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病例女,43岁,以“体检发现肝脏肿物约2周”为主诉入院。超声检查:肝实质回声不均,内可见多发小高回声,无声晕,未见血流信号。肝右后叶可见混合性回声,范围约15.3cm×15.9cm×14.0cm,以高回声为主,未见明显无回声,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晰,与周边肝脏组织分界欠清晰,无明显外凸感,其内可见点状血流,可测及动脉频谱,肝中静脉及肝右静脉受压变细,肝总动脉显示,结合病史疑诊断为肝脏实质占位性病变及血管瘤(图1,2)。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0岁,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入院.体检:上腹部压痛,肝区叩痛,剑突下触及肝脏5 cm.超声检查:肝左叶体积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范围约25.3 cm×20cm,肝内回声明显不均,可见不规则实性回声,间以多房囊状结构,并可见分隔稍厚且厚薄不一致.部分囊内可见致密较强点状回声,探头加压可见光点浮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肿物内可探及较丰富动静脉血流信号(Vmax 21 cm/s,RI 0.6),肝右叶大小及形态结构未见异常.超声诊断:肝左叶巨大囊实性占位病变(恶性倾向).CT检查:肝左叶可见25 cm×15 cm×15 cm囊实性低密度灶,形态不规则,内密度欠均匀,CT值约15~20 Hu,边界清,增强扫描示病灶实性部分及囊壁强化且不均匀.手术所见:肝左叶巨大,占据左中上腹,其内可见2个肿块,大肿块大小21 cm×16 cm×10 cm,呈暗红色,肿块内可见多个囊腔,最大囊腔直径7 cm,小肿块大小14.5 cm×9 cm×7 cm,悬垂于大肿块下方,灰白色,表面呈结节状,经钝性分离切除左半肝.病理诊断:肝脏恶性间叶组织肿瘤(恶性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性 ,4 1岁。体健 ,体检行 B超检查。采用东芝 14 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探头频率 3.7MHz。超声所见 :肝影增大 ,外形不规整 ,肝右叶内可见一大小约2 2 cm× 18cm× 16 cm回声增强团块 ,边界清晰 ,包膜完整 ,不光滑 ,周边无声晕 ,呈分叶状 ,回声不均匀 ,加压后团块不变形 ,团块周边为正常肝组织回声 (图 1)。CDFI显示 :肿块周边无明显血流包绕 ,肿块内血流丰富 ,有血流增多倾向。超声印象 :肝右叶巨大实性占位性病变 (结合病史考虑为良性肿瘤 )。 CT、MR印象 :肝右叶占位性病变 ,巨块性肝癌可能性大 (图 2、3)。手术所见 :肝脏增…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75岁.自扪右上腹部肿块就诊.超声检查:右上腹部可见一巨大不规则低回声肿块,上界达膈顶部,下界达右下腹.大小约18.7 cm×13.0 cm×12.9 cm,可见包膜回声,上界被肝脏包绕,与肝脏分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增强与减低区,边缘处可见片状无回声区,肿块下极内部可见多条短线状强回声.饮水300 ml线状强回声分离,内呈无回声区,范围逐渐扩大,其前方可见游离气体回声(图1).另肿块可随腹压的增减上下移动.CDFI: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丰富动、静脉血流信号.动脉Vmax:52 cm/s,RI:0.70.超声提示:右侧腹部巨大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来自胃肠,间质瘤可能性大.病理结果:十二指肠间质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小儿肝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9例小儿肝脏肿块进行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特点在超声引导下对肝脏肿块进行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9例小儿肝脏肿块巨大,为74 mm×63 mm×68 mm~105 mm×83 mm×87 mm,平均(89.9±8.3)mm,位于肝右叶14例,同时累及肝左右叶5例;肝内肿瘤多呈单个球形(12例)或分叶状融合的实性肿块(7例);边界清,回声多不均匀(等回声6例,低回声3例,强回声5例,混合回声5例,8例伴有钙化,6例伴有出血坏死);肿瘤周边肝实质正常.超声引导下肿块穿刺获取病变组织均为一次成功(19/19),无并发症发生.病理分型诊断:胎儿型9例,胚胎型5例,胎儿型与胚胎混合型5例.结论 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在超声引导对小儿肝脏肿块进行穿刺活检安全有效,可对小儿肝母细胞瘤作出明确诊断,对指导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手术和治疗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孕妇,29岁.孕1产0,妊33周时在外院检查发现宫腔内占位,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示:胎儿头位,双顶径8.44 cm,心率145次/min.羊水指数14.4 cm.胎盘位于后壁,厚4.15cm,Ⅱ级.于胎盘右侧缘可见一低回声实性团块(图1)向羊膜腔突出,大小约8.23 cm×9.00 cm×10.75 cm,内部回声不均,可见点状、棒状高回声,血流丰富,并可见粗大的动脉性血流信号,其源于脐动脉.胎儿心脏检查显示全心扩大,右房、右室为著,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少量心包积液.肝静脉及门静脉内径增宽,静脉导管内径0.32 cm,流速0.32 m/s,频谱多普勒显示a波减低(图2),脐静脉出现博动性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妊娠晚期,活单胎,羊膜腔内肿块(考虑:①绒毛膜血管瘤;②畸胎瘤);胎儿全心扩大,心功不全(考虑肿瘤盗血致胎儿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5岁。肝区胀痛半年来诊,超声检查:肝右叶增大,表面光滑,实质内见约12cm×10cm的强弱不均的实性占位,边界尚清,后方回声偏强(图1)。B超提示:肝右叶实性不均质占位,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病理诊断:肝右叶囊肿出血。讨论肝囊肿出血较少见,B超声像图表现与海绵状血管瘤相似,应用彩色多普勒及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T:肝囊肿出血形成的肿块图1肝右叶囊肿出血声像图肝囊肿出血超声表现1例@刘霞!134000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市中心医院电诊科 @王婉$吉林省通化市防疫站 @王姣!134000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市中心医院电诊科…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72岁。体检发现右肝占位1周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肝病病史,饮酒史30余年。超声检查显示:肝Ⅴ~Ⅷ段实质内见一偏高回声肿块,大小约10.2cm×8.3cm×8.8cm,边界可辨,内回声不均,CDFI示:其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图1)。超声造影示肿块整体呈快进快出灌注模式,提示考虑原发性肝癌(图2)。肝脏增强MRI示:肝Ⅴ~Ⅷ段内见一巨大略长T1略长T2信号肿块影,弥散受限,边界尚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 ,7个半月。于 1月前患儿母亲无意中发现患儿右上腹肿块而就诊。查体 :腹部膨隆 ,腹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可触及巨大肿块约 1 0cm×1 0cm ,与肝脏相连 ,突向盆腔 ,质地硬 ,表面光滑 ,随呼吸上下轻度活动。超声检查 :上腹部囊实性占位 ,与肝脏关系密切 ,大小约 1 0cm×1 0cm(图 1 ) ,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和强回声团。超声诊断 :肝门部混合性包块 (畸胎瘤)。CT提示 :肝右叶巨大肿块外生 ,突向盆腔 ,大小约 1 0cm×1 0cm ,低密度 ,囊实性 ,可见部分钙化 (图 2 )。手术所见 :腹腔内巨大占位 1 0cm×1 0cm ,几乎充…  相似文献   

10.
现将对肝黏液性囊腺瘤误诊肝包虫病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5岁,青海西宁人,因体检发现肝右后叶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患者无任何不适;家中有养狗史。查体:腹软,肝脏肋下刚触及,表面光滑,无压痛。超声检查:于肝后右叶见一约14.3 cm×12.2 cm巨大囊性包块,囊壁较厚,囊内可见分隔光带,并可见多个0.4 cm×0.6 cm不规则实性稍强回声。CDF I:肝右后叶囊性占位内及周边未见彩色血流信号。CT平扫示肝右叶内多个大小不等囊性密度灶,囊壁边缘模糊,囊壁不规则增厚,囊内点片状、团状钙化,增强后病灶无明显强化。超声及CT均诊断为肝右后叶包虫合…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65岁。因胆囊结石多年行常规超声检查,于肝右前叶探及大小约10.2 cm×9.2 cm的实性低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较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内可见少许点片状无回声;CDFI:内部可见短棒状血流信号,周边可见环状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肝右叶实性占位(恶性可能性大)。入院检查:甲胎蛋白和糖类抗原阴性,肝功正常;CT提示肝右叶低密度强化影,考虑肝内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5 5岁。因发现右侧腹部包块 1月余来诊。查体 :右中下腹可触及一大小约为 12 .0 cm× 6 .0 cm× 5 .0 cm的肿块 ,质中等 ,活动度差 ,周围边界欠清晰。余腹部未见异常。声像图显示 :右侧中下腹可见一 12 .2 cm× 6 .1cm× 5 .3cm大小的不均质回声肿块 ,有包膜回声。其上极紧邻右肾下极前方 (图 1左 ) ,下极到右髂窝内 (图 1右 ) ;其内回声不均匀 ,可见条索状中等回声似漂浮在液性暗区中。超声提示 :右侧中下腹囊实性肿块 (考虑囊腺瘤 ) ,可能源自阑尾。手术所见 :在阑尾尖端有一似“鱼泡”样囊肿 ,包膜完整 ,表面光滑 ,内为胶冻状粘…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28天,发现腹腔占位3月余;孕22周时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腹腔内囊实性肿块,考虑良性畸胎瘤。入院后查体:体温37℃,呼吸频率22次/分钟,心率89次/分钟,神志清,反应一般,自主体位,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膨隆,腹壁静脉显露,右中上腹可触及约9.0 cm×8.0 cm×7.0 cm质硬包块,活动度可。超声检查:于右中上腹肝脏后下方探及约8.7 cm×6.9 cm×6.6 cm混合回声肿块,包膜完整,包膜内侧缘环绕无回声区,中央见约7.4 cm×6.8 cm×6.0 cm不规则实性部分;肿块回声不均质,内可见排列整齐的脊椎体骨化强回声(图1A)、双下肢骨化强回声(图1B)及双侧趾骨强回声,2支类股骨长约2.87 cm;CDFI示肿块内条状血流信号与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信号相通;超声提示:右上腹寄生胎。行腹膜后寄生胎切除术,术中于肝下方、小网膜后见约9.0 cm×8.0 cm×7.0 cm淡黄色肿瘤,包膜完整,门静脉及胆总管紧贴肿瘤表面,门静脉直径约0.5 cm,胆总管扩张,直径约0.5 cm,肿瘤供血血管为发自主动脉的细小动脉,直径0.1 cm,肿瘤血液回流入门静脉,回流静脉直径约0.2 cm。术后大体病理示畸胎样肿物约7.0 cm×6.0 cm×5.0 cm,可见双下肢、左上肢、口鼻轮廓及脊柱轮廓(图1C),头部为8.5 cm×4.5 cm×0.1 cm囊状结构,内外壁光滑;镜下示寄生胎外鳞状上皮纤维囊,内见骨、脂肪、呼吸道及神经上皮组织(图1D)。病理诊断:(腹膜后)寄生胎/小胎性畸胎瘤(WHO 0级)。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6岁。于我院健康体检时,超声表现:肝右叶囊实性改变,大小约11 cm×15 cm,呈分叶状,边缘清晰光整,实性部分探及丰富血流信号,以静脉血流为主,动脉频谱为低阻(图1)。另于肝右后叶扫及大小约1.3 cm×1.1 cm及1.2 cm×1.2 cm的稍高回声,边界清晰光整,内呈细小蜂窝状,肝左叶扫及大小1.2 cm×1.1 cm稍高回声,边界清晰光整,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肝内多发囊实性占位,考虑肝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超声检查先天性肝纤维化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35岁 ,因上腹部不适 2月余就诊。在当地医院B超及CT检查提示肝右后叶占位性病变 ,而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既往无慢性肝炎病史 ,未出现呕血或黑便等症状 ,有少量饮酒史。超声检查 :肝脏形态完全失常 ,表面呈大的分叶状及结节状 (图 1)。左叶增大 ,将第一肝门向右推移 ,肝实质回声不均匀 ,呈不规则高回声交错分布 ;肝右叶片状低回声区内可见血管正常穿行 ;右后叶增强CT显示强化区超声所见为不均匀扩张的肝静脉、肝动脉 ,但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 ,门静脉内径1.4cm ,肝动脉主干及肝内分支明显扩张 (图 2 )。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未见…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2岁。因肝区疼痛2天来我院就诊。超声所见:肝脏轮廓规则,于肝右叶及左内叶间可探及一巨大实性肿物图像(图1)。大小为:10.5cm×9.6cm,内呈多个分叶,轮廓尚规则,边界欠清晰,内呈中等稍强及稍低均匀回声,周边可见低回声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团块局部及周边可见丰富动、静脉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肝实性占位病变,肝癌(巨块分叶型),后经CT及穿刺活检证实。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8岁。反复右上腹痛6年余,门诊以“肝占位,胆囊炎,胆囊结石”收入院。查体:除肝脏于肋下约5cm。术前B超示右肝后叶9cm×6cm偏强回声团块,境界清楚,边缘欠规整,内部回声欠均匀(图1),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提示右肝脂肪瘤。CT示肝右后叶下段可见一巨大混杂密度影,内可见脂肪密度以及小片状高密度影,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并可见肝动脉血管及门静脉分支进入肿块内,首先考虑错构瘤。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肝后叶与右侧肾上腺之间,质地软且脆,直径约9cm,血供丰富,有假包膜,与右肾包膜粘连。术后病理所见,右肝部分灰…  相似文献   

18.
阑尾巨大囊腺瘤1例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5岁.因发现右侧腹部包块1月余来诊.查体:右中下腹可触及一大小约为12.0 cm×6.0 cm×5.0 cm的肿块,质中等,活动度差,周围边界欠清晰.余腹部未见异常.声像图显示:右侧中下腹可见一12.2 cm×6.1 cm×5.3 cm大小的不均质回声肿块,有包膜回声.其上极紧邻右肾下极前方(图1左),下极到右髂窝内(图1右);其内回声不均匀,可见条索状中等回声似漂浮在液性暗区中.超声提示:右侧中下腹囊实性肿块(考虑囊腺瘤),可能源自阑尾.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7岁,B超发现肝囊性占位1周。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彩超示:肝区光点密集增强,左内叶见55mm×51mm×59mm囊实性光团,后方回声增强(图1),CDFI未见明显血流。超声造影示:肿块包膜处轻微增强,其余各相均未见明显增强(图2)。提示:肝左内叶囊实性占位,考虑良性病变,囊肿可能。术中:肝脏无硬化,肿块位于四段,8cm×8cm×7cm,包膜完整,界清,切开为囊实性。病理:肝血吸虫病,内较多陈旧性血吸虫虫卵沉积,囊性病变为纤维包裹性凝固性坏死结节、出血及胆固醇结晶,未见明确肿瘤组织。讨论肝血吸虫病在超声上一般呈肝弥漫性病变图像,回声…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29 d.因“腹胀15 d,加重1d”人院.出生体质量3 1 50 g,否认产伤、窒息史,生后第10天出现腹胀,吃奶可,无呕吐.查体:下颌角可见1.5 cm×1.5 cm肿块,可见青紫血管纹,右脚内侧可见1圆形0.3 cm×0.3 cm青紫肿块,患儿外阴水肿,下肢水肿,B超示:肝脏明显增大,右肝斜径127 mm,肋下30 mm,表面平,肝缘变钝,未见明显正常肝组织回声,内可见大量无回声区,未见明显实质占位性病变.肝内血管显示欠清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图1).超声提示:巨肝伴回声改变,占位性病变可能,建议活检.临床根据患儿下颌角及脚内侧青紫肿块,首先考虑该疾病引起,腹部MRI提示:肝弥漫性占位.患儿出现恶病质,家属放弃治疗,致死亡,死亡诊断:新生儿肝肿大(重度):肝占位性病变;多发性血管瘤;低钠血症;新生儿重度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