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腹外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经手术证实的腹外疝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6例腹外疝中,腹股沟斜疝83例,直疝5例,脐疝3例,切口疝、白线疝各2例,股疝1例,其中11例(斜疝嵌顿10例,股疝嵌顿1例)诊断为嵌顿疝,2例诊断为绞窄性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为肠管68例,大网膜28例;3例嵌顿疝发生肠坏死.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腹外疝可清晰显示疝囊及其内容物,并能对可复性疝与嵌顿性疝作出鉴别,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诊断腹外疝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腹外疝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100例腹外疝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并经手术证实。结果本组病饨100例,其中腹股沟斜疝80例,直疝10例,股疝8例,切口疝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8%。结论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腹外疝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腹外疝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声像图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行超声检查,观察疝块的各项指标,包括大小、内部回声、形态及周边情况等,并用CDFI观察疝内容物的血流信号。结果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声像图多表现为阴囊内肿块,疝囊内容物以肠袢最为常见,超声可显示增厚的肠壁及肠腔内无回声区(积液)。CDFI:疝内容物血流信号较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地检出新生儿嵌顿性斜疝,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对嵌顿性斜疝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腹股沟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10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检查。结果100例腹股沟疝均经手术确诊,其中16例难复性斜疝发生嵌顿形成绞窄性疝。90例为腹股沟斜疝,10例为腹股沟直疝。经超声检查确诊96例;误诊4例,其中1例疝内容物为大网膜,疝囊内有渗出液,超声误诊为鞘膜积液,2例绞窄性腹股沟斜疝超声误诊为腹股沟脓肿,1例女性腹股沟斜疝患者误诊为股疝。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地获得腹股沟疝的二维图像,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观察疝性包块内的血流分布情况,从而提示腹股沟疝有无嵌顿及绞窄,为临床决定手术方式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女婴腹股沟卵巢嵌顿疝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对疝内容物包含卵巢的女婴腹股沟嵌顿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5例经手术证实的疝内容物包含卵巢的女婴腹股沟嵌顿疝的超声表现。结果24例患者腹股沟区均探及典型卵巢回声,诊断符合率96%;1例患儿腹股沟区探及肠管回声,而手术所示疝内容物为小肠、左侧卵巢及输卯管:其中2例嵌顿卵巢内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手术发现卵巢已坏死。结论超声能清晰检出腹股沟区嵌顿的卵巢回声,是诊断卵巢嵌顿疝的有效方法,且可探及疝内容物的彩色血流信号,对卵巢嵌顿性疝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腹股沟斜疝临床诊断中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到2019年5月本院接诊的腹股沟斜疝病患50例为对象,并对其施以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综合分析50例病患的检查结果,同时对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结果:50例病患超声诊断的结果提示腹股沟斜疝,和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相符,其中,绞窄性疝有3例、易复性疝有29例、嵌顿性疝有14例、难复性疝有4例。超声声像图显示,腹股沟部位腹壁层中存在疝囊,且疝囊近端经疝囊颈和腹腔相通,而远端则是盲端。经高频彩超检查可见,若疝内容物是肠管,可见肠腔内容物、肠管管壁特点和气体回声等,且肠壁存在多条的彩色血流,若内容物是大网膜,可见筛网状的回声团亦或者是簇状的杂乱回声团,同时伴有斑点状的彩色血流。对于绞窄疝和嵌顿疝病患来说,其疝中彩色血流均发生改变。精索与疝囊后壁相贴,腹壁下动脉位于疝囊后方以及疝囊颈内侧。结论:于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诊断工作当中合理运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能够将内容物性质清楚地显示出来,并能为患者手术方案及时的提供重要指导,另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还能为疾病的鉴别诊断、预后评估与内容物损害程度的判定等提供较为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嵌顿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S)对小儿嵌顿性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DS对20例嵌顿疝患儿进行检测。结果 应用CDS诊断嵌顿疝敏感性100%;特异性100%;确定疝内容物为卵巢或含气肠管的标准性性100%。CDS显示疝内容物、睾丸血流灌注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 CDS可显示疝内容物、睾丸的形态变化的血流灌注,是嵌顿疝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白线疝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并结合乏氏动作对32例白线疝患者进行检查。结果32例中超声诊断为可复性疝5例,难复性疝27例;疝内容物为大网膜25例,脂肪组织6例,大网膜和肠管伴有积液1例,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超声显示上腹部白线部位连续性中断或白线与壁层腹膜连续性中断,断端(疝环)直径〈0.5 cm者6例,0.5-1.0 cm者24例,〉1.1 cm者2例,与手术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7%。结论高频彩超能清晰地显示白线疝的二维图像,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乏氏动作,能明确诊断疝是否嵌顿及嵌顿的程度,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的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与临床价值。方法 高频彩超检查25例腹股沟斜疝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腹股沟斜疝表现为腹股沟区腹壁层内见疝囊,其近端通过疝囊颈与腹腔相通,远端为边界光整的盲端。高频彩超显示疝内容物为肠管时呈多层中高回声,肠壁有多条彩色血流;内容物为大网膜时呈不均质点状中高回声,伴斑点状彩色血流。嵌顿疝内的彩色血流有不同程度改变。腹壁下动脉在疝囊的后方、疝囊颈的内侧。精索紧贴疝囊的后壁。结论 高频彩超能显示腹股沟斜疝内容物性质。彩色血流动态与嵌顿疝有一定关系,对临床判断内容物损害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自动超声容积断层扫描和传统超声检查在腹外疝诊断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对83例疑为腹外疝患者分别进行自动超声容积断层扫描(UVAS)及传统超声检查,通过UVAS的切面(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以及传统超声的二维图像和彩色多普勒技术,对扫查区域的立体结构、疝环位置、疝囊、疝内容物及回纳途径进行观察,判断腹外疝的类型,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在腹外疝的诊断和分类中,与传统超声检查相比,UVAS诊断腹壁切口疝和难复性腹股沟疝的符合率更高.结论 UVAS具有传统超声无法显示的组织冠状面图像,为临床医师提供了立体三维的客观影像依据,对腹壁切口疝和难复性腹股沟疝的诊断比传统超声检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白线疝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白线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证实的白线疝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本组所有疝囊均位于脐上,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白线部位疝孔的位置和大小[(1.52±0.8)cm]、疝内容物大小及囊壁的有无,疝内容物表现为腹膜外脂肪低回声(4/16)、网膜高回声(10/16)或伴有肠管回声(2/16),彩色多普勒显示(11/16)的疝颈内有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白线疝准确诊断,判断疝内容物,并显示疝入血流信号,对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嵌顿疝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常因排尿困难、便秘、剧烈咳嗽等使腹压突然增高,大量疝内容物进入疝囊不能还纳,发生嵌顿,疝内容物长时间嵌顿易发生绞窄坏死,因此嵌顿疝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治疗,松解疝环,解除嵌顿,并视术区组织状况决定是否行疝修补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通过缝合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来加强腹股沟管前后壁,缝合后局部张力较大,容易撕裂组织,愈合差,而致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13.
高频超声诊断腹股沟斜疝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声高频探头,探头频率7MHz,观察腹股沟疝的超声结构特征。结果 疝内容物回声主要表现为小肠和大网膜,与手术结果相同。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疝内容物及疝颈,并可确定有无嵌顿及提示肠绞窄。  相似文献   

14.
腹股沟斜疝及其合并症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腹股沟斜疝及其合并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9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术前的临床和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腹股沟斜疝59例中属可复性斜疝39例,滑动性斜疝3例,嵌顿性斜疝15例(其中嵌顿疝合并睾丸扭转1例,合并鞘膜积液3例),以及斜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4.92%.结论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能显示腹股沟斜疝内容物及其血供情况,并及时发现有无合并症,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频超声对股疝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股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探头,探头频率6~12MHz,观察26例股疝患者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右侧12例,左侧14例。包块大小2.0cm~5.9cm。疝内容物20例为大网膜,6例为小肠。9例为嵌顿性疝,3例为绞窄性疝。结论高频超声可显示疝囊、疝颈、疝内容物及覆盖组织,判断股疝内容物为大网膜或小肠,提示有否嵌顿或绞窄,对股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在带有污染的Ⅱ、Ⅲ类切口中置入聚丙烯网片对腹外疝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7例腹外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为嵌顿性腹股沟疝术中发现小肠坏死,作小肠部分切除,再用聚丙烯网片作无张力疝修补术。1例为三次消化系统手术后发生二处横结肠瘘合并切口疝,再手术切除部分横结肠,切口以聚丙烯网片作切口疝修补术。1例切口疝术中结肠割破及1例腹股沟疝切口上方2cm有结肠造瘘口,均以聚丙烯网片作疝修补术。7例病人切口内均放置引流物,术前、术后均全身应用抗生素3~5天。结论 7例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随访5~29个月,均未有疝复发。结果 聚丙烯网片组织相容性好,无明显排异反应,抗感染力强,只要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得当,即使网片安置在Ⅱ、Ⅲ类切口中也不易发生感染。在带有污染的切口内应用聚丙烯疝修补材料治疗腹外疝是可行的,且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腹外疝是腹内脏器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而成。根据不同的部位分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白线疝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腹股沟疝大网膜嵌顿伴化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小儿腹股沟疝大网膜嵌顿伴化脓的声像图表现,并对其伴随的睾丸及其他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误诊1例,其余12例的声像图特点为疝囊内不均质中强回声区内见多个不规则、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可呈网格状,通过疝囊颈与腹腔相通。中强回声及无回声区内均未见血流信号。13例中12例伴有1种或多种并发症。结论小儿腹股沟疝大网膜嵌顿伴化脓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高频超声可作出正确诊断,同时可检出睾丸情况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儿童阴囊急症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表现。方法 采用彩色高频超声观察60例阴囊急症患儿阴囊及其内容物的形态学表现及血流状况。结果 超声提示附睾炎25例,附睾丸炎12例,睾丸附件扭转15例,嵌顿疝5例,睾丸挫裂伤1例,急性阴囊感染2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早期监督诊断儿童阴囊急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股疝的治疗。方法对2000年至2005年间21例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股疝病人采用一期无张力修补。结果全部病人顺利康复,无复发。结论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股疝采用一期无张力修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