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肢体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科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根据接受康复训练的时间先后,将病人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早期组病人是在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时即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是在发病3个月后来我院治疗的病人.结果早期组经有效的康复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挛缩、粘连、总有效率达95%,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病人早期接受康复训练,是有效提高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缩短疗效,尽快康复回归家庭、社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对预防股骨干骨折患者股四头肌萎缩的影响。方法:将13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功能锻炼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股骨干骨折术后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功能锻炼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早、中、后期功能锻炼。在术后康复的不同时期分别测量患者患侧与健侧股四头肌的周径差,以观察两组肌肉萎缩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康复不同时期股四头肌的周径差及肌肉萎缩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科学的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预防和改善股骨干骨折患者的肌肉萎缩,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用单盲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从入院开始,最迟不超过24 h进行功能再学习方法(MRP)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肢体康复效果。结果经过10、20、30天康复训练后,2组病人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病人的运动功能均明显好转。但实验组更明显,两组的患肢肌力、身体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不仅可防止关节肌肉萎缩,而且能减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人的活动能力,减少后遗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肢体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科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根据接受康复训练的时间先后,将病人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早期组病人是在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时即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是在发病3个月后来我院治疗的病人。结果早期组经有效的康复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挛缩、粘连、总有效率达95%,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病人早期接受康复训练,是有效提高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缩短疗效,尽快康复回归家庭、社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必要性。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下肢康复训练,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建立协调的运动模式,对照组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结果康复组瘫痪肢体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患者均无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废用综合征的发生,下肢功能明显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正确合理的下肢康复锻炼,能促进肌力的恢复,减轻废用性萎缩程度,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肌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和肌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和肌力评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改善肌力,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50例,对照组48例。康复组早期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院后24h内和出院前24h评定息肢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入院时两组肢体肌力及Barrel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时康复组肢体肌力及Bartel指数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01)。结论 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瘫痪肢体肌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肌力强化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伴股四头肌萎缩患者肌力恢复的临床疗效,评价严格的康复训练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膝关节ACL断裂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严格按肌力强化训练对股四头肌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按正常的康复计划进行恢复,在术后3、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行Lysholm评分及大腿周径测量。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萎缩指数较训练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及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四头肌肌力强化训练对膝关节ACL重建术后患者的肌力恢复、关节功能的改善有显著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6月8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40例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合一般的功能锻炼.结果:两组病人AD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是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能更大程度地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码视频宣教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3月岳阳市某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二维码视频宣教。在入院和出院当天,利用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Barthel指数、FMA量表及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Barthel指数、FMA量表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维码视频宣教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偏瘫侧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措施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6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全部病人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程度给予对应的常规治疗措施并实施神经内科的整体护理方案.治疗组入院后第1天即给予体位护理,患者病情平稳后可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对照组不给予体位护理,仅开展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治疗后30d,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均降低,Berthel指数与Fugl - Meyer运动功能评分呈现上升趋势.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erthel指数、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体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为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第30 d后进行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期上下肢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部分脑卒中患者作为康复组(160例)进行早期上下肢功能锻炼,并与对照组(150例)的非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脑卒中患者作对照,对入院第1天、第15天、第30天及出院时肢体肌力进行评分.结果 康复组在入院第15天、30天、出院时肢体肌力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杨建英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600-601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按拟定的康复训练计划给予训练;对比护理前后的肌力变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所有偏瘫肢体的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记分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肢体康复运动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能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三级康复训练在脑卒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6月脑卒中偏瘫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偏瘫部位、肌力分级、文化程度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思维导图的三级康复训练。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康复自我效能、康复训练依从性、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身体锻炼依从性、锻炼效果监测依从性、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效能、自我管理效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三级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增强康复训练依从行为,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肢的功能康复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同时配合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结果]观察组患肢肌力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康复系列器具在脑卒中上肢瘫痪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创新康复系列器具在脑卒中上肢瘫痪患者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上肢瘫痪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时间单双日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住院期间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护理及被动康复锻炼,出院后电话随访1次/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使用护理创新康复系列器具,并采用系列康复器具一体化锻炼方案。两组患者均予干预1、3个月门诊复诊,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测评指数(Barthel)、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ovett肌力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MAS)的差异。结果干预后1、3个月,观察组BL评分、上肢FMA评分、患侧肢体肌力分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时,观察组MAS肌张力分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手部痉挛发生率明显下降,MAS肌张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创新康复器具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手部肌力,预防挛缩,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赵静 《当代护士》2016,(1):113-115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锻炼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对统一的药物治疗,在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联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及关节活动度测量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肌力及关节活动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偏瘫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康一体化康复训练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医护康一体化康复训练模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和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康一体化康复训练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运用,能有效提髙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肢体康复功能锻炼,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敬茹  王霞  于新美 《护理研究》2009,23(28):2572-2573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62例,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自我锻炼.在病人入院第1周和治疗6周~8周后,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 (FMA) 评定运动功能.[结果]经过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