定或骨折片复位后行内眦韧带固定术. 结果 36例术后切口I期愈合,1例因合并上颌窦炎引起重建眶下缘的肋骨感染致手术失败.其中2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未见植入物移位、排斥脱出及感染等并发症.12例眼球内陷患者有2例矫正不足.18例内眦韧带断离眦角移位的患者有3例矫正不足.其余患者外观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对3例自体骨和Medpor移植患者行CI检查,显示固定良好. 结论 外伤后眶骨骨折伴眦角移位的畸形后期修复应重视骨折复位与填充,同时兼顾眦角移位修复和眼球内陷矫正,全面考虑,综合治疗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聚乙烯在眶成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科治疗范围中的眶骨畸形包括眶骨骨折及眶先天发育畸形。眶骨骨折主要为眶缘骨折及爆裂性骨折 ,多数骨折造成外观畸形 ,或眶腔扩大 ,可致眼球内陷。如有眼外肌嵌置造成眼球运动障碍 ,可出现多方向的复视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眶先天畸形种类很多 ,主要有颜面畸形 ,眶内容异常所致眶畸形。我们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对 2 6例眶畸形患者进行修复 ,均应用高密度聚乙烯 (medpor)填充眶壁骨折部位及眶缘重建 ,取得良好的疗效。一、临床资料2 6例眶畸形患者中 ,男 1 9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31 .2岁 ;其中外伤史 2 3例 (车…  相似文献   

4.
单纯型眶壁爆裂骨折晚期畸形的诊断及整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眶壁爆裂骨折所致眶壁畸形、眼球内陷的发生机制及其整复手术。方法:应用三维CT影像学技术及计算机三维诊断系统,观察眶壁畸形特征,测量眶腔容积变化,分析眼球内陷和复视的发生机制。并采用自体骨或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人恢复眶腔容积的方法进行整复。结果本组11例,未出现植人骨感染、外露等并发症。其中10例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功能恢复,复视得以矫正,眶、眼睑外形良好;1例复视未得到矫正,眼球运动功能恢复欠佳。结论:眶壁爆裂骨折眼球内陷的原因主要是眶腔容积增大、眶内容疝出,还纳眶内容后植骨恢复眶腔容积,是治疗此类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眶骨骨折进行分类 ,明确导致眼球内陷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 ,提高眼球内陷畸形的手术矫治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X线片、眶部轴面及冠面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将眶骨骨折主要分为两型 :Ⅰ .单纯眶壁骨折 ,眶缘完整。此类骨折的部位主要发生在骨壁薄弱的眶底及眶内壁。Ⅱ .构成眶骨的骨骼骨折移位造成的眶骨的破裂。多见于眶颧骨折和鼻筛眶骨折。对Ⅰ型骨折所导致的眼球内陷畸形经下睑睫毛缘下切口入路 ,采用自体骨或人工骨材料置入修复 ;Ⅱ型骨折所造成的眼球内陷首先将移位的骨折块截骨复位、小夹板坚强内固定 ,重建正常的眶缘并采用自体或人工材料置入同时修复眶壁。结果 自 1996年 7月 - 2 0 0 0年 10月 ,共治疗眼球内陷畸形患者 5 2例 ,其中Ⅰ型 10例 ,Ⅱ型4 2例。眼球内陷畸形均明显矫正。结论 眶骨骨折所造成的后期眼球内陷畸形主要是因为眶骨骨性容积增大所造成的眶内容物与眶骨骨性容积失衡的结果 ,可通过植骨的手段修复眶骨各壁的缺损、缩小扩大的眶腔、重建眶骨正常的解剖形态和眶容积而得以有效的矫正。  相似文献   

6.
在颅面部外伤中,眶区创伤比较常见。自70年代CT出现以来,眶区骨折在外伤早期即可明确诊断。但如忽视了即期修复,常造成后期难以修复的畸形,主要表现为颧上颌部塌陷、额顶部凹陷变形、筛窦、上颌窦破裂,眼球内陷及向内下方移位、复视。文中主要总结我院近年来对眶区外伤后复杂畸形的早期治疗经验。1 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32例,男性26例,女性6例。急诊手术16例,外伤后2~3周手术16例。年龄18~61岁,平均26岁。外伤原因:工伤13例,车祸12例,殴击伤7例。其中伴有脑外伤征状者8例。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眶壁爆裂性骨折继发眼球内陷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1996年12月~2004年3月,共治疗眶壁爆裂性骨折继发眼球内陷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22~48岁,平均32.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6d~5年,合并复视患者34例,视力较受伤前降低者35例。采用下睑缘切口,于下眶缘骨膜下沿内下眶壁向眶尖方向潜行剥离。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和松解嵌入上颌窦的眼眶组织并使其复位,使之成为骨膜下间隙。依据眼球的内陷程度,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porous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PHDPE)Medpor修复眶内下壁及其他眶壁缺损,矫正眼球内陷畸形。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经2个月~5年随访,眼球内陷程度均稳定在2mm以内,无畸形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眼球内陷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34例复视患者中27例恢复,35例视力下降患者中9例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复视加重和视力下降现象。大多数患者外观改善明显,其他患者也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眶壁骨折整复术安全有效,手术应及早进行。Medpor组织相容性好、塑形容易、硬度适中、吸收率低、并发症少及手术效果稳定持久,是首选植人物。为防止眼球内陷畸形矫正不足,术中一般需矫正超过对侧1~2mm,严重的内陷者,术中矫正应超过2mm以上。  相似文献   

8.
影响外形和眼球运动功能的复杂眶骨骨折,在头面部外伤中常见。本院近3年来,手术治疗了28例复杂眶骨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8例中,男20例,女8例。眶内侧壁骨折或眶下壁骨折(包括击出性和击入性骨折)分别为8例、4例;两者均同时骨折为8例;颧骨及眶外侧壁击入性骨折为5例;上述3种骨折类型均具有,且存在Lefort-Ⅲ型骨折3例。28例均有复视、外观畸形、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其中,眶内容物塌陷入上颌窦内的有4例。1.2治疗方法:28例患者均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独立操作完成。8例眶内侧壁骨折者,采用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切除…  相似文献   

9.
罗谦  范金财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1601-1605
外伤后眼球内陷(post-traumatic enophthal-mos)系由眼眶爆裂性骨折或颧骨骨折造成的眶内容物体积与骨性眶腔容积比例失调所致,临床表现为眼球向后方凹陷,常合并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眶下感觉神经损伤等,致面部畸形并影响患者视物功能。外伤后眼球内陷的发病机制复杂、合并症多及  相似文献   

10.
陈旧性眶颧骨折合并眼球内陷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陈旧性眶颧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整复治疗。方法:术前常规行x线检查、眶部轴面及冠状位扫描及三维重建,了解眶颧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嵌顿情况。术中首先暴露骨折部位,将移位的骨折块截骨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用自体或人工材料植入,同时修复眶壁。结果:所有病例眼球内陷均得以明显改善或矫正,颧部外形明显改善,眼球运动功能得以恢复,CT显示眶结构恢复良好,内直肌及下直肌位置及形态正常,视神经无受压。结论:陈旧性眶颧骨折所致晚期眼球内陷畸形可通过截骨复位、植入自体或人工材料重建眶缘,修复眶骨各壁的缺损获得有效矫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Medpor)结合自体颅骨外板在眶颧骨折继发畸形修复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骨折错位愈合的眶颧骨截骨复位进行可靠的内固定后,采用Medpor填充缩孔扩大的眶腔容积,治疗复视,利用自体颅骨外板修复眶壁及眶周的骨质缺损区,恢复眶区外形.结果 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眶颧骨折13例.扩大的眶容积得到缩小,眶下缘抬高至对侧水平,眼球内陷明显改善,复视消失或减轻,面部畸形明显好转,自体颅骨外板及Medpor应用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复杂眶颧骨折中联合应用Medpor及自体颅骨外板可修复大部分眶颧骨折后继发畸形,尤其是合并骨质缺损患者,可有效解决眶内容物移位、复视,减少自体组织再损伤及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依据颅眶创伤畸形诊断分类选择相应术式予以整复,并通过规范化治疗改善整复疗效。方法:81例创伤性颅眶畸形均经三维cT确诊为颅-眶-颧颌骨折和畸形。将其分为适合于选择手术术式的四类:①颅骨缺损;②眶壁爆裂骨折;③普通眶周骨折;④复杂眶周骨折。结果:①颅骨缺损12例(14.8%),采用自体肋骨或颅骨板移植获得良效;②眶壁爆裂骨折16例(19.7%),手术还纳眶内容、封闭疝孔、恢复眶腔容积和眼球位置;③普通眶周骨折21例(25.8%):以骨缺损形态体积相同的骨组织修复,无骨质缺损者则截骨,使骨折段复位固定;④复杂眶周骨折32例(39.5%):截断错位愈合的骨折线将眶-颧-颌复合体复位;眶粉碎者,应用CAD/CAM快速成型技术预制人工骨眶,手术效果良好。本组所有病例未出现植骨坏死、外露、畸形复发、眶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颅骨缺损的整复仍以自体骨移植、钛网修复效果较好。眶爆裂骨折晚期畸形以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矫正复视、眼球复位为主。普通眶周骨折:采取截骨、植骨或生物材料植入修复的手术方案。复杂眶周骨折晚期畸形最有效的方法是截断错位愈合的骨折段,复位颅面骨结构形态。典型的Le Fort型骨折,宜采用Le FortⅠ~Ⅲ型截骨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单纯型眶壁爆裂性骨折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对33例(36只眼)单纯眶壁爆裂性骨折患者行修复手术治疗.应用三维CT扫描技术,明确眶壁骨折情况和特征,采用下睑睫毛缘下皮肤入路显露眶壁骨折的部位,回纳眶内容物后,采用自体骨或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仔细填充修复眶壁缺损.结果 33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未出现植入骨感染、外露等并发症,眶、眼睑外形良好,眼球运动功能恢复,复视均消失.29例双侧眼球突度对称,4例患侧眼球轻度内陷.结论 眶壁爆裂骨折使眶腔容积增大、眶内容物疝出,还纳眶内容物后修复眶壁恢复眶腔容积,是治疗的最有效方法.早期CT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必要方法,对眶壁爆裂性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避免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眶壁爆裂性骨折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整复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60例眶壁骨折中,眶下壁骨折28例,眶内壁骨折20例,内下壁复合骨折12例,均采用经鼻内窥镜手术整复。结果 41例复视中38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7例眼球内陷、复视中16显效,1例有效(眼球内陷矫正良好,复视未能消失)。2例仅眼球内陷术后双眼突出度对称(显效)。总有效率98.3%(59/60)。结论 经鼻内窥镜行眶壁骨折整复术,无面部伤口,视野清晰,对周围组织损伤轻,疗效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在眶颧骨折继发畸形修复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 首先将骨折移位的眶颧骨截骨复位并进行可靠的内固定 ,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准确修复眶壁及骨缺损区。结果 自 2 0 0 0年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共收治眶颧骨折 2 0例。术后扩大的眶容积通过截骨复位及眶壁修复已缩小 ,眶下缘抬高至对侧水平 ,眼球内陷矫正或有明显改善 ,复视消失或减轻 ,面部畸形明显改善。结论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其内部微孔有利于邻近纤维组织长入 ,易于雕刻塑形 ,可替代自体骨用于眶骨缺损及颧上颌区凹陷畸形的填充修复  相似文献   

16.
眶骨骨折眼球移位的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矫正眶周外伤,肿瘤造成的眶骨骨折眼球移位的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截骨或去除挤占正常眼球位置的碎骨块或肿瘤组织,给眼球复位提供空间,于眼球复位后所出现的空间植骨或置入组织代用品,采用此种手术方法进行眶周肿瘤切除眼球复位2例,各种原因外伤导致的眶上壁,眶内侧壁,眶下壁骨折眼球移位复位4例,结果:2例肿瘤患者均为良性向眶内生长的占位性病变,手术完整切除,眼球位置恢复正常。4例外伤骨折中的1例内眦韧带附着处骨折,内眦韧带复位不佳,余3位术后效果满意。结论:眼眶,眼球移位修复是较为困难的课题,我们介绍的手术方法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在眶颧骨折继发畸形修复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将骨折移位的眶颧骨截骨复位并进行可靠的内固定,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准确修复眶壁及骨缺损区.结果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眶颧骨折20例.术后扩大的眶容积通过截骨复位及眶壁修复已缩小,眶下缘抬高至对侧水平,眼球内陷矫正或有明显改善,复视消失或减轻,面部畸形明显改善.结论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内部微孔有利于邻近纤维组织长入,易于雕刻塑形,可替代自体骨用于眶骨缺损及颧上颌区凹陷畸形的填充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在眶颧骨折继发畸形修复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 首先将骨折移位的眶颧骨截骨复位并进行可靠的内固定,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准确修复眶壁及骨缺损区。结果 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眶颧骨折20例。术后扩大的眶容积通过截骨复位及眶壁修复已缩小,眶下缘抬高至对侧水平,眼球内陷矫正或有明显改善,复视消失或减轻,面部略形明显改善。结论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内部微孔有利于邻近纤维组织长入,易于雕刻塑形,可替代自体骨用于眶骨缺损及颧上颌区凹陷畸形的填充修复。  相似文献   

19.
鼻筛眶骨骨折后继发畸形的二期重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鼻筛眶骨骨折继发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 手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入路或邻近瘢痕切口入路,充分显露额鼻眶区骨折部位,用小裂钻行眶内缘弧形截骨,将突起的骨折块截除并打磨平整,缩窄两眶内缘之间的宽度。根据需要用2~3条自体颅骨外板叠加塑成鼻支架,在鼻根部用微型钛板将支架固定于额骨鼻突。充分松解内眦韧带与邻近组织的瘢痕粘连,避免复位时存在张力,必要时于眶底处充分剥离松解眶骨骨膜并纵行切开减张,使内眦韧带尽量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牵拉复位至泪囊窝后上方,用钢丝穿经鼻骨固定。采用自体颅骨外板或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修复眶内壁及其它眶壁缺损,矫正眼球内陷畸形。结果 1996年12月~2001年12月,共治疗严重鼻筛眶骨骨折晚期继发畸形患者34例,其中同时合并眶颧骨折12例、额骨骨折4例、Le Fort Ⅲ型骨折l例及Le Fort Ⅱ型骨折l例。所有患者术后畸形均获明显改善。结论 鼻筛眶骨骨折后期继发畸形手术的重点在于应用自体骨重建鼻背骨性支架,重塑鼻背轮廓;双侧眶内缘骨折突起截骨缩窄,内眦韧带复位固定和内眦整形矫正创伤性内眦距增宽,恢复鼻根部高度与内眦间距的协调比例关系;同时眶壁植骨矫正眼球内陷畸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及程度,选择性运用眶周截骨术及眶内充填术,对50例眶颧部骨折患者的整复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眶颧部骨折的不同损伤程度,采用眶壁眶缘截骨术,恢复眼眶的解剖结构,并根据骨块复位程度.选用自体或医用材料进行眶周和眶内骨膜下充填,修复眼眶。结果50例患者术后双侧眼球突出度、面中部对称性,宽度等均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本组有2例长期复视,5例术后有轻度眼球凹陷。结论眶周截骨复位术,辅助选用眶内材料充填可以有效矫正陈旧性眶颧部骨折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