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
3.
目的:研究Skp2、c-myc及p27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检测Skp2、c-myc及p27蛋白在54例口腔鳞癌和1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Skp2、c-my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19%(19/54)和38.89%(21/54),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6.67%(1/15)、6.67%(1/15)(P<0.05);p27阳性表达率为55.56%(30/54)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86.67%(13/15)(P<0.05);Skp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因素无关(P>0.05);口腔鳞癌中Skp2与c-myc表达呈正相关(r=0.562,P<0.01);与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2,P<0.01).结论:Skp2蛋白过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与c-myc蛋白有协同作用,Skp2蛋白过表达与靶蛋白p27蛋白降解有关,联合检测Skp2、c-myc及p27蛋白的表达有助于综合评估口腔鳞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rhBMP-2对人牙周膜细胞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深入了解牙周膜细胞 (periodontalligamentcells,PDLC)的成骨样细胞特性 ,以及非胶原蛋白在牙周组织矿化中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2 ,rhBMP 2 )作用前后是否对矿化相关蛋白之一的骨桥蛋白 (osteopontin ,OPN)在人PDLC中的存在及表达情况产生影响。在小玻片上培养第 5代PDLC ,分为加rhBMP 2 (5 0 μg/L)刺激的实验组和不加任何因子的空白对照组 ,以地高辛标记的OPNcDNA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PDLC中OPN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同时做PBS替代探针和RNA酶预处理的方法学对照。结果 对照组、替代对照和RNA酶预处理的PDLC均显示为阴性反应 ,没有显示出OPN的阳性表达信号 ;实验组PDLC的胞浆中可见明显的OPN阳性反应 ,表达信号较强。结论 rhBMP 2的刺激作用可使PDLC表达出较强的OPN阳性信号 ;表明在一定条件和外界因子的诱导下 ,PDLC具有向成骨特性方向转变的潜能 ,对牙周组织再生有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5.
从因正畸或阻生拔除的第一前磨牙或第三磨牙中提取牙髓,采用酶消化及过滤法得到单细胞悬液,有限稀释法培养分离的原代DPSCs,并进行克隆化培养,检测STRO-1的表达。将DPSCs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诱导液,MTT法检测三种因子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BM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地塞米松(Dex)联合应用对犬牙周膜细胞(PDL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第4代犬PDLCs分为5组:bFGF+Dex、BMP-2+bFGF、BMP-2+Dex、BMP-2+bFGF+Dex、对照组。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应用RT-PCR检测各组PDLCs成骨关键基因OPN、COL-1的表达。结果:第7、14 d,各组ALP表达均较空白组显著增强(P<0.05),其中200μg/L BMP-2+10μg/LbFGF+10-8mol/L Dex诱导组犬PDLCs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RT-PCR显示,200μg/L BMP-2+10μg/L bFGF+10-8mol/L Dex诱导组OPN、COL-1基因表达最为显著。结论:3种诱导因子两两结合均能增强犬PDLCs成骨能力,但在最佳浓度下3种因子联合应用诱导能力最强(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的炎症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的表达。方法:检测20例OLP患者(白纹组与充血糜烂组各10例)和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的炎症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指标。结果:OLP患者和RA患者外周血的炎症因子红细胞沉降率(t检验,12.4±10.1VS22.6±16.1,P=0.02)、C反应蛋白(£检验,4.6±5.4VS26.9±24.7,P=0.0003)和类风湿因子Q检验,9.2±0.2VS340.4±541.7,P=0.009)指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而相应指标在OLP白纹组(5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45.1±14.8岁)与充血糜烂组(3例男性、7例女性,年龄49.5±15.2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检验,红细胞沉降率11.9±9.2VS12.9±11.5,P=0.83;C反应蛋白5.7±7.7VS3.6±1.0,P=0.39;类风湿因子9.1±0.06VS9.2±0.2,P=0.33)。结论: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与OLP的炎症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母亲信号蛋白同源物通路(Smads)通路,分析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纯化牙髓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并鉴定牙髓干细胞表面抗原标记物,随机分为对照组、PRF组、BMP激活剂组和BMP抑制剂组(简称激活剂组和抑制剂组),检测培养7d、14d后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T-qPCR检测牙髓干细胞胶原蛋白Ⅰ(COL-Ⅰ)、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 mRNA相对表达水平;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Western-Blot检测牙髓干细胞BMP2、Smad1、Smad5、p-Smad1/5、RUNX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STRO-1、CD29、CD90表达阳性,符合牙髓干细胞的表型.各组ALP活性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从对照组到抑制剂组、PRF组、激活剂组,牙髓干细胞ALP活性及COL-Ⅰ、RUNX2、OCN mRNA相对表达水平依次升高,红色矿化结节数目、A值依次增加(P<0.05).从抑制剂组到对照组、PRF组、激活剂组,牙髓干细胞BMP2、p-Smad1/5、RUNX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结论 ..PRF可能通过激活BMP2/Smads信号通路促进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5 3 和P185 蛋白在涎腺肿瘤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 0例多形性腺瘤、12例腺淋巴瘤、19例恶性多形性腺瘤和 2 5例腺样囊性癌中P5 3 蛋白和P185 蛋白。结果 :两者在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率 (p <0 0 5 ) ,晚期恶性涎腺肿瘤的P5 3 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恶性涎腺肿瘤 (p<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涎腺肿瘤中P185 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P5 3 和P185 蛋白在多形性腺瘤恶变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P5 3 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涎腺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和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 ;P185 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涎腺恶性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MMP-9基因敲除小鼠(MMP-9-/-)和野生型小鼠磨牙牙胚中釉原蛋白和成釉蛋白的表达。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出生后2 d(P2)、5 d(P5)、7 d(P7)野生型小鼠和MMP-9-/-小鼠下颌磨牙牙胚中釉原蛋白和成釉蛋白的表达分布。结果:在P2时,釉原蛋白主要表达在成熟的成釉细胞胞、及其相邻的成牙本质细胞内,敲除MMP-9后,釉原蛋白的表达可扩散至牙乳头间充质;在P5和P7时,釉原蛋白的表达分布在野生型小鼠和MMP-9-/-小鼠中无差异,但在MMP-9-/-小鼠中釉原蛋白在成釉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强。在P2、P5和P7时,成釉蛋白的表达分布和表达量在野生型小鼠和MMP-9-/-小鼠中均无差异。结论:MMP-9可能通过酶切釉原蛋白而影响其表达分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