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清热祛浊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芍药苷、盐酸小檗碱、连翘苷和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和0.1%的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绿原酸为327 nm,栀子苷、芍药苷和连翘苷为230 nm,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为274 nm。结果:绿原酸、栀子苷、芍药苷、盐酸小檗碱、连翘苷和丹皮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64~216 μg·mL-1r=0.999 8),4.08~102 μg·mL-1r=0.999 8),4.20~105 μg·mL-1r=0.999 9),9.12~228 μg·mL-1r=0.999 8),3.28~82.0 μg·mL-1r=0.999 9)和4.84~121 μg·mL-1r=0.999 8),6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2%,99.1%,98.6%,98.6%,98.9%和99.3%,RSD分别为1.0%,1.1%,1.2%,1.0%,0.8%和0.9%。结论:本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清热祛浊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测定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中丹皮酚的含量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研究以丹皮酚作为体外透皮吸收试验的质控对照体系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体外扩散池法进行透皮吸收试验,以HPLC-UV法检测1,20,100 mg·mL-1的丹皮酚溶液在猪背部和腹部皮肤1,2,4,6,8,12,24 h的累积渗透率,并且考察了20 mg·mL-1丹皮酚溶液在冻融1~5次的猪背部皮肤上各时间点的累积渗透率。结果:丹皮酚在生理盐水中10.38~103.8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进样精密度良好(RSD=1.7%),在生理盐水中24 h稳定(RSD=1.9%),平均回收率为98.8%,丹皮酚浓度越高累积渗透率越高,猪背部皮肤的透过性优于腹部皮肤,冻融3次以上的皮肤透过性显著降低。结论:丹皮酚透皮吸收性良好,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体外透皮吸收试验的质控对照物质。  相似文献   

3.
禹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11):1162-116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六君子丸中橙皮苷、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甘草苷、甘草酸铵、党参炔苷、茯苓酸共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Venusil MP-C18柱(250 mm×4.6 mm,5.0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45∶55,A)和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 ℃。结果:7种有效成分橙皮苷、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甘草苷、甘草酸铵、党参炔苷、茯苓酸分别在3.010~301.0 μg·mL-1r=0.999 6)、0.154~15.4 μg·mL-1r=0.999 4)、0.202~20.2 μg·mL-1r=0.999 2)、1.025~102.5 μg·mL-1r=0.999 5)、1.240~124.0 μg·mL-1r=0.9993)、5.030~503.0 μg·mL-1r=0.999 5)、0.412~41.2 μg·mL-1r=0.999 3)范围内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96.59%~98.34%之间。6批次供试品中橙皮苷、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甘草苷、甘草酸铵、党参炔苷、茯苓酸的含量分别为:5.126~5.773,0.058~0.078,0.105~0.132,1.257~1.514,2.012~2.241,8.256~8.425,0.235~0.334 mg·g-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六君子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中药材醉鱼草中黄酮成分蒙花苷、芦丁、木犀草素、槲皮素和芹菜素含量的方法,为醉鱼草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醉鱼草中五种黄酮类有效成分进行同时测定。色谱柱型号:Hypersil ODS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柱温:25℃;流速:1.0 mL·mL-1;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56 nm,梯度洗脱。结果:中药材醉鱼草中的黄酮成分蒙花苷、芦丁、木犀草素、槲皮素和芹菜素在质量浓度为1.63~75 μg·mL-1r=0.999 5),0.42~26 μg·mL-1r=0.999 7),0.77~152 μg·mL-1r=0.999 4),1.02~108 μg·mL-1r=0.999 6),0.91~99 μg·mL-1r=0.999 2)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相关,醉鱼草样品加标回收率均值分别为99.7%,97.9%,99.7%,99.5%,99.1%,RSD分别为1.3%,1.7%,0.7%,1.1%,1.0%。结论:该测定方法适用性强、快捷,重复性好,适用于中药材醉鱼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糖心平胶囊多种药效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处方中五味子(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麸炒枳实(橙皮苷)、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4种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4种药效成分的方法学考察均满足药品质量分析方法指导原则的要求,其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线性范围1.6~161.2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100.1%;五味子醇甲0.7~71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99.3%;五味子甲素1.1~113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99.0%;橙皮苷1.0~103.3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99.1%。结论:该HPLC测定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高,可作为糖心平胶囊质量控制的标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咽炎片中5个成分芍药苷、黄芩苷、哈巴俄苷、肉桂酸、款冬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咽炎片的整体质量情况。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芍药苷)、280 nm(黄芩苷、哈巴俄苷、肉桂酸)、213 nm(款冬酮);柱温为30℃;流速为0.8 mL·min-1。采用SPSS 20.0软件对5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芍药苷、黄芩苷、哈巴俄苷、肉桂酸、款冬酮分别在6.35~402.74μg·mL-1、1.89~120.91μg·mL-1、1.22~77.95μg·mL-1、1.04~66.39μg·mL-1、1.25~80.4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6.61%~99.91%。通过测定50批咽炎片中5个成分的含量,发现咽炎片的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桂枝茯苓胶囊中丹皮酚、芍药苷和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桂枝茯苓胶囊中丹皮酚、芍药苷和苦杏仁苷的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4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线性范围分别为0.198~3.166μg(r=0.9998)、0.195~3.128μg(r=0.9996)、0.197~30158(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2.48%)、99.69%(RSD=1.47%)、99.79%(RSD=2.1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桂枝茯苓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蒙药阿那日-4散(石榴、肉桂皮、白豆蔻、荜茇)中有效成分没食子酸、桂皮醛和胡椒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Promosil C18(4.6 mm×250 n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1%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没食子酸在0.08~0.4μg·mL-1r=0.9998)、桂皮醛在0.56~2.81μg·mL-1r=0.9996)、胡椒碱在0.52~2.59μg·mL-1r=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5%(RSD=2.3%)、99.3%(RSD=2.8%)和98.5%(RSD=2.2%);6批样品中上述3种成分平均含量范围分别为0.198~0.241,2.44~2.61,1.41~1.54μg·g-1。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专属性强、准确度及重复性较好,为蒙药阿那日-4散质量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RP-HPLC同时测定香青兰提取物中4种黄酮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Sunfire-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0.2%磷酸(B)水溶液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0~5 min,16% A;5~45 min,16%→28% A;45~65 min,28% →80% A);流速1.05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30 nm。结果: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田蓟苷、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刺槐素质量浓度分别在1.20~24.00μg·mL-1(r=0.9998),9.03~180.48μg·mL-1(r=0.9999),1.00~20.00μg·mL-1(r=0.9999)和0.83~16.64μg·mL-1(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2%,100.11%,98.86%,102.51%,RSD分别为1.10%,1.50%,0.88%,1.72%。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可为香青兰提取物中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关于透皮贴剂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透皮贴剂生产厂家多年实践经验,并对实例进行分析论述,探讨使用小杯法测定透皮贴剂释放度的可行性并建议增补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福沙匹坦二甲葡胺对映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用硅胶表面共价键合有直链淀粉-三(3,5-二甲苯基氨基甲酸酯)为填充剂(CHIRALPAK®IA,250 mm×4.5 mm,5 μm);以正己烷-无水乙醇(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对照品浓度在1.03~15.47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为0.63%,定量限浓度为1.77 μg·mL-1,检测限浓度为0.531 μg·mL-1。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福沙匹坦二甲葡胺对映异构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总槲皮素的浓度,并应用于其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本在酸性条件下经酶水解后,经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30:70)为流动相,阿魏酸作内标,采用Inertsil ODS-SP(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波长366 nm,进样体积20 μL,流速1.0 mL·min-1,柱温30℃。8只SD雄性大鼠单次灌胃槲皮素50 mg·kg-1后采集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浓度,采用DAS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槲皮素在0.10~10.07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定量下限为0.10 μg·mL-1,回收率为88.85%~101.66%,日内精密度为1.11%~2.79%,日间精密度为2.60%~3.64%。大鼠单次灌胃50 mg·kg-1的槲皮素后的Cmax=(1.97±0.41) μg·mL-1,t1/2=(6.10±2.84) h,tmax=(8.63±3.89)h,AUC0-∞=(29.07±8.24) μg·h·mL-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能准确地定量大鼠血浆中槲皮素的总浓度,适用于槲皮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液质联用(LC-MS)技术测定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吉西他滨血药浓度,探讨吉西他滨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某院化疗病区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的患者,于输注吉西他滨完后5 min取血,采用LC-MS测定吉西他滨血药浓度,每两周期评估近期疗效,收集不良反应信息,比较高血药浓度组和低血药浓度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差异,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53例患者吉西他滨峰浓度范围为:1.58~28.70 μg·mL-1,均值(14.37±8.63)μg·mL-1,其中>15 μg·mL-1组28例,≤15 μg·mL-1组25例。>15 μg·mL-1组客观缓解率(ORR)、临床获益率(CBR)显著高于≤15 μg·mL-1组(P<0.05);>15 μg·mL-1组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15 μg·mL-1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降低、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及皮疹等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SCLC患者吉西他滨峰浓度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具有相关性,高峰浓度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但增加了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及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小檗碱鞣酸蛋白胶囊中4种成分含量及马来酸氯苯那敏与硝酸硫胺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均匀实验优选复方小檗碱鞣酸蛋白胶囊中4种成分含量测定提取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05 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1:1),含0.2%三乙胺,并用磷酸调节至pH 3.0]-甲醇(43:5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2 nm;进样量10 μL,测定复方小檗碱鞣酸蛋白胶囊中盐酸小檗碱、马来酸氯苯那敏、硝酸硫胺和乳酸依沙吖啶含量及马来酸氯苯那敏与硝酸硫胺含量均匀度。结果:硝酸硫胺在25.02~200.2 μg·mL-1、马来酸氯苯那敏在6.555~78.66 μg·mL-1、盐酸小檗碱在12.01~96.06 μg·mL-1和乳酸依沙吖啶在2.491~24.91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104.19%、98.41%、100.48%和98.72%,RSD(n=9)分别为0.56%、1.16%、1.72%和1.67%。结论: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测定复方小檗碱鞣酸蛋白胶囊中4种成分含量及马来酸氯苯那敏与硝酸硫胺含量均匀度的方法,为复方小檗碱鞣酸蛋白胶囊质量标准的完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