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2类不同内固定的疗效,阐述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25例Neer分型三部分和四部分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分别采用传统固定(三叶钢板和交叉克氏针)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传统的三叶钢板或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为A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为B组,三、四部分骨折分别为亚组。按Neer 分型三部分骨折共 71例,应用传统固定方法治疗42例(A1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9例(B1组);四部分骨折54例,应用传统固定方法治疗19例(A2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35例(B2组)。随访时间 6~24 个月,平均 12.2个月。采用Neer百分制评分表评分,大于等于80分为优良。结果:在三部分骨折中,A1组大于等于80分29例,优良率69.05%,B1组大于等于80分26例,优良率89.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四部分骨折中,A2大于等于80分8例,优良率42.11%,B2组大于等于80分25例,优良率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的治疗,锁定加压钢板与传统固定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罗京生  杜朝晖  李克功  曲龙 《中外医疗》2011,30(18):31+33-31,3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3例。其中,Neer二部分骨折4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2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无骨折不愈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5例,良4例,优良率为69.2%。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可靠,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为老年骨质疏松病人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永宁  李伟  刘清毅  林宏  李子泉 《西部医学》2013,25(1):109-110,113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4例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实行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住锁定钢板固定植骨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64例患者随访15月以上,骨折均愈合,相关并发症少,其功能按Neer评分判定:优50例,良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9%。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愈合、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金伦  罗方  姜庆 《四川医学》2010,31(5):646-647
目的讨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6月收治肱骨近端骨折25例。按Neer分型:Ⅱ型19例,Ⅲ型6例。术中骨折复位后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有骨缺损者取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患肢用三角巾悬吊,3周后功能锻炼。结果 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6个月,平均11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肱骨头坏死、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肩关节撞击症、骨化性肌炎等。根据Neer评分,优2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可靠,是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5.
金肖强  尹航  董黎强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7):717-717,721
目的探讨锁钉钢板结合外固定支架+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疗效。方法34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18例(加强固定治疗组)采用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单臂外固定支架+自体髂骨植骨治疗,16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加强固定治疗组均获得治愈,对照组中10例获得治愈,另6例再次发生骨折不愈合,均无桡神经损伤表现。两组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肩、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P﹥0.05)。结论锁钉钢板结合外固定支架+自体髂骨植骨可有效提高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徐华  郭氧 《中外医疗》2013,32(26):101-10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适应症、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2例(43侧)肱骨近端骨折移位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32例有结节骨折者,同时使用2号Ethibond辅助固定,29侧植骨。结果 40例获得随访,随访10~30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但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侧,良14侧,可6侧,差1侧,优良率82.9%。结论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操作技巧,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固定牢固可靠,可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提高了治疗效果,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eer六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应用切开复位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Neer六型肱骨近端骨折2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35~76岁,平均62岁。患者均采用肩关节前上内侧切口,取髂骨植骨并复位后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置于肱骨近端外侧固定,小的骨缺损区用骨屑植骨,如果大小结节固定欠牢,则予以钢丝辅助固定,探查并修补损伤肩袖。伤口愈合后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21例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9~24月(平均18月),1例肱骨头坏死,但功能较好。结论:切开复位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Neer六型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使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乙组使用传统胸三角肌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甲组使用肩外侧小切口闭合复位+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术后1 d、3 d、1周及2周,甲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固定时间及固定后住院时间比乙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少于乙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5个月、1个月及3个月,甲组Neer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经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利于提高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与创伤外科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置换组和内固定组,分别为32例、38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Neer评分、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优良率、术后Neer评分与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较内固定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置换组和内固定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上升,且置换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内固定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老年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但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后并发... 更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手术与常规解剖钢板内固定(ORIF)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5年12月因新鲜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IPPO组(MIPPO结合LCP)26例,ORIF组(常规解剖钢板内固定)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以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Neer’s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MIPPO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OR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MIPPO组优良率92.3%,ORIF组优良率80.0%,MIPPO组优于ORIF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显示ORIF组患者伤口浅表感染3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两组均无骨折不愈合、继发性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内固定断裂失败、肩峰撞击中等并发症。结论:MIPPO结合LCP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简单易行,术后临床疗效好且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因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肩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比较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Neer肩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95.3±21.5)min、骨折愈合时间(61.2±26.3)d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26.3±31.7)min、骨折愈合时间(91.6±24.8)d(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45.3±25.6)mL显著少于对照组(197.2±34.1)mL(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88.6%)显著高于对照组(74.3%)(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Neer肩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仅在手术后1年,2组患者的Neer肩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后有2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疼痛,观察组患者术后有2例疼痛,没有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症.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更好的效果,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坚强及并发症出现几率小的优点,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肱骨近端骨折分为不稳定骨折与稳定骨折,目前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针对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仍存在争议,而锁定钢板治疗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案具有成角固定、肩袖损伤程度小以及可尽早康复锻炼等优势。目的 探讨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经锁定钢板治疗后的疗效并评价其生物力学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8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9例,经X线确诊,其中NeerⅡ型16例、NeerⅢ型16例、NeerⅣ型17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肢功能。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NeerⅡ型,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NeerⅡ型和NeerⅢ型(P<0.05)。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eer分型与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呈正相关(r=0.894,P<0.001;r=0.783,P<0.001);与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431,P<0.001)。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治疗NeerⅡ型、Ⅲ型、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时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临床上治疗建议考虑锁定钢板治疗,但损伤基础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术后的治疗及康复需根据损伤基础,提高肩关节优良率。  相似文献   

13.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1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平均随访10.5个月。结果术后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发生。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标准,功能优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坚强,并发症少,骨折愈合良好,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Neer3部分、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6月,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8~73岁,平均52岁。根据Neer分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13例。骨折复位后进行同种异体骨植入,通过骨折的大结节骨块下方进行骨折端植骨,锁定钢板螺钉固定。结果本组32例均获得8~16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骨折8个月内全部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9例,可4例,全组优良率87.5%。结论锁定钢板的螺钉锁扣于接骨板上,能够提高对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及伴有骨质疏松患者的固定效果,同种异体骨移植能有效消除Neer3部分、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骨缺损,有利于骨折断的愈合和牢靠固定,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股骨距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5例股骨距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手术治疗,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患髋功能.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门诊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4个月,平均16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复位丢失、髋内翻、内固定松动、断裂或切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肢体短缩等并发症发生.参照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29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采用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重建粉碎、缺损的股骨距可加强内固定效果,促进骨折愈合,联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并与传统内固定方法比较。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62例。结果术后随访,采取Neer评分标准,平均85分(50~95分),其中优31例,良19例,中7例,差5例,优良率占80.6%。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靠,保护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3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平均随访7个月。[结果]术后无创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发生。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标准,功能优12例,良14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良好,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朱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145-146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应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2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其中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4例。同时与2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访,LPHP固定治疗组中27例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再移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例三部分骨折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6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2.1%。而25例非手术组的优良率为56.0%。结论 LPHP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特别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9.
刘德祥  刘彬 《四川医学》2014,(4):473-475
目的探讨Neer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Neer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8例,研究内固定物的使用,骨折复位、植骨等相关问题。结果18例患者均获6—22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1周。根据Neer评分标准进行肩关节评分,功能恢复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NeerIV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可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申威  孟倩 《中国医疗前沿》2013,(21):41-41,3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改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解剖钢板组42例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质量,锁定钢板组43例给予解剖钢板内固定质量,观察手术情况和术后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解剖钢板组,P 〈0.01;优良率90.70%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解剖钢板组,P 〉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改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术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