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横纹肌肉瘤是来源于横纹肌母细胞或未分化的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分布广,恶性度高、予后差。横纹肌肉瘤常发生于四  相似文献   

2.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在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中的发病比较少见,病理学可分为腺胞型、多性型和胚胎型3型。我科于2003年9月收治左上腭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简称RMS),占软组织肉瘤的14~20%,在口腔颌面软组织肿瘤中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国内文献报导甚少,作者诊治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口腔颌面部横纹肌肉瘤及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横纹肌肉瘤的诊疗方法。方法 选择1981~2001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治疗的横纹肌肉瘤患者共74例,按WHO(1972)的横纹肌肉瘤TNM分期和国际横纹肌肉瘤协作组(1988)对该瘤的临床分期进行分期,探讨横纹肌肉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74例患者中,有 34例行扩大切除术,18例行局部切除术,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不同剂量的放疗,另有22例患者因病变范围广或是儿童而只接受了放疗或者放、化疗联合治疗。随访病例的5年生存率随病期和治疗方案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肿瘤复发和手术切除边缘及临床分期明显相关。结论 采用扩大切除术加术后放疗对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有明显效果;晚期或儿童患者采用局部切除联合放、化疗对于提高5年生存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诊断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肿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门诊收治的18岁以下颌面部肿瘤病例共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12岁(8~1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穿刺活检进行诊断。粗针穿刺:使用16G穿刺针取3~5条组织;细针穿刺:用10 mL针筒吸取细胞。对比穿刺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并记录穿刺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粗针穿刺共4例,3例接受手术治疗。1例穿刺病理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细胞性肿瘤。2例为横纹肌肉瘤,1例诊断为非肿瘤性病变。细针穿刺共6例,5例接受手术治疗。1例穿刺病理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或巨细胞肉芽肿待排;1例穿刺见大量血液;1例为小圆细胞肿瘤;1例为左下颌下淋巴结穿刺见大量炎症细胞;1例为上皮性恶性肿瘤;1例为横纹肌肉瘤。粗针及细针穿刺后进行手术的患者,大体标本病理诊断与穿刺病理诊断结果均一致。穿刺后均未发生大出血、伤口感染、肿瘤穿刺通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穿刺活检诊断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肿瘤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6.
肉瘤是异质性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 ,发病率低 ,占成人恶性肿瘤的 1%,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5 %,其组织学分型较多且伴有明显的遗传学改变。抑癌基因改变是肉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目前在肉瘤中已经发现了十余种抑癌基因的异常 ,现对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抑癌基因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p5 3  人类p5 3基因定位于 17p13.1,是目前已明确的一个抑癌基因 ,p5 3基因突变与细胞的恶性转化和由低度恶性向高度恶性演进有关。转基因鼠模型已证实缺失p5 3基因的鼠可自发形成肉瘤。肉瘤是含有种系p5 3突变的Li Fraumeni综…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是儿童横纹肌肉瘤的好发部位,作者于1960—1975年治疗19例分化程度不同的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儿,年龄为13个月至17岁,平均6.7岁,受累最多的部位为眼眶9例和面部软组织5例,中耳3例,鼻咽部和喉部各1例。本组患儿处理以放疗为主,7例作手术,其中4例因复发行放疗;其余3例未能切净胚胎性横纹肌,术后立即进行放疗。除1例鼻咽部肉瘤患儿因在其它医院作过放疗,只作姑息性放疗外,余18例对原发肿瘤行根治性照射。大多数患儿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报道近期收治的上唇横纹肌肉瘤1例,并结合复习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析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横纹肌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诊断较为困难,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目前主要采用手术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临床中需要提高对横纹肌肉瘤的认识和警惕性,早期诊断,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横纹肌肉瘤系起源于横纹肌或未分化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多发于四肢、头颅、躯干和泌尿生殖系等。原发口腔颌面部者极为罕见。笔者收治3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2岁、6岁、18岁各1例;发生在下唇1例,颌颈部1例,腮腺导管  相似文献   

10.
癌肉瘤是一种既有癌又有肉瘤成分的恶性肿瘤,也称为梭形细胞肉瘤。原发于舌的癌肉瘤极其罕见,约占头颈部肿瘤的1%。本文报告1例舌癌肉瘤和鳞状细胞癌共存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癌肉瘤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儿童时期发生于口腔及颌面部的横纹肌来源的肿瘤比较少见。国外文献中 Yamamoto等报告1例,国内曾今表等曾报告1例发生于下唇的横纹肌肉瘤。由于本瘤的发生率低,组织病理形态复杂,因而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及口腔病理科方面的误诊、漏诊情况屡有发生。本文报告原发于口腔及颌面部小儿胚胎性  相似文献   

12.
作者的目的在总结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采用手术、根治性放疗及积极的化疗等综合措施,能得到有效治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腮腺小细胞未分化癌是发生在腮腺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在组织学上与其他分化不良的癌或肉瘤难以鉴别.现报道1例腮腺小细胞未分化癌,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4.
赵东林  周必定 《口腔医学》2003,23(3):177-177
<正> 口腔颌面部以纤维肉瘤最为常见,其次为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则少见,我科收住1例口底平滑肌肉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朗格罕斯细胞肉瘤(Langerhans cell sarcoma,LCS)是朗格罕斯细胞来源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十分罕见,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横纹肌肉瘤系来自横纹肌组织的高度恶性肿瘤。不同组织类型可分别罹犯青少年及儿童,病程短,发展迅速,易发生区域性淋巴结与肺转移,口腔颌面部少见,发生于唇部者更属罕见。本文报告1例如下: 患者陈×,男,8岁,南安县东田公社人。患儿以“下唇巨大肿物”来院就诊。据家长描述,该患儿出生时下唇唇红正中即发现一疹状小红点,以后迅速长大,到4个月时已大如鸽蛋。2周岁时到其它医院检查,但未采取治疗措施,又延及1年后到本院就诊。患儿出生于农村山区,为头胎,顺产,父母双健,家族史及父母婚姻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17.
口腔颌面-头颈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临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0-09--2010-10收治的12例头颈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9例获得随访.5例术前化疗患者中3例短期疗效达到PR,1例达到MR,化疗有效率达到60%;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周围组织淋巴管形态计量学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舌鳞癌患者病理蜡块60例,舌横纹肌肉瘤病理蜡块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利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瘤周组织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的面积、管径和面数密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舌横纹肌肉瘤瘤周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管腔的面积、管径和面数密度均较正常舌组织内的高,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舌癌癌周的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相比,其管腔面积及管径大而面数密度略低,但两者的测定参数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舌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舌癌与舌横纹肌肉瘤),其肿瘤周围的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形态及数量的改变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横纹肌肉瘤在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的发病中比较少见 ,病理学可分为腺泡型、多型性和胚胎型三型。其中 ,腺泡型发生于中年女性颌面部较罕见 ,我科于 2 0 0 1年 8月收治颊部腺泡型横纹肌肉瘤 1例 ,现报道如下。患者 ,女 ,4 1岁 ,3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面颊肿块 ,如杏仁大小 ,可活动 ,因无疼痛等不适症状 ,未予任何治疗。后肿块逐渐增大 ,并偶有疼痛 ,无消瘦史 ,既往体健。无烟酒不良嗜好。无肿瘤、遗传病家族史。体检 :一般情况可 ,心肺阴性。颜面基本对称 ,右颊颧牙槽嵴上外侧 ,颧弓下方嚼肌组织中可扪及约 3.0cm× 2 .5cm椭圆形肿物 ,质中偏硬 …  相似文献   

20.
髓细胞肉瘤是一种由原始粒细胞或不成熟粒细胞形成的孤立性恶性肿瘤,发病于口腔较为少见且较难诊断。本文报告1例原发灶位于牙龈处的髓细胞肉瘤,并对其临床表现、组织形态特征,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报告,并回顾相关性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