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颅脑外伤后首次CT扫描颅内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发现颅内血肿,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后常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能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与否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徐群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40-141
<正>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患者首次CT扫描颅内未发现血肿的部位,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或手术发现了新的血肿。其发病率约1%-10%,多见于年龄较大的颅脑外伤患者,对于此类入院时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我们容易忽视动态观察,但颅内血肿一旦发生,往往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且增加死亡率和病残率。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本文总结我科近3年来4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CT复查对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2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动态观察。结果发现迟发性病变32例占16.67%。其中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脑内血肿15例,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4例)占13.02%,迟发性脑梗死7例占3.65%。结论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动态观察,能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急性颅脑损伤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急性颅脑损伤经治疗 (包括术中、术后 )病情无改善而恶化者行头颅 CT检查或钻颅探查。结果 :治疗 18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死亡 2 8例 ,死亡率 15 .6 %。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保守治疗过程或术中、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迟发性血肿形成的可能 ,宜尽早复查头颅 CT或钻孔探查 ,早诊断早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随着颅脑外伤增多及CT检查的普及,临床医生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认识逐渐得以提高和重视[1]。1998年5月—2003年4月,本院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3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8例;年龄4~72岁,平均47.1岁。其中车祸伤19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3  相似文献   

6.
在颅脑外伤中 ,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较差 ,及时正确诊断可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和伤残率。现将我院近 2年来收治的 56例该类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颅脑外伤患者共 71 8例 ,应用GE .MAX -Ⅱ型全身CT机 (常规轴位扫描 ,层厚、层距 5~ 1 0mm)复查 1 83例 ,其中 56例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 ,男 42例 ,女 1 4例 ;年龄 1 1~78岁 ,平均 41 .2岁。检查时间 :首次在伤后 2 0min~ 1 5h ,复查在伤后 2 4~ 72h。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时间 :伤后 2 4h4例 ,48h 49例 ,72h 3例。2 结  果56例首次检查发现 :脑肿胀 3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5例 ,…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颅脑外伤后首次CT扫描颅内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发现颅内血肿,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是指外伤后首次CT未见血肿,经过一段时间才出现的颅内血肿;或首次CT有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新的血肿。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随着CT扫描应用的普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迟发血肿往往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早期观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护理尤为重要。1998-2005年我科收治了48例DTIH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系指头部外伤后患者首次CT扫描颅内未发现血肿部位,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或手术发现的新血肿。随着CT应用的普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这种迟发性血肿往往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及及时观察,因此,掌握本病的护理观察要点就显得特别重要。现将笔者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erebral haematoma,DTICH)是指头部受伤后经多次CT扫描证实原脑内无血肿的部位出现了血肿。我院于1989年5月~1995年5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6例,占同期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5.9%。  相似文献   

11.
颅脑外伤迟发性颅内出血是指颅脑损伤后,首次CT扫描未发现血篷肿或出血,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CT扫描、手术、尸解发现的血肿或出血,诣或在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血肿或出血,后其他部位又出现血肿或出掳血。随着CT的普及,外伤性迟发颅内出血的发现率由0.3%-1%上3升到29%,Oertel等报道颅脑外伤患者迟发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高达20%-50%,并且此类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如发现不及时可能会造区成不可逆的脑损害,丧失手术抢救的最佳时机。因此,对于颅脑外伤患纠者严密观察与护理,及早发现临床上不易察觉的异常症状及体征,是提移高迟发性颅内出血发现率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急救月中心救治的1例颅脑外伤迟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报告如下。噼颅脑外伤迟发性颅内出血是指颅脑损伤后,首次CT扫描未发现血肿或出血,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CT扫描、手术、尸解发现的血肿或出血,或在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血肿或出血,后其他部位又出现血肿或出血。随着CT的普及,外伤性迟发颅内出血的发现率由0.3%一1%上升到29%[2],Oertel等报道颅脑外伤患者迟发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高达20%-50%,并且此类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如发现不及时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丧失手术抢救的最佳时机。因此,对于颅脑外伤患者严密观察与护理,及早发现临床上不易察觉的异常症状及体征,是提高迟发性颅内出血发现率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急救中心救治的1例颅脑外伤迟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龙川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发生迟发性脑出血的患者28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不同时段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指标变化,找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引发迟发性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并对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发生术后迟发性脑出血情况通常具备以下特征: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大多在8分以内,头颅CT诊断显示存在多发脑挫伤、对冲伤或颅骨骨折的情况,需为患者及时进行再次手术并做术后的随访工作。本研究28例患者中应用单纯血肿清除术有15例,应用去骨瓣减压术有13例,均出现术后迟发性脑出血情况。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APTT、TT两项指标术前与术后、术后与再出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个月为患者安排随访,发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有13例,中残有10例,重残有2例,植物生存有2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GCS、凝血功能指标。结合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际情况,医疗人员要及时发现存在迟发性脑出血的隐患,术中清除迟发性颅内血肿,才能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概念在1977年根据CT扫描结果首次提出,指头部外伤行首次影像学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检查或血肿清除后在脑的不同部位又发现血肿,其临床常见但易轻视。由于本病的发展过程无一定规律性,出血量多少也不尽相同,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现总结我院外伤性颅脑损伤有CT复查的20例病例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常造成伤口广泛渗血、迟发性颅内血肿和颅内血肿复发。2005年5月-2006年4月本院共收治颅脑损伤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8例,入院当时GCS评分为6~10分,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原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经治疗8例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颅脑外伤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理疗及针刺等综合治疗。结果 16例患者在3周~3个月内逐渐恢复,痊愈13例,好转3例。结论颅脑外伤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时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颅脑外伤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理疗及针刺等综合治疗.结果 16例患者在3周~3个月内逐渐恢复,痊愈13例,好转3例.结论 颅脑外伤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时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7年1月~1998年1月经头颅CT检查资料完整的颅脑损伤520例,其中对35O例颅脑损伤进行了连续CT扫描观察,发现一些颅内迟发性病变,就连续CT扫描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至临床资料本组连续CT扫描35O例,其中男3O5例,女45例。年龄5个月~80岁。首次扫描发现硬膜外血肿jOh例,硬膜血肿85例,脑内血肿42例,脑挫伤脑肿胀6O冽.硬膜下积液1O例,正常44例,其中脑挫伤并脑内血肿20例。连续CT扫描发现首次扫描诊断为颅内血肿和单纯脑挫伤病例中经CT追踪检查发现迟发性脑内血肿96例,迟发性硬膜下血肿14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8例,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救治方法。方法:随机择取我院两年内收治的20例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给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静脉快速滴注,降低颅内压,并行急诊手术治疗,手术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和血肿清除。结果:急性弥漫性脑肿胀8例(40%),对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7例(35%)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5例(25%)。术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5例(25%),中残8例(40%),重残4例(20%),死亡3例(23.1%)。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较多,术中继发颅内血肿形成,外伤致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脑外伤后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长时间脑疝后脑组织缺氧等是颅脑损伤中脑膨出的主要原因,认真分析病因并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颅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见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CT检查发现血肿,或清除血肿后在不同部位发现血肿。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9月共收治DTICH23例,由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伤后患者首次CT扫描颅内未发现血肿的部位,经过一段时间后,一般在2~3d之内,再次CT扫描发现的新血肿,或是手术清除血肿后不久又在颅内其他部位发现血肿。随着CT扫描应用的普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这种迟发血肿往往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