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剖宫产手术100例,年龄20~40岁,身高155~175 cm,体质量75~11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检查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50例.A组为侧入法,取L2~3间隙正中旁开0.5~1.5 cm为穿刺点,垂直进针到达椎板后改变角度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或者垂直进针不到椎板而直接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之后用针内针行腰麻穿刺,见脑脊液外流或回抽有脑脊液后注入0.5%盐酸布比卡因2 mL(0.75%盐酸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注药后退出腰穿针,迅速向头端硬膜外置管3~4 cm固定平卧.B组为直入法,取L2~3间隙正中为穿刺点,垂直进针经过棘上、棘间韧带后突破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余操作步骤同A组.结果 A组第1、2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0%与100%,明显高于B组的84.0%与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穿刺失败的2例改用侧入法穿刺成功.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侧入法与直入法均可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但侧入法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引起的出血、感染及腰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清仁  肖英 《当代医学》2011,17(34):58-60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病例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65~92岁,身高153~172cm,ASA I~III级,随机分为C、Z两组,每组45例.C组为侧入法,取L2~3 或L3~4 间隙正中旁开1cm为穿刺点,垂直进针到达椎板后改变角度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或者垂直进针不到椎板而直接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之后用针内针行腰麻穿刺,见脑脊液外流或回抽有脑脊液后注入0.5%盐酸布比卡因(0.75盐酸布比卡因2ml加10%葡萄糖1ml)1.5~2ml,注药后退出腰麻针,迅速向头端硬膜外置管3cm固定平卧.Z组为直入法,取L2~3 或L3~4 间隙正中为穿刺点,垂直进针经过棘上、棘间韧带后突破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接下来的操作步骤同C组.结果 C组一次性穿刺成功为97.78%,明显高于Z组的82.22%(P〈0.05),C组第2次穿刺成功率100%,也明显高于Z组的62.50%(P〈0.01),Z组第3次穿刺成功率仅33.30%,穿刺失败的改用侧入法穿刺成功.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侧入法与直入法均可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中,但侧入法明显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引起的出血、感染及腰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辣椒素局部注射对腰部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腰部硬膜外麻醉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硬膜外穿刺针尖剖面与脊柱轴线垂直进针至硬膜外腔后置管垂直法。Ⅱ组硬膜外穿刺针尖剖面与脊柱轴线平行进针到硬膜外腔后再旋转至所需方向置管即平行法。Ⅲ组硬膜外穿刺采用垂直穿刺法,并且在穿刺完毕后在穿刺点周围用0.10%辣椒素溶液3~5mL做脊上韧带、脊间韧带和黄韧带局部浸润。3组所有患者硬膜外腔局麻药均使用0.66%的盐酸利多卡因和0.66%的盐酸罗哌卡因(耐乐品)混合液。术后7d观察3组患者术后腰痛发生率和腰痛程度。结果术后Ⅰ、Ⅱ、Ⅲ组腰痛发生率分别为46.70%、20.00%和16.70%。Ⅱ组术后腰痛发生率和腰痛程度比Ⅰ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组术后腰痛发生率和腰痛程度比Ⅰ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组术后腰痛发生率和腰痛程度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穿刺完毕后在穿刺点周围用0.10%辣椒素溶液做局部浸润,能降低腰部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发生率和减轻腰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旁入法在俯卧位硬膜外麻醉和腰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取俯卧位 ,以棘突左侧正中旁开 1.0~ 1.5 cm为穿刺点 ,与皮肤成约 75 o 向棘间隙进针。硬膜外麻醉组用 16号硬膜外穿刺针穿刺 ,阻力突然消失 ,出现负压 ,抽吸无液体流出为成功。腰麻组选用 9号腰麻针穿刺 ,以有澄清液体流出或被抽吸出为成功。结果 :硬膜外组 32例顺利穿刺成功 ,占 94 %。腰麻组全部可以抽吸出澄清液体。全部病例麻醉效果满意 ,随访无并发症。结论 :旁入法俯卧位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方法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直入穿刺连续硬膜外麻醉目前为我国大多数医院所采用,而侧入法很少使用,仅在极少数医院或特殊情况下被采用,如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钙化、脊柱强直或直人穿刺失败时。为了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麻醉效果和相关并发症,我们设计了本试验,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拟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胆囊切除术、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50例,ASA分级I~!级,年龄16~65岁,平均3493岁,随机分为两组,即直入组(n二27)和侧入组(n—23)。两组病人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穿刺间隙选择T,-s或Ts-。。侧入法旁开后正中线l~1.scm进针,向推板间隙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双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单纯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中的麻醉阻滞效果。方法:50例单纯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A组,先行T12-L1硬膜外穿刺向尾侧置管4cm,再于k~3用25G腰麻针直接穿刺正中入路,针孔向头侧,见清亮脑脊液溢出,在10~15秒内注入0.5%布比卡因2.5—3ml,退出穿刺针。连续硬膜外麻醉B组,根据病变节段选择T12~L1或L1-2间隙单纯行硬膜外穿刺向尾置管4cm,2%利多卡因15—20ml分2~3次注入并不断观察血压及体表麻醉范围。每组25例。比较术中镇痛、肌松效果及血压变化。结果:在单纯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采用双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行。25G腰麻针直接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spinalepidual anesthesia,CSEA)和单独硬膜外麻醉(EA)两组患者,CSEA组选择L2-3间隙侧入法,脊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1.5 mL,EA组选择L2-3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用药为2%利多卡因15~25 mL.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较EA组快,术中的牵拉反应发生率CSEA组明显低于EA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选腰2~3穿刺为剖宫产手术的较佳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入室后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常规监测BP、RR、ECG及SPO2。患者侧卧,患侧均在下,A组患者于工2—3行针套腰硬联合麻醉,确认脑脊液回流畅注入1%罗哌卡因(耐乐品)重比重溶液8mg-10mg,拔出腰穿针后硬膜外置管。B组经L2—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两组均平卧后注入2%利多卡因3mL-5mL试验量,硬膜外用药配置均为0.5%布比卡因。B组确认出现阻滞平面后追加局麻药维持麻醉,A组45min~90min硬膜外注入0.5%布比卡因4mL~8mL,维持至术毕。结果:A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B组,硬膜外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B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A组显著小于B组;B组BP、HR于麻醉后30min下降较明显(P〈0.05)。两组术中最低值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组与A组比较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是一种效果确切且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进一步提高硬膜外阻滞穿刺一针成功率,避免穿破硬脊膜,提高硬膜外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我院于1978年4月~1984年4月,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常规测量穿刺针针体和侧中线皮肤的夹角,进针的深度,硬膜外腔留置导管的长度。现将成人1000例硬膜外阻滞时测量结果介绍如下。方法患者取常规侧卧位,硬膜外腔穿刺均为直入法,当出现黄韧带突破感,负压吸入,气泡外涌等指征,证实穿刺成功后,用量角器测量寄刺针针体和侧中线皮肤之间的夹角,用直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0.15%左旋布比卡因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侧卧位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侧卧位下肢骨科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CSEA组(A组,35例),硬膜外麻醉(EA)组(B组,35例)。A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继以针实施脑麻,脑脊液流出后,将腰麻针斜面向患侧,以大约0.3ml/s的速度注入0.15%左旋布比卡因6~8ml后置入硬膜外导管,使阻滞平面上界控制在第9~12胸椎。B组实施硬膜外穿刺置管后,给予2%利多卡因5ml为试验量,确定导管在硬膜外腔,追加0.5%左旋布比卡因12ml。结果A组感觉阻滞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高于B组(P〈0.01,P〈0.05)。骨性操作期间VAS比较,A组低于B组(P〈0.05)。两组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组内患侧与健侧VAS及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5%,高于A组(P〈0.05)。结论0.15%左旋布比卡因轻比重CSEA老年患者侧卧位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优于EA,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阻滞中的用量及优缺点。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剖宫产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Ⅰ、Ⅱ两组,选择第2~3腰椎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流出后,Ⅰ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盐酸罗哌卡因1.5ml,Ⅱ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2.0ml作为腰麻剂量。退出腰麻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两组均注入2%利多卡因3ml,用于硬膜外及术后镇痛试验量。结果200例待产妇的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均获成功,Ⅰ组最高感觉阻滞麻醉平面达第8胸椎,Ⅱ组达第6胸椎。Ⅰ组感觉阻滞麻醉范围平均为(7±2)个节段,Ⅱ组为(9±3)个节段;Ⅰ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为(136±8)min,Ⅱ组为(160±9)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笔者认为剖宫产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中,在2%利多卡因3ml试验量的基础上,使用0.75%盐酸罗哌卡因1.3ml能明显减少产妇术中不良反应,并能达到较好的镇痛质量和肌松效果,而不必使用常规剂量的0.75%罗哌卡因2.0ml。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连续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0~89岁,ASA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A、B 2组,每组60例。2组均选择 L2~3间隙穿刺,A 组向蛛网膜下腔头侧置入 G25腰麻导管2~3cm,患者平卧后给予0.5%重比重罗哌卡因负荷量1.0mL,以后每次追加0.5mL;B 组向蛛网膜下腔一次性给予0.5%重比重罗哌卡因2~3mL,并经硬膜外向头侧置管3~4cm。观察并记录2组麻醉前(基础值)和麻醉后5min、15min、30min、60min 时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用针刺法测定感觉神经阻滞程度;用改良 Bromage评分记录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记录术中使用麻黄碱、阿托品的例数以及术中和术后3d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麻醉后各时间点 SBP、DBP 和 MAP 有轻微下降,B 组麻醉后各时间点 SBP、DBP 和 MAP 是先下降后上升,时间因素及时间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觉神经阻滞平面 A 组中位数为 T10,B 组中位数为T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运动神经阻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 A 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 B 组(P <0.05)。术后3d 随访,2组患者均未出现马尾综合征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连续腰麻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0.5%左旋布比卡因和0.5%布比卡因在子宫切除术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于T12~L1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cm;下管取L3~L4行硬膜外穿刺,向尾侧置管3cm。于上管注入1%利多卡因5ml试验量,5min后注入首剂0.5%左旋布比卡因(A组)或布比卡因(B组)8~15ml,左旋布比卡因总量不超过200mg,布比卡因总量不超过100mg。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总量、肌松效果、感觉阻滞及VAS评分无显著差异,A组对血压、心率影响更小。结论 0.5%左旋布比卡因比0.5%布比卡因更适用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4.
张子江  刘丽妹 《中外医疗》2013,32(15):49-49,51
目的探讨不同硬膜外穿刺入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穿刺成功次数、成功率、术后腰背痛的影响,选择一种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的硬膜外穿刺入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将10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侧入法组(A组),直入法组(B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次数、成功率、术后腰背痛的影响。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次数和成功率A组高于B组(P<0.05),第2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1),第3次穿刺成功率B组仅为60%,2例因3次穿刺失败而行侧入法穿刺成功。术后随防病人A组无一例诉腰痛,B组有5例诉腰痛。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侧入法硬膜外穿刺入路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成功率显著提升,有效减轻反复穿刺导致的疼痛、韧带损伤、出血、感染以及术后腰痛等并发症,可以有效的避免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三种不同路径穿刺方法对应临床常见三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进行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将药物注入髓核突出最近靶点无疑可以减少药物用量,提高疗效.方法 L4~5和(或)L5~S1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者80例为A组;L4~5和(或)L5~S1棘突间隙及椎旁压痛,坐骨神经经路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甚至伴有下肢痛觉减退,腱反射减退;其中下肢疼痛在小腿外侧,L4~5腰椎间盘旁中央型突出者80例为B组;下肢疼痛在小腿后侧,L5~S1腰椎间盘旁中央型突出者80例为C组.A组根据腰椎间盘突出部位选取相应棘突间隙垂直进针,直抵黄韧带行硬膜外穿刺;B组行L4椎间孔穿刺,选择L3~4和L4~5棘突间隙连线的上中1/3交界处,向患侧即腰及下肢疼痛侧旁开2~2.5cm为穿刺点,穿刺针先向上10° ~ 15°进针约4cm可触及L4椎体上关节突或横突内侧基底部,然后退针改变方向向骨缘下逐层进针;C组行L5患侧椎旁人路硬膜外间隙侧隐窝注射疗法,选L5棘突中点向患侧即腰及下肢疼痛侧旁开4 ~5cm为穿刺点,穿刺针向内侧倾斜45 °左右向L5椎板进针.结果 治疗后1、2、3周末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4周末进行第2疗程治疗病例数A组25例(31.2%),B组23例(28.7%),C组31例(38.8%),A组、B组与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采用体表易选定的穿刺点,取黄韧带或关节突、横突、椎板外切迹为指引,仔细体会硬膜外、椎间孔、侧隐窝等致密结缔组织的穿透感,注入低浓度小剂量消炎镇痛药液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手术的病人40例,分为罗哌卡因组(RP组)和布比卡因组(BP),每组20例。所有病人先行第11-12胸椎间隙穿刺,迭硬膜外腔后向上置入硬膜外导管4cm。之后行第2~3腰椎间隙穿刺,迭蛛网膜下腔流出脑脊液后,以0.1ml/s速度朝头侧分别注入局麻药(RP组注入0.5%罗哌卡因12mg,BP组注入0.5%布比卡因12mg)。麻醉完成后翻身平卧取截石位。待腰麻平面固定,留置输尿管支架后改俯卧位并抬高患侧腰部约30&#176;。记录并比较麻醉前、腰麻后20min、体位转为俯卧位后即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使用麻黄素的情况。结果BP组体位变化后的MAP明显降低(P〈0.01)。BP组有10例出现了低血压并使用麻黄素进行了处理,与R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手术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罗哌卡因更具有独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术前血常规、凝血检查无异常,无妊高症的足月妊娠的急症产妇160例,年龄22~35岁,体重60~80b,分为2组A组(80例)和B组(80例)。2组穿刺点均选择L2-3椎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A组用药为枸橼酸芬太尼10μg(0.2mL)加入0.75%的布比卡因1mL(7.5mg)用脑脊液稀释至3mL;B组用0.75%的布比卡因1mL(7.5mg)脑脊液稀释至3mL。所有患者均监测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结果两种麻醉方法均能达到手术要求,但是A组患者循环稳定,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13.8%,与B组的7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液用于剖宫产手术中能够使循环稳定,减少患者术中牵拉反应,与单纯应用布比卡因等比重腰麻液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4年~1999年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08例,其中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206例,麻醉效果好,母婴安全,生命体征平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腰麻组206例,硬膜外组,102例,年龄21~38岁,体重56~91Kg。1·2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留置导尿,常规侧卧位及消毒。蛛网膜下腔阻滞用7号腰穿针于L。-。椎间隙穿刺,注入0.75%布比卡因卫.5~1.sml加脑脊液0.sml,视孕妇身高、体重和全身情况酌情增减,注药速度:0.3~0.sml/s。硬膜外麻醉常规于L。-s椎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sml0.5%布比卡因smin后无腰麻现…  相似文献   

19.
罗哌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0.75%罗哌卡因与0.75%布比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下腹部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珐:择期行下腹部手术及下肢手术患者40例。20~60岁,ASA1~2级。随机分成两组:Rop组局麻药为0.75%罗哌卡因2mL(15mg)+无菌注射用水1mL;Bup组局麻药为0.75%布比卡因2mL(15mg)+无菌注射用水1mL,配成等比重溶液。于L3-4椎间隙穿刺,注入3mL局麻药。术中麻醉效果不佳时经硬膜外腔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效果。观察两组在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上的异同,并观察围术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最高阻滞平面及时间相似(P〉0.05),Rop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慢且维持时间较Bup组短(P〈0.05),下肢运动阻滞程度Rop组显著低于Bup组(P〈0.01),运动恢复时间Rop组短于Bup组(P〈0.05)。术中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临床对症处理效果佳。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安全、有效的,术后运动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量左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左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1~2级剖宫产妇90例,年龄23—36岁,体重55~90kg,身高150—175cm,随机、双盲分成3组,每组3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L,~,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0.75%左布比卡因(加10%葡萄糖至2mL),A组(7.5mg)、B组(10mg)、C组(12.5mg),3组注药时间均为1mE/5s。给药后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给药15min后阻滞平面未达L水平者经硬膜外分次酌情追加2%利多卡因。麻醉期连续监测BP、HR、ECG和SPO2,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min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杲:在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等方面B、C两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麻醉平面,B、C两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布比卡因B组(10mg)和C组(12.5mg)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