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砂轮爆裂致颌面部严重创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期间诊治的9例砂轮爆裂致颌面部严重创伤病例诊治过程. 结果 碎片异物多数清除,创口均Ⅰ期愈合.腺管和神经断端吻合术后效果良好.颌面部功能障碍并发症防治效果良好. 结论 砂轮爆裂致颌面部严重创伤具有自身特点,术前应做好CT检查和手术方案制定,术中注意面神经和腺管损伤情况,术后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326例颌面创伤病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方法对杭州富阳市人民医院2005年至2009年期间收治的326例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26例颌面创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72:1,21~40(62.58%)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交通事故伤(60.12%)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下颌骨(32.21%)为骨折高发部位;颅脑损伤是颌面创伤的常见合并伤。结论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原因,下颌骨为最常见的创伤部位,早期治疗有助于患者颌面部外形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挫伤是严重创伤中较常见的损伤之一.可引起肺泡损伤,甚至破裂,肺组织出血和水肿.严重可造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近年来,由于严重创伤呈上升趋势.急性肺挫伤后引起ARDS的患也逐渐增多。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自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11例肺挫伤致ARDS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有研究提示,内皮细胞在机体严重创伤时易受损害,可作为分泌细胞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和黏附分子参与凝血和炎症反应,还可作为新生血管刺激因子促进烧伤或创伤的创面修复。近年大量研究发现,严重创伤或全身性感染时内皮细胞损伤的表现呈多样化.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王菲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2):48-51
探究在颌面部创伤中应用美容缝合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 治的42例颌面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技术治 疗,观察组采用美容缝合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颌面部创伤瘢 痕长度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心理功能、物质 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 的42.86%(P <0.05);观察组术后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主观评分高于 对照组(P <0.05)。结论 美容缝合技术在颌面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瘢痕长度,提升患者的 生活质量,有利于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创伤评分量化评定伤情的严重程度.对创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损伤定级标准(AIS)是损伤严重度评分(!SS)的基础。AIS始于60年代中期,由美国多学科专家研究,1971年发表,经过6次修改。目前使用的是1990年修改的AIS90[1·ZIAIS的制定为医生研究治疗方案.推测预后;护理工作中判断伤情、制定护理计划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章义。我院1989~1996年在神经外科、创伤科开展创伤评分,介绍如下。!AIS的表示方法AIS是以解剖损伤为依据,每一处损伤均有其独立的AIS定级。它只评定伤情本身而不涉及后果。在定级时要求资料确切具体,…  相似文献   

7.
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对2260例创伤患者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RISS)的临床实用价值,根据RISS值界定损伤严重程度。方法运用RISS法对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2260例创伤患者进行前瞻性评估分析。结果RISS值随损伤部位数量增加而增高,并与损伤程度、伤残及死亡率呈正相关(P〈0.01)。生存者RISS值平均为(12.82±8.51)分,死亡者RISS值平均为(34.47±14.88)分(P〈0.01)。单处伤RISS值最低[(11.12±8.20)分],多处伤次之[(13.81±4.67)分],多发伤RISS值最高[(18.23±11、75)分](P〈0.01)。结论RISS法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各类损伤的创伤严重度,RISS〈9分为轻伤,RISS 9—15分为中度伤,RISS 16—25分为重伤,RISS 26~35分为严重伤,RISS〉35分为危重伤。  相似文献   

8.
颌面创伤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高楼鳞次栉比,车辆日趋增多,但人们的安全意识并没有相应的增高,因此意外事故层出不穷。颌面部作为人体的裸露部位,创伤发生率很高。笔者对本院2000至2006年收治的306例中度以上面创颌伤病人.对其病因,伤情及治疗措施作了系统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Ⅲ度以上胸腹部器官创伤患者10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4例中男87例,女17例,年龄3~76岁。交通事故和挤压伤31例(29.8%),刀刺伤和枪弹伤30例(28.8%),高处坠落伤14例(13.5%),棍棒打击伤15例(14.4%),原因不明14例(13.5%)。全组以肝脾破裂最多见,86例,胃肠损伤25例,肾Ⅲ度损伤8例,心脏损伤9例,肺部损伤16例,肝外胆管损伤12例。合并休克85例,有2个以上器官创伤71例,合并头颅、四肢伤25例。全组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颌面部外伤行急诊整形美容缝合技术的恢复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取在笔者科室急诊整形美容修复的57例颌面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57例患者随访均一期愈合,均无伤口感染、裂开、明显瘢痕增生等情况,无功能障碍,无需进行二期修复,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应用整形外科修复原则行急诊修复颌面部创伤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568例胸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结果胸部创伤568例中闭合性损伤462例(81.3%),开放性损伤106例(18.7%),多发伤占52.5%;来院时有13.7%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12例,行开胸手术61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加其他手术37例。总病死率5.46%。结论胸部X线透视或拍片检查是胸部创伤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也是了解和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手段;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中的关键措施,对胸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同时也是血气胸合并其它部位损伤需行紧急手术前的重要步骤;正确认识和处理肺挫伤,镇痛,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尽早预防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糖代谢障碍与极化液治疗对创伤后器官损害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代谢障碍与极化液治疗对创伤后器官损害及预后的影响,为极化液辅助改善创伤后器官损伤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创伤ICU病房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极化液辅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制订创伤患者个体化极化液临床干预理论和经验公式,观察不同治疗组创伤患者空腹血糖、空腹乳酸、血CRP、TNFα和IL-1β水平变化,以及器官损伤发生率、器官损伤患者病死率和器官损伤死亡患者在创伤整体患者的百分比变化。结果:极化液辅助治疗组空腹血糖、空腹乳酸、血CRP、TNFα和IL-6水平变化,以及器官损伤发生率和器官损伤死亡患者在创伤整体患者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或0.05),极化液治疗组器官损伤患者病死率虽然下降,但与常规治疗组无显著差别。结论:糖代谢障碍在创伤后器官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极化液个体化治疗通过改善糖代谢障碍和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对创伤后器官损伤有辅助治疗和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AIS-98最新修订本对1995年1月至2005年6月救治的3057例胸部创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治愈率93.8%(2866/3057),病死率6.2%(191/3057)。死亡组ISS、GCS、修正创伤评分(RTS)、国人创伤严重度特征评分[ASCOT_CHINA)_生存概率(Ps)、创伤与损伤严重度评分(TRISS)_Ps、ASCOT_Ps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颈阔肌肌皮瓣在颌面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125例颌面部创伤修复患者,其中63例采取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实验组),62例行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供区创面愈合时间、受区创面愈合时间、颌面部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供区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受区创面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颌面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皮瓣坏死率(3.17%vs. 11.29%)、并发症发生率(12.70%vs. 24.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创伤,能够显著降低术中风险,提高颌面部功能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严重创伤及高能损伤常导致多发性骨折,同时合并头颅、胸、腹等损伤.出血量多,休克发生快,死亡率高,救治难度大。因此对创伤早期诊断.抢救及治疗非常关键。本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共收治多发性骨折合并其它脏器损伤95例。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胸部创伤损伤严重度评估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死亡原因及损伤严重度评估,以提高胸部创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7例胸部创伤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结果(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有无合并伤(分为单纯胸伤组、多发伤组)以及是否有胸膜腔与外界沟通(分为闭合伤组、开放伤组)分组进行修正创伤评分(RTS)、简明损伤定级(AI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计算生存概率(PS),比较不同组间的损伤严重程度,分析死亡的高危险因素。结果闭合伤组488例,其中死亡21例,死亡原因为原发性颅脑损伤10例,急性呼吸衰竭6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DS)4例,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开放伤组199例,其中死亡9例,死亡原因为低血容量性休克9例。创伤评分各指标在生存组、死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CS:t=4.648,P=0.000,RTS:t=4.382,P=0.000,胸AIS:t=2.296,P=0.027,ISS:t=4.871,P=0.000;Ps:t=4.254,P=0.000);单纯胸伤组与多发伤组胸A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3,P=34.567),但RTS(t=2.553,P=0.032),ISS(t=10.776,P=0.000),Ps(t=3.868,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闭合伤生存组、开放伤生存组间,虽然RTS(t=3.161,P=0.007),ISS(t=4.11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7,P=97.453),而在闭合伤死亡组、开放伤死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CS:t=4.016,P=0.001;RTS:t=3.168,P=0.006;胸AIS:t=2.303,P=0.043;ISS:t=4.218,P=0.002;Ps:t=4.624,P=0.001)。创伤死亡率随创伤评分增高而增高,全组ISS值在20~25时,死亡率为10.7%,在ISS值相同时,开放伤组死亡率较闭合伤组高。结论胸部创伤应用创伤评分有助于判断损伤严重度,指导临床救治;闭合伤死亡原因较开放伤复杂;严重创伤  相似文献   

17.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脏创伤(附32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治疗严重肝脏创伤的临床价值,以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06年8月,采用DCS原则治疗32例严重肝脏创伤的手术资料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32例病人均经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SICU复苏后,所有病人均接受相应形式的再次确定性手术。治愈28例(87.5%),再次手术术后出现肝脓肿、胆瘘各1例(各为3.1%),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4例(12.5%),死亡原因与手术无关。结论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脏创伤的病人,应积极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并应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查骨创伤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值,观察严重创伤后D-二聚体数据对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骨创伤患者120例,根据创伤和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将120例骨创伤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ISS≤16)、中度损伤组(16〈ISS〈25)、重度损伤组(ISS〉125),并将120例骨科创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60例健康体检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D-二聚体检测数值。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程度越重,术后1、3、5天血浆D-二聚体逐渐增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术后DVT与血浆D-二聚体呈正相关,P〈0.01。结论骨创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检验值升高后逐渐降低,通过D-二聚体水平检测及动态监测可用于患者伤情的判断和骨折术后DVT的诊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19.
颈胸交界部位严重损伤20例的救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胸交界部位严重损伤的早期救治手段,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救治水平。方法总结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共10年间收治的颈胸交界部位严重损伤(创伤、医源性损伤)患者20例,占同期全部胸部创伤住院患者的2.08%(20/960),包括气管裂伤5例,胸导管损伤5例,锁骨下动脉损伤7例,食管损伤3例;分析以手术治疗为主的早期救治方法,手术治疗19例,保守治疗1例。结果全部患者均救治成功,术后发生锁骨上切口感染1例(5.26%),经二次清创后愈合。随访6个月~9年,因尿毒症死亡1例,其余19例生存良好。结论对颈胸交界部位严重创伤早期积极外科手术干预治疗是救治成功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创伤机制及漏诊原因。方法;统计分析1986年1月-1997年6月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36例临床资料。结果:此类损伤发病率占同期收治髋关节后脱位的69.3%。明显高于以往的报道;且首诊漏诊率高达58.2%。其中15例病人疗效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