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模拟"缺血后处理"的效应机制,观察心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pore,m PTP)开放程度、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钙离子浓度,以及Caspase-3、Caspase-9等指标,以探索黄芪多糖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线粒体机制。方法:培养原代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CMEC),通过缺氧再复氧刺激细胞损伤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技术平台,利用缺氧再复氧即刻给药的方法,模拟缺血后处理的效应机制,以阳性药物SB203580为对照组,探讨黄芪多糖后处理对缺氧再复氧人心肌细胞m PTP开放等作用。随机分为:A.HCMEC正常对照组;B.HCMEC损伤组;C.HCMEC损伤+黄芪多糖组;D.HCMEC损伤+SB203580组。结果:与HCMEC正常对照组相比,HCMEC损伤组m PTP的开放程度、线粒体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P0.05),而经黄芪多糖后处理m PTP的开放程度、线粒体钙离子浓度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升高(P0.05)。与HCMEC正常对照组相比,HCMEC损伤组Caspase-3、Caspase-9呈强阳性表达(P0.05),而HCMEC损伤+黄芪多糖组Caspase-3、Caspase-9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多糖后处理可通过减轻钙超载,保护膜电位水平而抑制m PTP的过度开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线粒体膜结构的破坏,保护线粒体功能。黄芪多糖后处理可通过减轻钙超载,保护膜电位水平而抑制m PTP过度开放。并可抑制上游启动型蛋白Caspase-9的高表达,进而通过凋亡级联反应,抑制下游执行型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探讨黄芪多糖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以体外缺氧再复氧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NF-κB的蛋白分布,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NF-κB mRNA的表达。结果:缺氧再复氧后,NF-κB发生核转位,其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黄芪多糖可抑制NF-κB的核转位,并降低NF-κBmRNA的表达,其中黄芪多糖50μg/mL剂量组降低NF-κBmRNA表达的作用与缺氧再复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多糖通过抑制缺氧再复氧后HCMEC的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相关基因的激活,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何东伟  刘新伟  庞勇  刘柳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5):2323-232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Res组)、白藜芦醇预处理+渥曼青霉素组(Res+Wom组)、缺血再灌注+渥曼青霉素组(I/R+Wom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模型,缺血45 min,再灌注120 min,测定再灌注心肌组织中NOS,NO的含量,并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生物素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的方法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测定心肌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测定Akt(又称PKB,即蛋白激酶B)及p-Akt(即磷酸化蛋白激酶B)含量。结果:与I/R组及Res+Wom组比较,Res组NOS及NO表达增加,显著减轻心肌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Bcl-2降低,Akt的磷酸化水平增高,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变化能够被PI3K-Akt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渥曼青霉素所阻断,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此过程有PI3K-Akt信号通路的参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磷酸化Akt(p-Akt)等指标,探讨中药预处理联合针刺后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大鼠模型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6组:缺血再灌注组、心脑通络液预处理组、针刺后处理组、心脑通络液预处理组+针刺后处理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免疫组化检测p-Akt、RT-PCR检测Akt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的变化。结果:应用PI3K/Akt信号通路阻断剂渥曼青霉素后,心脑通络液加针刺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的作用被抑制,p-Akt、p-Akt/Akt表达减少(P0.01),而AktmRNA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1)心脑通络液预处理联合针刺后处理没有改变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中AktmRNA含量。2)心脑通络液预处理联合针刺后处理使大鼠心肌中p-Akt、p-Akt/Akt表达增多,应用PI3K/Akt信号通路阻断剂渥曼青霉素后,心脑通络液预处理联合针刺后处理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被抑制,p-Akt、p-Akt/Akt表达减少,说明心脑通络液预处理联合针刺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是通过PI3K/Akt通路介导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蛋白激酶B(Ak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神经细胞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四君子汤加减低、中、高剂量组(3.69,7.38,14.76 g·kg-1)。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治疗7 d后处死,取大鼠缺血侧脑组织,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1/2(p-ERK1/2),磷酸化Akt(p-Akt),Bax蛋白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测定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ERK1/2,Akt,Bax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ERK1/2,p-Akt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Bax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加减低、中、高剂量组p-ERK1/2,p-Akt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Bax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君子汤加减可能通过上调p-ERK1/2,p-Akt,下调Bax蛋白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组、联合组(人参皂苷Rb1+PI3K抑制剂Wortmaninn组)、Wortmaninn组。模型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恢复灌注120 min,人参皂苷Rb1和Wortmaninn分别于缺血前给予。再灌注120 min后,测定心肌梗死区百分比和心肌细胞凋亡百分比,测定心肌磷酸化Akt(p-Akt)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b1组心肌梗死区百分比和心肌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减少,而p-Akt表达明显增加;给予PI3K抑制剂Wortmaninn后,联合组与人参皂苷Rb1组相比,心肌梗死区百分比和心肌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加,而p-Akt表达显著降低。结论人参皂苷Rb1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心肌细胞凋亡与其激活PI3K/Ak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抑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再通的方法,复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黄芪治疗、心肌缺血、假手术等不同情况下心肌坏死面积、心肌细胞DNA电泳、凋亡细胞的形态(TUNEL法、电镜)及bcl-2与bax原位杂交进行了观察.结果再灌注组和黄芪治疗组的梗死面积小于单纯缺血组;DNA电泳发现再灌注组呈凋亡的典型表现,单纯缺血组表现为细胞坏死,黄芪治疗组梯形条带中DNA含量较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TUNEL染色发现缺血组有散在阳性细胞,再灌注组有大量的阳性标记,且积聚成团,黄芪治疗组较再灌注组明显减少;电镜观察发现再灌注组线粒体等细胞亚结构损伤严重,而黄芪治疗组则明显减轻.缺血组bcl-2与bax表达增多,再灌注组bax表达增多而bcl-2表达减少,黄芪治疗可下调bax且一定程度上调bcl-2.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心肌细胞的凋亡,黄芪可确实抑制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多糖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幼鼠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6(IL-6)表达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对幼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4周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黄芪多糖干预组(APS组),各20只。假手术组仅暴露腹腔脏器,不做任何干预;缺血再灌注组及黄芪多糖干预组,阻断肠系膜上动脉造成缺血60 min,缺血再灌注组注射0.5 m L生理盐水,黄芪多糖干预组注射20 mg/100 g黄芪多糖。分别于再灌注后30、60、90、120 min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小肠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肠中TNF-α、ICAM-1及IL-6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小肠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计算CD_4~+/CD_8~+比值。结果:正常肠组织中的TNF-α、ICAM-1及IL-6呈现出低水平表达,缺血再灌注模型、黄芪多糖干预组肠组织中的TNF-α、ICAM-1及IL-6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黄芪多糖干预组肠组织中TNF-α、ICAM-1及IL-6含量均从30 min开始逐渐升高,至90 min时达到顶峰,之后逐渐下降。黄芪多糖干预组肠组织中TNF-α、ICAM-1以及IL-6含量在各个时间点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和黄芪多糖干预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各个时间点小肠CD_3~+、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5),缺血再灌注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假手术组和黄芪多糖干预组比较各个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CD_4~+/CD_8~+比值,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和黄芪多糖干预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有效减轻肠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下调TNF-α、ICAM-1及IL-6的表达及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并给予葛根素药物干预,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以了解细胞凋亡及葛根素在再灌注损伤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假手术组及单纯缺血组凋亡细胞无明显增多,而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1);在再灌注前给予葛根素治疗可减少因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凋亡(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可见心肌细胞凋亡发生,再灌注可加速细胞凋亡的发生;葛根素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6,(7)
目的:观察芝麻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芝麻素高(160 mg/kg)、低(8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7 d。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4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色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 TnⅠ)、乳酸脱氢酶(LDH)及血清和心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水平,并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水平、蛋白激酶B(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芝麻素预处理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心肌损伤,降低血清c TnⅠ、LDH水平,提高血清及心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和NO水平(P0.05或P0.01),并能显著提高心肌组织SOD蛋白表达及Akt、eNOS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Caspase-3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P0.05或P0.01)。结论:芝麻素预处理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激活Akt/eNOS信号通路、增加NO合成,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抑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动脉左前降支后再通的方法,复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黄芪治疗,心肌缺血,假手术等不同情况下心肌坏死面积,心肌细胞DNA电泳、凋亡细胞的形态(TUNEL法,电镜)及bcl-2与bax原位杂交进行了观察,结果:再灌注组和黄芪治疗组的梗死面积小于单纯缺血组;DNA电泳发现再灌注组呈凋亡的典型表现,单纯缺血组表现为细胞坏死,黄芪治疗组梯形条带中DNA含量较心肌缺血-再灌注明显减少,TUNEL染色发现缺血组有散在阳性细胞,再灌注组有大量的阳性标记,且积聚成团,黄芪治疗组较再灌注组明显减少;电镜观察发现再灌注组线粒体等细胞亚结构损伤严重,而黄芪治疗组则明显减轻,缺血组bcl-2与bax表达增多,再灌注组bax表达增多而bcl-2表达减少,黄芪治疗可下调bax且一程度上调bcl-2。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心肌细胞的凋亡,黄芪可确实抑制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金云晔  翟昌林  沈震  张美齐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6):1414-1416,1548,1549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S)、用药组(STS)和抑制剂组(STS+LY294002)。建立心肌再灌注模型,检测各组心肌功能,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缺血面积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再通过TUNEL检测心肌凋亡情况,最后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中p-Akt,pFoxO1,p-FoxO3a,p-FoxO4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STS组与NS组相比可明显改善心肌功能,降低心肌缺血面积(40.28%±5.36%vs 59.52%±7.28%)和凋亡率(15.11%±3.71%vs 38.21%±7.83%),增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4.84±1.48)和FoxO3A(7.21±1.31)的表达水平;实验同时发现抑制剂组与用药组相比可不同程度抵制用药组检测指标相关水平。结论:STS可通过调控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来发挥其保护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mRNA、凋亡刺激基因Fa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UNEL法和原位杂交法测定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mRNA及Fas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预适应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比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明显减少(P<0.01);缺血预适应组心肌细胞Bcl-2 mRNA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强,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缺血预适应组心肌细胞Fas mRNA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缺血预适应可以明显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 mRNA的表达,下调凋亡刺激基因Fas mRNA的表达,可能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3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人参皂苷Rh3预处理低、中和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利多卡因干预组,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于术前7 d给予人参皂苷Rh3药4、8和16 mg/(kg·d)预处理,干预组给予利多卡因8 mg/(kg·d)注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处死大鼠,试剂盒检测血清中LDH、CK、SOD和MDA,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学、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特点,最后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血清LDH、CK和MDA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SO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人参皂苷Rh3预处理后,低中高剂量组LDH、CK和MDA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SOD明显高于再灌注损伤组(P<0.05);HE染色和TUNEL荧光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完整光滑,细胞核大小均一,凋亡蛋白分泌较少,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有明显损伤,同时细胞核明显破裂,人参皂苷和利多卡因组损伤程度和细胞核破损程度无缺血再灌注组严重;缺血再灌注组Bcl-2与Bax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人参皂苷Rh3低、中和高剂量组以及利多卡因干预组Bcl-2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而Bax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预先给予人参皂苷Rh3注射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够促进氧自由基减少,上调心肌细胞相关凋亡蛋白Bcl-2以及抑制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腺金丝桃与黄芪配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Caspase-3和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M组比较,P组和H+AM1:2组能够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M组比较,H+AM1:2组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组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sham组与M组比较,M组心肌细胞中Caspase-3和TNF-α的蛋白量明显增加,与M组比较,H+AM1:2组和P组能够明显降低Caspase-3和TNF-α的蛋白量。结论:乌腺金丝桃与黄芪配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段丽萍  巩楠  郑朝霞  陈杰  史国辉 《河北中医》2010,32(11):1708-1710,171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 IR 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各10只。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采用无损伤动脉夹夹闭大鼠双侧肾蒂45 m 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成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R IR I)模型,其中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术前喂通心络7 d。假手术组仅游离双侧肾蒂,暴露60 m in后再关闭切口。光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改变;测定血肌酐(Cr);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小管损伤程度;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光镜下Bc l-2阳性表达;一步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凋亡阳性细胞;激光共聚焦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Cr及肾小管损伤评分较假手术组高(P0.05);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Cr及肾小管损伤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低(P0.01)。假手术组肾小管上皮细胞Bc l-2有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组Bc 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Bc 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增加(P0.01)。缺血再灌注组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5),多见于肾小管,尤其是远端小管细胞,少数见于近端小管,而肾间质、肾小球极少见;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大鼠AR IR I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 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培养至5代的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黄芪多糖组、模型+美托洛尔组,观察黄芪多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ROS、LDH、MDA含量、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ROS、MDA含量、LDH漏出率均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性下降;黄芪多糖干预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ROS、MDA含量、LDH漏出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性升高。结论:黄芪多糖可能通过抑制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减少氧化应激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8.
丹参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也得到大量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提高Bcl-2/Bax比例,降低血清MDA含量及LDH的释放,提高血清SOD及GSH-Px活性及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Akt的磷酸化及细胞外相关信号激酶1/2(ERK1/2)水平的表达等,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及激活JAK/STAT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红豆杉多糖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比格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豆杉多糖低、高剂量组、卡维地洛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给药7d后,建立MIRI模型。采用TUNEL染色法标记缺血再灌注区凋亡心肌细胞,计数凋亡指数(AI);采用RT-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区心肌Fas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低剂量组心肌细胞AI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高剂量组、卡维地洛组心肌细胞AI显著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及低剂量组Fas mRNA及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各治疗组Fas mRNA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且高剂量组、卡维地洛组Fas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抑制Fas mRNA及蛋白表达可能是红豆杉多糖抗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1):127-129
目的:观测心肌片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心肌片低中高剂量组,预给药24h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检测细胞存活率,LDH释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Cyt-C蛋白的表达以及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片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LDH水平,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Bax,Caspase-3以及Cyt-C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保护作用被AMPK抑制剂Compound C取消。结论:心肌片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