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吾师伍炳彩教授临床30余年,治疗肝炎颇有经验,尤重审清病位之所在,然后指导处方用药,常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病位 肝炎的病因要紧抓一个"湿"字,<内经>"湿热相交,民病黄疸",<金匮要略>"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可见,肝炎的病因主要是湿热与寒湿,但也不排除疫毒、火劫、房劳、血淤等因素.病机上要明确本病是湿热由气分影响到血分,<伤寒论>"淤热在里,身必发黄",<金匮要略>"脾色必黄,淤热以行",张仲景早已明示了这一点,故后世有"治黄必活血,血行黄易却"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2.
淋证是临床的常见病 ,古今分类亦不一致。据阮诗玮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 ,进行对淋证尝试性辨证论治探析 ,并总结临床上应用方便的淋证分类即辨证论治法。淋证的病因病机病性复杂。如病因有外感湿热、饮食不节、年老体弱 ,郁怒伤肝 ,久病生瘀。病机有湿热、脾虚或肾虚 ,气虚或血虚 ,气滞膀胱或瘀热互结。于是导致同一气、血、膏石、热淋均有虚实之分。因此历代医家对此分变不一。如果能在临床上把握病机 ,进行分类则简明扼要。如辨湿热来源、辨虚的病位、辨气血的虚滞、辨体质的差异则可总领气、血病、石、热、瘀淋的辨治 ,做到有条不紊地指导上方用药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医温病理论,结合临床反馈信息,系统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名、病因、病机、治法及预防。本病宜命名为"温疫"或"伏暑";病因是杂气,具体为外有风热疫毒侵袭,内有湿热疫毒蕴中,属多因素戾气;病机为初起卫气同病,继则气分湿热,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之分。湿邪化燥者,可有营血分传变,后期可伤阴,也可伤阳。病位在肺脾;治以温病理论立法处方,提出宣畅肺气、寒温并施、宜用芳香的治法;归纳"三早""四护"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温热入营动血之证,多为医者所重视,而湿热伤及营血之证,每为医者所忽略。本文试列举薛生白《湿热条辨》有关营血证的论述,进行归类分析,仅供参考。一、湿热营血证的病因病机(一) 湿热郁滞是其病理根结;薛氏认为:“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11条)“阳阴太阴湿热郁,部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1条)。可见湿热郁滞日久是湿热化火化燥之主因,一旦化火则“上下充斥,内外煎熬”,(11条)伤津耗阴,伤劫营血,引起痉厥、昏谵、伤血动血之变。湿热之传变不仅有三焦之传,亦有由表及里、由气伤血之气血之传。再者湿热未化火之前,湿热内郁,使气滞络阻,血脉不畅而为痉(4条)。或湿热日久不解,深入厥阴心包,气钝血滞,瘀塞心包;或浊邪  相似文献   

5.
阮诗玮教授对淋证辨证论治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琦 《中医药学刊》2002,20(4):464-465
淋证是临床的常见病,古今分类亦不一致。据阮诗玮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对淋证尝试性辨证论治探析,并总结临床上应用方便的淋证分类即辨证论治法。淋证的病因病机病性复杂。如病因有外感湿热、饮食不节、年老体弱,郁怒伤肝,久病生瘀。病机有湿热、脾虚或肾虚,气虚或血虚,气滞膀胱或瘀热互结。于是导致同一气、血、膏石、热淋均有虚实之分。因此历代医家对比分变不一。如果能在临床上把握病机,进行分类则简明扼要。如辨湿热来源、辨虚的病位、辨气血的虚滞、辨体质匠差异则可总领气、血病、石、热、瘀淋的辨治,做到有条不紊地指导上方用药。  相似文献   

6.
连翘     
《光明中医》2014,(10):2043-2043
味苦平。主寒热,火气所郁之寒热。鼠瘰,痈肿恶疮,瘿瘤结热,皆肝经热结之证。蛊毒。湿热之虫。凡药之散寒、温凉,有归气分者,有归血分者。大抵气胜者治气,味胜者治血。连翘之气芳家留滞之邪毒也。  相似文献   

7.
病邪有轻重,病位有浅深。时令有不同,患者有个体之差异。故温热病的辨证,虽以卫气营血为常法,但在临床中,卫、气、营、血的证侯很少单独出现。有一开始就从气分或是营血分同时出现的。如表邪未解而里先结,热已入营而气分之邪未净;邪热炽盛,每多气血两燔;真阴欲竭,壮火仍炽;热邪内闭,又现外脱;暑湿夹风,三焦俱病;或热久伤阴,或湿久伤阳;以及正虚邪盛,导致阳证转阴或阴阳夹杂等多种证候发生。故对卫、气、营、血的辨证,既要知其常,又要知其变,观其变  相似文献   

8.
刘弼臣 《中医杂志》1989,30(2):13-15
先师孙谨臣先生,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对于温热病的认织,更有独到之处。尝云:“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病情不同,证治有别。”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总结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为痤疮病机包括卫、气、营、血4个层次,各层次病机分别是卫分郁闭、气分壅热、营分痰结、血分瘀热,痤疮初起病势轻浅,以卫分郁闭为主者其治疗宜宣通肺卫佐以清热,羌芷银翘散主之;病势较浅、以气分郁热为主者宜清三焦郁热,佐以宣通肺卫,枇杷清肺饮加减主之;痤疮经久、病势发展至营分痰结者宜透热转气、化痰散结,佐以活血调营、宣通肺卫,仙方活命饮主之;病势深在、血分瘀热者宜以凉血解毒、活血化瘀为主,佐以宣通肺卫、清气分热、燥湿化痰等治法,犀角升麻汤主之。  相似文献   

10.
14.如何理解叶香岩所说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并举例加以说明。答:这是叶氏根据温病发病过程中“卫气营血”证候的不同病理机转而确定的治法。换句话说,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卫分证,治宜辛凉解表,以透邪外出。因卫分证,病位浅,病情轻,属表证之故也;气分证,治宜清气泄热。因气分证为邪已入里,病势较重,里热蒸腾也;营分证,治应清营透热,以使邪热透出气分而解。因营分证,为邪已深入,病势更重,热灼营阴,心神被扰;血分证,治疗方法则须凉血散血。因血分证是较营分证更深一层,病势最为严重,此时热盛动血耗血也,故须凉血散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姜良铎教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的认识。提出"气不摄津"是其关键病机,气不摄津则肺中阴液化为痰湿,呈痰湿内阻、气阴外脱之危局。病位在肺,治疗关键即顾护胸中大气,强调早予补气之品;湿邪化燥毒邪上受,不可按中焦湿热病施治;慎用下法,血分药不可用之过早;顾护心肺之阳,慎用辛温重剂;若不出现内闭外脱之危候,湿热可分消走泄以缓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古籍中风温病与冬温病辨治规律的异同。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对温病古籍中两种疾病的病因、病位、方药、治法等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结果:风温以风邪、温热、伏邪、误治等病因为主;病位多在肺;证候包括肺卫证、气分证、营血分证;其治法以清热解表宣肺为主,清法中孕有滋阴;川芎-羌活、石膏-葛根、薄荷-连翘等配伍具有风温治疗特色;葳蕤汤为治疗风温常用方。冬温发病以素体亏虚为基,又遇非时之气;病位多在里;证候包括肺热里证、营血分证、邪入肝肾证;治疗以清里热为主,阳旦汤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冬温的要方。结论:温病古籍中风温与冬温的辨治规律虽存在相同之处,但冬温病位较风温偏于里,偏于阴经;风温治疗以轻清宣解为主,冬温则以清里热为主。  相似文献   

13.
《国医论坛》2021,36(5):19-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且多身热不扬,无壮热或烦热,部分病例不发热,不伴恶寒,多伴纳差、恶心、便溏等消化道症状,舌质多暗或边尖稍红,舌苔厚腻。湿温病势缠绵难愈,病变脏腑以脾胃为主,病邪可弥漫三焦,初期湿中蕴热、邪遏卫气,中期邪在气分,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不同,湿热化燥可深入营血;后期湿热消除,胃气未醒,脾虚不运为主。新冠肺炎与湿温的临床特征相似。新冠肺炎主要病机是湿热疫毒非时之气犯表困脾。治疗上从脾论治,以清肺排毒汤攻补兼施,升降相因,寒热并用,宣清导浊,共奏健脾化湿之功效。  相似文献   

14.
热痹是由风湿热所致的痹病,蒋小敏擅从肝、脾、肾三脏辨治热痹,认为湿热内生,或外感风、湿、热邪是热痹发病的主要病因,治疗热痹既要调治脏腑,也须辨湿热之在气分还是血分,分而治之。久痹不已,寒热虚实错杂,则须寒热同治、扶正固本,不可过用攻伐,损伤正气。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中医治疗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先分析了肝硬化的病因病机,认为病因主要是湿邪为患,病位以肝脾为主,由气分渐入血分,病情是本虚标实,所以在治疗上要先清利湿热,祛湿务尽,如湿聚成水,则化气行水,同时也要注意调和气血、调补脾肾,对于变证则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6.
赵国荣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勇华 《中医杂志》2008,49(10):879-880
赵国荣教授从医30余年,在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领域学验俱丰.现将其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与治则 赵师认为,湿热疫毒是导致本病的基本病因.正虚不能抗邪,湿热疫毒隐伏血分而成肝著.其表现有湿热浸淫偏于上焦,或偏于中、下焦,或弥漫三焦,以及湿重、热重或湿热并重等证候.由于湿热疫毒隐伏血分,深侵胶固,所以往往迁延不愈.湿热困脾日久则生化无源,后天不济先天,则肾精不足;肝胆湿热,肝阴劫灼、肾水枯竭,甚至气阴两虚,故临床多见有脾肾两虚、肝肾两虚或气阴两虚而湿热毒邪未清等证型.其病位在肝,涉及脾、肾、胃、胆、三焦.  相似文献   

17.
6 清宣温化法 刘老认为:湿热之气触自口鼻,阻塞气分,不饥不食,便尿不爽;亦三焦同病,湿则太阴,热则阳明,湿热郁蒸,常致清窍不灵,发热不退,此湿遏热伏,邪在卫分、气分,治宜清宣温化,化其浊,逐其秽.  相似文献   

18.
三焦气分湿热证与少阳病具有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常的共同病机,在病变阶段上均处于正邪分争、相持不下的阶段,在病理上均会影响少阳气机升降出入,故协调少阳气机是治疗中的一个重点,三焦气分湿热证所用分消走泄法与少阳病所用和解之法,均属于"和法"范畴。但由于感邪的不同,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三焦气分湿热证偏重于湿遏,而少阳病偏重于热郁,故临证鉴别时要注意分辨,治疗时前者以因势利导、分消湿邪为主,后者以攻补兼施、宣郁泄热为主。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辨治思路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振丰  温兰双 《河北中医》1998,20(6):351-35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为世界难治性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辨治乙肝的临床研究日益深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临床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为乙肝病机复杂,涉及面广而难以速攻速破.乙肝主要为血行传播疾病,中医界大多认为其病因为湿热疫毒入侵.湿性粘滞,与血搏结难分,血行不畅而血瘀;病位在肝,湿热熏蒸,气机被遏,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而成肝旺脾弱之证;热为阳邪,日久耗阴,而见肝肾阴亏之象;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后期可见脾肾阳气不足.1 治法1.1 血气同治,二者不可偏废 既然湿热之毒直侵入血而成血(营)分湿热证,理应凉血祛湿,然湿性流渗,必侵及气分而成气营(血)合邪,故而血气同治势在必行,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范畴。本文从临床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的研究结果及综合各家学说,对于其病名、病因、病性、病位、病机和临床辨证论治思路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认为病名属于疫病,具体可以冠之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病因是疠气所致,疠气入侵后与天时、地域、人体相互作用呈现出以湿热为主的病性;病位从表里分属于半表半里之间,从卫气营血分大多属于气分证,从脏腑定位则在肺、脾胃、肝胆。病机以本虚邪胜、湿热内蕴为主,临床辨证要辨病辨证结合,分阶段并结合主证兼证,也要充分考虑半表半里枢机不利,还可以视情况应用中成药或者中药注射液,希望些许见解能够对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