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乐山市沙湾区1986-2005年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 方法 对乐山市沙湾区1986-2005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1986-2005年,乐山市沙湾区共发生确诊麻疹病例32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86/10万;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偶有暴发;4~5月为高发季节;3~14岁人群发病较多,近年小于8月和大于18岁年龄组麻疹发病有增多趋势;病例无免疫史者占10.75%,未全程免疫占54.30%,免疫史不详占28.50%. 结论 保持儿童麻疹疫苗有效的高水平的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苗的复种工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同时,提高对麻疹病例监测的敏感性,防止麻疹的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2.
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惠州市2003-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该市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方法 利用麻疹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资料,对惠州市2003-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 14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0.9/10万.发病季节高峰在3~6月,发病年龄主要是≤14岁儿童(75.6%);麻疹病例22.4%未接种麻疹疫苗,58.4%免疫史不详;病例中流动人口占29.0%.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4.6%,保护率为58.5%.结论 惠州市近3年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人群麻疹免疫保护水平较低,应在1~14岁儿童中开展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同时要求外来青工新招入厂时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5-2012年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麻疹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市2005-2012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市2005-201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673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7/100万,其中以2009年发病率最高为61.89/100万,以2012年发病率最低为0.36/100万;发病率前3位的县为新泰市、泰山区和东平县,占全市病例数的72.07%;季节性高峰明显,2-5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81.72%;1岁儿童及19~40岁人群是近阶段麻疹发病主要人群,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0%、46.36%;8月龄儿童发病数占16.64%;有明确免疫史病例占总病例数的10.70%。结论落实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对重点人群开展补充免疫和查漏补种等免疫策略是实现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医疗机构医源性感染是造成麻疹播散的最主要隐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慈溪市≥18岁成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控制探讨麻疹的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1996-2005年慈溪市≥18岁成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5年慈溪市共报告成人麻疹133例,发病率波动在0.20/10万~4.31/10万,构成比波动在7.69%~45.45%之间。3~5月份为麻疹发病高峰,占成人麻疹发病总数的71.43%。病例男女性别比0.49∶1。职业分布以民工、农民、工人为主,3者共占73.68%。有90.98%的成人麻疹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本地户籍病例83例,占发病数的62.41%,外地户籍病例50例,占发病数的37.59%。两者有免疫史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P>0.05)。结论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及免疫失败人群、外来人口是慈溪市成人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要确保MV高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特别是要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是控制成人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12—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麻疹个案调查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报告麻疹病例96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937例(97.0%),2012—2014年麻疹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麻疹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发病总数的67.8%;1岁以下和20岁以上2个年龄组为发病高峰,分别占54.6%、25.8%;病例以散居儿童、工人为主,分别占68.4%、10.1%;宝安区病例主要集中在福永街道、西乡街道、沙井街道、新安街道、石岩街道,占88.9%。结论麻疹发病仍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需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适时开展重点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巴中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对巴中市近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巴中市麻疹发病率波动在0.27/10万-4.48/10万之间,〈1-5岁儿童占76.71%,冬春季高发,呈现季节性发病流行病学特征;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24.10%、无免疫史占43.37%、不详史占32.53%;报告麻疹病例检测出麻疹IgM抗体阳性率67.87%,检测出风疹IgM抗体阳性率4.42%。结论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累积,免疫屏障薄弱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提高8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适时开展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增强麻疹监测敏感性和质量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宜宾市2000-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因素,探讨麻疹控制的策略。方法收集2000-2005年宜宾市麻疹发病监测资料和人口学资料,用SPSS 12.0软件对6年间的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宜宾市2000-2005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12.13/10万,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病例分布广泛,各县麻疹发病率和接种率水平有较大差异。发病高峰为3~5月;年龄分布以2~5岁居多,占43.96%;有免疫史者占34.14%,其中1岁以下病例无免疫史者占64.94%。结论人群免疫接种率低下与免疫成功率不高,是造成宜宾市麻疹发病居于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今后该市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吴晗晗  王静  雷卫星 《现代预防医学》2014,(11):2085-2087,2102
目的了解亳州市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亳州市2005-2012年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亳州市2005-2012年累计确诊麻疹病例1 5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6.84/100万,其中2008年最高(109.20/100万)、2012年最低(4.09/100万);病例报告集中在市区;每年2-5月份为流行季节;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及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56%(1 303/1 541),其中0~2岁组为高发年龄;职业以散居儿童791例(51.33%)和学生402例(26.09%)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1.60︰1。2009-2012年麻疹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是麻疹病例高发人群。结论全面实施以提高含麻类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适时开展重点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预防院内感染、每年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等综合性防控策略来加速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9.
中山市东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中山市东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5年麻疹的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中山市东区共报告麻疹病例78例,发病率为62.5/10万。其中本区户籍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病例分别为19和59例,发病率分别为27.90/10万和103.7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7月发病38例,占总数的48.7%。病例年龄以≤4岁人群为主,共62例。本地人口中≤4岁儿童发病占本地人口发病数的94.7%(18/19),其中未及麻疹初免年龄(8月龄)而发病者占26.32%(5/19),其余68.42%(13/19)的儿童均有麻腮二联疫苗的免疫史;外地人口中麻疹病例以≤10岁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且多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2005年中山市东区麻疹发病以外来儿童和外来务工青壮年为多,且该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低且有免疫空白。提高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是今后预防控制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安宁市2005-2013年1~7月麻疹流行特征,为卫生行政部门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年报告发病率最高(60.3/10万),2010年和2011年发病率最低,无麻疹病例发生,各年份发病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月龄2012年、2013年1~7月均占发病总数的13.33%,≥15岁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3.33% 、73.33%,不同年龄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成我市麻疹疫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加强免疫的脱漏和含麻疹组分疫苗基础免疫不及时;在进行麻疹疫情的防控中,要提高含麻疹组分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灵山县2003~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及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 2003进行分析。结果灵山县2003~2009年共报告麻疹17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57/10万。8月龄~15岁儿童病例数占94.19%;8月龄占9.30%,15岁占5.81%;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30.23%,无免疫史的占39.53%,免疫史不详占30.23%;发病高峰在3~5月。结论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的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胎传麻疹抗体的减弱或过早消失,是8月龄幼儿发病不可忽视的原因。提高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及高质量的监测是控制麻疹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龙泉驿区历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人群免疫状况及易感人群,为进一步控制麻疹在龙泉驿的流行,调整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龙泉驿区1999-2009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龙泉驿区1999-2009年累计确诊麻疹病例169例,年平均发病率2.92/10万,无死亡病例,3~7月龄是麻疹高发季节;麻疹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的60.36%,以散居儿童及学生为主;近年来麻疹发病年龄趋势向0~1岁和15岁以上人群组发展,2个年龄组发病数占总发病人数的44.98%;病例中流动人口占44.37%、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清楚占68.64%。结论龙泉驿区麻疹发病年龄分布已逐步呈现"双向移位"现象。强化免疫是保护易感人群,进而实现控制麻疹疫情暴发的重要策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以及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是控制乃至消灭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郑州市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麻疹流行规律,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麻疹抗体(1gM)检测,对确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月~4月为麻疹的高发季节,占全年总病例的77.62%;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8月龄-2岁年龄组,占50.70%;麻疹疫苗(MV)预防接种史不详病例占15.73%,无免疫史的占74.13%,有免疫史的占10.14%;286例麻疹病例中,184例属于流动人口,102例属于非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麻疹病例的预防接种史、发病年龄构成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麻疹发病与MV实际接种率不高和免疫失败有关,其中流动人口是MV预防接种工作的薄弱环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MV的初免和复种工作,改进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服务方式,在切实提高MV及时接种率和免疫覆盖率的同时提高免疫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2014年通化市麻疹病例发生、传播及流行特征,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通化市2014年麻疹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通化市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258例,其中临床确诊5例,实验室确诊164例,风疹16例,排除73例;与2013年同比上升4 111%。1岁以下病例44例,占发病总数26.1%;20~50岁病例86例,占发病总数50.9%;有麻疹免疫史者16例,无麻疹免疫史56例,免疫史不详者占97例。结论人群麻疹免疫失败及免疫空白是导致流行的因素,在加强适龄儿童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的同时,应加强20岁以上人群的麻疹疫苗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刘学芝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63-1463
目的 了解东兴区2005--2011年麻疹流行情况(2012年无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探讨东兴区防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 对东兴区2005--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和东兴区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东兴区2005--2011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46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6/10万;发病高峰为4-7月(231例,占66.76%);男性占57.51%(199例),女性占42.49%(147例);8月龄-6岁192例,占55.49%;﹤8月发病43例,占12.43%;病例以散居儿童为多(179例,占51.73%);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163例,占47.11%,免疫史不详116例,占33.53%.结论 东兴区2005--2011年仍有麻疹散发,6岁以下幼儿为高危人群.应提高2剂次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落实查验接种证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强化疫点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在流动人口快速迅速增长地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嘉定区2004-2012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嘉定区2004-2012年共发生麻疹病例687例,平均年发病率为6.12/10万,流动人口发病数占总数的77.87%,流动人口发病率是户籍人口发病率的2.70倍;8月婴儿和20岁及以上成人占总发病数的66.68%;发病呈明显季节性变化,峰值为5月份,发病率存在地域性差异;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总发病数的31.29%、59.10%。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重点在于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提高流动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和2剂次免疫率;同时,须加强对流动人口成人麻疹的防控工作,应适时开展成人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江北区2005-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了解不同年龄人群麻疹抗体及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探讨与麻疹疫情的相关性。方法从发病率与病例的三间分布状况来分析2005-2008年江北区疫情发病状况,随机抽取辖区不同人群(孕妇、婴儿、2~4岁、7~9岁、13~15岁、>20岁)600余人次进行麻疹IgG抗体的监测。检验方法采用ELISA定量法。随机抽取初三、大一学生117人次进行疫苗接种后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 2005-2008年江北区麻疹报告病例321例,年平均发病率17.83/10万,年发病率与年龄构成有统计学意义。以小于8月龄和成人组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5.38%。不同人群抗体检测结果:1、6、8月龄婴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3%、6.3%、0%;GMRT分别为901.3、36.5、7.6;孕妇抗体阳性率为91.18%,GMRT为725.6;2~4岁组抗体阳性率为98.96%,GMRT为1 115.2;7~9岁组抗体阳性率为100%,GMRT为1 003.8;13~15岁组抗体阳性率为96.55%,GMRT为836.8;>20岁组抗体阳性率为92.86%,GMRT为729.9。初三、大一学生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显示,免后抗体平均浓度分别为免前的2.3~2.5倍。2009年江北区麻疹发病率直线下降,年发病率为2.44/10万,比上一年下降了92.78%。结论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高低与麻疹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8月龄婴儿与成人组麻疹抗体水平低下,是引起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孕前接种麻疹疫苗可以提高胎传抗体水平。免疫成功率监测显示,加强免疫与应急接种是控制与消灭麻疹的主要措施。建议调整麻疹免疫策略。孕妇与配对婴儿抗体水平存在相关性。建议加强辖区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消灭免疫空白,减少易感人群,才能控制与减少辖区麻疹疫情,实现WHO西太区提出的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奉化市1957-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奉化市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及对初中学生加强接种麻疹疫苗后的免疫效果,为修定麻疹疫苗加强免疫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按照麻疹疫苗使用和计划免疫冷链装备情况将奉化市1957-2006年麻疹疫情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比较;随机选取该市孕妇、婴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和育龄妇女共1500余人次进行麻疹IgG抗体监测,对2005年暴发过麻疹并进行过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的西坞初中学生和2006年加强接种麻疹疫苗的莼湖初中学生进行免疫效果分析。麻疹IgG抗体检测采用ELISA定量法。结果4阶段麻疹年均发病率和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由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为主,向8月龄以下小婴儿和15岁以上大年龄组人群转移;2005年该市本地人口8月龄以下小婴儿和15岁以上人群发病分别占25.86%和72.41%。6~8月龄婴儿麻疹IgG抗体GMC为51IU/L,8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为100%,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94.12%,GMC为1352IU/L;18月复种后保护性抗体阳性率达100%,GMC为2333IU/L,小学高年级、初高中学生、育龄妇女及孕妇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在46%~68%之间,GMC在783IU/L~901IU/L之间;西坞初中学生应急接种麻疹疫苗1年后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80.10%,GMC为1889IU/L,莼湖初中学生加强接种麻疹疫苗1月后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97.64%,GMC为2354IU/L。结论8月龄和18月龄麻疹疫苗初免和复种免疫效果良好,10岁以上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下降,对初中学生进行麻疹疫苗加强接种免疫效果明显。建议调整现行麻疹的免疫策略,对初中学生进行麻疹疫苗加强接种,以削平大小两端年龄麻疹发病高峰,实现WHO西太区提出的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2003年麻疹监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甘肃省麻疹发病状况。方法对2003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3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631例,确诊1612例,发病率6·24/10万。麻疹发病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模式,爆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34·18%。麻疹发病以≤15岁儿童为主。在确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者占55·09%,无免疫史者占10·85%,免疫史不详者占34·06%。发病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MV常规免疫未落实,爆发疫情不能及时报告、检测。结论应在加强MV初免和复种的同时,在重点地区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同时提高接种质量,要加强基层疫情报告;建立麻疹实验室网络,提高麻疹IgM抗体检测率。  相似文献   

20.
要:目的 分析成都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防控策略,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HTH〗方法 对成都市2009-201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成都市确诊麻疹病例422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率为5.11/100万,以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16.22/10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份占46.45%;<8月龄儿童和15岁以上人群为发病主要人群:分别占30.81%、37.20%;发病人群儿童和民工占84.59%,户籍人口占60.66%;无免疫史和免疫不详的占80.81%,发病前7-21 d曾到医疗机构就诊占37.68%,基因型以为H1型和A型为主,分别占33.33%、66.67%。结论 成都市消除麻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应加强6岁以下散居儿童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及查漏补种,提高8~11月龄儿童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加强流动儿童搜索和查漏补种工作;院内感染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落实预检分诊和病例隔离治疗措施,根据疫情对青年务工人员开展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