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廷芳,已故龙江医派杰出医家,中医传统理论造诣深厚,临证经验丰富。本文简要总结了华老对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证施治经验。华老认为咳嗽一证无论由于内因、外因,其基本病机皆归结于"正虚邪实";辨证施治从"风"、"饮"、"热"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本文列举了华老治疗咳嗽的几个典型案例及临证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
介绍柏正平教授基于痰瘀理论治疗顽固性咳嗽经验.本病初起多因外感六淫致肺失宣肃,或因肺虚、他脏之病累及于肺,病久则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阻塞肺络,正虚与痰瘀邪实相互为病而呈顽固性发作.柏教授诊治顽固性咳嗽提倡将辨病、辨症与辨证相结合,从表里脏腑辨病辨症,从痰瘀论治,补虚扶正、理气宣肺,着重化痰祛瘀,多能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3.
管彦俊副主任医师擅长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认为肝肾、气血亏虚是发病的内因,风寒湿邪侵袭为诱因,其病机为正虚有邪,寒热错杂,湿瘀互结.临证时以除湿通络、化痰通络、化瘀通络、益气通络等法治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感染后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其持续时间较长,有时迁延难愈。笔者认为感染后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与其病因有关,外因以外感风邪为首夹杂燥邪多见,而正气亏虚是慢性迁延的内因。感染后咳嗽初期以"表邪未尽,咳嗽不止"为主要病机特点,"正虚邪恋,迁延不愈"是慢性迁延的根本病机。治疗上当以"宣"为主,适当兼以"肃",区分初期和慢性迁延期,初期一般以三拗汤加减,慢性迁延期一般以止嗽散加减,同时根据临床症状相应加减,相信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悸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德友  孙洋 《天津中医药》2007,24(6):489-491
从病名、病因病机两方面对心悸病的源流进行考证。心悸的发生多为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内伤、感受外邪以及他病累及或失治误治。其病机不外正虚及邪实两方面:正虚者,不外气血阴阳的亏虚;邪实者,或为火热、或为痰饮、或为瘀血,且在其发病过程中,正虚与邪实两方面常常相伴出现,互为因果。因此,在临床治疗心悸病时,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相似文献   

6.
咳嗽一病,罹患甚众;虽非至危至重,但治疗常颇费周折。笔者总结名老中医许仲凡家传心法,认为咳嗽辨证,当审其寒热虚实,有邪无邪,病位上下,脏腑相连;病在外重在透表,用药贵在辛润轻清;病邪在内重在疏导,或宣或降,药忌峻猛;久病虚咳,视其何脏虚衰,温之和之,补而不滞。方能不引邪入里、不犯虚虚实实之禁也。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炎辨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临床辨证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较好,体会如下. 1病因病机 慢性肾炎也是一个正虚邪实、正邪斗争的发病过程,所谓"正虚"主要是脾肾阳虚,所谓"邪实"主要是风邪水湿.认识这一发病观点,有利于临床分清病情的标本主次,指导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8.
苏卫东  陈金亮  胡军勇 《中医杂志》2012,53(12):1068-1070
通过对虚邪致病特点的分析,认为重症肌无力为虚邪致病,病位在腠理.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的辨证治疗应遵从三焦辨证,并应用托法以托虚邪外出.  相似文献   

9.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喘咳”、“哮喘”及“痰饮”范畴,临床以咳嗽、咯痰、喘息为主要表现,本病在春秋二季的发病率较高,易反复发作,中医多认为其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脾、肾不足,痰饮内伏;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其病机多属风寒束肺,痰涎壅盛,肺失宣降.在治疗方面,急性发作时,以邪实为主,当攻邪以治其标,并辨其寒热而施治;病久兼虚的,应适当兼顾;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当扶正以固其本.而近年来,内病外治这一古老而义新型的治疗方法,正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现将近年来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小儿喘支)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属于中医温热病范畴。其病因多为温热毒邪内蕴于体内,毒瘀互结是其基本病机,正气亏虚是脓毒症的病理基础,关键病理机转可概括为毒、瘀、虚。其发病以正虚为本,以毒、瘀为标。其传变规律及辨证治疗多遵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在病变过程中,机体正气亏虚是内因,感受温毒邪气是外因,温毒内蕴、毒瘀互结则是其主要病理变化,也是造成脓毒症高死亡率的关键。治当以解毒化瘀扶正为法,积极救治,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饶吉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1):594-594
我院主任医师施锡璋 ,为全国第 3批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导师 ,临床上注重咳嗽的辨证施治 ,用药上有独到之处 ,现介绍如下。1 治疗当分寒热虚实 肺合皮毛、属卫、主表。咳嗽初起大都缘于感冒 ,一般治宜解表 ,但有寒热之分 ,用辛温解表 ,或兼清热药物。兼虚者有阴、阳、气、血之别 ,当配滋阴、补阳、益气、养血药物。老年人体虚易受邪 ,所以最易感冒 ,感冒而引起咳嗽 ,其内因是虚 ,外因是邪。“虚而受邪 ,其病则实”,故老年咳嗽虚和实不能孤立地看。一般急性发作时先治邪实 ,久病者要治其体虚 ;初发时属寒居多 ,应当用温开法 ,有热可兼用清凉…  相似文献   

12.
此文旨在介绍曹正柳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曹正柳教授认为正虚之气阴两虚是肺癌发病的内因,邪实之痰毒瘀浊是肺癌发病的关键,痰浊是肺癌转移的重要原因;提出以泄浊扶正为主要治疗原则,用药经验上要求辨证与辨病结合,要注意攻补兼施、邪正兼顾,注意季节性用药特别是春季的用药,同时还应适当加用理气药、疏肝药以及通腑药。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腰痛"、"虚劳"、"尿血"等病证范畴,是由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致病.内因肺、脾、肾三脏虚损,外因为六淫之邪乘虚而入,本虚标实,所以治疗不能只重视脾肾虚损之本,而更要重视对湿热、热毒及血瘀实邪之标的治疗,要标本兼顾,虚实分明;同时要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先病后证,判明邪正消长态势是辨证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虚邪实是病证的质。证的基本要素包括病位、病性、病因及邪正交争的态势。正气的虚损 ,不外阴 (精 )虚、阳 (气 )虚、(宗 )气虚、血虚、津液虚 ;邪气的类别 ,不外寒型、热型、风型、湿型、郁型。在新的病证结合体系中 ,强调辨病在先 ,辨证在后 ,即先用理化方法检测微观指标 ,确定病名 ;再审病程 ,定邪正 ,以脏腑定病位 ,审邪正斗争的态势 ,确定证型。这种辨病辨证模式有利于揭示证的本质 ,建立证的微观辨证体系 ,寻找治疗疾病的有效方药先病后证,判明邪正消长态势是辨证的关键@查  相似文献   

15.
张霆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53-154
目前中医治疗肺癌存在着一味攻伐、补虚及辨病不辨证的误区,提出了根据正虚和邪实的偏颇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6.
陶兴  龚丽娟 《吉林中医药》2012,32(4):355-356,359
龚丽娟教授认为慢性肾炎病程缠绵,其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病程的不同时期本虚与标实各有侧重,辨证之时必须分清虚实.辨本虚时以脏腑辨证为主,辅以气血阴阳辨证,辨标实时分清内外之邪,如是虚实明辨才可避免犯虚虚实实之误.补虚时随脏腑之异、阴阳之别而主次分明,抓住主脏、兼顾他脏,平补为宜.祛邪时抓住主要病邪,祛与防并重.  相似文献   

17.
<正> 慢性肾炎的有效治疗,尚在探讨中。笔者结合临床实际,概述对本病的治疗问题。辨证分型治疗 1977年10月北戴河肾炎座谈会上指出:慢性肾炎多属正虚邪实。中医辨证要注意从正虚(气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中医"咳嗽"范畴,中医治疗有一定优势,现就中医治疗本病现状,综述如下。病因病机方面内因于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内伏,外因于气候骤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或者气体,或过食生冷,导致气因痰阻,痰随气动,气机不利,肺气之宣降失常,咳嗽发作。本病迁延难愈,风、痰、瘀、虚相互错杂,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本病以儿童居多,这与小儿肺、脾、肾不足,肝常有余密切相关。张趁英[1]认为过敏性咳嗽为内因所致,肝风内动,久则伤肾,肾气虚弱,正虚邪实。  相似文献   

19.
徐心瑶  刘瑞 《光明中医》2016,(5):716-718
目的感冒后咳嗽是一种常见疾病,大多数临床中医医家认为感冒后咳嗽属于外感咳嗽范畴,也有部分医家认为属于内伤咳嗽。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方式较局限,临床上采用中医药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方法现结合临床验案分别从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基本证候要素及方药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感冒后咳嗽的基本证候要素为:外感余邪未清,肺气虚证、阴虚证。肺失肃降,肺气虚,肺阴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基本治则为肃降肺气,益气养阴。基本证型为肺气亏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热阻肺证。治疗感冒后咳嗽应以宣通肺气、补气养阴、疏散外邪为法。结论治疗感冒后咳嗽应以宣通肺气、补气养阴、疏散外邪为法,结合体质,重视内因,防止其进一步传变。  相似文献   

20.
分型辨治感冒后咳嗽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冒后咳嗽属亚急性或慢性咳嗽.笔者在临证中根据临床特征,将其分为邪客肺金、邪热恋肺、燥伤气道、正虚邪衰等型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