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白血病细胞系Reh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表达的影响,探讨Reh细胞RUNX3基因的失活机制及EGCG对RUNX3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Reh细胞,用5、10、15和20μg/mL EGCG与Reh细胞孵育,采用MTT法检测EGCG对Reh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GCG对Reh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情况;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UNX3 mRNA、蛋白的表达。结果:EGCG对Reh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EGCG可促进Reh细胞发生凋亡,随着EGCG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MSP法结果显示EGCG处理后RUNX3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的区域发生去甲基化,EGCG能够诱导Reh细胞RUNX3基因mRNA和蛋白的重新表达,具剂量依赖性。结论:EGCG可明显抑制Reh细胞的增殖,并诱导Reh细胞中异常甲基化的RUNX3基因去甲基化,使RUNX3基因恢复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肿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基化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dc)对T24膀胱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RUNX3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方法不同浓度5-Aza-dc处理T24膀胱癌细胞后,采用四唑盐(MTT)比色观察细胞经药物处理前后的生长活性;以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细胞处理前后RUNX3基因mRNA的表达,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率的检测。结果5-Aza-dc抑制T24膀胱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凋亡增加;RUNX3基因甲基化逆转;mRNA表达恢复。以上作用与药物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5-Aza-dc能逆转T24膀胱癌细胞的RUNX3基因甲基化,恢复该基因的表达,诱导T24膀胱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江苏医药》2012,38(4)
目的 探讨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58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8例中,NSCLC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26例(44.8%),明显多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10例(17.2%)(P<0.01).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NSCLC组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在NSCL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58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8例中,NSCLC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26例(44.8%),明显多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10例(17.2%)(P<0.01)。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NSCLC组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在NSCL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主控基因RUNX1及其靶基因SLC9A3R1、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及磷酸激酶(PKC)-βⅠ的mRNA表达,进一步了解RUNX1及其下游基因与银屑病外周血T细胞活性异常的关系。方法取20例银屑病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外周血,分离、培养、扩增外周血T细胞并鉴定纯度;提取纯化m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检测RUNX1、SLC9A3R1、HLA-C及PKC-βⅠ在mRNA水平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RUNX1、SLC9A3R1、HLA-C及PKC-βⅠ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银屑病组RUNX1、SLC9A3R1、HLA-C及PKC-βⅠmRNA与对照组的表达水平比值分别为1.807 1、2.249 4、2.074 4及2.378 4。结论 RUNX1及其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引起外周血T细胞的活化,并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中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探究基因甲基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59例结直肠癌组织、正常黏膜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MSP)检测RUNX3甲基化状态,观察不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及甲基化状态,分析基因甲基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RUNX3蛋白阳性表达为49.15%低于正常组织94.92%,同时RUNX3甲基化阳性40.68%高于正常组织0,P 0.05;淋巴结转移、RUNX3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存活有关,P 0.05,与年龄、分期、分化程度无关,P 0.05。结论 RUNX3蛋白表达、基因甲基化状态在CRC癌组织、正常组织中存在差异,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可能为疾病发生、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苗苗  包翠芬  王艳  闵鹤鸣  秦书俭 《天津医药》2015,43(12):1356-1360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和同源框3(ZHX3)基因沉默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smad3、smad4、RUNX2 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ZHX3 低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转染大鼠BMSCs(ZHX3 沉默组),同时设空载病毒转染BMSCs (载体对照组)及不做任何处理的BMSCs(空白对照组)。荧光显微镜下测定细胞转染率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鉴定转染是否成功;采用免疫荧光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定性定量检测ZHX3 沉默时smad3、smad4、RUNX2 表达情况。结果(1)复苏培养的细胞具有BMSCs 表型。(2)转染后,ZHX3 沉默组和载体对照组均表达绿色荧光,空白对照组不表达荧光,且沉默组ZHX3 基因表达显著低于载体对照组。(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mad3、smad4 的阳性表达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RUNX2 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3 组细胞均可见阳性表达细胞,且空白对照组与载体对照组之间荧光强度未见显著差异,但ZHX3 基因沉默组的荧光强度显著低于2 个对照组。(4)免疫印迹检测smad3、 smad4、RUNX2 的条带于空白对照组和载体对照组中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ZHX3 沉默组(P<0.05)。结论 ZHX3 基因沉默后BMSCs 体外成骨能力延迟,可能通过下调smad3、smad4、RUNX2 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浆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A组,选取同期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80例正常宫颈组织切除者作为C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宫颈癌组织、CIN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CP)进行检测。比较三组组织、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率,分析宫颈癌病理特征与RUNX3启动子甲基化表达及RUNX3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A组组织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率为86.25%,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率为73.75%;B组组织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率为33.75%,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率为26.25%;C组组织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率为3.75%,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率为0;A组组织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率和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率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组织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宫颈癌患者RUNX3蛋白异常表达与淋巴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异常可提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为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连素在高糖环境下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影响作用。方法:建立体外细胞高糖培养环境,用黄连素进行干预,通过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内和细胞分泌的ALP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成骨细胞相关矿化基因RUNX2、ALP、OCN、COL-1的mRNA表达量。结果:高糖显著抑制了细胞的ALP活性和分泌;黄连素干预促进了成骨细胞ALP的活性和分泌,并可以显著提高成骨细胞相关矿化基因RUNX2、 ALP、 OCN、COL-1的mRNA表达量。结论:黄连素对高糖环境下的成骨细胞的ALP分泌和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显著促进作用,可逆转高糖导致的细胞成骨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检测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肝癌缺失基因1(DLC1)、p16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 留取85例CRC及45例肠道良性病变患者血清标本,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结果 85例CRC血清中,DLC1、p16和RUNX3基因甲基化比例分别为42.4%(36/85)、44.7%(38/85)和34.1%(29/85),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DLC1、p16和RUNX3基因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CRC检出率,并且特异性未降低.结论 血清DLC1、p16和RUNX3甲基化可望成为CRC诊断的新型分子标记,三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李华 《河北医药》2012,34(1):52-53
目的 探讨RUNX3和突变型P53蛋白在胃癌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60例胃癌及对照标本均采用免疫组化法(SP)进行检测,并将其结果和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突变型P53蛋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率低,在胃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率较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 =9.025,P=0.0027);RUNX3蛋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率低,在胃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率较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777,P=0.0031);RUNX3和突变型P53蛋白在胃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而与患者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RUNX3基因的失活和P53基因的突变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UNX3基因作为抑癌基因可做为胃癌的临床诊断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白皮杉醇(PIC)调控微小RNA-106b-5p(miR-106b-5p)/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轴对宫颈癌(CC)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PIC(0、20、40、80和160μmol/L)培养液处理人CC Hela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PIC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以确定PIC最佳使用浓度。将Hela细胞分为Control组、PIC组、PIC+NC mimics组、PIC+miR-106b-5p mimics组、NC inhibitor组、miR-106b-5p inhibitor组、miR-106b-5p inhibitor+siRNA组及miR-106b-5p inhibitor+si-RUNX3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Hela细胞miR-106b-5p表达水平;Transwell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中RUNX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06b-5p与RUNX3靶向关系。结果 Hela细胞增殖活力随着PIC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MPO反义RNA1(LncRNA TMPO-AS1)调控miR-340-5p/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轴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人CRC细胞SW480、HCT116、LOVO、HT-29中TMPO-AS1、miR-340-5p、RUNX1表达;将HCT116细胞随机分为:si-ctrl组、si-TMPO-AS1组、mimics NC组、miR-340-5p组、si-TMPO-AS1+anti-miR-ctrl组、si-TMPO-AS1+anti-miR-340-5p组;qRT-PCR检测6组HCT116细胞TMPO-AS1、miR-340-5p、RUNX1水平;CCK-8法检测HCT116细胞活力;EDU法检测HCT116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HCT116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RUNX1、PCNA、MMP-2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验证TMPO-AS1和miR-340-5p、miR-340-5p和RUNX1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RASSF2、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基因测序法检测62例NSCLC患者(肺癌组)和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MGMT、RASSF2、RUNX3、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并分析目标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MGMT基因甲基化频率为27.42%(17/62),而对照组为0(0/46)(x2=14.97,P0.01);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分化状况无明显相关(P0.05)。甲基化组吸烟指数(620.78±135.34)高于非甲基化组(498.96±150.87)(t=2.91,P0.05)。MGMT基因甲基化多见于晚期患者,Ⅰ~Ⅱ期甲基化率为0(0/11)而Ⅲ~Ⅳ期为33.33%(17/51)(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肺癌组RASSF2基因甲基化频率为38.71%(24/62),而对照组为0(0/46)(x2=22.89,P0.01);NSCLC患者血清RASSF2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不吸烟者RASSF2甲基化率高于吸烟者(61.90%vs26.83%,x2=7.20,P0.05)。结论 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在NSCLC患者外周血中有较高的发生率。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可能和患者临床资料有一定关系。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有望成为NSCLC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人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牙槽骨成骨细胞,用含0.000 1~100μg·ml-1茶多酚的DMEM培养基培养人牙槽骨成骨细胞,记为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组,用不含茶多酚的正常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将pcDNA3.1-NC、pcDNA3.1-RUNX2、anti-NC、anti-miR-33a-5p、mimics-NC、miR-33a-5p分别转染至人牙槽骨成骨细胞中,记为pcDNA3.1-NC组、pcDNA3.1-RUNX2组、anti-NC组、anti-miR-33a-5p组、mimics-NC组、miR-33a-5p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33a-5p和RUNX2 m RNA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33a-5p对RUNX2的靶向调控。结果:各浓度茶多酚处理的人牙槽骨成骨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其中茶多酚浓度为1μg·ml-1处细胞活力和凋亡率达到极值;1μg·ml-1茶多酚处理的成骨细胞中Ki-67、PCNA、Bcl-2水平及RUNX2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ax和miR-33a-5p水平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RUNX2或抑制miR-33a-5p表达,细胞活力及Ki-67、PCNA、Bcl-2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和Bax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33a-5p靶向负调控RUNX2。结论:茶多酚可能通过miR-33a-5p/RUNX2轴促进人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大肠癌的发病机制,寻求切实可行的早期诊断方法,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对改善其预后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表明RUNX3发现晚、其研究相对较少,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本研究采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UNX3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以探讨二者在大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及其病理学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徐汉桥  方军  张梁 《安徽医药》2021,25(7):1396-1400
目的 探讨微RNA(miR)-130a与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的靶向关系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处理)、anti-miR-NC组(转染miR-130a inhibi?tor阴性对照)、anti-miR-130a组(转染miR-130a inhibitor)、anti-miR-130a+siNC组(转染miR-130a inhibitor和NC-siRNA)和anti-miR-130a+siRUNX3组(转染miR-130a inhibitor和RUNX3-si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30a和RUNX3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RUNX3蛋白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130a和RUNX3的靶向关系.结果 荧光素酶实验证实,RUNX3是miR-130a的潜在靶基因.与anti-miR-NC组相比,下调miR-130a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94.72±6.05)%比(51.28±3.24)%]、克隆[(36.15±2.06)%比(15.46±1.25)%]、侵袭[(90.25±5.48)个比(42.18±3.26)个]、迁移[(118.55±9.86)个比(73.48±6.75)个](P<0.05),促进E-cadherin蛋白表达[(0.26±0.03)比(0.48±0.04)](P<0.05),而抑制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0.52±0.03)比(0.25±0.02);(0.68±0.05)比(0.35±0.03)](P<0.05);与anti-miR-130a+siNC组相比,共转染anti-miR-130a与siRUNX3可成功增强A549细胞增殖[(52.16±3.12)%比(72.23±6.13)%]、克隆[(16.08±1.05)%比(22.12±1.34)%]、侵袭[(41.59±3.02)个比(68.32±4.26)个]、迁移能力[(72.26±5.18)个比(98.25±6.02)个](P<0.05),抑制E-cad?herin蛋白表达[(0.52±0.04)比(0.33±0.03)](P<0.05),而促进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0.27±0.03)比(0.46±0.03);(0.33±0.02)比(0.53±0.04)](P<0.05).结论 miR-130a可通过靶向RUNX3抑制A54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移.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构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启动子调控caspase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RT-PCR、短时转染、MTT、流式细胞和动物实验等研究方法,探讨hTERT启动子调控caspase3基因在端粒酶阳性的瘤细胞中表达的特异性及在体内外的抑瘤作用。结果表明,hTERT启动子调控caspase3基因在端粒酶阳性的瘤细胞HepG2中明显表达,而在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HEL)中未见表达;caspase3的表达能明显对端粒酶阳性的瘤细胞HepG2、HeLa、Glc和A549的增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5%~37.9%;同时也明显诱导HepG2、HeLa、Glc和A549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率为15.39%~35.19%;而对端粒酶阴性的正常细胞HEL没有明显的影响。动物实验结果显示,caspase3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的体内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探讨了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RUNX3基因甲基化改变的分子机制假说,为鼻咽癌分子病理诊断及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