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现报告一例阴茎尖锐湿疣合并舌系带尖锐湿疣。 患者男性,20岁,未婚,个体户。两月前有不洁性交史。临床检查:阴茎冠状沟、包皮有五粒芝麻至黄豆大密集小乳头状灰色疣状物,同时舌系带也有一粒绿豆大赘生物,已发生半个月。患部湿润痒感,涂5%醋酸溶液呈白色反应。皮损病理检查:赘生物表皮呈乳头瘤样改变,棘层上部有空泡细胞,真皮乳头内毛细血管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5岁.因趾间、肛周湿润柔软赘生物1年就诊.趾间疣组织病理检查:角层角化不全、轻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高度肥厚,中上层较多的空泡化细胞,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趾间及肛周疣体组织DNA通用引物PCR扩增HPV保守片段,测序法判定两者型别均为HPV7,型特异性引物PCR显示HPV7阳性,HPV6、11、16、18均阴性,与测序法结果 一致.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5岁.因趾间、肛周湿润柔软赘生物1年就诊.趾间疣组织病理检查:角层角化不全、轻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高度肥厚,中上层较多的空泡化细胞,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趾间及肛周疣体组织DNA通用引物PCR扩增HPV保守片段,测序法判定两者型别均为HPV7,型特异性引物PCR显示HPV7阳性,HPV6、11、16、18均阴性,与测序法结果 一致.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5岁.因趾间、肛周湿润柔软赘生物1年就诊.趾间疣组织病理检查:角层角化不全、轻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高度肥厚,中上层较多的空泡化细胞,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趾间及肛周疣体组织DNA通用引物PCR扩增HPV保守片段,测序法判定两者型别均为HPV7,型特异性引物PCR显示HPV7阳性,HPV6、11、16、18均阴性,与测序法结果 一致.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5岁.因趾间、肛周湿润柔软赘生物1年就诊.趾间疣组织病理检查:角层角化不全、轻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高度肥厚,中上层较多的空泡化细胞,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趾间及肛周疣体组织DNA通用引物PCR扩增HPV保守片段,测序法判定两者型别均为HPV7,型特异性引物PCR显示HPV7阳性,HPV6、11、16、18均阴性,与测序法结果 一致.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5岁.因趾间、肛周湿润柔软赘生物1年就诊.趾间疣组织病理检查:角层角化不全、轻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高度肥厚,中上层较多的空泡化细胞,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趾间及肛周疣体组织DNA通用引物PCR扩增HPV保守片段,测序法判定两者型别均为HPV7,型特异性引物PCR显示HPV7阳性,HPV6、11、16、18均阴性,与测序法结果 一致.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5岁.因趾间、肛周湿润柔软赘生物1年就诊.趾间疣组织病理检查:角层角化不全、轻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高度肥厚,中上层较多的空泡化细胞,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趾间及肛周疣体组织DNA通用引物PCR扩增HPV保守片段,测序法判定两者型别均为HPV7,型特异性引物PCR显示HPV7阳性,HPV6、11、16、18均阴性,与测序法结果 一致.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5岁.因趾间、肛周湿润柔软赘生物1年就诊.趾间疣组织病理检查:角层角化不全、轻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高度肥厚,中上层较多的空泡化细胞,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趾间及肛周疣体组织DNA通用引物PCR扩增HPV保守片段,测序法判定两者型别均为HPV7,型特异性引物PCR显示HPV7阳性,HPV6、11、16、18均阴性,与测序法结果 一致.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5岁.因趾间、肛周湿润柔软赘生物1年就诊.趾间疣组织病理检查:角层角化不全、轻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高度肥厚,中上层较多的空泡化细胞,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趾间及肛周疣体组织DNA通用引物PCR扩增HPV保守片段,测序法判定两者型别均为HPV7,型特异性引物PCR显示HPV7阳性,HPV6、11、16、18均阴性,与测序法结果 一致.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5岁.因趾间、肛周湿润柔软赘生物1年就诊.趾间疣组织病理检查:角层角化不全、轻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高度肥厚,中上层较多的空泡化细胞,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趾间及肛周疣体组织DNA通用引物PCR扩增HPV保守片段,测序法判定两者型别均为HPV7,型特异性引物PCR显示HPV7阳性,HPV6、11、16、18均阴性,与测序法结果 一致.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5岁.因趾间、肛周湿润柔软赘生物1年就诊.趾间疣组织病理检查:角层角化不全、轻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高度肥厚,中上层较多的空泡化细胞,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趾间及肛周疣体组织DNA通用引物PCR扩增HPV保守片段,测序法判定两者型别均为HPV7,型特异性引物PCR显示HPV7阳性,HPV6、11、16、18均阴性,与测序法结果 一致.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2岁,供销员。因舌系带处发现赘生物4天而就诊。患者否认有婚外性接触史,其爱人没有类似赘生物。检查:音系带中部可见一黄豆大的疣状结节,表面凹凸不平,质较硬,色淡红,触之易出血,其基底固着有蒂。由于患者曾用手抓,在基底下部有瘀血。口腔及身体其他部位未见类似损害,无淋病病史。皮损病理检查:表皮呈乳头瘤样改变,棘层上部有空泡细胞,真皮乳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原位杂交结果:HPV6/11型阳性。采用CO2激光治疗,配合用转移因子皮下注射,溶菌酶片、左旋咪唑片口服。1周后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成人…  相似文献   

13.
阴茎疣状癌并发皮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阴茎疣状癌并发皮角。患者男,33岁。阴茎龟头部赘生物伴恶臭2年余。皮肤科检查见龟头部有一4cm×4cm×5cm大的肿块,表面湿润,呈颗粒状,伴感染、化脓和坏死,龟头1点钟处包皮内可见3cm长的角化性赘生物。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癌细胞侵及阴茎海绵体;赘生物高度角化过度,基底部可见表皮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DNA实时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未见癌细胞。治疗上采取阴茎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4岁。左侧腹股沟赘生物6年。皮肤科情况:左侧腹股沟见一约4cm×3cm大小肉红色赘生物,呈菜花状隆起,边界清楚,有蒂,表面粗糙,湿润,质脆,赘生物周围有暗红色斑疹。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乳头瘤样增生,表皮颗粒层及棘层上部见多量凹空细胞,棘层内见多量不典型增生的细胞,可见病理核分裂相。真皮浅层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行HPV分型检查示:高危型HPV病毒51亚型。诊断:疣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  相似文献   

15.
阴囊疣状黄瘤是一种少见病,多发的疣状黄瘤则更为罕见,报道1例阴囊部多发疣状黄瘤。患者男,48岁,阴囊赘生物、结节2年余,无自觉症状,缓慢增大。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示: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乳头较多泡沫细胞,证实为疣状黄瘤,免疫组化显示泡沫细胞胞浆表达黄色瘤样细胞CD-68、Vimentin和FⅧ因子阳性,S-100,ki-67,HPV阴性,PAS阳性,原位杂交HPV6/11呈阴性。随访1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9岁。因下唇赘生物2年,手术切除后复发并增多1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牙龈、下唇、舌体中部可见数枚米粒至黄豆大赘生物、色淡红、表面粗糙。牙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表皮颗粒层及棘层上部见多量凹空细胞,真皮浅层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示棘层中上部的细胞核P16呈阳性。原位杂交:人乳头瘤病毒(HPV)6型阳性,诊断:口腔多发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17.
FQ-PCR检测HPV-6、11型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尖锐湿疣(CA)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在HPV众多的血清型中6和11型与尖锐湿疣关系最密切。对于尖锐湿疣的诊断,主要依靠不洁性交史、外阴赘生物形态以及5%冰醋酸白试验。由于该病潜伏期较长、亚临床感染常见、皮损形态多样,一直没有快速准确并早期诊断的方法。笔者从2002年8-12月在我科门诊收集CA可疑的皮肤粘膜组织220例进行HPV-6、11型荧光定量PCR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患者,男性,22岁,未婚,广州市人。发现舌系带无症状肿物1周。1月前耻骨联合处曾出现黄豆大淡褐色粗糙之菜花状新生物一处,在外院按“尖锐湿疣”行激光治疗去除。病前3月内有冶游史10余次,其中数次为口一外阴接触。体检见舌系带中部黄豆大红色光滑肿物一处,病理活检见棘细胞层呈明显乳头瘤样增生及空泡变性,真皮乳头  相似文献   

19.
报告1例变性人发生巨大尖锐湿疣.患者23岁,男变女性术后近2年发现肛周和再造阴道周围赘生物近8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巨大尖锐湿疣.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证实为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型感染.先后给予钬激光和液氮冷冻处理后治愈.  相似文献   

20.
66岁男性患者,阴囊赘生物1年余。1年余前,左侧阴囊皮肤出现一绿豆大小粉红色疣状赘生物,逐渐增至2 cm×2 cm大小,表面光滑分叶状,基底有蒂,皮损局部触痛。组织病理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向下呈宽条状增生并相互融合,真皮乳头间大量泡沫样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乳头间血管增生、扩张充血。诊断:疣状黄瘤。手术完整切除赘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