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黄芪植物来源及其产地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赵一之 《中草药》2004,35(10):1189-1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1963年版和1977年版中记载“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unge或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 (Bunge) Hsiao的干燥根”。在之后的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  相似文献   

2.
高专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2):759-760
<正> 万应锭、定坤丹均为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成方制剂中所载。其中万应锭在1977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正名为清热丸(万应锭);1985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正名为万应锭。定坤丹在1985年版中国药典中未予收载。  相似文献   

3.
王龙涛 《中草药》2007,38(3):477-478
《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至今已有8个版本,即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版。药典版本的更新以“使用安全、疗效可靠、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标准完善”为原则。葛根为1963年至2005年历版药典所收载,在药典版本更新中,其药材标准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笔者通过对葛根药材标准变化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了其主要的变化内容,并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和变化规律在药典的药材标准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牛黄解毒丸(片)之薄层色谱法始收载于《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现又被收载于《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中,两版均将方中君药牛黄以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笔者先后对上述两版的薄层色谱法一一进行了考查,认为:由于胆酸在氯仿中仅微溶,而《中国药典》1985年版牛黄解毒片鉴别项下检识牛黄的对照品胆酸却以氯仿为溶媒进行配制,给实际  相似文献   

5.
康廷国  曲广义 《中成药》1993,15(5):12-13
对1990年版《中国药典》中成药鉴别项目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1990年版《中国药典》与1985年版《中国药典》比较,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正> 在青黛检验工作中,常发现青黛掺入蓝色染料。通过了解,市售蓝色染料色别一般有学生蓝、直接深蓝和天蓝等3种。它们均为非食用性色素,误食可致过敏、皮炎等症。中国药典(下称药典)1977年版、1985年版和1990年版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共收载中药材及制品509种,比1985年版药典增加了39种,其中删除2种(黑胡椒、芸香草油),合并2种(槐花、槐米)。在保留1985年版的471种中药材及制品中,有198种内容有所变化和改进,占其  相似文献   

8.
蒲黄按《中国药典》1990年版318页和附录6页方法用武火炒炭,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部分炭粒灰化、火候不易掌握等缺点。为消除用武火炒炭的弊病,近年来笔者采取改进火候的炒法,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甘草项下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对甘草中甘草苷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正交优选,并与药典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最佳提取方法为用药材250倍体积的0.3%氨水,80%水浴回流30min,含量测定结果高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项下甘草中甘草苷测定方法30%~50%。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药典2005版虎杖中大黄素测定方法的商榷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娟  马辰 《北京中医》2007,26(4):234-237
目的 改进了虎杖中大黄素的水解提取方法。2005版药典一部虎杖项下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对虎杖中大黄素提取不完全,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低。方法 对虎杖中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与药典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与药典法比较,大黄素的含量提高10%,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提高20%。大黄素的回收率为100.9%,大黄素甲醚的回收率为99.5%。结论 该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虎杖中大黄素的含量,并且能同时测定虎杖中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碱性苦味酸法测定地高辛片的含量。测定条件:温度20℃,显色时间30分钟,波长495 nm 。 经与中国药典1977年版采用的三氯化铁法相比,两法结果相近,且该法具有操 作简便、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益母草不同制剂中水苏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全草,是中医妇科常用药。益母草中主要有效成分为水苏碱、益母草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含益母草制剂大多以水苏碱作为定量指标,其测定方法有雷氏盐剩余比色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益母草项下)、雷氏盐沉淀溶解比色法(《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HPLC法等。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含益母草制剂中的盐酸水苏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其他方法精确可靠,从而为益母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为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1963年版中,1977-2000年历年版《中国药典》从临床疗效、地区习惯用药和商品供应等方面综合考虑,规定把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hypoglauca Miq.)、山银花(L.confusa DC.)和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作为金银花的基原。  相似文献   

14.
无糖型生脉饮口服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脉饮口服液(党参方)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其主要生产工艺为水提醇沉法,除去多糖等大分子杂质,最后加用糖浆配制而成。由于工艺操作中沿用酒精沉淀的方法,在  相似文献   

15.
法半夏炮制工艺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胡昌江  禹玉洪 《中成药》1999,21(1):18-21
选择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加水量、压力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以综合评分的办法对法半夏的工艺改革进行研究,确定较佳工艺为温度50℃,浸泡时间48h,加水量4倍,压力1.6×105Pa。将改进工艺的法半夏与《中国药典》1995年版法半夏时行了止咳、祛痰、刺激性等药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工艺较药典法工艺大大缩短了浸泡时间,减少了成品损耗率,同时生物碱含量还有所提高,且其止咳作用较药典法为强,祛痰作用和刺激性彼此相当。初步说明法半夏的工艺改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朱砂炮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砂的加工炮制,传统上均采用水飞法,操作费时麻烦,原料损失大,收率偏低,我们改用球磨法制备,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收率,所得样品符合中国药典(90版)要求,方法如下。l材料纯洁朱砂(购进),批号910301、910502、910715,挖药典的标准测得含量分别为:98.0%、984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茶碱在0.5-1.0M的醋酸钠溶液中,直接用硝酸银液进升电位滴定的方法。在实验选定的条件下,可生成茶碱的单银衍生物。本法与中国药典法(1977年版)测定的结果极为相近,标准偏差不超过土0.24%。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冬虫夏草形态描述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形态的描述,除195 3年版《中国药典》未收载冬虫夏草外,196 3~2 0 0 0年版的《中国药典》分别是这样描述的,196 3年版《中国药典》:“本品为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鳞翅类昆虫幼虫上的菌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物”;1977年版《中国药典》:“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物”;1985 ,1990 ,1995 ,2 0 0 0年版《中国药典》对冬虫夏草的描述是相同的:“寄生在蝙蝠蛾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典1985年版的梗概,以及与1977年版(一部)药材拉丁名的比较,本刊先后作了介绍,本文公就1985年版(二部)对1977年版(二部)增删的品种及药品名称修订的品种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王亚梅  孔庆香 《中药材》1995,18(10):528-528
香砂养胃丸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治疗胃病的药物,为1990年版《中国药典》新增品种。香砂养胃丸是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枳实、厚朴等17味中药加工制成的水丸。具有和胃止呕、舒气宽胸等功效。我们对《中国药典》标准所采用的薄层层析鉴别法作了改进,所改进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供对比参考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