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其耐药性。方法对中铁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315株大肠埃希菌和247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测定及其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文件,产ESBLs细菌的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证法,抗生素敏感测定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检出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164株,检出率52.06%,检出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菌158株,检出率63.97%。检出的ESBLs阳性菌株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率也在60%以上。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发生率较高,且对多种抗生素呈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及时正确报告产ESBLs菌株,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抑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地区病人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情况,分析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并对产β-内酰胺酶菌和非产β-内酰胺酶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74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128株产生β-内酰胺酶,总阳性率为34.2%(128/37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6株,阳性率为30.4%(56/184),大肠埃希菌61株,阳性率为37.7%(61/162),其它肠杆菌科细菌11株,阳性率为39.3%(11/28)。产β-内酰胺酶菌对17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β-内酰胺酶菌株,产β-内酰胺酶菌对三代头孢类、青霉素类、氨曲南及喹诺酮类等抗菌素耐药率均较高,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最低。结论产β-内酰胺酶菌在本地区已广泛存在,成为主要的耐药菌株,临床及时了解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特点和变化趋势,有助千抗菌药物的合坪斌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和耐药情况。方法:据NCCLS文件,产ESBLs细菌的检测用双纸片确认法,抗生素敏感测定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在检出的168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的菌株有53例,检出率为31.5%。检出的产ESBLs细菌对所有青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产ESBLs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率>91%,对磺胺类、喹诺酮类也在76%以上,产ESBLs组细菌明显高于不产ESBLs的细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发生率较高,且对多种抗生素呈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应做好常规检测和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和耐药情况。方法:据NCCLS文件,产ESBLs细菌的检测用双纸片确认法,抗生素敏感测定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结果:在检出的168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的菌株有53例,检出率为31.5%。检出的产ESBLs细菌对所有青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产ESBLs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于91%,对磺胺类、喹诺酮类也在76%以上,产ESBLs组细菌明显高于不产ESBLs的细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发生率较高,且对多种抗生素呈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应做好常规检测和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和耐药现状。方法:产ESBLs菌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218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菌63株(28.9%)。其中大肠埃希菌38株(17.4%),肺炎克雷伯菌25株(11.4%);它们对多种抗菌药显示耐药,仅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结论:产ESBLs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较高,且存在较高的多重耐药性,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目前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ESBLs菌株在体外常规药敏试验中表现出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类,氨曲南抗生素敏感,而在临床应用中呈现耐药。为了解我院产ESBLs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现将2004~2006年三年期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305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007年12月的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218株,肺炎克雷伯菌195株,采用纸片扩散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检测,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在413株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株106株,总检出率为25.7%;产ESBLs细菌对所有青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也达到90%以上,对磺胺类、喹诺酮类耐药率为50%~90%,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逐年上升,应根据药敏结果结合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尿培养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分析和ESBLs测定。结果:在87株大肠埃希菌、6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4.8%、39.7%,ESBLs产生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性高达96.9%~97.2%,较非ESBLs产生株高94.9%。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性最高分别达到80.5%、91.6%、92.5%,所有受试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肺炎克雷伯菌低。结论: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以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在临床交叉感染的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大肠埃希菌106株产ESPBS大肠埃希菌10株,克雷伯菌110株产ESBLS克雷伯菌菌株13株。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体外药敏试验对三代头孢均敏感,而体内治疗是无效的,实验室应给临床报告耐药。  相似文献   

10.
李进  茅小波  杨丹丹 《当代医学》2021,27(31):56-58
目的 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及其耐药性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样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共150株,通过琼脂扩散法及ESBLs验证试验开展ESBLs检测.比较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与产ESBLs菌株对单种抗菌药与多种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 150例菌株中产ESBLs检出64株(42.67%),分别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检出30、34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受性除亚胺培南、氨苄西林外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联合酶抑制剂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 在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均分离率较高,且对除亚胺培南外的抗生素均具有较高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着重介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初步筛选试验和表型确认试验。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初步筛选试验,对怀疑产酶的菌株用表型确认试验进行确认。结果:从临床上分离出90株大肠埃希菌;52株肺炎克雷伯菌;初步筛选出53株怀疑产ESBLs的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1株,肺炎克雷伯菌22株。53株怀疑产ESBLs的细菌经表型确认试验测出产酶株共1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1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在这些细菌中,大肠埃希菌的产酶株占12.2%,肺炎无克雷伯菌的产酶株占15.4%。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比大肠埃希菌较易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初筛试验和表型确认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感染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大肠埃希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耐药性测定,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对211株大肠埃希菌进行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ESBL检测采用双纸片扩散法。结果:211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者25株,第三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亚胺培南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较有效抗菌药物。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几乎全部耐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也较高,而呋喃妥因耐药率相对较低,亚胺培南则全部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者检出率较高(11.8%),产ESBL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病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122株、大肠埃希菌313株,采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检测,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435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菌139株,总检出率31.9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33.61%、大肠埃希菌检出率31.31%;ESBLs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呼吸道标本ESBLs检出率最高,占59.71%;产ESBLs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产ESBLs菌(P〈0.005),并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呈多重耐药,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耐药率有增高趋势,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ESBLs检出率逐年增加,应及时对ESBLs菌进行检测,以指导临床用药。亚胺培南可作为ESBLs菌治疗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14.
尿标本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埃希菌既是尿路感染的常见菌之一 ,又是肠杆菌科的代表菌 ,而成为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主要产生者。产ESBLs菌株不仅对第 3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 ,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交叉耐药[1] 。为研究本院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发生率 ,以控制ESBLs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我们对尿标本中分离的 178株大肠埃希菌对 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同时做了ESBLs检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表 1 大肠埃希菌对 1 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抗生素敏感 (S)中介度 (I)耐药 (R)抗生素敏感 (S)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纸片确证法检测65株产ESBLs菌并对其体外抗生素耐药性作初步研究。结果ESBLs总阳性率为37.4%,大肠埃希菌的ESBLs的阳性率为44.1%,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的阳性率为31.1%。产ESBLs菌株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肺炎克雷伯菌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大肠埃希菌低。结论治疗ESBLs菌引起感染,应用亚胺培南、含β-内酶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及其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陈平南 《右江医学》2000,28(3):194-196
为了解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LBL)及其耐药情况 ,指导临床用药 ,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 144株肠杆菌科细菌 ,共检出 5 3株产ESBL菌 ,其中埃希氏菌 2 3株 ,克雷伯氏菌 2 1株 ,其它菌属菌 9株 ;并对产ESBL的埃希氏菌和克雷伯氏菌用纸片法作药敏试验 ,结果表明产ESBL菌对 3种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TGC)类药耐药率高达 73 .9%~ 10 0 .0 %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利福平的交叉耐药率最高可达 95 .2 %~ 10 0 .0 % ,产ESBL埃希氏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较低 ,为 47.8% ;结果显示治疗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使用亚胺培南、含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霉素等药敏试验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单纯产耐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酶菌的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产各种耐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酶(IRBLs)细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应用多底物纸片表型法检测60株大肠埃希菌、60株肺炎克雷伯菌及其它克雷伯菌30株,并分析产IRBLs菌的耐药性。结果:检出IRTs2株,1株为土生克雷伯菌,其仅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1株为大肠埃希菌,仅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和环丙沙星耐药。检出IRBSBLs2株,均为大肠埃希菌,其仅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耐药。检出IRESBLs6株,1株为大肠埃希菌,2株为臭鼻克雷伯菌,3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它们具有产经典ESBLs菌相似的耐药谱。结论:IRBLs产生菌在我国已出现;IRBLs至少有三种,不同类型的IRBLs耐药谱不同,其中IRESBLs呈三重以上多耐药谱。  相似文献   

18.
时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95-1696
目的:了解产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及比较两种ESBLs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使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纸片表型确证试验检测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分离的302株克雷伯菌属细菌和大肠埃希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及其差异;使用国际标准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148株产ESBLs细菌抗生素的耐药率、中介率、敏感率。结果:两种检测产ESBLs细菌方法比较检出率无明显差异;148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耐药率在60%以上。结论:纸片表型确证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临床检出产ESBLs菌株最迅速、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对大多数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是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19.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 ,尤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 [1]。ESBLS是一类对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在内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强大水解作用的酶。携带 ESBLS基因的质粒容易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传播从而引起细菌耐药性的扩散。目前产 ESBLS细菌导致的耐药性已日益成为临床治疗的问题。为了解本地区 ESBLS菌的发生率和耐药特点 ,以控制ESBLS菌的传播和流行 ,我们对 1 5 8种肺炎克雷伯细菌、大肠埃希菌作 ESBLS检测 ,并分析其对 1 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监测与耐药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分离出的G-杆菌,主要是肠杆菌科的细菌在进行药敏试验同时进行ESBLs的检测,采用1999年NCCLS建议的确证试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敏感试验(改良K-B法)。结果:486株共检出132株产ESBLs菌,总检出率为27.2%,其中,160株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菌42株,检出率为27.0%;76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Ls菌28株,检出率为36.8%。2种主要检出产ESBLs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对9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依次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酊〉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复方磺胺甲唑。肺炎克雷伯菌对9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依次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唑〉妥布霉素。结论:通过对ESBLs菌株的监测掌握了解地区性细菌耐药趋势,动态观察细菌的变迁规律,将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细菌耐药和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