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复杂Pilon骨折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影响疗效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杂Pilon骨折3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局部软组织条件、骨折分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术、有限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合并腓骨骨折者,先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1.34±6.32)个月。本组的优良率为86.67%。结论:不同类型复杂Pilon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骨折复位质量、功能锻炼时机及刻苦程度是影响Pilon骨折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闭合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52例(60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闭合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撬拔复位组,28例28足)及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组(切开复位组,28例32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影像学资料(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外形)及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撬拔复位组患者术后并发创伤性距下关节炎2例,其余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切口并发症发生;切开复位组患者术后2例出现局部皮缘的坏死,1例患者距下关节面塌陷畸形愈合,3例患者并发距下创伤性关节炎。两组患者术后跟骨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恢复良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功能恢复,撬拨复位组优良率为93%;切开复位组为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跟骨骨折类型,闭合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各有优缺点,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3.
张朝友  费伟  邱述才  张雷 《重庆医学》2009,38(23):3005-3006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24例.结果 优15例,良4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9.17%.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关节退行性变5例(其中1例出现较严重的踝关节内翻),关节僵硬5例.结论 骨折类型、治疗方式、胫骨关节面的复位质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腓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移植骨的填充及钢板支撑固定等是影响胫骨Pilon骨折疗效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距骨骨折手术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距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治疗的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并采用统计学分析对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复位程度与距骨坏死相关,距骨体骨折、合并踝部骨折、复位程度与创伤性关节炎相关,距骨体骨折和复位程度与骨折愈合不良相关(P<0.01).结论 距骨骨折类型对骨折愈合有一定的关系,而术中良好的复位能够减少不良愈合,有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胫腓骨干骨折腓骨复位、固定的必要性。方法:对123例胫腓骨骨折,腓骨治疗后错位情况,随访中踝关节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时间、例数作总结,并应用医学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胫腓骨干骨折治疗中腓骨复位、固定的必要性。结果:腓骨治疗后错位情况,与踝关节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有显著关联。结论:胫腓骨干骨折治疗过程中,腓骨骨折复位、固定恢复了腓骨的解剖连续性,促进踝关节的稳定性,能降低踝关节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Pilon骨折20例,其中PilonI型骨折4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6例;闭合性Pilon骨折6例,开放性GustiloI型Pilon骨折4例,GustiloⅡ型骨折7例,GustiloIlI型骨折3例;急诊手术复位胫骨远端前外侧旋转解剖型钢板(MAY钢板)固定9例,有限切开复位、支架外固定3例,石膏外固定4例,延期手术复位内固定4例。结果:按Mazur标准,优10例,良5例,可3例,差2例。结论: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治疗方式、胫骨关节面的复位质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腓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移植骨的填充及钢板支撑固定等是Pilon骨折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29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采用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Pilon骨折的经验 ,并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2 9例 Pilon骨折 ,先用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 ,若同时有腓骨骨折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腓骨 ,软组织肿胀消退后 ,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胫骨 ,采用影像学与 Helfet标准来评定疗效。结果 :术后 2 5例获得优良关节面复位 ( 86.2 % ) ,2 6例下肢力线恢复良好 ( 89.7% )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 2~ 40个月。采用Helfet标准评定疗效 :优 9例 ( 31 % ) ,良 1 3例 ( 4 4.8% ) ,差 7例 ( 2 4 .1 % ) ;优良率 75 .9% ;切口感染 3例 ,切口边缘皮肤坏死 1例 ,通过换药创口愈合 ;关节退行性变 1 1例 ;关节强直 1例。结论 :采用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 Pilon骨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获得良好的踝关节功能 ,是治疗胫骨 Pilon骨折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足部骨折,在所有骨折中约占2%,足部骨折中占75%。双侧性跟骨骨折中10%是合并伤,75%为关节内损伤[1]。至于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还是闭合治疗跟骨骨折仍存在争议。保守治疗往往会导致疼痛、残疾,增加发病率、恢复时间长以及由此引起的步态不稳、脚跟畸形、创伤性关节炎、腓骨狭窄、肌腱炎,脱位等长期后果等[2]。切开复位内固定很难达到解剖复位,但为得到一个良好的治疗结果严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叶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36例胫骨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3例,Ⅱ型9例,Ⅲ型24例,均合并腓骨下段骨折.8例开放骨折急症手术,28例闭合骨折延期手术.手术采用小腿前外侧向踝关节延长及胫骨内侧至内踝双切口,首先复位固定腓骨,然后逐一复位胫骨各骨块用松质骨螺钉固定,胫骨内侧用三叶钢板支撑固定.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踝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8个月,平均3.5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症状及功能评分,优24例,良9例,可3例,效果满意.结论 手术时机、切口选择及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胫骨Pilon骨折疗效的重要原因.国产三叶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漂浮膝”行内固定治疗的优越性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33例创伤性“漂浮膝”患者,根据患者全身情况立即或2周内行骨折内固定处理。股骨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18处胫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16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采用Karlstrom和Olerud标准对伤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1—3年。股骨骨折全部愈合,有3例胫骨骨折出现骨不连。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84.8%。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漂浮膝损伤是一种重度不稳定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使骨折达到稳定,可以减少并发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持续随访,术后3个月进行影像学和腕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临床及康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影像学评分优47例(42.73%)、良30例(27.27%)、可21例(19.09%)、差12例(10.91%);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40例(36.36%)、良35例(31.82%)、可17例(15.45%)、差18例(16.36%)。术后3个月旋前恢复率最高,其次为尺偏、桡偏、掌屈、背伸、旋后。年龄≥60岁、AO分型复杂、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中复位欠满意的患者术后影像学评分较差(P<0.05);年龄≥60岁、女性、AO分型复杂、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中复位欠满意、术后开始锻炼时间的患者术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较差(P<0.05)。年龄、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骨折为骨折复位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年龄、合并同侧其他骨折为功能恢复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术后开始锻炼时间为功能恢复独立性保护因素(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及功能恢复预后受到年龄、合并骨折、骨折类型的影响,术后早期锻炼并不会影响骨折复位且可明显提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手术治疗Pilon骨折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Pilon骨折43例(43侧)行延期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并自体髂骨植骨术。从Tornetta等踝关节功能评分和Burwell—Charnley影像学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43例,总体优良率76.7%,解剖复位组与非解剖复位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5.2%和43.8%(P〈0.01),Ⅱ型骨折组和Ⅲ型骨折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9.3%和53.3%(P〈0.05)。结论手术治疗移位Pilon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其中骨折的复位质量、骨折类型与疗效之间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放性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5月-2010年1月收治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36例,平均年龄35.8岁(22~60岁)。按照Rnedi—Allgower分型其中Ⅱ型16例,Ⅲ型20例;合并腓骨骨折32例。胫骨骨折I期钢板固定20例,Ⅱ期钢板固定4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目定12例。腓骨骨折均使用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经4~26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按Mazur评分标准:优16例,良13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约80%。结论术前对软组织损伤的准确评估,正确选择内固定方法,关节面的复位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鹏举 《医学综述》2014,(3):542-544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经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确定为肱骨近端骨折的27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HILOS)钛板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切开复位组(16例),行闭合复位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闭合复位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性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闭合复位组患者骨性愈合率、愈合时间及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与切开复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67,t=4.215、30326,P<0.05);闭合复位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9.09%vs 31.25%,χ2=11.05,P<0.05);12个月后随访发现,闭合复位组术后肩关节运动评分的优良率为90.90%(10/11),切开复位组为81.25%(1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7,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需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老年患者选择闭合复位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效果显著,骨性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樊滔  谢逸波  曾波  李培浩  何玩珊 《医学综述》2014,20(21):3988-3990
目的探究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运用方式。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解放军第一八八医院骨科收治的93例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改良组52例和关节镜组41例,分别接受改良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及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关节面塌陷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分析疗效。结果改良组术后即刻、末次随访塌陷高度分别为(0.93±0.18)mm和(1.04±0.19)mm,均显著低于关节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治疗效果优37例、良11例,优良率为92.3%;关节镜组治疗效果优13例、良16例,优良率为70.7%,改良组膝关节功能显著优于关节镜组(P<0.05)。改良组出现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并发症率为3.8%;关节镜组出现2例膝关节内翻畸形,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并发症率为12.2%,改良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关节镜组(P<0.05)。结论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方法较传统切开内固定、关节镜辅助内固定均具有更好的疗效,是改善患者症状、保证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Pilon骨折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105例手术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64例行有限切开解剖型钢板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者为观察组,41例行有限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相结合术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47例(73.4%),总有效率96.9%;对照组优19例(46.3%),总有效率85.4%;两组Mazur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发生并发症9例(14.1%),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8.2±4.3)周,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具有创伤小、显露充分、固定可靠、康复快的优点,是一种治疗Pilon骨折的良好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高笛 《中原医刊》2014,(4):54-57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开放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需要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Ⅰ~Ⅳ型)患者72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37例)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5例)采用开放性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微创组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8572,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731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能同时发现和处理关节内并发症等优点,效果较切开复位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243例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转归进行分析,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结果 Mayo评分优71例,良102例,可54例,差16例,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1.19%.开放性骨折、骨折至手术时间>7 d、AO分型B和C型、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合并骨折、肢体肿胀、并发症对术后肘关节恢复产生不利影响(OR均<1,P<0.05),术后2周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有利提高术后肘关节恢复(OR=1.533,P<0.05).开放性骨折、AO分型C型、神经损伤不利于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OR=0.719、0.706、0.728,P<0.05),术后早期锻炼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OR=1.468,P<0.05).结论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主要受到骨折损伤程度相关因素影响,术前应综合评定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而早期进行运动康复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距骨骨折手术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本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距骨骨折患者45例,男39例,女6例,年龄(33.8±10.2)岁;其中距骨体骨折27例,距骨颈骨折1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手术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距骨骨折部位、开放与否、骨折粉碎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距骨周围骨折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随访(3.6±0.4)年,术后优良率为55.5%。不同骨折复位患者术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内固定方式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放与否、骨折粉碎程度、骨折复位情况、骨折部位、是否合并距骨周围骨折(P〈0.05)。结论距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良好的复位和内固定,有助于距骨骨折术后功能的恢复,从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