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梅毒免疫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文献复习。着重比较了梅毒血清学试验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认为多聚酶链式反应诊断先天性和神经性梅毒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梅毒血清学快速诊断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组抗原为基础的快速诊断试验操作简捷 ,费用低廉 ,结果准确客观 ,适用于大样本人群梅毒筛查 ,比目前常用的快速试验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 ,具有推广价值。综述各种血清学快速检验技术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和人工重组抗原诊断技术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梅毒血清学快速诊断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重组抗原为基础的快速诊断试验操作简捷,费用低廉,结果准确客观,适用于大样本人群梅毒筛查,比目前常用的快速试验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具有推广价值。综述各种血清学快速检验技术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和人工重组抗原诊断技术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前,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为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这两类血清学方法对梅毒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但对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 (4周前 )的硬下疳患者敏感性较差,对神经梅毒和梅毒孕妇所生新生儿是否感染梅毒的早期诊断,以及经正规抗梅治疗的判愈等尚待研究。我们对梅毒患者进行 19S- 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标本来源:经我所性病科诊断的治疗前一期梅毒 (硬下疳 )患者血清 15份,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血清 3份,经正规驱梅治疗后 3~ 4个月…  相似文献   

5.
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是一种对社会危害严重的性传播疾病,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近年来,快速、灵敏和特异性高的梅毒诊断方法在不断的更新完善中。本文综述了病原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麻风血清学诊断的研究始于1906年。当时补体结合试验已用来诊断梅毒、伤寒及类白喉等,Eitner将其移植于麻风诊断,之后有人试图用血凝试验、双向琼脂弥散试验等诊断麻风,但终因敏感性、特别是特异性较低而未能成功。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排除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中的作用。方法用巢式PCR和常规PCR扩增90例疑似梅毒患者全血中梅毒螺旋体(TP)的47KDa和15KDa的膜免疫原基因,并与血清学方法(RPR,TPPA)的检验结果作比较。结果巢式PCR检测T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3%和96.67%,两者符合率为96.67%;两种PCR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巢式PCR敏感性高于常规PCR。结论巢式PCR检测全血中TP较常规PCR灵敏,通过检测47KDa和15KDa的膜免疫原基因,有助于排除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提高了梅毒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梅毒螺旋体实验室检测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梅毒螺旋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 4种 ,即病原体、血清学、PCR及脑脊液检测。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为血清学试验 ,又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梅毒抗体检测。这些方法对于各期梅毒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新生儿早期先天梅毒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PA—IgM—WB)在诊断新生儿早期先天梅毒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梅毒孕妇所产21例新生儿血清,应用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PA—IgM—WB)和常规血清学方法(TPPA、RPR、FTA—ABS—IgM)进行检测,评价上述实验诊断方法和常规实验室检测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21例孕妇梅毒病例所生的21例新生儿中,按常规综合诊断方法10例诊断为先天梅毒,而新生儿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12例阳性(10例常规方法诊断为先天梅毒)。结论: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诊断先天梅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显示可能高于现行的常规综合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巢式PCR扩增梅毒螺旋体polA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临床标本中微量梅毒螺旋体 (Tp)的敏感、特异的方法。方法 运用常规及巢式PCR扩增了Tp的DNA多聚酶I基因 (polA)的特异性片段 ,检测了两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与血清学方法比较 ,评价了两方法在诊断梅毒中的意义。结果 常规及巢式 polAPCR只在扩增Tp时有特异性产物 ,灵敏度分别约为 40个 /10 0 μl及 1个 /10 0 μl。检测 13 1份拟诊为梅毒的血清标本 ,血清学方法与巢式 polAPCR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巢式和常规 polAPCR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巢式PCR敏感性高于常规PCR。结论 巢式 polAPCR具有高度敏感、特异、标本处理简便等优点 ,适用于检测血清等标本中微量Tp ,可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用于梅毒诊断。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梅毒螺旋体(Tp)全基因序列的解析[1],通过重组技术已制备多种重组Tp抗原,并被广泛应用于梅毒血清学检测的研究和试剂盒的开发[2-5],但对于哪一种Tp蛋白抗原在临床各期梅毒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尚无一致观点。我们应用软件筛选分析,选取抗原性较强的Tp外膜蛋白GPd进行克隆表达,并以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法,评价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胎传梅毒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胎传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胎传梅毒患儿临床表现各异,确诊需要辅助检查。部分患儿父母感染梅毒后未及时行正规治疗又隐瞒病史,导致诊断困难。结论对有多器官功能损害而不能以现有疾病解释的患儿,应及时做梅毒血清学试验和四肢长骨X线拍片等检查。19S-lgM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敏感性好、特异性高。治疗首选青霉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胎传梅毒的价值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 对门诊及住院7800例新生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做非特异性抗体定量检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集试验(TPPA)做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统计分析确诊的胎传梅毒患儿初次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比较TPPA和TRUST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进行血清学筛查的7800例新生儿中,初次梅毒血清学检测TPPA(+)、TRUST(+)60例,其中胎传梅毒患儿15例;初次梅毒血清学检测TPPA(+)、TRUST(-)47例,其中胎传梅毒患儿5例。TRUST试验检测胎传梅毒的敏感率为75%(5/20),特异性为99.41%(7734/7780)。TPPA试验检测胎传梅毒的敏感率为100%(20/20),特异性为98.88%(7693/7780)。结论 TPPA比TRUST更适用于胎传梅毒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梅毒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各种现代检验技术在诊断梅毒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目前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了初步评价。作者认为:蛋白印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且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具有推广价值;酶免疫分析法便于建立自动化实验系统,一次可检测大量标本,结果客观准确,适用于大样本人群调查;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先天梅毒、早期梅毒以及艾滋病患者感染梅毒等复杂情况下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正>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repom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简称TPHA)是一种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国外早就有试剂盒商品化供应。国内一些从事性病防治的主要单位虽亦已开展此项试验,但所用试剂依赖进口。为使TPHA诊断试剂盒国产化,我们研制出TPHA诊断试剂盒,经国内7家研究医疗单位临床验证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 ,直接以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抗体检测方法 ,如梅毒螺旋体微量血球凝集试验(MHA TP)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TA ABS)一直是梅毒确诊的标准试验。虽然这类“螺旋体特异性”试验 (TST)其敏感性在一期梅毒中约为 80 % ,但在二期梅毒中被视为可达1 0 0 % ,且很少出现假阳性。然而 ,近年来人们对这类方法在HIV感染者的梅毒血清学诊断应用中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为此 ,该文对早期梅毒患者 1年随访期间的MHA TP及FTA ABS试验结果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评价。同时对这两种方法在最初梅毒诊断的一致性进行了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17.
FTA-ABS-19S-IgM诊断新生儿先天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FTA—ABS-19S—IgM在新生儿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对23例拟诊为先天梅毒的新生儿行TRUST、TPPA和FTA—ABS-19S—IgM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及母婴梅毒血清学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23例新生儿FTA—ABS-19S—IgM均为阳性,其中,有早期先天梅毒的典型临床表现者7例,无症状者16例;在分娩时新生儿TRUST试验滴度等于或大于母亲滴度4倍者6例。23例新生儿中,只有9例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和/或新生儿TRUST滴度超过母亲4倍作出先天梅毒诊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FTA—ABS-19S—IgM试验可作为新生儿先天梅毒尤其是无症状新生儿先天梅毒早期诊断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8.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比较五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检测252例血清样本。结果TRUST,TPHA,TPPA,ELISA,FTA的敏感性分别为88.3%,96.7%,99.2%,97.5%,93.3%;特异性为84.8%,91.7%,97.0%,90.2%,96.2%。其他四种方法与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TPPA比较,TRUST,FTA的敏感性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特异性方面,除FTA与TPPA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三种方法均低于TPPA,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PPA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为临床检测梅毒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梅毒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各种现代检验技术在诊断梅素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目前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了初步评价。作者认为:蛋白印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且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具有推广价值;酶免疫分析法便于建立自动化实验系统,一次可检测大量标本,结果客观准确,适用于大样本人群调查;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先天梅毒,早期梅毒以及艾滋病患者感染梅毒等复杂情况下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荧光PCR在早期梅毒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荧光PCR在早期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L-PCR方法检测40例一、二期梅毒患者皮损中梅毒螺旋体DNA,与传统的血清学TRUST和TPPA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一期梅毒硬下疳损害中梅毒螺旋体DNA的检出率100.00%,血清TRUST阳性率为59.09%,TPPA阳性率为81.82%;二期梅毒扁平湿疣损害中梅毒螺旋体DNA的检出率100.00%,以斑疹和丘疹表现的二期梅毒疹中梅毒螺旋体DNA的检出率为60.00%,TRUST和TPPA法检测阳性率均为100.00%。结论荧光PCR法在一期梅毒诊断中有极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一期梅毒早期诊断的依据,二期梅毒诊断血清学方法优于荧光定量PCR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