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煜  宋永慧  舒进田 《甘肃医药》2013,(12):931-933
目的:探讨腹部B超检查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说明超声检查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性.方法:从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职业病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1546例体检者,进行腹部实质性脏器、子宫附件以及前列腺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人群职业病的检出率.结果:共检查出职业病患者3615例,检出率为31.32%,其中检出同时患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疾病的有1173例,占10.15%.其中肝异常检出率最高,占20.12%;胆囊异常17.53%;胰腺异常0.64%,脾异常5.07%;肾异常9.31%;膀胱异常检出率为1.17%;男性前列腺异常检出率为4.87%;女性子宫肌瘤检出率为12.86%,卵巢囊肿5.7%.结论:超声检查是职业健康体检肝、胆囊、肾、脾、膀胱、前列腺异常及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脏器疾病的首选方法,在腹部健康体检中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且具有简便、无创伤、快速及可重复等优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作为健康体检首选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8340例健康体检者的腹部超声结果。比较分析人数、性别、年龄等信息。结果本次健康体检的腹部超声检查中,脂肪肝的检出率最高。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5)。肝囊肿、胆囊息肉、肾囊肿、脾肿大4种痰病的患病率也是男性高于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胆囊痰病的患病率有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肝脏疾病在40岁和5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P<0.05)。结论健康体检是发现疾病的重要途径,腹部超声检查能发现多种隐匿性疾病,对预防疾病以及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在企业员工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2 467例参检人员中超声诊断为脂肪肝5 930例临床综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检人员轻度脂肪肝检出率较高;40岁以上人群脂肪肝检出率较高;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超声检查是脂肪肝普查的重要手段。脂肪肝患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4862例干部职工体检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体检中的作用。方法对4862例干部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体检部位: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双肾。男性检查前列腺,女性检查子宫附件。结果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胆结石、胆固醇沉积症、脾脏增大、肾结石、肾囊肿、前列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检出率高。年龄越大疾病查出率越高,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健康体检是发现疾病的重要途径,腹部超声检查能发现多种隐匿性疾病,而且具有简便、无创、快捷、筛查等功能,在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56例健康体检者的超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56例健康体检者中,体检异常者729例,疾病检出率为30.93%。结论: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无创、快速、筛查等功能,在疾病的早期发现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腹部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2012年为延安市志丹县顺宁镇中老年健康体检资料,整群抽取完成所有检查40岁以上中老年1274例,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疾病的患病数及患病率,了解和掌握中老年腹部脏器常见病、多发病超声直接或间接征象,归纳总结引发疾病的病因及诱因,提出预防保健性意见。结果 1274例中患病数513例,患病率40.27%。脂肪肝、胆囊结石、肝囊肿的检出率最高,脂肪肝患病率高达4.87%,其次胆囊结石4.48%。另外,不同疾病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患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前列腺增生在男性中老年体检中患病率5.79%,子宫肌瘤在女性中老年体检中患病率3.65%。结论在健康体检人群腹部超声检查为首选及重点项目,为中老年腹部部分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曾雯洁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99-100,102
目的:分析湛江地区健康体检者腹部B超检查结果,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 986例湛江地区健康体检者的腹部B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986例B超检查中发现异常者共933人,总检出率为46.97%;男性异常检出率为56.70%,女性异常检出率为34.41%;男性脂肪肝检出率35.63%,女性脂肪肝检出率22.52%,总异常检出率和脂肪肝检出率男性大于女性(P<0.05)。检出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脂肪肝、胆结石、肝囊肿、胆囊息肉、肝血管瘤,分别为29.91%、4.18%、4.13%、3.47%、2.11%。结论: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脂肪肝、肝囊肿、胆结石等症状不明显的疾病,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诊断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1 276例受检者进行常规腹部(肝、胆、胰、脾、双肾)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检人群中总检出率为28.4%(363/1 276),病种分布以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其他依次为肝囊肿、肾囊肿、肝血管瘤。结论:超声检查在腹部健康体检中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且具有简便、无创伤、快速及可重复等优点,应作为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9.
B超对3800名健康者肝胆胰脾肾疾病的诊断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型超声检查在健康人群疾病监测的重要性。方法应用B型超声对洛阳市3800名健康检查中对肝胆胰脾肾疾病的结果分析。结果总检出率为36.5%(1387/3800),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男性高于女性,病种分布以可疑脂肪肝检出率最高,胆结石次之。肝囊肿、肾囊肿、胆囊息肉等检出率也较高。结论B型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324名体检者,均通过超声腹部检查,回顾性分析体检者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结果:324名体检者中,确诊为内脏疾病的患者有186例,57.4%为检出率,以肝囊肿、肾囊肿、脂肪肝、胆囊结石等为主要表现,且不同疾病腹部超声临床检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健康体检中实施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各类内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伍春燕  李艾民 《中外医疗》2013,32(5):173-174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71例受检者进行常规腹部(肝、胆、胰、脾、双肾、前列腺、子宫附件)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检人群中总检出率为57.4%(2108/3671),病种分布以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子宫肌瘤、前例腺增生,其他依次为胆囊息肉、肾结石、胆囊结石、肝囊肿等。结论超声检查在腹部健康体检中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且具有简便、无创伤、快速及可重复等优点,应作为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评估健康体检中应用超声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来院接受甲状腺结节检查的体检人员260例予以回顾性分析,所有体检者均予以触诊、超声诊断,分析超声诊断的临床结果。结果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21.54%,显著高于触诊,不同方法的检出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31.78%,显著高于男性检出率,差异确切,P0.05;发现实性回声者33例(58.93%),囊性回声18例(32.14%),囊实性回声者5例(8.93%)。结论健康体检中应用超声诊断可提升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可对实性或囊性结节加以鉴别,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是甲状腺疾病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黎运琪  陈孙斌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529-1530
目的探讨B型超声检查在健康人群疾病监测的重要性。方法应用B型超声对琼海市1428名健康检查中对肝胆脾肾疾病的结果分析。结果总检出率为47.48%(678/1428),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男性高于女性,病种分布以可疑脂肪肝检出率最高,结石中以肾结石最高,胆结石次之。肝囊肿,肾囊肿,胆囊息肉等检出率也较高。结论 B型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检查在人们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腹部B超检查的8000例自愿健康体检者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00例受检者中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出疾病的有4812例,检出率为60.15%。其中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肾囊肿的检出率较高,不同性别的疾病检出率及患病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快速准确诊断多种人类疾病,是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检查手段,有利于及早发现疾病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和分析超声检测在医院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来我院进行常规腹部彩超检查的1276例受检者,分析并整理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所有这些接受体检者中有363例诊断出为内脏疾病,其检出率为28.4%,主要包括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囊肿和肾囊肿等,其中以脂肪肝检出率最高。不同类型疾病超声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同疾病在不同性别和各年龄组之间的检出率同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部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并且可以对绝大多数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减少病人的痛苦,在健康体检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人群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07年10 918例健康体检中,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病灶、位置、内部回声和血流信号性质的测量,对腹部脏器的各种疾病在各年龄阶段的患病数及患病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 918例体检者中检出阳性体征者6 394例,检出率为58.56%;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肾囊肿的检出率较高,且不同疾病在不同性别及各年龄组之间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对绝大多数疾病可做出正确诊断,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体检不可缺少的项目,可发现早期恶性肿瘤,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肖宁  吴维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5):650-651,657
目的:探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中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筛查的价值,方法: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女性人群首先进行乳腺的物理触诊检查,再行超声波检查。结果:1 521例体检人员在触诊检查中发现乳腺结节220例,检出率14.5%(220/1 521),超声检查发现乳腺占位病变648例,检出率42.6%(648/1 521),其中5例为可疑癌。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中应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瘤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可使农村乳腺癌得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在林芝地区农牧民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分析6 358 名林芝地区健康农牧民腹部器官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 检出各种病变2 416 例,检出率为38.00%,其中胆石症、脂肪肝、胆囊切除、肝/肾囊肿、前列腺增生、附件囊肿检出率较高.胆石症、肝/肾囊肿、前列腺增生、附件囊肿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胆石症、肾囊肿的疾病检出率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多种隐匿性病变,为贫困地区农牧民早期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对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延长寿命意义重大,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体检在脂肪肝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脂肪肝体检的54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体检者均进行彩超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总结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超声检查,540例体检者中共检出102例脂肪肝患者,占18.9%.脂肪肝轻度患者检出率与中度、重度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经比较,男性中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肥胖患者中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肥胖体检人员(P<0.05).脑力劳动者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脑力劳动者(P<0.05).结论 超声诊断在脂肪肝的诊断中效果显著,肥胖、男性、脑力劳动者是脂肪肝的高危因素,临床进行体检时,需加强对上述人群脂肪肝检验,以便及早发现病症,及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B超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体检的700例受检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将受检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的健康体检者中超声检查出576例患病者,检出率为82.29%,其中在不同年龄段最常见的疾病为脂肪肝143例(20.43%),之后为肝囊肿120例(17.14%)、肾囊肿94例(13.43%)、胆囊结石42例(6.0%)等。共发现2例恶性肿瘤患者,检出率为0.29%,其中2例恶性肿瘤均为肝癌,均经随访表明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术病理证实。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应用腹部超声进行检查,可对腹部疾病进行早期发现并诊断,为临床的治疗提供最佳的时间,同时具有简单、快速及无创伤等特点,在临床体检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