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索在超重及肥胖人群中应用替餐营养棒对体重相关指标的干预效果,为预防控制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新疆6家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698例超重或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食用替餐营养棒,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测定干预前后患者腰围、臀围、内脏脂肪、健康评分、基础代谢情况,计算腰臀比和体质指数(BMI)。用SPSS 21.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超重、肥胖患者体重、腰围、内脏脂肪、基础代谢和BMI均下降,健康评分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调查对象的臀围、腰臀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患者干预前后体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健康体重者所占比例由干预前的0%提高至干预后的10.3%,重度肥胖者所占比例由干预前的9.3%下降至干预后的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人群干预有效率为49.0%,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干预效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初始体型人群干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重和肥胖人群食用替餐营养棒减肥效果明显,是有效的营养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患儿接受营养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体质指标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时间、每日摄入总热能、脂肪供热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每日摄入总热能、脂肪供热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体质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及脂肪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干预能有效控制单纯性肥胖患儿体重,降低血脂,改善身体素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减重干预对超重与肥胖成人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减重干预对超重、肥胖成人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在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体检社区人群中,人选排除高血压、糖尿病且未曾服用过于预血压、血脂及血糖药物、自愿接受减重干预的超重、肥胖成人共116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壮年组、老年组,对各组实施为期6个月的强化健康教育、膳食、运动管理等综合减重干预措施,分别对干预前后的体质指数(BMI)、体脂率、血压、空腹血糖、口服75g葡萄糖2h后血糖(OGTT 2h血糖)、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测值进行t检验。结果干预后各组BMI、空腹血糖、TG及LDL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各组HDL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青年组、中壮年组干预后体脂肪率、收缩压、舒张压及OGTT 2h血糖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但老年组干预后体脂肪率、收缩压、舒张压及OGTT 2h血糖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减重干预可有效改善各年龄段超重、肥胖成人的体格及代谢指标,降低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是超重肥胖人群防病健身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老年超重、肥胖人群在减重干预的同时应尽早结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血糖负荷饮食对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效果。方法 19例超重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参与对象在为期3周的干预期间采用低血糖负荷饮食,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第1周及干预3周结束时3个时间点进行人体成分测试,并在干预前后分别测量体重、空腹血糖、BMI、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血脂4项及腰围。结果低血糖负荷饮食干预3周后,参与对象的体重、BMI、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及腰围均下降,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糖负荷饮食对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北京市顺义区人群体质指数(BMI)与血糖及血脂的关系。方法运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顺义区常住居民3 840人进行血糖、血脂及相关因素调查;计算BMI;检测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8.3%和27.1%,其中男性超重率(40.2%)和肥胖率(29.3%)明显高于女性超重率(36.8%)和肥胖率(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群平均BMI及超重、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P0.05);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超重和肥胖组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内,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检出率随BMI的增高呈增高的趋势(均P0.05)。结论顺义区人群超重、肥胖形势严峻,且超重、肥胖与高血糖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开展群体超重、肥胖干预行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家庭-学校-医院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肥胖学龄儿童体质量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6月两所小学的6~12岁肥胖儿童336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8名,对照组儿童给予传统健康教育,研究组儿童采用家庭-学校-医院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儿童干预前、后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的变化,分析干预前、后两组儿童超重及肥胖比例、自我控制量表(SCS)评分、饮食行为及运动方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儿童干预后体质量及BMI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身高较干预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干预后体质量及BMI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干预后身高、体质量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儿童的肥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SCS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儿童养成多吃杂粮、蔬菜、水果的比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显著升高,少吃甜食、饮料、油炸食品的比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干预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学校-医院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儿童的体质量和BMI,提高了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善了其饮食及运动,对治疗儿童肥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某辖区儿童健康状况相关指标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该院附近辖区内随机选取3个社区为调查现场,以10~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 430份。检测内容包括儿童身高、体重、血压,随机抽取其中150名儿童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调查的1 430名儿童中体重正常率为86.02%,超重率为10.35%,肥胖率为3.63%;其中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重和肥胖儿童的收缩压均高于体重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重与肥胖儿童收缩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儿童舒张压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与正常、超重儿童的舒张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儿童与超重肥胖儿童血压偏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儿童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 B)、胰岛素(RI)、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肥胖儿童TG、apo B、RI、空腹C肽、HOMA-IR均高于正常体重儿童,肥胖儿童TG、空腹C肽、HOMA-IR均高于超重儿童,超重儿童空腹C肽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重引发胰岛素抵抗的OR值为1.14(95%CI:0.47~3.19),肥胖引发胰岛素抵抗的OR值为5.88(95%CI:1.52~24.73),肥胖较超重更易引发胰岛素抵抗。结论某辖区10~14岁儿童肥胖率与国内平均水平基本一致,超重率稍高;肥胖是引发儿童期血压偏高并影响糖脂代谢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民族成人超重肥胖体成分年龄变化特征,探讨其民族、性别差异及体脂率(BF%)、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肥胖度(OBD)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预防与控制超重与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愿接受非药物干预体重的18~59岁超重肥胖者1 089名,采用In Body 72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重、BMI、WHR、VFA和OBD等人体成分指标,比较不同组别的体成分特征。结果两民族间相比,维吾尔族人群的BMI、体脂肪、BF%、WHR、VFA和OBD高于汉族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女性体重高于汉族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59岁男女性WHR均值随年龄递增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女性的增长幅度超过男性;18~59岁男女性VFA均值随年龄递增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各变量对脂肪分布指标的贡献率分析显示,对BF%贡献率最大的为体脂肪(R2=57.9%,P0.01),对VFA贡献率最大的为BMI(R2=69.2%,P0.01),BMI和体脂肪对WHR的贡献率分别为45.8%和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逐步回归得出方程式,通过WHR、VFA和OBD推测18~59岁超重肥胖者全身BF%的方法是可行的。结论结合BF%、WHR、BMI和VFA主要体成分指标可较全面了解全身及腹部脂肪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超声检查肥胖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就诊的不孕患者1180例,其中非肥胖型PCOS患者590例(PCOS组),非PCOS患者590例(非PCOS组)。测量两组患者的基础性激素、腹部皮下脂肪、肝前脂肪、肝前皮下脂肪、内脏脂肪,以及身高、体重、腰围、腹围等,并对比分析。结果:PCOS组腹围大于非PCOS组(P0.05),腰围、臀围及腰臀比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内脏脂肪厚度和皮下脂肪厚度(脐上1cm处)PCOS组大于非PCOS组(P0.05),肝前脂肪厚度和肝前皮下脂肪厚度两组间无差异(P0.05);PCOS组黄体生成素、睾酮、、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值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值均大于非PCOS组(P0.05),而卵泡刺激素、泌乳素和雌二醇水平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非肥胖型PCOS患者虽然体重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腹部皮下脂肪、肝前脂肪、肝前皮下脂肪、内脏脂肪等超声测量指标大于非PCOS患者,在临床治疗不孕症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哈尔滨市8~14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为防控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哈尔滨市2个城区4所学校的830名中小学生开展为期1年的“学校—家庭”超重肥胖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1年后,经配对t检验,干预组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基线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1),对照组学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10);干预组和对照组超重肥胖率(28.06%,29.30%)与干预前比较(29.98%,29.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干预后,肥胖相关知识20项问题总正确率(87.95%)高于干预前(41.25%),健康饮食行为21项问题总正确率(74.66%)高于干预前(47.30%),健康运动行为4项问题总正确率(69.78%)高于干预前(3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 977.17,1 377.57,423.73,P值均<0.05).结论 “学校—家庭”超重肥胖综合干预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缓解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社区超重、肥胖居民体重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社区166名超重、肥胖居民随机分为干预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对干预组实施为期半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每周一次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行为干预,记录膳食日记等,在干预前后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检查干预组和对照组体质指数(BMI)、腰围、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通过健康教育、饮食管理等长期、规律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居民建立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超重和肥胖居民的体重,从而达到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代餐饮食主导的生活方式管理对2型糖尿病防治的效果,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探索简便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于2017年3-8月选取132例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干预42 d。干预组给予代餐包辅以个性化餐单、有氧运动、一对一健康指导的综合干预手段进行干预;对照组予以传统的糖尿病饮食兼有氧运动并根据病情予以降糖药物。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后第16天停药减药情况及体重、身体脂肪率(简称体脂率)、体质指数(BMI)、内脏脂肪率(简称内脂率)、腰围,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用SPSS 22.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期间,干预组停药、减药率为90.9%(60/66),对照组无停药减药者。干预前,两组患者体脂率、TG、TC、HDL-C、LDL-C、FPG、FINS、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体重、内脂率、腰围、BMI、HOMA-IR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体重、BMI、腰围、体脂率和内脂率均较干预前下降,对照组仅BMI、体脂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FPG、FINS、HOMA-IR、HbA1C、TG、TC和LDL-C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HDL-C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仅TC水平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FINS、HOMA-IR、HbA1C、TG、TC和LDL-C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体重、BMI、腰围、体脂率、内脂率、TG、TC、LDL-C、HDL-C、FPG、FINS、HbA1C、HOMA-IR差值变化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两组各有3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代餐饮食主导的生活方式管理可以有效减重、控制血糖、调节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并可在干预期间停药或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  相似文献   

13.
郭中林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874-2874
目的 对儿童肥胖代谢综合征患儿进行早期预防和控制,分析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6月,选择我院120例肥胖代谢综合征肥胖患儿,对其行健康教育等预防控制措施,干预后分别于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测定儿童空腹血糖、血压值、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腰围以及血流变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实施预防控制后全组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总胆固醇干预控制前后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较干预控制前显著减低(P<0.01),HDL胆固醇干预控制前后变化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干预控制后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肥胖与其体内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血压升高等有明显的相关性,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叶亚  王念蓉  赵妍  樊欣  文静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4):499-501,504
探索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干预综合措施的干预效果,为开展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在重庆市城区确定6所幼儿园,以其中3所为干预组(429人),另3所为对照组(407人).干预组采用肥胖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随访1 a.结果 完成监测814人,入组时干预组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44.1%,高于对照组(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P0.05).随访1 a后干预组儿童进食甜饮料、甜点频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54,9.10,P值均<0.05).结论 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以及不良饮食行为的控制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浦东新区部分小学生营养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营养干预对浦东新区小学生的影响效果,为探讨改善小学生营养状况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浦东新区城区和乡镇地区小学各两所小学生1 493人,按所在的地域分别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为期1年的营养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营养干预后,城乡地区干预组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营养态度有所提高;营养行为较干预前提高,城区干预组吃早餐和锻炼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乡镇干预组睡前不吃零食和锻炼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以甜饮料解渴和偏食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地区干预组小学生营养不良得到改善;城区干预组超重和肥胖得到控制;乡镇地区干预组超重和肥胖上升趋势较对照组有所减缓。【结论】营养干预能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改善营养行为,控制学生超重及肥胖人数比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65岁以下退休人员空腹血糖、血脂和人体测量学指标情况,为老年人慢性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镇江市正东路社区参加2016年健康体检的5566名65岁以下退休人员,进行空腹血糖、血脂、人体测量学指标检测。结果研究对象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平均水平分别为24.01±3.11kg/m2、82.94±8.92cm、5.55±1.62mmol/L、1.84±1.31 mmol/L和5.28±0.94 mmol/L。男性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空腹血糖患病率分别为36.2%、10.6%、53.6%、14.4%、23.0%和10%。男性超重、中心型肥胖、高空腹血糖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边缘升高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5岁以下退休人员肥胖、高血糖、高血脂情况严重,应加强相关慢性病的宣传,采取防治策略,更好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健步走"对北京市昌平区职业人群身体健康指标的干预效果,为昌平区职业人群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参加2018年"万步有约"健走活动的在职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清华同方体测仪(BCA-1C)、血压计和腰围尺等测量工具,在健步走前、健步走100天后分别进行2次体格测量并收集数据。结果健步走100天后628名研究对象万步率均≥90%,其中男性190人,女性438人。体重、体质指数(BMI)、体脂肪率、脂肪、内脏脂肪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生理年龄10项指标均较健走前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39、40~49及50~59岁研究对象体重、BMI、体脂肪率、脂肪、内脏脂肪指数、腰围、臀围、收缩压、生理年龄9项指标均较健走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体重、BMI、体脂肪率、脂肪、内脏脂肪指数、腰围、臀围、收缩压、生理年龄9项指标均较健走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腰臀比及舒张压在健走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舒张压在健走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0项指标健走后均较健走前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健步走"对北京市昌平区职业人群身体健康指标的干预效果较明显。健步走后,体重、BMI、体脂肪率、脂肪、内脏脂肪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生理年龄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为北京市昌平区职业人群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城镇非离退休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特点。方法 2014年9—12月通过对铜陵市1 305名城镇非离退休与1 159名城镇离退休老年人体检资料的调查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305名城镇非离退休老年人中,超重或肥胖617名(47.28%);腹型肥胖554名(42.45%),不同性别人群BMI、腰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 159名离退休老年人中,超重或肥胖508名(43.83%);腹型肥胖442名(38.14%),不同性别BMI、腰围所占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调查对象超重或肥胖所占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3,P0.05);腹型肥胖所占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8,P0.05)。城镇非离退休老年人患病比例高于离退休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61,P0.05)。城镇非离退休老年人中,不同性别高血压,肝胆、泌尿系结石,高血脂,消化性溃疡、胃炎,糖尿病所占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镇离退休老年人中,不同性别高血压,肝胆、泌尿系结石,消化性溃疡、胃炎,所占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调查对象消化性溃疡、胃炎所占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4,P0.05)。城镇非离退休老年人中,不同性别高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非离退休老年人血压控制比例低于离退休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5,P0.05)。结论城镇非离退休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普遍差于离退休老年人,尢其是老年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饮食运动指导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门诊孕检的孕前超重肥胖孕妇6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方案,并随访实施情况,比较两组孕妇的体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情况、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状况。结果观察组孕前超重孕妇食物摄入更合理,营养吸收更均衡,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前肥胖孕妇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2例孕前超重孕妇无一患上GDM,8例孕前肥胖孕妇有1例患上GDM,总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饮食运动指导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的干预,在调节孕期女性体重增长、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和对围生儿巨大儿发生率的控制方面均有突出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吴晓娜  崔越  邓波  杨咏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796-3797,3803
目的 评价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膳食质量,为膳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常规健康体检中选取符合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的患者63例(统称为葡萄糖调节受损IGR),其中男性29例,女性34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正常体型组38例(BMI 21.0±1.11),超重体型组25例(BMI 26.6±0.95).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和膳食史法相结合,分析患者的膳食能量、三大产热营养素摄入量及来源比例.结果 正常体型组能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标准供给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摄入量均超过标准供给量10%以上;蛋白质摄入量低于标准供给量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摄入量超过标准供给量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素来源分配比例中,谷类食物、动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摄入量均超过标准供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谷类食物和植物性蛋白质摄入量低于标准供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体型组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均超过标准供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素来源分配比例中,谷类食物、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摄入量均超过标准供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谷类食物和植物性蛋白摄入量均低于标准供给量10%;动物性蛋白摄入量超过标准供给量10%.两组的胆固醇摄入量均高于300 mg/d,膳食纤维摄入量明显低于推荐剂量20~35 g/d.结论 糖调节受损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