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剂配体 RANKL 在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冠方组织中 mRNA 的表达及破骨细胞的分化情况.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冠方组织中 RANKL mRNA 的表达;TRAP 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化情况.结果:出生1、3、5、7 d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冠方牙囊成纤维细胞、成釉细胞 RANKL mRNA的阳性表达强于对照组牙龈成纤维细胞(p<0.01).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冠方出生后1 d破骨细胞多为单核,3 d时多核破骨细胞增多.结论:RANKL mRNA 在大鼠出生后1、3、5、7 d下颌第一磨牙牙囊成纤维细胞、成釉细胞中有表达,可能通过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及成熟参与牙齿的萌出.  相似文献   

4.
华芳  葛久禹 《口腔医学》2012,32(12):709-711
目的 研究小鼠下颌第一磨牙萌出过程中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 并探索其表达与牙萌出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离出生后1 d至14 d小鼠的下颌骨,连续切片,偶氮卡红苯胺蓝染色显示磨牙萌出过程骨胶原形成情况,切片原位杂交法分析DMP1及RUNX2 mRNA在牙齿及周围组织的表达与分布,免疫组化法显示DMP1和RUNX2蛋白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冠方骨组织中骨胶原形成在P5 d出现高峰,以后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根方骨胶原形成在整个萌出过程中一直呈活跃状态,在P9 d出现高峰。DMP1表达越丰富,骨胶原形成越多,成骨活动越活跃。结论 下颌第一磨牙萌出过程中,根方成骨活动一直很活跃,DMP1的表达与根方成骨活动参与了小鼠第一磨牙的萌出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小鼠釉成熟蛋白(amelotin)和釉原蛋白(amelogenin)基因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利用Digoxigenin标记的cRNA探针,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amelotin和amelogenin基因表达进行组织学定位;然后从小鼠下颌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观察小鼠amelotin和amelogenin基因在小鼠下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出生后1d的小鼠下颌第一磨牙,随着前期牙本质形成,amelogenin在成釉细胞层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强,但未检测到amelotin基因表达;在出生后5d的小鼠,成釉细胞处于分泌期,amelotin和amelogenin基因在成釉细胞中显著表达;在出生后10d小鼠下颌第一磨牙,amelotin和amelogenin基因在牙尖周围成熟期成釉细胞中的表达信号明显降低。利用RT—PCR技术,在新生小鼠下颌中未检测到amelotin基因表达,但amelogenin已开始表达;从出生1—7d小鼠下颌中均检测到amelotin和amelogenin基因表达;在出生后7d小鼠,amelogenin表达显著下降。结论:amelotin和amelogenin均参与了釉质发育过程;amelotin基因表达迟于amelogenin基因,提示两种釉质基质蛋白在釉质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不同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孟微  陈远萍  陈冲  庄金良  姜盼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2):1052-1055
目的:观察牙周炎大鼠正畸性牙齿移动保持阶段,全身给予辛伐他汀对牙周组织中OPG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组。1)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置。2)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根据Fishcer等人的方法,在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牙颈部用3~0丝线龈缘水平进行结扎,28d后诱导形成大鼠牙周炎,牵引其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实验组在加力装置去除前1d开始,腹膜下注射辛伐他汀,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次/d,分别保持1、3、7、14、21、28d后处死,免疫组化染色配合定量分析方法观察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近远中侧OPG的表达变化。结果:移动牙近中牙周组织OPG的表达在加力结束后逐渐减少,第7天时阴性对照组低于空白对照组,14d后两组均有少量增加;远中侧阴性对照组OPG的表达在加力结束后1、3d变化不明显,而实验组OPG的表达逐渐增加,但在21d后变化不明显。相同时间段比较,实验组OPG表达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能够增加牙周炎大鼠正畸牙移动后牙周组织中OPG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D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根的发育时序。方法选择刚出生的8只SD大鼠进行饲养,在出生后0、5、10、15、20、25、30、35d各取1只处死,分离下颌,制成石蜡切片,染色,40倍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结果出生后0~10d,SD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形成上皮根鞘,但无牙根硬组织形成;出生后15d,牙根硬组织开始形成;出生后35d,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根发育完成。结论SD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根发育过程与人类相似,且发育时间大大缩短,是研究人类牙根发育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免疫抑制鼠和正常鼠根尖周炎中IL-1α、TNF-αmRNA表达,了解免疫抑制对根尖周炎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分成实验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周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上、下颌磨牙开髓,分别于术后3、7、14、28d取根尖周组织,用RT-PCR方法检测IL-1α和TNF-αmRNA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7d根尖周组织中即有IL-1α和TNF-αmRNA表达,14d达高峰,28d有所下降;对照组呈与此相似的动态过程,两者间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对根尖周炎中IL-1α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咬合创伤大鼠颞下颌关节囊神经中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的表达变化。方法: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面粘接正畸方丝,使咬合抬高约0.5mm,形成右侧磨牙早接触的创伤性咬合。分别于建模后1,3,7,14,28d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测定各组大鼠颞下颌关节囊神经PGP9.5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1d组关节囊神经PGP9.5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3d组明显升高(P<0.05),7d达到峰值(P<0.05),14d、28d逐渐降低。1d组关节囊神经PGP9.5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3d达到峰值(P<0.05),7d、14d、28d逐渐降低。结论:咬合创伤早期关节囊神经PGP9.5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升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在大鼠根尖周炎发展各阶段表达的变化与根尖周病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一侧下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对侧下颌第一磨牙作为对照组;术后1、3、7、14、21d处死动物,拍摄颌骨x线片,计算根尖周骨破坏面积;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根尖周组织中RANKL、OPG的表达。结果:根尖周骨破坏面积自术后3d开始显著增大,21d达到峰值,呈时间依赖关系;RANKL的表达量在3d组明显增高,7d组表达量到达峰值,14d组开始下降;OPG的表达量在1d组即出现有显著性上升,3d组表达趋于平缓,21d组达峰值。RANKL、OPG的变化与根尖周病变发展的变化趋势有着显著相关性。结论:RANKL/OPG系统在根尖周炎炎症性骨质破坏机制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通过研究Herbst矫治器引导成年大鼠下颌前伸后髁突软骨RUNX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Herbst矫治器应用于成年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60只14周龄雄性SD大鼠,根据实验周期(3、7、14、21和30 d)分为5组,每组内随机分为实验组(6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大鼠全天佩戴Herbst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对照组大鼠不佩戴矫治器.实验后3、7、14、21和30 d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取右侧髁突组织,免疫组化检测髁突软骨中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观测时间的延长,对照组中大鼠髁突软骨RUNX2表达的IOD值呈现递减趋势,但各时间点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3d组外,其余各时间点实验组大鼠髁突软骨RUNX2表达的IOD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在21d时,其IOD值与对照组相差幅度最大.结论 Herbst矫治器能够诱导成年大鼠髁突发生适应性改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小鼠髁状突形态发育及此过程中RUNX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取胚胎14.5d(E14.5)至出生后7.5d(P7.5)的小鼠下颌骨,制备髁突矢状位切片,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蛋白表达分布。结果:E14.5开始,髁突间充质细胞聚集,而后逐渐分化出完整的软骨细胞分层,髁突逐渐由半圆变扁平。免疫组化示RUNXl、2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增殖层、前软骨细胞层及部分肥大层细胞,RUNX3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前软骨细胞层及肥大层。髁突前后部,RUNXl、2在前软骨细胞层的信号强度较肥大层更高。RUNX整体的表达呈现双峰曲线。结论:髁突前后部成熟较晚,更易发生改建。RUNXl、2协同作用于软骨细胞分化早期,RUNX3调节作用于软骨细胞成熟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功能矫形前伸大鼠下颌对青春期大鼠咬肌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实验组大鼠佩戴自制的上颌功能矫治器,对照组不戴,分别在实验第3、7、14、21 d处死大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两组大鼠咬肌中TrkB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3 d组、7 d组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和mRNA的表达虽有增强,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实验14 d组、21 d组TrkB免疫组化阳性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其mRNA表达结果亦同样高于对照组。结论:随着功能矫形前伸下颌时间的延长,TrkB表达含量逐渐增加,TrkB参与了咬肌在下颌前伸中的适应性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DLX1基因在人牙齿发育中的表达模式,确定DLX1转录子亚型。方法:提取人牙胚总RNA,利用巢式RT-PCR技术克隆DLX1cDNA序列;制备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检测人磨牙发育不同时期DLX1的表达情况。结果:人牙胚中表达的DLX1为转录子亚型1。在表达模式上,11周、14周、17周和19周4个不同发育时期磨牙均有DLX1表达,11周和14周少量表达于牙上皮和间充质,17周依然在牙上皮和间充质中表达,但表达增强,19周表达主要集中在内釉上皮细胞。结论:DLX1在人牙齿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表明DLX1可能是人类牙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Dycal和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在大鼠磨牙直接盖髓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的表达变化。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及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进行。42只雌性Wistar大鼠双侧上下第一磨牙分别用Dycal和MTA直接盖髓,在各观察时点(盖髓后12h及1、3、7、14、21、28d)处死动物取材,进行B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各组标本中BMP-2阳性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和Dunnett-t检验。结果在正常牙髓组织中BMP-2表达呈阴性,Dycal和MTA直接盖髓后12h牙髓中BMP-2出现低水平表达并逐渐增强,7d时达到高峰,14d后表达开始下降,至28d时接近正常水平。MTA组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较Dycal组连续且致密,7、14d时MTA组BMP-2表达强度高于Dycal组。结论MTA组形成修复性牙本质较Dycal组连续且致密,BMP-2的表达高于Dycal组;MTA可能通过调节BMP-2的表达参与诱导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BMP-2的表达强度可能影响了牙髓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的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发育过程中蛋白表达差异谱,分析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为进一步认识髁突软骨生理性及病理性生长改建的信号调控机制提供相关信息。方法:收获出生后1、7、14、28 d共4组SD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软骨细胞。提取各组软骨细胞总蛋白,采用i TRAQ标记定量蛋白,2D nano-HPLC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获取出生后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发育过程中差异蛋白的表达谱,所得数据用MASCOT软件处理,筛选样本之间有意义的差异蛋白,运用GO法及David软件进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共鉴定137种具有可信度表达的蛋白,有44种蛋白参与至少27条KEGG信号通路,其中ECM-受体相互作用、焦点粘连、actin骨架调节、Ca2+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Gn RH信号通路、肌醇三磷酸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以及核糖体等信号通路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鼠髁突软骨发育中,各信号通路蛋白在时间、空间上差异性表达,共同形成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