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组20例用了同种骨移植,有79%的成功率。这种类型的植骨能解决一些下颌骨的外科手术问题。用不同形式的骨移植如自体骨、同种骨、异种骨、松质骨、皮质骨和骨髓的单独使用,或与不同方法相结合的使用或借助金属托盘的使用,成功的程度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在使用自体骨和骨髓时无需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自体骨移植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单纯骨移植中移植骨的作用;血管化骨移植中骨膜供血与骨髓供血的区别;单纯骨移植和血管化骨移植在愈合、移植骨成活、机械强度等方面的自身对照研究。大量资料表明血管化骨移植在各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骨移植。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体完全摘除所造成的大型缺损,需要移植有高度生骨能力的骨移植体。近十年来,已经发现自体新鲜造血骨髓是最合适的移植材料。但是,可以利用的纯造血骨髓量是很少的。而且,全部可利用的髂骨嵴骨髓和骨松质的总量也不够修复大型下颌骨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单纯块状自体骨移植与自体骨 GBR技术水平骨增量效果.方法:20 例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了牙槽嵴骨增量手术,其中8 例患者仅采用下颌骨颏部供骨Onlay植骨(A组),12患者采用自体骨移植 GBR技术(B组).骨增量后牙槽嵴的厚度分别在术后即刻以及术后4~6 月进行了测量.结果:2 组患者皆在术后4~6月出现了移植骨的吸收,A组患者出现的骨吸收较B组患者更为明显(P<0.01).结论:自体骨移植 GBR技术骨增量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自体骨移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自体同源骨移植治疗根尖周病骨缺损的效果。18例患者在行根尖刮治术同时接受自体同源骨移植,自体同源骨来自上颌梨状孔边缘骨。随访结果表明:术后局部反应较轻,骨缺损修复较快。术后6个月根尖肉芽肿的治愈率为100%;根尖囊肿的治愈率为92.31%。提示自体同源骨移植是根周手术较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移植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上颌窦底提升中的“金标准”。然而,供区的医源性二次损伤、来源有限、易吸收和并发症风险高等问题限制了单纯性自体骨在临床中的应用。寻找和选择良好的自体骨替代材料成为骨增量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同种异体骨移植物、异种骨移植物和异质骨移植物三类骨代用品的特点,以及上述骨代用品植入上颌窦底后相应种植体的留存率进行总结性概述。  相似文献   

7.
骨移植的生物材料主要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异种骨。自体骨移植无排斥反应,骨愈合快,效果满意。由于自体骨移植增加手术创伤,并可发生某些并发症,故近年来同种异体骨受到重视,但骨来源困难,对供骨者术前检查复杂,并可能给受者带来某些传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自体同源骨移植治疗根尖周病骨缺损的效果。18例患者在银行尖刮治术同时接受自体同源骨移植,自体同源骨来自上颌梨状孔边缘骨。随访结果表明:术后局部反应提示自体同源骨移植是根周手术较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非血管化自体骨游离移植中骨生成和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骨移植是骨缺损整复的常用方法.自体骨移植后的骨愈合涉及骨生成、血管生成和骨质改建等方面,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就以上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生物陶瓷修复牙周骨缺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就用于修复牙周骨缺损的生物陶瓷之选择,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以及有关的生物陶瓷特性加以综述。一、问题的提出修复牙周病引起的骨缺损一直是牙周病治疗的棘手问题。用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诱导骨形成以修复骨缺损,是临床上常用的有一定疗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用自体骨移植,口内取骨量有限,要取得足够的自体骨,常需自其它部位进行手术取骨。这既增加患者痛苦,也不易为患者所接受。术后可能发生牙根吸收和粘连。异体骨移植克服了自体骨移植的缺点,但异体骨有抗原性,使用前需经一定的处理,贮藏需一定的条  相似文献   

11.
BMPs诱导成骨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颌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颌骨缺损的治疗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组织工程骨。自体骨移植过程中会对自身的组织造成新的创伤,而且很容易受到可移植骨量的限制以及塑形的困难;异体骨的移植中会出现免疫反应的问题;所以众多的研究现在集中在组织工程骨。在这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环状自体骨移植对严重牙槽骨吸收同期种植的骨增量手术方法。方法:9例重度牙槽骨吸收患者接受了环状自体骨移植,同期植入12枚种植体。结果:所有种植体均成功植入,初期稳定性好,全部Ⅰ期愈合,术后X线片显示骨愈合良好,垂直骨骨高度增量3.68-6.17mm。平均骨增量高度4.70mm。结论:环状自体骨用于严重牙槽嵴的吸收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手术方法简单,周期短,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骨移植再生是牙周组织再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骨移植的材料经历了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人工合成骨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变化。本文对各种骨移植材料及其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外伤、感染、糖尿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病症所引起的骨量不足、种植条件较差的现象在临床中极为普遍,骨增量技术应运而生.骨移植是最常用的骨增量技术,主要来源包括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材料和人工合成骨材料.近年来,自体牙由于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及易获得性,逐渐成为一种新兴骨替代材料.该文比较了近年发表的关于不同类...  相似文献   

15.
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骨移植是下颌骨缺损最常用的修复方法。为了寻找理想的自体骨源,近年来人们进行了积极探索。自体血管化腓骨、自体松质细胞骨、自体颅骨、自体冷冻病变下颌骨和自体脱钙骨等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良好,但也存在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下颌骨缺损重建植入材料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对 3 0年来我院经治患者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评价下颌骨缺损重建中不同材料、方法和不同缺损部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武汉大学口腔医院近 3 0年下颌骨缺损修复患者 467例进行随访。结果 :回访 3 95例 (84.6% ) ,男 2 3 8例 ,女 15 7例 ,年龄 4~ 72岁。 3 95例患者中植入非生物材料者 10 1例 ,骨移植者 2 94例。骨移植组骨生长状况明显优于非生物材料组 (P <0 .0 1)。面部外形和张口度的恢复效果依次为 :冷冻自体病变骨与髂骨复合移植 (FALB IBCG)优于单纯髂骨移植 ,冷冻自体骨、肋骨移植优于羟基磷灰石、有机玻璃。结论 :自体骨移植成骨快 ,FALB IBCG面部外形恢复好 ,非生物材料在特殊情况下是一种较好的替代移植物  相似文献   

17.
骨移植材料有自体、异体和异种骨及非生物代用品等,目前仍以自体骨最为理想。但由于自体骨取骨量有限,增加创伤,且可能引起并发症,因此异体骨也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异体骨移植能否成功,取决于对异体骨的处理与安全库存。本文对异体骨的获取、处理、贮存及库存骨的临床安全性等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梁超  李钧 《北京口腔医学》2018,26(3):168-171
为解决缺牙区骨量不足的问题,通常会在种植手术中通过骨移植来增加牙槽骨骨量.目前,骨移植材料种类繁多,但自体骨骨屑在骨增量手术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临床上常用的自体骨骨屑获取方法,回顾了自体骨骨屑的不同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使用椅旁拔除的自体牙,即刻制备为骨移植材料,用于牙槽嵴骨增量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拔除患者因龋坏或牙周病无法保留的废弃牙、阻生牙,在椅旁即刻制备为粉状或块状骨移植材料,用于重建缺损牙槽嵴,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二期手术及种植修复完成后对治疗的预后,影像学检查和种植体存留率进行评估。结果:临床观察显示所有病例骨增量区创口愈合良好,无骨增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全景片及CBCT显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所有种植体在功能性负载后3~6个月的观察期内无一例失败,种植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存留率100%。结论:椅旁即刻制备的自体牙骨移植材料,成骨效果良好,可用于牙槽嵴骨缺损的重建,有望成为继自体骨和人工骨移植材料之后,又一种新型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0.
自体骨移植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广泛应用,而自体髂骨因松质骨丰富,并可获得较大的骨块,是自体骨移植的最常用供骨部位。本文就我院1980年以来进行的38例自体髂骨移植的经验进行总结,着重分析和讨论供骨区并发症。 临床资料 一、性别和年龄 接受自体髂骨移植的38例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53岁,21~30岁的患者最多(20例,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